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藝術的作文匯編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藝術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的作文 篇1
果斷的放棄是生活的一門藝術——題記
拈來一杯清茶靜靜地坐在窗前,笑看人間百態(tài),靜觀云卷云舒……
我總是愛坐下來看地上的時光痕跡,想一行行螞蟻穿越我的記憶,蘇軾的豁達,李白的灑脫,令我羨慕,令我肅然起敬…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東西,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得不到的都是最美好的,有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掌控,也無從得到,那就不如果斷的'放棄!
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在身的記憶都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蘇醒的一天,該放棄的決不挽留!
微瀾放棄了蕩漾,才有了‘心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雄渾;凈土放棄了沉默,才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景觀;冬天放棄了春日的百花爭艷,才有了臘梅潔白傲骨的情懷。
黃葉放棄樹干,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蔥籠;蠟燭放棄完美的身軀,才擁有一世的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有所放棄,才有所追求,什么也不愿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更多的東西。當你緊握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用于放棄不是盲目的喪失追求,用于放棄更不是消極的縱情山水,勇于放棄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品質,他能夠止住你的狂熱,釋放你的理智,勇于放棄是一種境界,他能夠攔住你的孤傲,讓你更好的超越!
在放棄的日子里,會有春風牽引從未見過的彩虹,在放棄的日子,會有細雨滋潤從未聞過的空氣,在放棄的日子里,會有彩蝶從遠方捎來問候,去慰藉那份勇敢的心靈,去成就那份更高,更遠的追求!
放棄吧!讓我們的心靈來此洗滌吧!
藝術的作文 篇2
獨,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享受。
獨坐,讓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币粋剛下雪的午后,一位江邊的垂釣者。于是乎,聯(lián)想翩翩。
有人說,智者坐于菊,他看重馥馥郁郁的香氣。愚者坐于菊,他看重實實在在的物質。這就告訴我們,獨坐并不凝固,還在思考。
也許,我們看慣了城市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有時候,就需要避開熱鬧,遠離塵囂,找個地方靜靜獨坐。在某個朝霞映天的清晨,伴著鳥兒的第一聲啼叫,踏著第一縷晨光,手捧一卷書,細細品味,靜觀天邊的云卷云舒。也許是在某個起風的黃昏,泡一杯香茗,靜靜地吮,漫看庭前花開花落。
在滾滾紅塵中,保持內心的超然,體味“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那種悠悠然然的心境。
獨行,是需要勇氣的。也許你會寂寞,但絕不會感到空虛。
在那下雨的午后,靜靜地走在林間小道上,微風吹起耳邊的亂發(fā),淡淡的花香混合著清新的泥土味在鼻翼邊游蕩,時而小雨打在臉龐。也許你會感到幸福,也許會痛苦,但那都是真實的,因為那才是與自己心靈的對話。
偶爾,駐足回眸那走過的路,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的'重負都卸盡了,一切的驕傲與輝煌都沒有了,希望盈滿心頭,所有你失去的,得到的,都釋然了。如今,你又回到了路上。
獨,真的是一種境界,在人生路上行走,有時候真的需要我們一個人享受“獨”的藝術,體味“獨”的境界。也許是在下雨的早晨,抑或是在起風的黃昏……
藝術的作文 篇3
近幾年來掀起的藝術考級A、B級熱,還在持續(xù),這使許多藝術考生與家長們樂此不疲,不停地往考級委員會里塞金鈔,為的是能使中考成績加10分或5分。
但是,他們都錯了!他們?yōu)榱朔謹?shù)而拼命地去“感受”藝術,然而忘卻了藝術的真正含義。音樂、舞蹈、美術、書法,創(chuàng)造這些藝術的先人們是因為要使生活充滿快樂,充滿情趣而創(chuàng)造,并不是為了什么目的。而那A、B級,只是為了加分而設考,不是真正快樂所在。更讓人氣憤的是,A、B級竟有許多“后門”生。他們依靠親人或朋友甚至金錢的幫助而完成中考加分的目的。不僅是A、B級,還有各項考級和各項比賽,只要有一定獎賞或獎金,都會有類似的“黑幕”出現(xiàn):親戚幫親戚,朋友幫朋友,本地人幫本地人,甚至評委幫賄賂者……
最近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家長不僅抓牢自己孩子的成績,還將孩子送去藝術培訓。許多笑話時常在出現(xiàn):家長將手指短、五音不全的孩子送去學鋼琴;家長將腿短的孩子送去不舞蹈;還有調皮搗蛋、坐不穩(wěn)的孩子竟然被送去學繪畫與書法……這些笑話居然還有一個共同原因:家長看別人的孩子在學什么,也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學什么的'“效仿”。這種極端的競爭意識不僅使原本快樂情趣的藝術真諦黯然失色,還使孩子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從此討厭這門藝術,卻依舊被逼著了解它。圣人孔子曾經提倡過“因材施教”,也就是說,若將天生有某種藝術特長的孩子送去培養(yǎng),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會使藝術的真諦煥發(fā)光彩。
藝術它只是為了快樂而存在,它帶給人們的是舒坦與情趣,而并不是利益與競爭的工具?墒,藝術的真諦,還在嗎?
