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荊軻刺秦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荊軻刺秦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荊軻刺秦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yǎng)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學時重點
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學時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tài),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人物性格。
教學活動活動1荊軻刺秦王
二、導入新課
在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畫卷上,有一位人物,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并在《史記》結(jié)尾評價其“名垂后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他是誰?為什么前人對他會做出各種評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荊軻刺秦王》,去一感荊軻的俠士形象。
在正式進入課文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下這篇文章的出處。 1、簡介《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wèi)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稇(zhàn)國策》的內(nèi)容,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于斗爭的行為!稇(zhàn)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jié)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zhì)。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nèi)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的。
三、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解題并梳理文章脈絡
1.《荊軻刺秦王》這個標題是編者加上去的,你們覺得關鍵詞是哪一個?(“刺”)
2. 本文圍繞著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閱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
(一)刺之由:(“秦將王翦破趙──愿足下更慮之”) ——故事開端。
(二)刺之備:(“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 ——故事發(fā)展。
(三)刺之時:(“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故事高潮。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結(jié)局。
(二)、刺之由
1.字詞解析
、龠M兵北略地:向北
、趧t雖欲長侍足下:則,那么。雖,即使。足下,您,指荊軻,表對說話對象的尊稱。又如:《陳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畚⑻友裕喝绻麤]有。又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
、芮赝踬徶鹎Ы,邑萬家:這不僅是個省略句,還是個倒裝句,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的語序是“秦王(以)千斤金,萬家邑購之”
、菡\能得樊將軍首:果真。又如《陳涉世家》中:“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也表示假設關系。
、叻畬④娨愿F困來歸丹:窮:走投無路;困,處境困窘。今義,貧窮。古今異義。
(三)、刺之備
1.為行刺做了哪些準備?
“準備信物”、“準備利刃”、“配備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別”五個場面。
2.字詞解析
、俳詾槁緵]:讀wèi,被。
、诜畬④娧鎏焯⒘魈椋(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鄱嘁娏曛異u除矣:被
④將軍豈有意乎:是否
、菁纫,無可奈何:事已至此
、尢舆t之:以。為遲
、咂退粤粽撸。的原因
《荊軻刺秦王》優(yōu)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了解課文背景,借助工具書,對照注釋,初讀課文&141;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
2.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詞、句解釋
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描寫,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與態(tài)度:
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重點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tài)的角度入手
2.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教學方法: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3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多種方式誦讀課文
2.鑒賞評價荊軻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質(zhì)
3.辨證看待荊軻這一形象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辨證看待荊軻這一形象
教學方法: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一般在學習文言文按照哪幾步進行?【板書】
朗讀讀準
點讀讀懂(圈點重要詞語,解決掉)
美讀讀出個性
析讀讀出深度(品味鑒賞)
。1)朗讀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àng)(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無且(jū)
(2)點讀
、偾赝醣卣f見臣:
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诜畬④娨愿F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聞教:
乃,語氣副詞,表轉(zhuǎn)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芎庵
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萁裉嵋回笆兹氩粶y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現(xiàn)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拊概e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愿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弑敝耍罕狈竭呥h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人。
蠻夷:古代泛指少數(shù)民族。
鄙:邊疆,邊遠的地區(qū)。
(3)美讀
2.前面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三步,首先我們找同學翻譯幾個句子,看同學們掌握的如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可以解燕國之患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重點講解古今異義的詞在翻譯時的重要性
3.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來進行文言文學習的第四步【析讀】
今天我們的探討的話題是《荊軻,他是一位英雄嗎?》
我們或許會說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可是還真的有人有不同的觀點好,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得一步一步的來
二、分析荊軻的形象和描寫手法
問:首先,我們還得回到課文,從課文中看荊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找出典型的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
1.引導學生說,再歸納,如
“荊丹會談”一節(jié):荊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城府深
“荊軻叱丹”一節(jié):荊軻剛烈
荊軻*蒙嘉,得見秦王,深思熟慮,計劃周密
咸陽宮中,“秦武陽色變振恐”,更加襯出“荊軻顧笑武陽”的從容鎮(zhèn)定,機智靈活,隨機應變
“圖窮而匕首見”以后,極力鋪寫秦王的如:“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秦王環(huán)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動出擊的荊軻,卻是把袖持刃,逐趕秦王左股被斬斷,“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創(chuàng)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最后壯烈犧牲,無比英勇
還有與太子丹的比較,與秦武陽的'比較還有獻圖時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
荊軻的性格,是在情節(jié)發(fā)展的矛盾和沖突中逐漸展現(xiàn)出來的取樊于期頭,觸動樊的怨憤,可見荊軻的“深沉”;易水告別,送行者的高歌,可見荊軻的“激昂慷慨”;咸陽宮中,秦王的惶恐狼狽,更襯出荊軻的“英勇壯烈”
再如重點段落品讀:
樊荊會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荊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樊呢?
(參考:荊軻:講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誠感人,深謀遠慮,善于辭令樊於期:不失為一個英雄,深明大義,義勇剛烈)
在這個畫面中,作者主要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對話
請同學們說說看,荊軻是如何勸說樊,讓他慷慨獻身?
。▍⒖迹喝齻問句,層層深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患報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fā),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於期急于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征詢意愿)
易水訣別:看出荊軻是什么樣的形象?(荊軻:為國為民從容赴死、視死如歸、大義凜然)讀本段
“易水送別”從哪些方面突出荊軻的形象的?
。▍⒖迹河靡魳泛途拔锩鑼懸约斑M行渲染悲涼的氣氛,從而表現(xiàn)人物的)
秦廷行刺:看出了荊軻什么樣的形象?
。▍⒖迹呵G軻:有勇有謀,臨危不亂,從容不迫,遮掩搪塞,機智過人秦王:極盡丑態(tài),外強中干,窘迫惶恐,狼狽不堪)
在這個畫面中,作者通過什么來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一系列動作的描寫)
荊軻“取—奉—發(fā)—把—持—揕—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zhuǎn)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2.總結(jié)荊軻的形象:有智有勇有義
三、如何看待荊軻這一形象?(荊軻是英雄嗎?)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贊美著荊軻“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易水悲歌歇,秦庭俠骨香”這些無不讓千載之下的我們?yōu)橹畡尤,可是千年之下,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西漢漢賦四大家的揚雄,《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宋代理學家朱熹,他們認為荊軻乃匹夫之勇,或愚蠢之人,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荊軻是英雄嗎?
(一)讓學生各抒己見
。ǘ┢鋵嵨覀兣卸ㄇG軻是不是英雄可以這樣進行:
1.他愛國嗎?這是首先判定的標準結(jié)果不知道,到死都是個謎,所以不是愛國英雄那么能不能是其他英雄呢?
2.有一部電影或許倒能給我們一點啟示張藝謀的《英雄》他告訴我們,英雄可以不止一個
3.他的行為符合當時的社會潮流嗎?符合,六國皆欲殺秦
那么這樣,智勇義結(jié)合的荊軻我們稱呼他什么?俠義英雄(秦王:時勢英雄)
附板書:
荊軻?英雄?描寫手法
智謀、深沉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悲壯神態(tài)描寫
環(huán)境描寫
有勇有謀對比襯托
俠義英雄:智、勇、義
四、總結(jié)
上面我們了解了荊軻這個鮮明的形象,那么這個鮮明的形象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這些描寫在我們寫人記事類文章中經(jīng)常要用,希望同學們注意學習這些描寫手法,我們也將在后面的學習中單獨訓練
五、作業(yè)
寫一段文字,鑒賞易水訣別或秦廷行刺畫面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