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的小故事(通用26篇)
故事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子教育的小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有關他的一些同學們的修養(yǎng)情況。
他問道:“老師,顏回同學為人怎么樣?”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貢呢?”子夏接著問。
“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笨鬃有χf。
“那子路,子路同學呢?”子夏又接著問。
孔子開心地笑著說:“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
“那子張呢?子張難道也有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
孔子頓了頓,說:“子張同學,為人處世,莊重嚴謹?shù)淖黠L,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
子夏聽到這里,禁不住站了起來。他曲躬作揖地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么為什么,他們還要師從老師您,學習呢?”
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別著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同學雖然他很仁慈,但有時他過分的仁慈,導致的不忍之心,使他變得一味地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態(tài)作出正確的決斷,從而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注:佛家有時說慈悲生禍害,也是這個意思)”
孔子接著對子夏說:“至于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
“關于子路,”孔子繼續(xù)說:“他英勇過人,敢作敢為,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張呢,”孔子說到這里沉了沉,然后說:“他過于莊重嚴謹,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眾 ,不能容納有污行的人,讓人見之生畏,敬而遠之。所以,他能莊,不能諧!
“因此,”孔子最后總結道:“如果將這四位同學的長處都加起來,來對換我的修養(yǎng),我也是不愿意的。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要一心跟從我,學習的原因!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
孔子在游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鬃佑X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么好處。所以我不愿和他們玩。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鬃尤滩蛔∮謫枺骸阕诶锩,為什么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鬃臃浅s@訝,覺得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于是贊嘆他說:“你這么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xiàn)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3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請,到楚國去訪問,途經(jīng)陳、蔡兩國之間。而陳、蔡兩國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國重用,會對本國不利,所以,他們派兵將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圍困在陳、蔡之間。孔子一行,因此連著七天沒生火做飯。熬的野菜湯里,也沒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無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卻依然在室內,弦歌不止。
這時,弟子顏回在屋外擇野菜,見子路與子貢兩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兩次被魯國驅逐,在衛(wèi)國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國講學,連背靠的大樹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訪,又受老子的數(shù)落。現(xiàn)在,又被人圍困在陳、蔡之間。追殺先生的無罪,欺凌先生的`無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樂。難道做君子的,就這樣的沒有羞恥心嗎?”
顏回聽到這里,無言以對。只好進到屋里,告訴孔子?鬃勇牶螅魄匍L嘆道:“子路、子貢呀!難道你們真的是小人?召他們進來,我有話要跟他們說!
子路、子貢進屋。子路抱怨地對孔子說:“老師,我們行到這種步田地,可以說是末路窮途了吧!”
孔子聽到這里,厲聲喝道:“子路!這是什么話?君子明于道謂之通,昧于道謂之窮。我們抱仁義之道,處在這少仁少義的亂世,遭受磨難,這是很正常的事,何窮之有?內省無愧于道,臨難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會知道松柏之真強茂。過去,齊桓公因在莒國受辱,反而樹立起王霸之志。晉文公在曹國受欺,因此產(chǎn)生稱霸之心。越王在會稽遭受奇恥大辱,卻使他更加堅定復國的志愿。這次,我們遭遇這般磨難,難道不也會是件很幸運的事嗎?”
說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聞后,也隨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貢見此,愧然自嘆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樂,失意也樂,所樂非關得失。有道德怡養(yǎng)于內,外境的得失,不過如寒暑風雨之替換,無足擾亂自心。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4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桿,生來可做一支好箭。還讀書干什么?鬃娱_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
子路聽孔子說得很有理,便拜孔子為師。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仗一樣充滿著殺氣。孔子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為什么要在我家里彈瑟呢?”孔子的弟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鬃又篮,就對大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jīng)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5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xiàn)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囑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后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jīng)常用來說明過于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6
孔子在旅行,經(jīng)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里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么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蛘唏R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xiàn)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梢宰岏R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么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彼隙ㄓ芯攀畾q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里。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么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jīng)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jīng)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為“手”!笆帧笔潜慌械模驗樗鼈儾唤苹,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影子出現(xiàn)得越來越少了。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7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8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9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到呂梁游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見那呂梁的瀑布飛流而下,從三千仞高處直瀉下來,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40余里以外。瀑布下來沖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這里,就連魚鱉類水族動物都不敢游玩出沒。然而,孔子卻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漢子跳入水中暢游?鬃哟蟪砸惑@,以為這個漢子有什么傷心事欲尋短見,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學生順著水流趕去救那個人。
不料,那漢子在幾百步遠的'地方又露出了水面,上得岸來,披著頭發(fā)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孔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一看,你實實在在是個人啊!請問,游水有什么秘訣嗎?”
