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5 08:42:18 教師 我要投稿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集錦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集錦11篇)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說說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能從課外尋找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說說三——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激發(fā)主動探索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指導學生介紹課外搜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

  2、揭題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生讀:7、人類的老師)。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了解。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這篇課文中所說的人類的“老師”指的是誰呢?

  (指名回答)

  二、精讀指導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夠完整,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好這個問題嗎?打開書本從課文中找一找,看誰先找到?

  (1)學生快速讀課文后指名回答。(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板書:種種生物

  (2)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讀。

  (3)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什么?

  指名交流。(從“種種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指名讀,齊讀。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4)(第二自然段)出示:為什么呢?(何止……一種)鼓勵。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好?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鼓勵。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3)齊讀第一自然段。

  3、課文還介紹了哪些人類的“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三——五自然段,找一找并用筆劃出來。

  (1)學生快速讀、劃。

  (2)指名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3)再讀三——五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jié)細讀,并想想這些“老師”教了人類什么?向“老師”學習的收獲是什么?(出示要求)同桌交流。

  相機出示段落,教師適時引導:

  a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研究蜻蜓的翅膀,解決了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xiàn)象;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小結:飛機從發(fā)明、改進、創(chuàng)優(yōu),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啟示的?磥磉@些小小飛行家確實都是人類的“老師”。

  b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放在水中阻力是最小的,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人們?yōu)槭裁磿パ芯况L的呢?(發(fā)現(xiàn)頭是尖尖的輪船速度比不過頭是圓圓的大頭鯨)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善于思考研究,這樣才能有收獲。

  c發(fā)現(xiàn)雞蛋捏不碎,研究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它那薄薄的外殼能把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建筑師就根據這種“薄殼結構”設計出輕便省料而又堅固的建筑物。

  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殼結構”?指名說。

  (4)了解了這幾段的內容,下面老師要求大家用“我讀了第自然段,知道了是人類的‘老師’,人們通過……”為開頭進行介紹,先四人小組練習。

  指名介紹,師鼓勵評價。

  4、課文三——五自然段詳細地介紹了幾位人類的“老師”,為什么還要加上第六自然段呢?第六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指名讀。

  (說明人類的“老師”很多,從“……”也可以看出來)

  (5)除了書上介紹的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事例?課前讓大家搜集了有關的資料,下面就一起來交流一下。

  同桌自由交流,指名交流。師評價鼓勵。

  4、學了課文,大家知道為什么把自然界中的生物稱為人類的“老師”了嗎?

  (指名回答并板書:受到啟發(fā)發(fā)明創(chuàng)造)

  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三、總結

  學習了課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指名交流。

  師總結: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相信在走近自然的同時,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啟示,產生更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

  板書:

  7、人類的“老師”——————>發(fā)明創(chuàng)造

  (種種生物)受到啟發(fā)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說說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能從課外學找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知道學生說說三——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激發(fā)主動探索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齊讀:7.人類的“老師”)。課文中所說的人類的“老師指的是誰呢?

  二、精讀指導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夠完整,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好這個問題嗎?打開書本,從課文中找一找。

  (1)學生速讀課文后,指名回答。(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板書:種種生物。

  (2)齊讀第七自然段

  (3)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交流:(從“種種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

  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

  (4)齊讀。

  過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5)第二自然段:“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

  a.男生齊讀。

  b.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1)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3)齊讀第一自然段。

  3.課文還介紹了哪些“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筆圈出來。

  (1)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4、同學們,這些例子寫得很具體很有趣,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一個認真讀一讀,選用以下2個句式中的一個,把你感興趣的那個例子的內容說清楚。

  出示: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fā)明(改進、提高……)了____。

  人們模仿____造出(發(fā)明、設計……)了____。

  5、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誰來說一說?茖W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fā)明(改進、提高……)了____。

