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隨筆(優(yōu)選)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jīng)典的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jié)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jié)隨筆1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jié),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爸爸、媽媽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奶奶掃墓。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zhèn)樸札村西面的后山。走進后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郁郁蔥蔥、祖公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yōu)閴炰z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墳地去了。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爸爸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終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祭奠完先人后,我們便下山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舍的離開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日,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這是歡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節(jié)隨筆2
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這次是他們在幼兒園里的最后一次春游了,又是清明時節(jié)。為了讓春游活動更有意義,我們大班年級組統(tǒng)一組織安排了本次清明掃墓活動。
這天天氣晴朗,知道要給英雄掃墓,孩子們心情都很激動,早早的就在戚家山山腳下集合了,每人都背著小書包,興致勃勃地沿著臺階往上走,邊走邊聊著自己曾經(jīng)的登山經(jīng)驗。我們是第一個到達的班級,很快就排好隊伍等所有班級都到齊后。我們一起聽張老師介紹了戚繼光英雄的光榮事跡,還一起默哀,最后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整個過程雖然很短,但民族英雄的事跡在我們心靈留下了震撼和感動。事后,孩子們自己提意要在戚繼光英雄雕像前面,照一張合影以作留念。還一直問我還有其他的'戚家軍在哪里?
回園的路線我們換了一條道,邊走邊玩,我們一起玩了好幾個小游戲。途中還經(jīng)過了一片農(nóng)田,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孩子們都紛紛下去找有沒有什么新奇的東西,追趕著小蜜蜂,一起觀察了七星瓢蟲,擺著個種造型讓我給他們拍照。有些幼兒帶的水喝完了,其他同伴都將自己的水拿出來一起喝,在分享中感受著快樂。
半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也漸漸地落出了疲態(tài),我們慢慢地往回走,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班上的嘉嘉小朋友比較嬌氣很愛哭,平時都不愿意參加運動的,這次走到半路上坐在地上不愿意起來了,說是走不動了還哭了起來。最后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跟著隊伍一起走著回到了幼兒園;氐桨嗉壓,孩子們跟我說雖然很累,但真的很開心。我就鼓勵小朋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這開心的半天時光,這樣這份快樂的心情就會一直保存著了。
清明節(jié)隨筆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們即將又要迎來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它是一個人們悼念先人的日子。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天空都會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大概是天公也在懷念逝去的親人,又或者是在祭奠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吧!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不能再去烈士陵園為英雄們掃墓、獻花了。但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和學習之情,學校開展了“我們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線上主題紀念活動。讓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祭掃,向英雄烈士致敬!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打開網(wǎng)址,進入英烈紀念館,了解了他們的英雄事跡,看著他們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我的心里非常震驚,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為他們掃墓、獻花!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抗日小英雄海娃勇斗日本鬼子的故事,別看海娃小小的年紀,但是他卻能躲過鬼子的搜查,把雞毛信安全的交給了八路軍……他真是我心中的小英雄!
是這些英烈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抱怨,不知足呢?知道這些英雄事跡之后,我心里非常感動!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今天的少年就是我們,我們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好好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長大后做一個合格的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加美好!
清明節(jié)隨筆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日暖風熏,翠柏凝春,更顯得郁郁蔥蔥。為表達我們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星期五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英雄紀念碑,深深地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
我們排著長龍般的隊伍來到了英雄紀念碑前。最為顯眼的就是那塊高大而飽含風雨的石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金黃色的字。隨著哀樂的響起,主持人宣布祭奠儀式正式開始。我校少先隊員代表向烈士敬獻花圈,然后同學們默哀一分鐘。在這悄然寂靜的時間里,我想起了那些長眠在烈士墓里的烈士們,想到他們?yōu)榱宋覀兘裉斓男腋I疃鴴侇^顱、灑熱血的情景;想到他們浴血奮戰(zhàn)壯烈犧牲的身影……正如《我站在鐵索橋上》中的'“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wǎng)!當年激烈戰(zhàn)斗的場地如今成了孩子們的課堂;勇士們?yōu)⑦^熱血的地方,滿樹的梨花正在開放。”
此時此刻,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當然,在每年的祭奠儀式上,總有一群可愛的小同學將要成為少先隊員。接下來我們游烈士陵園。站在那一朵朵小白花面前,我的心情更加凝重了。是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事跡將永載史冊,他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永世長存!