——那么,就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傾聽,使藝術的真諦如同寶石一樣散發(fā)著光彩。
藝術的作文 篇4
藝術的任務在于傳播人類的希望和幻想,這種希望和幻想是人類對生的渴望和憧憬,是建立在現(xiàn)實基礎上的想象的海市蜃樓。因此,藝術和人的感情分不開,它本身具有非常多樣和深刻的內容,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只不過這種社會現(xiàn)象是用形象來塑造的。
宗教意識是某一個時代、某一個社會的人們對生活意義的解釋。人們常常用它來詮釋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可知或神秘的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以一種虛擬的儀式來寄托幻想或獲得答案。而藝術同樣也是某一時代、某一社會的人們(具有天賦的人們)對生活意義的深刻理解。從這種角度來看,實際上藝術也是一種宗教,一種不同于宗教的宗教。不同的是,宗教是用說教、傳道的方式(甚至采取的是愚弄人的方式)去“普渡眾生”;藝術卻是把人類幸福的理念范疇轉移到感性范疇,讓人們從形象的想象世界中去得到啟示,從而把握住自己生活中的諾亞方舟,去尋找自我和社會的存在價值,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藝術不是為現(xiàn)實涂脂抹粉的工具,那些專為現(xiàn)實涂脂抹粉的藝術的匠人,應該把他們驅逐出藝術的天堂。
藝術不能局限于僅僅反映歌舞升平的大同世界,描寫人生的歡樂和幸福,還應該擔負起無情地剖析現(xiàn)實中存在的不可調和矛盾的責任,以喚醒人類的良知,不讓他們被暫時的歡樂之潮將他們淹沒——潮水退后,是沉重的失落感和無盡的嘆息,而讓他們蓬勃向上,去追求更加理想的明天。為了做到這一點,藝術家必須不斷用嶄新的視角和觀念,去觀察所有似乎是習以為常的生活現(xiàn)象,挖掘出產生無限多樣的、激動的、最新最復雜的感情與理智的結晶,創(chuàng)造出真正能啟示人類的藝術作品來。但藝術家并不是為了去感動別人而創(chuàng)作作品,他只是因為自己的天賦首先被某些生活本質的東西所感動而產生出表達這種感情的強烈愿望。他首先表現(xiàn)了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才通過這種感受形成的藝術去感動、啟示別人。
在藝術活動中,情感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從生活到藝術的中介和橋梁,也是構成具體的藝術作品內容的主要因素。人的情感是客觀外物作用于人的結果,藝術家的主觀情感來源于客觀世界,是由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刺激引起的。藝術是人掌握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藝術家自身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或物態(tài)化,所以說,藝術家自身的情感,對藝術創(chuàng)作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藝術,雖然是和情感分不開的,但我們不能僅僅把自己和美學觀念建立在藝術與情感的關系上。在情感作用的同時,理性功能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它既表現(xiàn)在對生活形象的感受、認識和理解的情晰與準確上,也體現(xiàn)在深入挖掘示題、精心塑造形象和周密的結構組織中。理性活動的結果,不是借助于形象直接外露或赤祼祼地把藝術家的'企圖表現(xiàn)出來,而是化為作品的內容深深地包含和隱藏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之中,并且愈隱蔽愈好。理智的情感對作品的構成起著指導和規(guī)范的作用。比如道德情感,它是作品中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行為和倫理觀念,作者的道德情感就規(guī)范著人物的道德、品質和情操,也支配著他們的社會行為和日常生活。
