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1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賞析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保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此詞為岳飛手書墨跡,見近人徐用儀所編《五千年來中華民族愛國魂》卷端照片,詞下并有謝升孫、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
元末謝升孫的跋中,說本詞“似金人廢劉豫時,公(岳飛)欲乘機以圖中原而作此以請于朝貴者”,并說“可見公為國之忠”。
高宗紹興七年(1137),偽齊劉豫被金國所廢后,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復中原,但他的請求未被采納。次年春,岳飛奉命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領部隊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駐屯。本詞大概作于回鄂州之后。
詞作上片是以中原當年的繁華景象來對比如今在敵人鐵騎蹂躪之下的滿目瘡痍。開首二句,寫登樓遠眺。詞人極目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仿佛有許多城郭。實際上黃鶴樓即使很高,登上去也望不見中原,這里是表現(xiàn)詞人念念不忘中原故土的愛國深情。“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彼木,承上“許多城郭”,追憶中原淪陷前的繁華景象。前二句為總括:花木繁盛,風景如畫;宮闕壯麗,氣象威嚴。后二句以兩處實地為例,寫宮內(nèi)豪華生活!叭f歲山”,即萬歲山、艮岳山,宋徽宗政和年間造。據(jù)洪邁《容齋三筆》卷第十三“政和宮室”載:“其后復營萬歲山、艮岳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樓館不可殫記。……靖康遭變,詔取山禽水鳥十余萬投諸汴渠,拆屋為薪,翦石為砲,伐竹為笓籬,大鹿數(shù)千頭,悉殺之以?衛(wèi)士!薄芭顗氐睢,疑即北宋故宮內(nèi)的蓬萊殿。“珠翠”,婦女佩帶的首飾,指代宮女。汴京皇宮內(nèi),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接下陡然調轉筆鋒,寫現(xiàn)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郊畿”,指汴京所在處的千里地面!帮L塵”,這里指戰(zhàn)亂。慨嘆汴京慘遭金人鐵騎踐踏,戰(zhàn)亂頻仍,形勢十分險惡。詞作上片以今昔對比手法,往昔的升平繁華,與目前的戰(zhàn)亂險惡形成強烈反差,表露了詞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感情,和報國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詞作下片分兩層意思,慨嘆南宋王朝統(tǒng)治下士兵犧牲,人民餓死,景況蕭索,希望率師北伐,收復中原。前六句為第一層。開首即以“兵安在”“民安在”提問,加以強調,詞人的憤激之情可見。要反擊敵人,收復失地,首先要依靠兵士與人民,可是兵士早已戰(zhàn)死,老百姓也在饑寒交迫下死亡!案唷,這里作動詞“滋潤”講,“鋒”,兵器的尖端“鍔”,劍刃!案噤h鍔”,是說兵士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夾端,即兵士被刀劍殺死!皽羡帧保。杜甫《醉時歌》:“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笔钦f老百姓在戰(zhàn)亂中餓死,尸首被丟棄在溪谷中!皣@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庇捎诮鸨臍⒋鳞`踏,兵民死亡殆盡,田園荒無,萬戶蕭疏,對此詞人不禁發(fā)出深沉的嘆喟。后四句為一層。作為“精忠報國”的英雄,詞人決不甘心如此,于是提出:“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請纓”,請求殺敵立功的機會!稘h書·終軍傳》記終軍向漢武帝“自請愿受大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薄疤徜J旅”,率領精銳部隊。大將的口吻與氣度,躍然紙上!昂、洛”,黃河、洛水,泛指中原。“清河洛”與上“鐵騎滿郊畿”呼應,揮鞭渡過長江,消滅橫行“郊畿”的敵人,收復中原!耙弧、“直”和“清”字用的極為貼切,表現(xiàn)了必勝的信念。“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漢陽”,今湖北武漢市!膀T黃鶴”,陸游《入蜀記》:“黃鶴樓舊傳費祎飛升于此,后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苯Y末用黃鶴樓典,不僅扣題,且?guī)Ю寺馕,表示今日“靖康恥,猶未雪”,未能盡游興,“待重新收拾舊山河”后,定再駕乘黃鶴歸來,重續(xù)今日之游以盡興。樂觀必勝的精神與信念洋溢字里行間。詞作下片是嘆息在南宋偏安妥協(xié)下,士兵犧牲,百姓死亡,景況蕭條。最后希望率師北伐,收復失地,然后回來重游黃鶴樓。
詞作通過不同的畫面,形成今昔鮮明的對比,又利用短句,問語等形式,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同時,刻畫了一位以國事為己任,決心“北踰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圣歸京闕,取故土上版圖”(岳飛《五岳祠盟記》)的愛國將帥形象。讀這首詞,可以想見他下筆時的一腔忠憤、滿懷壯志。
練習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滿江紅·登黃鶴樓①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②前珠翠繞,蓬壺殿③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④。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注】
、冱S鶴樓:故址在今武漢長江大橋橋頭,因相傳仙人乘黃鶴過此而得名。
、谌f歲山:北宋京城汴梁內(nèi)皇帝營造的精美宏偉的假山。
、叟顗氐睿恒炅簝(nèi)宮殿名。④膏鋒鍔:血肉浸透刀劍。
。1)從本詞語言及內(nèi)容看,屬_____詞(詞派)。該詞派宋代最杰出的代表是_____、_____。(2分)
。2)本詞上片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選擇一種作具體賞析。(4分)
3)簡要歸納本詞的'思想感情。(2分)
參考答案:
。1)(2分)豪放詞 蘇軾 辛棄疾(答對兩空給1分,答對三空給2分)
(2)(4分)參考答案一: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作者以“荒煙”中的城郭、布滿郊畿的“鐵騎”寫出了現(xiàn)實中的荒蕪殘破,以“花遮柳護”“珠翠繞”“笙歌作”等寫出了昔日歌舞不斷、富庶升平的景象,今昔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國土淪陷的痛惜之情。
參考答案二: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先通過“荒煙”和破敗的城郭,抒寫了作者對國家殘破的傷悲;然后通過“花”“柳”“珠翠”“笙歌”等意象描繪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借此表達了作者對國土淪陷的痛惜;最后寫敵人鐵騎踐踏國土,含蓄地表達了對金人入侵的憤怒。