安息吧,先烈們!你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我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為了實現(xiàn)你們沒實現(xiàn)的愿望,我們會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告慰你們不逝的靈魂!
清明節(jié)隨筆5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jié)假。我回到了家鄉(xiāng)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jié)。
早上的時候,老媽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老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老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老媽叮囑我們說:飯后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fā)去掃墓。
老媽、老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fā)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老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干凈后,就叫老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tǒng)統(tǒng)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后,奶奶把盛了兩碗干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點著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于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干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后,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說:“糟糕,下雨了!靶」煤屠蠇寘s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后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xiàn)了太陽。
我們?nèi)w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fā)達。
最后,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jié)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jié)隨筆6
大班孩子去掃墓,早上孩子由家長護送到戚家山山腳下,接著由老師和保育員帶領,孩子們沿著臺階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走著走著,覺得有點累了,可孩子們懷著崇敬的心來到戚繼光烈士的雕像前,緬懷革命先烈。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碑前,孩子們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和嬉笑,認真和嚴肅起來。首先老師介紹了戚繼光,讓孩子了解這個革命先烈,然后在哀樂中鞠躬默哀,3分鐘后,孩子們緩緩前行,向烈士獻上自制的小白花。
這次掃墓活動,孩子們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激發(fā)了孩子們對英雄的崇敬,也讓他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愛國的種子,使幼兒接收了一次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清明節(jié)隨筆7
每個清明節(jié),總是有雨,真的是眼淚嗎?或許是。
他無意中說起,清明節(jié)我從不回去給爺爺奶奶上墳。我無語。于我,“奶奶”只是個名詞,與我無關的一個代號。奶奶過世時爸爸才五歲,幼時聽到同伴提及“奶奶”,我只有羨慕的份。
而爺爺,待我們兄妹很親很親,可惜,在我大學畢業(yè)前的那個冬天,他離去。那天很冷,他卻要吃梨,我和姐姐跑到市內(nèi)給他買來,媽媽特意切塊,煮了煮給他吃。然后,他咳了好久,再后來,他躺下床上,爸爸叫來好多親戚。我的心很慌張,卻沒有恐懼,聽不懂不這些長輩說什么,或者是聽不進去,只是看著他們忙碌。最后,一個本村的爺爺看看表,報了一個時間,我的眼淚忽然掉下來,轉身上樓,姐姐和我一樣,什么也沒有說。不知道為什么,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爺爺離去了,再也不會醒來,我只是無聲地流淚。腦子中想著他對我們種種的好。
那是個陰冷的冬日下午,周日,臘月初二。我本該去學校,卻因爺爺因吃梨而沒有走。就此,他別過,離開。此后很久,我不吃梨,我不愿聽到這個字!袄妗焙汀半x”,真的是巧合嗎?沒有答案。爺爺沒有受病痛的折磨,現(xiàn)在想來,我挺開心。不過,那一年,他才73歲。后來,聽爸爸,此前,爺爺把他的老親戚走了一遍。我一直在想,人,難道真有感知?可是任憑我怎么想,也想不來一個答案;蛟S,是另外一個巧合。
第二年的春天,我夢到爺爺,他站在我們學校走廊里,披著塑料布,說外面下著雨,好冷。我少有這樣的`夢,媽媽說,逝去的人在夢里從不說話啊。我一點都不害怕。爸爸去了爺爺?shù)膲灥,看到有人澆地,不小心沖進去了水,他趕緊封好。
當時我很開心,爺爺相信我,居然跑到學校告訴我這樣的事。我從沒去看過他,沒有為什么。
后來,我又夢到過爺爺,依舊是笑笑的,只是,再沒有和我說過話。那一次,夢到他生病了,在屋里躺著,說快不行了。我挺納悶,我爺爺已經(jīng)過世了,怎么還生病?醒來,翻看日歷,臘月初二。
媽媽說,爺爺最惦念的是我。我知道。可我總是不愿去燒紙錢,甚至有些抵觸。20多年了,我一直以為,那邊,爺爺和奶奶很幸福地生活著,畢竟,奶奶等了他那么久,我不想打擾他們。偶爾,有夢就好。
爺爺為人忠厚老實,算是無疾而終,生命的最后,沒有受困于床上,親人很欣慰。
其實,很多個日子,我常常想起他。那個時候,他可能會寂寞。于是,他早早地離開,去尋他離散的妻。
清明雨紛紛。
清明節(jié)隨筆8
我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zhàn)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我抬頭瞻仰墓碑,墓碑上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我們開始背獻詞!背完后我們沉痛的哀悼!