  人們模仿____造出(發(fā)明、設計……)了____。

 。2) 再讀這一自然段,分層,同桌討論一下層意。

  a、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b、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3)說說這一小節(jié)意思。

 。4)小結,完成表格:第三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人類認真研究,積極探索鳥類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并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啟發(fā),不斷提高飛機的性能,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

  6、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完成表格。

 。1)、體驗捏雞蛋。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

  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

  投影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jié)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著名建筑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其實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課后不妨去調查一下。

  7、根據表格總結3——5自然段.這種寫作方法叫:具體介紹。第6自然段也介紹了人類的老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4)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5). 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些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展示資料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和蚊子,它無論怎么飛,也不會撞上什么東西,這是什么緣故呢?科學家反復研究,揭開了秘密。科學家運用這個道理,制成雷達裝在飛機上,飛機就能在夜間飛行了。

  螢火蟲——高效冷光源 蝴蝶翅——迷彩服、裝潢材料

  夜蛾——作戰(zhàn)性能高的戰(zhàn)斗機 蒼蠅——蠅眼照相機

  跳蚤——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 海豚——快速度的潛艇

  (5).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是呀,自然界的種種生物都是人類的好老師。當人類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斷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進而努力探究其中深刻的科學原理,為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學到這兒,你認為,人類真正的“老師”應該是誰呢?

  2、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啟發(fā)?

  2.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積極探索,一定會探知道真知的秘密。

  四、作業(yè)設計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搜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制作小報。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細心發(fā)現(xiàn) ↑ 不斷探索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3

  一、開始部分

  1、學生欣賞動畫視頻引入課題

  2、師生共同寫題目,圍繞題目提出問題。

  二、基本部分

  1.學生讀課文找出生字和分段。師生齊讀課文。

  2、老師:大家說說這篇課文中所說的人類的“老師”指的是誰呢?從課文中找一找,看誰先找到。

 。1)學生速讀課文后師生共得出: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

 。2)老師: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3)老師: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來原因。

 。4)課文中還介紹了哪些“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筆圈出來。

  (5)學生讀完文段小組互相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3、展示多媒體:師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老師: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

  師生共研討得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

  老師: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樣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呢?

  師生共研討得出:出示蜻蜓圖片,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師生共研討得出:現(xiàn)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地特點,又為科技進步做出了哪些貢獻?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4,展示多媒體:師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師生共思考問題:是什么促使人類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可見鯨是人類的——“老師”。

  5.展示多媒體:師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生共研討問題: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

  師生共研討得出: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單殼的各個部分。

  老師: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6、學生展示自己收集有關文字或圖片資料,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展示多媒體,師生欣賞得出: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制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從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做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yè)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準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tǒng)后,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tǒng)能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qū)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jiān)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fā)現(xiàn)飛機將要發(fā)生碰撞,能及時發(fā)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fā)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fā)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fā)現(xiàn)電桿、臺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制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骼肌肉系統(tǒng)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xiàn)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于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fā)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制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制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堅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會用“無論……都……”、“既……有…..”造句

 。3)理解文章,說說人類的方面受到那些“老師”的啟示

 。4)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5)通過本課教學,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樣成愛方面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用“無論……都……”、“既……有…..”造句

  3、討論你不懂或感興趣的內容

  4、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教學幻燈片,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脈絡,初知文意

  3、學習課文1。2段

  4、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揭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16、人類的老師

  2、本文題目有什么特點?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W生自由發(fā)言,師無須引導)學生:題目中老師為什么要加引號

  學生:人類老師是誰?

  學生:人類從老師身上學到什么?

  ……

  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錄音范讀

  2、生用筆圈出生字,新詞。

  3、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找出人類的老師們

  4、反饋信息。

  人類的老師是誰呀?