那漢子爽快地一笑說:沒有,我沒有什么游水的秘訣,我只不過是開始時出于本性,成長過程中又按照天生的習性,最終能達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自然。
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面,完全順著水流的規(guī)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道理。
孔子又問道:“什么叫做開始出于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自然呢?”
那漢子回答說:“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huán)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huán)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自然!
孔子聽了漢子的一番話,若有所悟地點頭而去。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于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掌握規(guī)律,因此做什么事都會得心應手,并且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整個生命就是一場控制性的游戲,有時你會贏,有時則會輸。訓練你自己掌握生存的規(guī)則,這樣你就會盡可能多地在游戲中獲勝。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0
春秋時期,孔子經(jīng)常乘著馬車周游列國。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時,乘坐的馬車突然被兩個孩子攔住了。
孔子問:“你們看見馬車為什么不躲開呀?”
“聽說你是個有學問的人,我們想請你替我們評評這個理。我認為,知識越多越好,因此我整天讀書,你說這樣做對嗎?”一個孩子說。
孔子笑笑,從車上拿出一只橢圓形的木壺。這壺口很小,底也不大?鬃诱f:“我用它做個實驗,你們就會明白了。”說罷,他將壺往地上一放,壺立即就倒了。他將壺扶起來,一松手,壺又倒了。
“我有辦法讓它站起來。”孔子說。他舀了一瓢水,扶著壺往里灌,當壺里的水灌到一半時,孔子松開手,壺果然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咀×恕?/p>
“是不是站住了?但它馬上還會倒下來!笨鬃诱f著,又繼續(xù)向壺里灌水,壺里的水漸漸地滿了,壺卻突然倒下了,水也流了出來。
這時,孔子才語重心長地說:“知識就像這壺里的水,不可沒有,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一味死讀書,貪多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是沒有益處的。必須留有思考的`空間才是啊!”
孩子仔細端詳著壺,終于明白了:原來這個壺是木頭做的,半實半空。木頭比水輕,壺站立時的重心是隨著裝水多少而不同的:裝半壺水時,重心在壺中心,木壺不會倒;裝滿水和不裝水時,重心偏向壺中線一側,所以壺就倒了。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1
《孔子故事》是現(xiàn)代作家李長之所作,通篇以簡潔的語言詳盡地敘述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孔子教育思想的形成。
本書以孔子的成長及政治生涯為主線,詳盡地描述了孔子在政治和教育兩大領域的成就,特別是在教育上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談幾點我的看法。
分析現(xiàn)實教育,縱觀教育歷史,認真研讀《孔子故事》不禁覺得孔子的教育思想自有之即發(fā)射出耀眼的光輝,經(jīng)久不衰,即使是科技空前發(fā)展的今天,依然顯示出他不凡的魅力!
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仁”,“仁”即“愛人”,是教育的本真。仔細品味現(xiàn)代的教育現(xiàn)狀,人們都在埋怨:如今的孩子是一代比一代自私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其實原因簡單,因為我們的教育不知從哪一天起,就變成了只追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積累,而忽略了教育最本真的東西“仁”的滲透與傳遞!過分的溺愛與過度的物欲的滿足,使得孩子們覺得他們只有被愛的`權力,而不知道他們更應該有“愛人”的權力和義務,久而久之,稍有不如意就會心生埋怨甚至怨恨!會干出悔恨終生的事。一個人,有了“仁”就有了責任感,有了動力了!所以“仁”是教育的本真,是教育的基礎。 在孔子成就自己偉大的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堅定的目標,不管目標大小,只要是正確的,孔子就會堅定自己的步伐,排除艱難險阻向著目標前進。
在現(xiàn)實中,由于物質條件的極大滿足,使得好多孩子都表現(xiàn)出精神的極度空虛,生活得特別盲目,生活沒有目標,學習似乎只是要完成家長交給的任務,所以沒有目標的學習是無效的學習。要想讓孩子們真正地快樂、自主地學習,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并把堅定的大目標,分解成不同時間的小目標,逐一去實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快樂學習。
孔子思想,值得我們一輩子去研讀、學習。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2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xiàn)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3
顏子要到西部游學,臨行前來詢問孔子說:“怎么樣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訴顏子說:“只有四個字:恭敬忠信!