另外,審美情感也是決定藝術特質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種從屬于美的認識的產物,一種已經完成了的審美認識的結果,一種主體的精神狀態(tài)。這里指的審美情感,主要是指藝術的觀眾所具有的審美意識及審美能力等,它在藝術的審美過程中影響、調節(jié)和制約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使審美內容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從而成為構成審美反映的一種能動的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既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藝術作品,也可以成為阻撓我們真正理解藝術作品的障礙——這就看藝術的觀眾們所具有的藝術修養(yǎng)了。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集中表現(xiàn),是人類審美意象的物態(tài)化。
藝術的作文 篇5
早就從網上看到“3D魔幻藝術展”的新奇與有趣了,夢想著哪一天能親眼目睹。這次國慶假期,爸爸帶我們乘動車到“3D魔幻藝術展全國巡展·福州站”去參觀,終于圓了這個夢。
“太精彩了!”“太有立體感啦!”一邁進“浦上樂都匯”四樓展廳的大門,多姿多彩、形態(tài)逼真的3D畫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蔚藍色的大海波濤洶涌,一條大鯨魚竄了出來,似乎在沖向我們;尺幅畫框之中,一位身材魁偉的小丑正伸出大腳,好像要踹向前來;一群雄鷹,展翅撲出了畫框,在尋找食物……“呀,這也太絕了!”我驚叫起來。原來是一幅爬山畫吸引了我,這張3D畫就擺在地上,只要你在地上做爬山的動作,就好像一個人在絕壁上攀爬一樣。我不由地在上面擺了一個姿勢,讓媽媽拍了下來,如果你不細看,還真以為我爬上了絕壁!
接著,我又來到了一間能幫人變高矮的房間。它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進去一看,才發(fā)現(xiàn)屋子的地面是傾斜的呢!我站到了左邊的角落,媽媽來到右邊的角落,爸爸用相機拍下了這一個鏡頭。我拿過相機一看,嚇了我一跳:照片里的媽媽非常高大,而我卻出乎意料地矮小。這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用手機查了一下資料,才似有所悟:原來那是一間根據透視原理加工成的`特別房間,地面傾斜,站的遠近不同,頂部的高矮差異,再加上欣賞者的角度不同等因素,就造成了這種狀態(tài)。
“3D魔幻藝術真有趣!”在爸爸的一再催促下,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展廳。
簡評:“3D魔幻藝術畫”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小作者,不僅看得仔細,玩得開心,還用筆有重點地記錄下了參觀時的所見所為所思,表達了喜愛之情。
藝術的作文 篇6
我家的一個柜子里藏著兩個具有藝術價值的陶瓷,它們兩個來頭可不小,都有收藏證書呢!爸爸超級喜歡陶瓷,有得時候把陶瓷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呀,那兩個陶瓷就一直被“關”在柜子里,爸爸根本舍不得用,生怕被摔破了。要說我最喜歡的陶瓷只能是龍泉青瓷。
青瓷之美,肯定是龍泉。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興于北宋,盛于南宋,是中國國制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質如玉、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龍泉青瓷不僅是皇宮的貢品,而且是中國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它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渾厚如玉的'釉色著稱在民間,是我國制造陶瓷歷史最久,最大的一個瓷窯的地方。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于世。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龍泉窯的青瓷技藝推動了各地瓷窯的發(fā)展,從南宋至明代,福建、廣東沿海和江西一帶的瓷窯紛紛燒造出類似龍泉青瓷的產品。這套精美的茶具,特別像一個溫馨的家庭,這個茶壺上面的圖畫非常簡單,但看起來,卻有藝術的美。上面的只有一片葉子,旁邊一根凸出來的竹根,它的茶柄那真是非常的有趣,是一根細細長長的竹子,只不過是彎的,竹子一節(jié)一節(jié)凸出來的地方,都做得非常精致。這個大茶壺就是媽媽,而四個小茶杯就是孩子了。這個陶瓷的藝術真是非同凡響。