  5、再次讀課文,小組交流

  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第一個自然段:寫人類受到蝙蝠的啟發(fā),發(fā)明了雷達

  第二個自然段:寫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的老師很多

  第三個自然段:寫人類受到鳥,蜻蜓,蒼蠅等生物的啟示,造成了性能優(yōu)良的飛機

  第四個自然段:寫人類受到鯨魚的啟示,提高了了輪船的航行速度

  第五個自然段:寫人類受到雞蛋薄殼結構的啟示,設計出許多輕便,生料的建筑物

  第六個自然段:寫人們模仿袋鼠造越野汽車,模仿貝殼造坦克

  第七個自然段:寫廣大生物界是人類的好老師

  1、錄音范讀

  2、生用筆圈出生字,新詞。

  3、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找出人類的老師們

  4、問題假設:

  學生:是鳥類

  學生:是蜻蜓

  學生:是蒼蠅,蚊子,蜜蜂

  學生:是大海中的鯨

  學生:是雞蛋

  學生:是袋鼠,是貝殼。

  ……

  5、再次讀課文,小組交流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學習生字1、請小老師帶讀文中的有拼音的字和詞。并及時給與正音。

  2、出示本課學習的生字。全班齊讀。重點指導:前鼻音:研(yán)究蚊(wén)子均勻(yūn)坦克(tǎn)后鼻音:機毀人亡(wáng)工程(chéng)模仿(fǎng)直呼音:均勻(yūn)型近字:末(mò)未(wèi)齊讀、開火車讀

  3、剛才我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也來給他們找找朋友(組詞)

  4、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朋友請到家里坐坐,不過他有個要求就是必須把他的.名字叫準確。齊讀課文

  5、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讀,全班交流并及時正音。1、讀文中的有拼音的字和詞,認真讀準字音。

  2、注意讀音:前鼻音:研(yán)究蚊(wén)子均勻(yūn)坦克(tǎn)后鼻音:機毀人亡(wáng)工程(chéng)模仿(fǎng)直呼音:均勻(yūn)型近字:末(mò)未(wèi)

  3、給生字組詞。

  4、齊讀課文

  5、讀你最喜歡的段落

  指導寫字1、認真觀察生字,說說你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2、重點指導:“毀”“禍”“末”“某”

  3、書寫生字。1、認真觀察生字,說說你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2、重點提醒:“毀”的左邊部分中間的橫沒有連在一起!暗湣钡挠疫呏惺且粋“人”字!澳庇惺裁春梅椒▉韺W習這個字嗎?(末是沒有的意思所以第二橫短)。“某”的最后一筆是捺不是點。

  3、書寫生字 請點擊下載word版精品教案: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地朗讀課文。

  2、 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

  趣。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

  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 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 人類的“老師”指的是誰呢?齊讀最后一句話。

  2、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還學習了——(學生接)魚類是人類的老師。

  課文還介紹了哪些人類的“老師”呢?它們?yōu)槭裁词侨祟惖睦蠋?我們這節(jié)課共同來研究。

  二、 抓住重點,精讀指導。

  師: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的人類的好老師呢?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2)、學生找一找,劃一劃關鍵的詞句。

  (3)、指名交流。

 。4)教師適機引導: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從蜻蜓那里找到防止機毀人亡事故的

  方法。研究蒼蠅、蛟子、蜜蜂等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小結:飛機從發(fā)明、改進、創(chuàng)優(yōu),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啟示的,看來這些小

  小的飛行家確實都是人類的“老師”。

 。2) 小結學習方法。

  2、學生自學第4、5、6自然段。

  (1) 學生運用第3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4、5、6自然段。

  (2) 指名交流。

 。3) 教師適機引導:科學家為什么要去研究鯨呢?

  科學家們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建筑師根據“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溥

  殼結構”?(指名說說)

  過渡: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只有這些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它有什么的作用?

  三、 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了課文,大家知道為什么把自然界中的生物稱為人類的“老師”了嗎?是?自然界的生物讓我

  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

  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相信在走進大自然的同時,一定會得到

  更多的啟發(fā),產生更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

  2、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你還知道哪些?