顏子說:“敢請夫子詳細說一下!
孔子說:“恭就是把自己的心真誠地拿出來去對待別人,這樣也就能避免被眾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己避免茍且而尊重別人,這樣也就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忠就是從本心出發(fā)而且有分寸地去說話做事,這樣也就能使人們愿意合作;信就是真誠而且講信用,這樣也就能使人覺得可以靠得住。能夠得到眾人的喜愛,人們愿意跟你合作,人們覺得你能靠得住,就一定能避免禍患了!
顏子說:“弟子銘記在心,今后就以此為座右銘來安身立命!
孔子說:“做到這四個字,去治理一個國家都可以,何況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呢?”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4
當初在春秋時代,魯國有一條規(guī)定,即是凡是到外國旅游時,看見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能夠花錢將其他贖出,回到魯國后,到國庫報賬,國庫依價歸還。而孔子有一名學生,在國外時真的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因此他將他贖出。但贖出來后,他并未去國庫報帳,百姓都在議論這人品格高尚。而當孔子知道了后,大罵了這名學生一頓,說學生做了錯事。別人很奇怪,做了好事,又將人救出,還不去報帳,這不是做了件好事嗎?但孔子說看問題不可以這樣看,因此這種做法,會妨礙了許多奴隸被贖出。
因此這人回來后并沒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來是想去贖他出來的.,可是一想,我贖了后,若去報帳,別人肯定要議論:以往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好。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人就可能會裝作沒有看見,不去贖人了。因此,此做法就阻礙了許多魯國奴隸被人贖出,是錯誤做法。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5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云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于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么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xiàn)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勵志故事:關于孔子的五個軼事典故勵志故事:關于孔子的五個軼事典故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6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丘,在40多年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子路向孔丘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桿,生來可做一支好箭。
還讀書干什么。孔丘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丘說得很有理,便拜孔丘為師。有一次,子路在孔丘家里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仗一樣充滿著殺氣?浊鹗侵鲝垺叭省焙汀爸杏怪馈钡模匀挥X得這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為什么要在我家里彈瑟呢?”孔丘的弟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浊鹬篮螅蛯Υ蠹医忉屨f:“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jīng)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7
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鬃酉胗握f盜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后,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鉆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8
一次,孔子坐著馬車經(jīng)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鬃泳蛦査骸澳悴蛔屄,我怎么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么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他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毙『⒒卮穑骸棒~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19
孔子得到《周易》之中的賁(bi4)卦,長嘆一聲,好像心情很不平靜。
弟子子張進來,舉手問道:“弟子聽說賁卦是吉祥的卦,賁卦的意思就是修飾,就像人需要修養(yǎng)一樣,這是很重要的、很應該的事,但是,夫子為什么會嘆氣呢?”
孔子說:“賁卦所修飾出來的'顏色不是真正的顏色啊,所以我才嘆息!
子張問:“難道修飾不重要嗎?”
孔子說:“我想,事物的本來色彩是最重要的。白色的應當是正白色,黑色的應當是正黑色,賁卦所說的修飾,其本來色彩的正色是什么顏色呢?”
子張說:“夫子所說的意思是修養(yǎng)只是把自己的本心顯現(xiàn)出來,是吧?”