我覺得這套茶具是相當?shù)钠,因此我更愛這套茶具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藝術的作文 篇7
3D是什么東西?我很好奇,帶著疑問我來到路橋3D錯覺藝術館一探究竟。
一到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進去。一下子,我驚呆了,原來一幅幅的畫面是如此立體,如此逼真!畫面中有一只面目猙獰的恐龍急著破門而出,我用微小的身軀,使勁地頂著大門,生怕恐龍沖出來似的。突然背后“咔嚓”一聲,媽媽給我留下了一張勇敢的'照片。往前走,我猛地鉆進了“抽水馬桶”里,伸著長長的脖子,掙扎著兩只手,呼喊著“救命”,站在一旁的媽媽不但不救人,還夸獎我表情太豐富。
伴隨著“咔嚓、咔嚓”聲,我身臨其境了所有的畫面。它讓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偉大和3D的精彩,希望下次還能看到不同的3D畫面。
藝術的作文 篇8
三國時吳國人萬震所撰《南州異物志》中有記載:“琉璃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琉璃是從鑄造青銅器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從制作工藝上來講,琉璃的色彩斑斕如行云,質地剔透似流水,給人以光彩奪目之感。
王者之劍
傳說,琉璃是春秋時期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劍”時所發(fā)現(xiàn),范蠡將其贈與越王勾踐,越王感念其鑄劍之功,原物賜回,并賜名為“蠡”。之后范蠡請雕刻家將其雕刻為精美藝術品,作為定情之物送給西施。后來,越國大敗,西施被迫前往吳國和親,臨走之前將“蠡”還給范蠡,同時眼淚流于“蠡”之上,自此民間將其定名為“流蠡”“琉璃”。
璀璨的時光
漢代制作的琉璃以仿玉為主,種類包括禮器、飾品、葬具、容器、印章、帶鉤等。
唐代王翰在《涼州詞》里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他說的`夜光杯,應該是指琉璃杯。
宋朝時琉璃簪釵廣為流行,佩戴琉璃發(fā)簪成為風尚,就連里巷婦女等普通市民階層都佩戴得起。
始建于西漢,重修于明代的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塔身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琉璃裝飾,從上到下玲瓏剔透,異彩繽紛,欲飛似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一道絢麗的彩虹。飛虹塔反映了我國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乾隆時期的琉璃技術成就,要數(shù)攪料工藝的創(chuàng)建。用這種工藝裝飾的攪胎琉璃瓶,要經過多次吹制、纏繞、充氣、黏合,過程復雜,類似于擰絲。
心香一瓣
在漫長的歷史中,琉璃的名稱、制作材料乃至成分等,都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發(fā)生變化。琉璃,可以洗盡鉛華、樸實典雅,可以晶瑩剔透、純凈無瑕,也可以色彩斑斕、熠熠生輝。琉璃之光折射出的,有悠遠文明的霞光,有匠人的情思,還有琉璃本真的神韻。
藝術的作文 篇9
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藝術。不論是音樂、繪畫、電影、文學、雕刻、戲曲,又或者是各門各類、各行各業(yè),藝術都存在于其中。我們要善于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yǎng)熱愛藝術的情操,初步學習中融入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
而我最喜歡的是繪畫。
每當我打開美術書時,我就被那一幅幅美麗的作品給深深地學吸引住了。里面有油畫、繪畫、中國畫……廣為流傳。
我拿起筆,在紙上增添了一些美麗的圖案,使這張紙變得更加完美,動人。
我對著書,仔細地看了一遍,學著書上的樣子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地學起來,我照著書的樣子,先畫一個圓,再畫一個圓,一個接著一個,雖然還有缺陷,可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畫地更加完美。
繪畫給我?guī)砹丝鞓罚屛也辉偌拍,我喜歡繪畫!