  3、 集體交流。

  4、 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觀察大自然某些生物的特征,寫觀

  察日記,有興趣的可做實驗。

  四、板書設計。

  7、人類的“老師”

  種種生物 受到啟發(fā)

  魚類 潛水艇

  鳥兒、蜻蜓 新式飛機

  鯨 輪船

  雞蛋殼 建筑物

  袋鼠 越野汽車

  貝殼 坦克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新詞。

  2.抓住重點詞語,了解哪些老師啟示了人類的哪些發(fā)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重點段,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具體介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

  2、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說明了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的呢?

  3、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自然段。(學生回答)

  二、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這三個例子寫得很具體很有趣,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說最喜歡的一個認真讀一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想,爭取把每句話讀懂。

  2、誰先來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例子?

  * 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選用下面兩個句式中的一句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說清楚嗎?

  (2)小黑板出示: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fā)明了____。

  人們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4)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

  (5)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

  (6)指讀句子。

  (7)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梢婙B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8)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12)現(xiàn)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學生回答)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3)第三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人類認真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并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啟發(fā),不斷提高飛機的性能,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我們人類從1903年到現(xiàn)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時間,就研制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啊!

  (14)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后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5)現(xiàn)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三、學習四-六段

  1、剛才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獲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xù)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么感興趣?

  (引導學生說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些圖畫,老師想請你看著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投影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么樣?(評議)

  (4)是什么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xiàn)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呢?(先在下面小聲說,再指名說)(板書:輪船設計)

  *第五段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 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5)投影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jié)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著名建筑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就連我們學校的風雨活動教室也是采用這種“薄殼結構”建造的,其實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課后不妨去調查一下。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fā),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3、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投影第六段,一起讀讀。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后要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投影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2)齊讀。你們覺得這個自然段跟課文題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聯(lián)系嗎?

  (3)學生自讀課題和一二兩節(jié),討論交流,體會前后呼應的寫法。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

  2、看來大家對……發(fā)生了興趣,為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于……的知識,老師送幾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投影網站)

  五、作業(yè)超市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搜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下節(jié)課交流。

  3、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7、人 類 的 老 師

  總

  人類的老師 不止是蝙蝠

  斑點、防抖

  分

  蜻蜓——飛機

  流線體、提速

  鯨 ——輪船

  薄殼結構、堅固

  雞蛋——建筑物

  ……

  總

  生物界有很多人類的老師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7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知識目標: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能力目標: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重點段,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教具:課件、雞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各種生物)

  出示: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

  初步認識“首尾呼應”。

  3、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說明了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自然段。

  二、細讀感悟

  1、學習第一段

  出示: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xiàn)象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潛水艇?梢哉f,魚類是人類的“老師”。

  引導學習。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組自學課文3---6小節(jié),找出課文中人類的“老師”。

  提示:1.“老師”是誰?

  2.“老師”教給人類什么?

  3.人類學習的結果是什么

  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選用下面兩個句式中的一句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說清楚嗎?

  (2)卡片:科學家從____得到啟示,發(fā)明了____。

  人們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4)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

 。5)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

 。6)指讀句子。

 。7)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梢婙B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8)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

  (9)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12)現(xiàn)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3)現(xiàn)在,你們能仿照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嗎?

 。14)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后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5)現(xiàn)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學習四-六段

  1、剛才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獲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xù)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么感興趣?

  (引導學生說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組圖片,可惜是沒有聲音的,老師想請你看著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投影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么樣?(評議,你也來說說看?)

 。4)是什么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回答,指名讀句)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xiàn)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嗎?(先在下面小聲說,再指名說)(板書:輪船設計)

  第五段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指名讀)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指名讀)

 。5)投影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正因為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筑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jié)約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殼結構”的著名建筑還有許多:白宮、克里姆林宮:、圣路易斯拱門:、太空針塔,就連我們學校的接替教室也是采用這種“薄殼結構”建造的,其實這樣的建筑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課后不妨去調查一下。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fā),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筑設計)

  3、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太多了,我們書本上還列舉了兩個,誰來讀一讀。,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后要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投影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2)齊讀。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呢?