孔子說:“我聽說過,丹砂、朱漆都不需要添加另外的文采,白玉不需要另外雕琢,寶珠不需要有意地裝飾,為什么呢?本質本來就美好,不需要再另外加上修飾!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0
孔子不明白為何沒一個國君采納他的主張,于是請教老子。老子對他說:你應慶幸沒遇上治世之君,否則你就有去無回了。你所推行的東西都是別人留下的.陳舊遺跡,好比別人留下的腳印。你拿腳印當腳,脫離了本原。】鬃勇牶,回家閉門三月不出。后來他跟老子說:我終于醒悟了。不能跟上社會的變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聽后說:“好?浊鸬玫懒!”其實對于孔子的“全盤周化”思想,衛(wèi)國的師金也給予了嚴厲批評,說孔子是“在陸地上行船,絕對行不通,只能徒勞無功,并且自身也難免遭受禍殃!笨鬃与m然也深知做事應該順應時代變化,但他只是認為這種變化無非是對禮樂進行必要的修正,而沒有認識到應該從根本上破除這些精神枷鎖。雖然這次閉門苦思了三月,好像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得道,其實離道甚遠矣。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1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傾蓋而語終日,甚相親。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生!弊勇沸既粚υ唬骸坝陕勚坎恢虚g見,女嫁無媒,君子不以交,禮也!庇虚g,又顧謂子路。子路又對如初?鬃釉唬骸坝,詩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揚宛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癯套樱煜沦t士也,于斯不贈,則終身弗能見也,小子行之!
評議:古語云:“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就是孔子與程子故事的注腳吧?“傾蓋而語終日”,相得何其深也!喻程子為美人,相知之樂溢于言表;而念及“終身弗能見”,又禁不住憂從中來:孔子就是這樣一個既講原則,又懂得變通、富有感情的人。
堅守原則雖然可敬,揚棄原則顯示的靈活性,則更彰顯出人內心的豐富活躍,以及除舊布新的.創(chuàng)造力。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2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師襄子說:“可以了!
孔子說:“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庇志毩撕芏嗳兆,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笨墒强鬃尤哉f:“不可以,未得其志!庇诌^了相當?shù)腵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孔子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3
我比較喜歡的一篇是子路和顏淵的死,這里寫了仲由,子路和顏淵的死。
在魯國西郊有人殺了麒麟,傳說他是能保天下太平的,孔子怕會有壞兆頭,果然不久顏淵死了,讓孔子非常傷心,難過,而子路在衛(wèi)國一家里死的,那個里的人有蒯聵,而蒯聵又來爭奪王位,孔悝不贊成蒯聵,而蒯聵姐姐卻歡迎他,之后蒯聵帶著5個武士找到孔悝,脅迫他登上立盟約的臺子,孔悝的`家臣欒寧派人告訴子路,之后帶衛(wèi)出公去魯國,子路來到衛(wèi)國后把蒯聵的臺子燒了起來,蒯聵雖然怕,但還是不放孔悝,派了兩名將士打死了子路,子路死前把帽子結好了,之后被打成了肉醬,孔子認為仲由也會死,果然仲由也死了,孔子聽了非常難過,叫屋子里的人
把僵藏起來,怕看了會傷心,這對孔子是個沉重的打擊。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顏淵積極,勤奮不息和樂觀的精神,還有子路的勇敢,舍身忘己,敢于接受現(xiàn)實的精神。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4
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鬃佑兴锌骸拔魪奈异蛾惒陶,皆不及門也!卑Ч哪晗模R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于衛(wèi)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jīng)過一這系列打擊后,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你自怎么來得這么晚?”于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于東階,周人殯于西階,殷人殯于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于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5
《三字經(jīng)》中有這樣一句話:“昔仲尼,師項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這“項橐”何許人也?筆者查閱有關資料,這項橐是燕國一少年。
有一天,項橐見到孔子時說:“聽說孔圣人很有學問,特來求教!笨鬃有φf:“請講――!表楅页鬃庸肮笆终f:“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孔子聽后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么火都有煙;至于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于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
從上面“孔子猜謎”中,我們應有兩點啟悟:一是學問(知識)是無止境的;二是要善于觀察、分析、積累。若只是捧著現(xiàn)有的知識,坐而不學,將被社會淘汰。要不,孔圣人為什么會敗在項少年的手下呢?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 26
一天,孔子與眾弟子在樹林里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老漁夫問孔子的弟子:“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說:“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圣人啊。”漁夫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
孔子聽到后,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xiàn)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睗O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啟發(fā),不斷地點頭。最后,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愿意做你的學生。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相關文章: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06-18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精選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8篇)05-16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通用8篇)05-16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合集8篇05-16
關于孔子的小故事07-09
教育的小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