藝術的作文 篇10
學生最怕寫作文,老師最怕改作文。一個怕寫,一個畏批,兩廂不情愿,而又都欲罷不能,這一對矛盾究竟該如何解決呢?筆者以為,需要抓住學生和教師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給予解決,作文批改才有可能走出“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開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地。
一、要讓學生有話可說
“情動辭發(fā)”,教師要想看到情真意切、語言順暢、內容豐富的好文章,批改作文有一種愉悅感,首先就是要出好作文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無需編空話、假話。如記敘文《同桌》《珍藏》《童年拾趣》,就比《窗》《雨中》《夜》之類好寫得多;議論文《自由與紀律》《要理解父母的愛》,就不如用《從風箏說開去》,其中的道理更直觀,更有啟發(fā)性。還有議論文最好是既貼近學生生活,又有多方面的話可說,如《環(huán)境與人》,指導學生辯證地、多元地看問題,就有很多話可寫。
要想寫好作文,學生就需要積累材料。同時,學生還應對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進行認真思考。學生如果不思考所積累材料所包含的社會意義,那么積累的素材再多也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要在校內、校外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如搞讀書交流會、模擬記者招待會。搞過活動后,讓學生作文,如《讀書交流會大開我的眼界》《我當了一回“發(fā)言人”》《第一次嘗到了當“記者”的滋味》等。這樣作文學生會感到有話可寫,敘事、抒情、說理都不會胡編亂造,老師改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二、要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批改
筆者認為,讓學生之間相互批改作文,確實是一個一舉數(shù)得的好辦法。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意識中,寫作固然無法推脫,而批改作文則理所當然是老師的事,而現(xiàn)在一旦把批改任務交給學生去參與完成,使角色得到轉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新鮮感。在傳統(tǒng)作文的.批改中,學生作文的好壞,只有老師一人知道,F(xiàn)在讓他們自己相互批改了,他們就會怕在眾多同學面前出丑,這樣就又促使學生產生一種努力寫好作文的內驅力。
然而,青少年的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為使興趣持久,對互批這種活動必須不斷變換形式。如:①經自薦、互薦,一個班組織十個三人批改小組,三人分別給幾篇作文寫出評語,打出成績,三人的平均分為該同學作文得分。②按班級原來小組批改,要求人人參與,評出本組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拿到班里統(tǒng)一比較,看哪個組評得最客觀、最合理。③自己所任教的兩個班對調批改,一篇作文由三人傳閱,提出一個共同意見,三人簽名,事后作者和批改者可進行交流。④課堂口頭樣批。教師事先挑選或讓學生抓鬮定下幾篇作文,先在課堂上朗讀,然后學生起來評論,教師邊指導邊在黑板上作記錄,全部評改完畢后,再由學生“對號入座”,給自己作文進行批改。⑤課堂上學生自己朗讀批改,叫學生先朗讀自己的作文,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批改要點、標準,然后讓學生自己對照,自己批改、打分,最后教師作抽樣檢查。
采取多種形式的作文批改,學生在心理上都會產生一種新的興奮,從而極大地引起對寫作和批改的關注,能有效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三、要讓評語、評分多樣化
學生作文是一種綜合性練習,他寫出來的文章是他的思想和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每一篇作文,都可以從選材、立意等各方面去評價。評改作文時,是不是每篇作文都要從各個方面去下評語呢?顯然不必。我們知道,每次作文練習,總會有個明確的要求。因此,每次作文評改,也要有相應的側重點。一般來說,非重點的問題在評語中可以不涉及。另外,還要考慮到方式。作文的評語大致有兩種方式,最常見的是鑒定式和談心式。
“全面”“鑒定式”的評語占少數(shù),多數(shù)用“單項”“談心式”的評語。如,“我在你的作文里,看到了你和家長之間確實存在著‘代溝’,這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消除‘代溝’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不過,在星期天春游這件事上,有關內容在你的作文中沒有交代清楚,誰對誰錯,我不能隨便表態(tài),請你再仔細看看,該作哪些修改呢?”學生反映如此談心式的評語讀起來親切,有所側重的單項評語印象深刻,或發(fā)揚或克服指示性強。
作文評分標準難以劃一、把握,主要與考試成績有關。一個學生的作文水平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有很大變化,如用一種評分方法和一種給分形式,學生就有可能由對成績的厭倦而導致對寫作的厭倦。如能采用多種評分方法,就有可能避免這負面反應。筆者采用的有三種評分法,第一種是直接給分法,第二種是分項給分再綜合,第三種是先分等級再給分。這樣就有可能避免憑印象給分,讓學生的作文能力較客觀地得到評價。另外,到了學生那里還有一個給分形式的問題,為避免單一化,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成績有百分制、等級制,還可以交錯單項給分、綜合給分等。
總之,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一種手段,而并非一種目的。所謂作文批改的藝術,就是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方法。只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寫作并參與相互批改,那么作文教學的效率就不怕不能夠提高。
【藝術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藝術的作文:藝術與生活04-28
藝術的作文12-10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藝術的作文(經典)08-10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3
藝術的作文12-10
藝術作文08-06
藝術的作文[精選]08-07
【經典】藝術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