  2、其實本篇課文是有關于仿生學的內容,仿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研究生物系統(tǒng)的結構性質、能量轉換和信息加工的處理過程,用來改善現(xiàn)有的或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機械、儀器、建筑結構和工藝過程的邊緣學科。看來大家對仿生學發(fā)生了興趣,為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于仿生學的知識,老師推薦一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投影網站)

  五、作業(yè)超市

  1、課外自己尋找并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觀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寫觀察日記,有興趣的可做實驗。

  板書:7、人類的“老師”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具體介紹

  建筑設計

  汽車設計

  簡單列舉

  坦克設計

  3、展開研究活動。

 。1)查閱和搜集資料。

 。2)分析整理資料。

 。3)小組成員交流、探討。

  (4)歸納總結,完成設想,確定班級內的交流方式。

  第三階段:根據第二階段的研究情況,組織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第三、四、五自然段),人類從生物的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動畫、觀圖片知道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

  2、通過自讀課文、小組合作等方式知道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為什么是人類的“老師”。

  3、通過讀信息,讓學生知道更多的人類“老師”的例子,開闊他們的視野。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探求人類以生物為師的其它事例,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文中“流線體”、“薄殼結構”等科學術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圖片和動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大家預習了《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收獲一定不小。今天,老師想檢測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希望大家好好地表現(xiàn)。

  二、初讀檢測

  1、讀一讀。

  破碎教訓顫抖坦克機毀人亡

  超過均勻袋鼠機翼輕而易舉

  2、想一想。

  人類的老師是誰?

  3、小結過渡:

  師: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小!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收獲!

  板書課題:人類的“老師”

  師:提問:老師為什么要加引號?(這里的“老師”不是我們平時所指的老師,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是特指,所以加引號。)

  三、細讀感悟

  1、人類的“老師”是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課文中哪些語句告訴了我們答案?分別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課上交流。

  2、出示:(多媒體課件)

  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師:這兩句都告訴我們人類的“老師”是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意思是一樣的,這在寫作方法上叫什么?有什么作用?(首尾呼應,突出主題。)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組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哪些生物是人類的“老師”?他們?yōu)槭裁幢环Q為人類的`“老師”?

  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4、組織學生交流,相機出示有關圖片和動畫,教師適時點撥、解說。

  圖片:魚兒——潛水艇

  鳥兒——飛機

  蜻蜓——防震飛機

  蒼蠅、蚊子、蜜蜂——新式飛機

  鯨——航行速度快的輪船(播放動畫:人類由鯨的“流線體”受到啟發(fā),改進船體設計,大大提高輪船航行速度的過程。)

  雞蛋——“薄殼結構”建筑

  袋鼠——越野汽車站

  貝殼——坦克

  5、小結:這些生物無愧于“老師”這個光榮的稱號,它們?yōu)槿祟惖陌l(fā)展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的確是人類的好“老師”啊!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朗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

  四、拓展學習

  1、奇思妙想

  平時你一定觀察過許多生物,從它們身上有沒有受到些啟發(fā)?請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好嗎?

