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熱門】春節(jié)味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幷淼拇汗(jié)味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jié)味的作文 篇1
瑞犬換酉雞,又是一年新春。每到這大年夜,銘記于心的春節(jié)滋味永遠是最那具鄉(xiāng)土氣的紅薯干。
老家的紅薯干有兩種做法,一種蒸熟曬干,香糯綿甜;一種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那時的鄉(xiāng)下老屋,冬日的陽光總是從廚房那小小的窗洞中擠進來,年邁的奶奶在溫暖的光照下緩緩從石缸里舀水,細細洗凈紅薯上的泥塊。土灶里的柴火燒得正旺,大鐵鍋里的水“咕嘟嘟”地開始冒泡,奶奶將洗好的一些紅薯放進熱氣上涌的木甑子里,又往灶里加幾塊柴,轉(zhuǎn)身將剩下的紅薯切成均勻的薄片備用。然后,她就會拉著我的手坐到灶邊的草凳上,教我說彝語——
“阿囡,你和你爸媽在那么遠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們的彝家話啊……”
我點頭答應(yīng)著,滿心期待的卻是那香甜的紅薯干。那時父母在外縣的單位工作,春節(jié)請了探親假就帶上我一路換乘,奔波回到老家鄉(xiāng)下,望著那蜿蜒的石板路、煙熏火燎的老屋、體型嚇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沒路燈、沒電視、沒個像樣的廁所……一切的不習慣都令我抓狂。這時,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紅薯干,那份我在城里永遠吃不到的紅薯干。
伴隨著鍋底水燒干發(fā)出的`“嗤嗤”聲,紅薯熟透的香甜味漸漸彌漫開來,揭開木甑蓋子,甜蜜的水霧氤氳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紅薯,奶奶用沾過水的菜刀將熟紅薯切成長條,偶爾遞過一條黃澄澄的紅薯心給我解饞。切好的紅薯條整齊地擺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陽下通風晾曬三、四天,脫了水分變干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陽光夠好,晾曬的時間夠長,紅薯干上還會形成一層淡淡的白霜,口感就會變的更甜更香。
晾曬好蒸熟的紅薯干,奶奶帶我回屋做油炸紅薯干。她從灶旁拿出一個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媽帶回去的菜籽油,那時候菜籽油金貴,據(jù)說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著吃半年的,可奶奶總是毫不遲疑地將大半桶香油倒進鐵鍋,再次加柴添火,等熱油上的泡沫散去,將之前切好備用的生紅薯片放入滾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出鍋濾油,放涼即食,一咬一個嘎嘣脆!
接下來的春節(jié)假期里,抓一把紅薯干,村里的樹林草叢就變作了我探險的樂園,石板路上畫滿我奔跑的足跡,院子里留下我陣陣笑聲,坐在老屋的火塘旁就連我蹩腳的彝族話也變得不再生硬……
春節(jié)假期終于結(jié)束了。返程時,我對著村口大香椿樹下那日漸佝僂的身影拼命揮手,而在我的行囊里裝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紅薯干。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已故去多年,紅薯干也成為了我家春節(jié)必備的食物。廚房里,年過花甲的母親將紅薯洗凈上鍋,我稚氣未脫的女兒在一旁眼巴巴等著美食出鍋。在蒸鍋和烤箱里飄出的香甜味中,奶孫倆用彝語搭著話——
“阿囡啊,你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就會說好多彝話了,你也要學啊……”
春節(jié)味的作文 篇2
春節(jié)向我們走來,家家戶戶都換上了嶄新的春聯(lián),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親手寫了一副掛在家門外,顯得格外喜慶。
年三十早晨,小區(qū)里敲鑼打鼓,張燈結(jié)彩,大人們跑下樓參加迎新年的活動。孩子們就更不用說了,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居委會猜燈謎,拿禮品……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年以來最美的笑容。
除夕是最熱鬧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婆……歡聚一堂,團團圓圓地相聚著吃了一頓年夜飯。但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年夜飯吃好后的一個互動小游戲。在這之前我準備的100個字謎,現(xiàn)在終于可以大顯身手了。爸爸抽到了一個“四通八達(打成語)”,他抓耳撓腮,用乞求的目光看著我,似乎想從我口中得到答案。我大聲喝道“頭頭是道!”爸聽了無話可說,只會使勁點頭稱是,惹得周圍人哈哈大笑。外婆抽了一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成語)”,當我話音剛落,外婆很快答道:“缺衣少食!薄按饘α!”我高興地喊道。于是外婆向老爸瞟了一眼,炫耀了一下,我才發(fā)現(xiàn)外婆可愛的一面。媽媽抽了“早上(打字)”,媽媽以為很好猜,隨便說了一個,這字既不像現(xiàn)代字又不像古代字,老媽對自己的答案也哭笑不得。“早”字的上面就是“日”,我等不及了,答案沖口而出。在這樣一個游戲中,整個客廳都充滿了歡笑。