參考答案三: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作者先寫登樓遙望所見到的荒蕪殘破的景象,然后筆鋒一轉,回憶昔日繁華升平的景象,最后想像京城附近金兵遍布的現(xiàn)狀。整個上片,先實后虛,虛實結合,極大地拓寬了詩歌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土淪陷的痛惜之情,為下片作了鋪墊。(明確表現(xiàn)手法,給1分;結合詞句具體分析,給2分;解說表達效果或作用,給1分;言之成理即可)
。3)(2分)本詞既抒發(fā)了詞人面對國土淪陷、山河殘破的傷痛之情,也表達了渴望以身報國,收復中原的豪情壯志。(答對一點給1分,語意相近即可)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2
【原文】: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作者簡介】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字鵬舉,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一。死后20年,高宗禪位,孝宗為他平反,謚武穆,后寧宗改謚忠武,追封為鄂王。漢族。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zhèn)程崗村)人。
岳飛20歲投軍抗金。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其事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時年三十九歲。岳飛作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岳飛留有《岳武穆集》。存詞3首。
【注釋】
、劈S鶴樓:舊址在黃鶴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黃鶴磯上。陸游《入蜀記》:“黃鶴樓舊傳費瑋飛升于此,后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
、迫f歲山:即萬歲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間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財。據(jù)洪邁《容齋三筆》說:“(萬歲)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樓閣不可殆記!
蓬壺殿:疑即北宋故宮內(nèi)的蓬萊殿。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宮室壯麗,富庶繁華。
、氰F騎:指金國軍隊。郊畿:指汴京所在處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國鐵浮屠重甲騎兵。
、蕊L塵:指戰(zhàn)亂!顿泟e賀蘭》:“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帮L塵惡,是說敵人占領中原,戰(zhàn)亂頻仍,形勢十分險惡。
、筛啵鹤虧,這里做被動詞。鋒:兵器的尖端。鍔:劍刃!肚f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斑@兩句是說兵士們在哪兒呢?他們(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尖端(意為被刀劍擊中而死亡)。
、蕼羡郑合!蹲頃r歌》:“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斑@兩句是說老百姓在哪兒呢?他們已因饑寒交迫而死,被丟在溪谷中了。
⑺纓:繩子。請纓,請求殺敵立功的機會。《漢書·終軍傳》記終軍向漢武帝“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昂勇澹狐S河、洛水。這里泛指中原。這句是說哪一天能向皇帝請求,并得到他的命令率領精銳部隊,揮鞭渡過長江,收復中原。
⑻漢陽:今湖北武漢市(在武昌西北)。
、痛四E見近人徐用儀所編《五千年來中華民族愛國魂》卷端。原系照片;在本詞下面,并有謝升孫、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
【翻譯】: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仿佛有許多城郭。想當年!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里,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而現(xiàn)在,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戰(zhàn)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士兵在哪里?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們在戰(zhàn)亂中喪生,尸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后歸來,重游黃鶴樓,以續(xù)今日之游興。
【賞析】
這首詞創(chuàng)作時代較耳熟能詳?shù)摹芭l(fā)沖冠”詞略早。高宗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復中原,但他的請求未被采納。次年春,岳飛奉命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領部隊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駐屯。本詞大概作于回鄂州之后。
全詞采用散文化寫法,層次分明。詞作上片前兩句寫登樓遠眺。作者站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這里是表現(xiàn)詞人念念不忘中原故土的愛國深情!跋氘斈辍币韵滤木錁O其簡練地道出北宋汴京宮苑之風月繁榮。前兩句為總括:花木繁盛,風景如畫;宮闕壯麗,氣象威嚴。后二句以兩處實地為例,寫宮內(nèi)豪華生活。“珠翠繞”、“笙歌作”,極力寫作了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爸榇洹保瑡D女佩帶的首飾,這里指代宮女!爸榇淅@”當然也是夸張說法。接下陡然調轉筆鋒,寫現(xiàn)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薄敖肩堋,指汴京所在處的千里地面!帮L塵”,這里指戰(zhàn)亂?畤@汴京慘遭金人鐵騎踐踏,戰(zhàn)亂頻仍,形勢十分險惡。詞作上片以今昔對比手法,往昔的升平繁華,與目前的戰(zhàn)亂險惡形成強烈反差,表露了詞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感情,和報國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詞作下片分兩層意思,慨嘆南宋王朝統(tǒng)治下士兵犧牲,人民餓死,景況蕭索,希望率師北伐,收復中原。前六句為第一層。開首是兩組自成問答的短句!氨苍冢扛噤h鍔”,“民安在,填溝壑”!案唷保@里作動詞“滋潤”講,“鋒”,兵器的尖端“鍔”,劍刃!案噤h鍔”,是說兵士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夾端,即兵士被刀劍殺死!皽羡帧,溪谷。