  學生小組交流,然后課上匯報。

  2、展示資料庫(多媒體課件)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和蚊子,它無論怎么飛,也不會撞上什么東西,這是什么緣故呢?科學家反復研究,揭開了秘密。科學家運用這個道理,制成雷達裝在飛機上,飛機就能在夜間飛行了。

  螢火蟲——高效冷光源

  屁步甲——化學武器

  蝴蝶翅——迷彩服、裝潢材料

  夜蛾——作戰(zhàn)性能高的戰(zhàn)斗機

  蒼蠅——蠅眼照相機

  跳蚤——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

  海豚——快速度的潛艇

  五、總結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哇!經過對許多動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fā),但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我們怎么做?(學生自由說)更多的奧妙還有待我們去細心發(fā)現(xiàn),不斷探索!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細心發(fā)現(xiàn)

  ↑

  不斷探索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9

  一、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學習從課外書中找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激起學生對科學產生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

  1、說說課文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學習從課外書中找有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激起學生對科學產生熱愛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揭題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七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復習詞語。(課件)

  2、師出示詞語,學生各種方式加以朗讀,理解

  3、(課件)師出示問題,學生思考、交流

  課文題目上的老師為何加上雙引號能呢?

  課文中所說的人類的老師到底是誰呢?

  (二)精讀學習,體會感悟

  1、師:大家的回答都不夠完整,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好這個問題嗎?打開書本,從課文中找一找,看誰先找到?

  A、學生速讀課文后,指名回答。

  (課件)(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ò鍟鹤匀唤绲姆N種生物。)

  B、齊讀第七自然段。

  C、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什么?

  (課件)交流:(知道了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

  D、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

  E、齊讀。

  過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2、(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其實,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魚類一種!

  A、男生齊讀。

  B、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板魚兒)

  C、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有很多)

  D、這句話和那句句子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呢?有何作用呢?(課件)(首尾呼應)

  3、出示第一自然段(課件)

  A、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B、學生自由讀、劃。

  C、指名交流。(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D、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課文還介紹了哪些“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筆圈出來。

  4、學習3—6自然段

 。1)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2)再讀3—5自然段,(課件)(方法提示)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讀一讀,注意要邊讀邊想,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3)誰先來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例子?

  第三自然段

  A、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飛機設計)

  B、人類為什么要想發(fā)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飛機的?(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茖W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機。)

  C、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飛機,為科學進步做出了貢獻?梢婙B兒就是人類的——(讀題)(板鳥兒)

  D、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樣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呢?

  E、出示蜻蜓圖片。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讀課題)。

 。ò弪唑眩┧宰髡咔椴蛔越卣f:(課件)

  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ㄖ笇ёx)

  F、現(xiàn)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做出了哪些貢獻?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ò迳n蠅蚊子蜜蜂)

  G、總結。(課件)

  H、齊讀。

  第四自然段

  A、對這一段感興趣的站起來,思考:是什么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B、可見鯨是人類的——“老師”。(板鯨)

  C、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齊讀。

  第五自然段

  A、說說為什么對第五自然段感興趣?(雞蛋捏不碎)(板雞蛋)

  B、為什么小小的雞蛋這么難捏碎呢?(課件)

 。ㄒ驗樗軌虬咽艿降膲毫鶆虻胤稚⒌絾螝さ母鱾部分。)

  C、指導朗讀書上的原句。(課件)(用“之所以……是因為……”造句)

  D、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筑師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E、下面拿好書,一起把第5自然段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啟發(fā),進行建筑設計的例子。

  第六自然段

  A、課文3—5自然段詳細介紹了幾種人類的“老師”,為什么還要加上第6自然段呢?

  B、第6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指名讀。

  C、又告訴我們些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與課文哪兒相呼應呢?

 。ò宕筘悮ぃ

  (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很多,從課文6自然段的“省略號”看出來,與課文第二、七自然段相呼應)

  D、學生小組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

  第七自然段。(課件)

  學生齊讀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太多了,你能列舉了兩個,說一說。學生交流。(課件)

  2、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呢?

  其實本篇課文是有關于仿生學的內容,看來大家對仿生學發(fā)生了興趣,那么我們就要多加關注這一方面的知識。

  (四)板書

  人類的“老師”

  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魚兒、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2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中提到的科學知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用列表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脈絡。善于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深入思考問題,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的習慣。

  2、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及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科學知識。

  突破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用列表的方法理解文章脈絡,積累文中的科學知識;利用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探究問題。

  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思考問題、探索發(fā)現(xiàn)的習慣。

  突破方法:根據文中的實例,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閱讀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掃除文字障礙

  2、理清文章脈絡。

  一、提問導入

  人類的老師是誰呢?為什么說它是人類的“老師”呢?