零點的.鐘聲敲響了,整個世界成了煙花的海洋,煙花怒放,爆竹齊鳴,各種各樣的煙火在天空中表現(xiàn)出自己最美的姿態(tài),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jié)味的作文 篇3
記憶中的春節(jié)是被鞭炮炸響的。
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正規(guī)的春節(jié)。而大年三十清早,家家戶戶門口就迫不及待拉開陣勢。一串串裹著紅紙的長鞭從街頭一直噼里啪啦震到街尾。屋頂上的薄雪在鞭炮聲里簌簌掉落。之后很長的時間內(nèi)我都不敢出門:一只腳剛邁出門檻,夾著硫磺味的濃煙立刻會引得眼淚飛流直下。
放長串的掛鞭是叔伯們的事,小孩子不奢望,也怕舉著木桿挑著掛鞭大搖大擺晃蕩?墒忠簧爝M荷包,便能摸出一大把小小的`細鞭。天大冷著,遠遠近近的孩子聚成一堆,鼓囊囊的花棉襖,悄聲而又興奮地討論放鞭炮的種種計劃。手通紅,臉通紅,年幼的不停吸著鼻子,但個個都是一臉的眉開眼笑。
膽大的往往愛玩摔炮,一手叉腰,一手揚起又很迅速地一揮,頭也瀟灑地一擺!芭尽保谧苍诘厣享懥帘砰_。這樣霸氣的放鞭炮方式立馬吸來不少羨慕的目光。
玩不來摔炮的,只得將普通鞭炮,點燃再扔出。有時隨手扔出的鞭炮恰巧與大路上呼嘯而來的車輪相遇。常常聽見車內(nèi)竄出一聲驚叫,路兩邊便同時掀起一層笑浪。
待木門上顏色褪凈的舊春聯(lián)揭下后,爺爺開始在門口支大桌,搬筆硯,鋪上幾尺長的紅紙。接過圍觀的人群中遞來的一杯茶,先抿一口,咂摸一會兒,在紙上寫下墨黑的撇捺。每一筆都要使爺爺運一口氣,好像要將一年的祝福都揉進春聯(lián)中。
我和弟弟學樣,蹲在門前的小水泥坡上,用弟弟從學校偷拿的短截粉筆寫。我寫上聯(lián),弟弟寫下聯(lián),同時“起筆”,全不顧什么對偶、押韻、平仄。周圍的伙伴爭著要提橫批,我當然不肯,于是達成協(xié)議:寫一字交幾粒糖。
白天瘋玩一陣,晚上也不消停。年飯固然誘人,可我依舊匆匆塞幾口后風似的旋到大街上。大人們在屋里挨著火盆嘮嗑,跟著電視里的人笑。我們則找來碎布片、干木棒,扎成火把,澆油點火,結(jié)成火把幫在夜色中穿行。
離爺爺家不遠有塊老墳地,一連幾日上過香火,漆黑中,燭光明明滅滅地動。大家并不忌諱,又因那里所埋的全是逝世多年乃至姓名都聞所未聞的村人,仍舉了火把前進,只是彼此漸漸禁了聲。不多時,忽一人大呼“有鬼”,于是原先并不覺詭異的樹影、草叢、枯枝、燭光瞬間都像成了鬼怪,借墳地里的風一起撲來。霎時哭叫聲起、饒命聲起、奔跑聲起,中雜火把落地聲、跌倒聲,攪成一團。直到一頭扎進自家大門,暖氣涌來,才長出一口氣。
春節(jié)味的作文 篇4
要過年了,春節(jié)的滋味越來越濃,說是味道其實是聞不到味道,但可以感覺到,看得到,聽得見,在心中深深地感受到。
路邊小店的紅燈籠已經(jīng)高高掛起,特別是賣對聯(lián)、燈籠、掛飾的店鋪,在門口掛滿紅燈籠、大對聯(lián)和各種飾品,一片紅紅的顏色特別顯眼。小區(qū)的路口也拉起“歡度春節(jié)”的紅橫幅,道路兩旁掛著燈籠,今年還在每個樓道口帖上對聯(lián),讓人們感到春節(jié)的滋味。
過年圖的是喜慶、歡樂,人們臉上都流露著迎接新年的喜悅。什么“尾牙”、“年飯”、“年終獎金”、“抽彩中獎”,“放假幾天”、“上哪去玩”、“回家票買了嗎”,等等這些話題都是街頭巷尾、公交車、商場,各種人群集中的地方談?wù)撟疃嗟。這些是甜蜜蜜、喜滋滋、樂哈哈的感覺。
隨著過年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對春節(jié)的滋味的感覺也越來越多,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當然,歡樂和興奮是主要的,讓自己高興起來,讓家人高興起來,讓親朋好友,讓所有的人們都能高興起來,是最大的心愿。家和萬事興,人和事更興。人人都有歡樂和喜悅的心情,這種生活才是理想的。我想這只能是理想,是人們的一種向往。
其實,春節(jié)的滋味也是在變的,千變?nèi)f化。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會變男女老少、千家萬戶,你們、我們和他們,就是對你、我、他來說,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個年齡段、每個時間段、每個地域,春節(jié)的滋味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最愛過年,蹦蹦跳跳,歡天喜地,“過年了,過年了!”“新年到真熱鬧,敲鑼打鼓放鞭炮!”這是孩子們聞到的甜甜的年味;前幾天一位剛畢業(yè)的女大學生來電話說:“真不想過年,我又老一歲了”,這是青春少年感覺到酸酸的'年的味道;表弟在QQ上傳了一張昂首挺胸,頭戴安全帽站在公司的建筑地上的彩照,他被評為年度企業(yè)優(yōu)秀員工,這是事業(yè)中人感覺到的美美的年的味道。
要過年了,我感覺到了濃濃的春節(jié)的滋味,我喜歡過年,家人團圓,朋友聚會,一年就這么一次過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