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卻傷于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無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tǒng)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提問,加以強調,對此詞人不禁發(fā)出深沉的嘆喟,憤激之情可見。后四句為一層。作為“精忠報國”的英雄,詞人決不甘心如此,于是提出:“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薄罢埨t”,請求殺敵立功的機會。“一”、“直”和“清”字用的極為貼切,表現(xiàn)了必勝的信念。最后三句,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xiàn)實,深扣題面。表示今日“靖康恥,猶未雪”,未能盡游興,“待重新收拾舊山河”后,定再駕乘黃鶴歸來,重續(xù)今日之游以盡興。樂觀必勝的精神與信念洋溢字里行間。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以時間為序,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明快。詞作通過不同的畫面,形成今昔鮮明的對比,又利用短句,問語等形式,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讀這首詞,可以想見作者下筆時的一腔忠憤、滿懷壯志。
【閱讀訓練】
⑴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手法?
、圃~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
⑶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參考答案】
⑴想當年,到而今。借代。
⑵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怯砷_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1.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2.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4分)
3.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4分)
參考答案
1.想當年,到而今借代。
2.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3.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4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胚@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圃~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4分)
、窃~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4分)
【參考答案】
⑴想當年,到而今。 借代。
⑵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怯砷_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考點】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淺易”指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能夠基本讀懂的程度。
【解析】這首詞創(chuàng)作時代較耳熟能詳?shù)摹芭駴_冠”詞略早,寫于岳飛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jié)鄂州時。全詞采用散文化寫法,層次分明。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段。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跋氘斈辍比贮c目!盎ㄕ诹o”四句極其簡練地道出北宋汴京宮苑之風月繁榮。“珠翠繞”、“笙歌作”,極力寫作了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爸榇洹,婦女佩帶的首飾,這里指代宮女!爸榇淅@”當然也是夸張說法。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筆(回應“想當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區(q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強烈對比!拌F蹄滿效畿,風塵惡”二句,花柳樓閣、珠歌翠舞一掃而空,驚心動魄。過片處是兩組自成問答的短句!氨苍?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卻傷于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無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tǒng)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皣@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這遠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導“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之猛志。最后三句,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眼前他雖然登黃鶴樓,作“漢陽游”,但心情是無法寧靜的。或許他會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的名篇而無限感慨。不過,待到得勝歸來,“再續(xù)漢陽游”時,一切都會改變,那種快樂,唯恐只有騎鶴的神仙才可體會呢!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xiàn)實,深扣題面。表示今日“靖康恥,猶未雪”,未能盡游興,“待重新收拾舊山河”后,定再駕乘黃鶴歸來,重續(xù)今日之游以盡興。樂觀必勝的精神與信念洋溢字里行間。從“想當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以時間為序,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明快?v觀全題:題目考點實實在在,考查難度適中適度。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原文04-12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原文3篇04-12
登黃鶴樓作文06-09
《讀書》閱讀答案12-08
《古琴的文化》閱讀答案08-22
太陽的話閱讀答案04-18
《表里的生物》閱讀答案04-14
《牧豎》閱讀答案11-29
幸福的籃子閱讀答案07-16
忽略閱讀短文及答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