  二、初讀感知

  三、學生質疑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點批畫。

  2、學生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作上記號,準備在小組內討論。

  3、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疑問。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精讀研討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思考問題、探索發(fā)現(xiàn)的習慣。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新詞。

  2、指名學生從文中找出自然界中哪些動物可以當人類的好“老師”。

  二、精讀研討

  三、拓展延伸

  1、學生在讀完課文后思考。

  2、說一說你的小發(fā)明。

  3、收集一些發(fā)明家的故事,在小組內講一講。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說說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2、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重點段,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

  2、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各種生物)

  二、精讀課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們從這句話中還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類的“老師”,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這一點?

  (2)(第二自然段)出示:為什么呢?(何止……一種)鼓勵。那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類的“老師”很多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從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鼓勵。

  2、為什么魚類是人類的“老師”呢?哪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一自然段)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用筆在書上劃出原因。

  (1)學生自由讀、劃。

  (2)指名交流。(用“因為……所以”的句式)

  (3)齊讀第一自然段。

  3、課文還介紹了哪些人類的“老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三——五自然段,找一找并用筆劃出來。

  (1)學生快速讀、劃。

  (2)指名交流。(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

  (3)再讀三——五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jié)細讀,并想想這些“老師”教了人類什么?向“老師”學習的收獲是什么?(出示要求)同桌交流。

  相機出示段落,教師適時引導:

  A精讀第三自然段

  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發(fā)明了飛機;

  研究蜻蜓的翅膀,解決了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xiàn)象;

  出示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小結:飛機從發(fā)明、改進、創(chuàng)優(yōu),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啟示的?磥磉@些小小飛行家確實都是人類的“老師”。

  B精讀第四自然段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蘇教版《人類的“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 蘇教版《人類的“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

  人們?yōu)槭裁磿パ芯况L的呢?(發(fā)現(xiàn)頭是尖尖的輪船速度比不過頭是圓圓的大頭鯨)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善于思考研究,這樣才能有收獲。

  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放在水中阻力是最小的,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C精讀第五自然段

  發(fā)現(xiàn)雞蛋捏不碎,研究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它那薄薄的外殼能把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建筑師就根據這種“薄殼結構”設計出輕便省料而又堅固的建筑物。

  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殼結構”?指名說。

  4、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例子太多了,我們書本上還列舉了兩個,誰來讀一讀。,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里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簡單列舉

  第六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指名讀。

  (說明人類的“老師”很多,從“……”也可以看出來)

  5、學了課文,大家知道為什么把自然界中的生物稱為人類的“老師”了嗎?

  (指名回答并板書:受到啟發(fā) 發(fā)明創(chuàng)造)

  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并有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三、總結

  學習了課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指名交流。

  師總結: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為師,相信在走近自然的同時,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啟示,產生更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

  四、作業(yè)

  (一)、連一連。

  魚兒 飛機 蝙蝠 坦克

  鳥兒 輪船 雞蛋殼 雷達

  袋鼠 潛水艇 貝殼 人工冷光

  鯨 越野車 螢火蟲 某些建筑物的屋頂

  (二)、按課文填空。

  1.人類的“老師”指的是( )。

  2.建筑師根據雞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和( )的屋頂都采用了這種結構。

  【板書設計】

  7、人類的“老師”

  種種生物 發(fā)明創(chuàng)造

  受到啟發(fā)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08-29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01-24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優(yōu)選】04-03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2篇10-19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1篇)05-14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精選11篇)05-14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11篇05-14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精選15篇)08-21

《人類的老師》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