我們衷心地感謝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而我們的幸福是他們賜予的。我們該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這個美好的世界。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jīng)鮮活的面容?
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接著,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還認真的整理和清掃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jié)隨筆9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而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美麗的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在記憶中清明節(jié)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但是沒有爺爺?shù)那迕鞴?jié)連天都灰蒙蒙的。這種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xiàn),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jié),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隨筆10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陰晦的天氣,綿綿的春雨,失魂落魄的行人。親人墳上添一捧新土,灑幾杯淡酒,燒一堆冥鈔,而后痛哭幾聲——一切按既定的程序進行。
然而,這一天的我卻猛然間憶起少年時代植樹的情景:每年清明時節(jié),雨霧紛飛之際,老師總會領著學生,帶著水桶、鐵鍬、樹苗等到村南邊的公路旁植樹。孩子們總是興高采烈,以至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伸長脖子,數(shù)著日子,盼著這天的到來。在蒙蒙細雨中,大家起勁地干著,每種好一棵樹,總會有一陣子的歡喜雀躍、手舞足蹈,歌聲、笑聲、呼喊聲回蕩在嫩草茵茵的路上。在輕風微雨中搖曳的小樹也頻頻彎腰,微笑著向我們致意。
如今,那種純真的少年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學校里也早已淡忘了這項活動,親手種活一棵樹的感覺早已灰飛煙滅,那份天真的欣喜亦蕩然無存,我已好久好久沒有觸摸過小樹苗那嫩嫩青青的外衣了。
家鄉(xiāng)的公路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蔥蘢翠綠,入眼的是滿目的荒涼,焚燒后的焦黑痕跡觸目驚心,砍伐后的樹樁七零八落,似乎正孤獨地向路人傾訴他們的悲苦與渴望。
樹木被砍伐,成了蓋房的材料;樹林被焚燒,擴展成了一塊塊耕地。曾經(jīng)安適的`山村沒有了綠色屏障保護,正日趨憔悴;春季的狂風正肆無忌憚地吹打著她瘦弱的身軀。漫天的飛沙滾滾而來,掩蓋了她亮麗的容顏。天無語,地無話,我無言,我無力。我為故鄉(xiāng)母親的苦難痛心,我為她擁有一群“弱智”的子女悲哀。
面對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鄉(xiāng)人們只是喃喃地說:“世道變了,咋刮這么大的風呢?誰惹著風神爺爺了……”
面對純樸無知的鄉(xiāng)人,我不想說是你們毀了自己的家園,多么滑稽;我也不想說環(huán)境遭破壞,多么愚昧;我只是想說,請給后代子孫留一片生活的綠色吧!
行人淚雨紛飛,而我卻早已漠然。我只是懷念,懷念那春光明媚,綠樹婆娑的家鄉(xiāng)。那已經(jīng)逝去的翠綠,難道只能在我的夢里再現(xiàn)嗎?
清明節(jié)隨筆11
記得古詩說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講的是清明節(jié)雨天、人們傷心的情景?墒,在今天清明節(jié)的第二天,天氣十分的晴朗,外面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到處是春暖花開的景象,我、爸爸、媽媽、外婆、哥哥、舅舅一起去南北湖掃墓。
我們乘著開往南北湖的公交車,來到了我們海鹽縣的旅游景點——南北湖,湖邊到處是行人,有來掃墓的,來旅游的……我們無心欣賞南北湖的美麗景色,直接來到半山腰,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依次擺好拜祭的`物品,媽媽、舅舅獻上了鮮花,爸爸點著了蠟燭,接著舅舅第一個拜,第二個是外婆拜,第三個是哥哥拜,第四個爸爸拜,第五個是媽媽拜,第六個當然是我了,因為我最小了。接下來外婆就給外公燒紙錢了,希望外公在下面有更多的錢花,日子過得好一點。望著外公的墓碑,我們心里都有一種痛苦的感覺。
拜祭完后,媽媽打算帶我到處走走看看,我們先來到了湖邊的木制長曲橋上,只見橋下的湖水水平如鏡,沒有一絲波浪,湖水清的能看到湖底的水草。走過木橋,我們來到了長堤上,堤的兩邊盡是桃樹,我走進桃樹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有的花是含苞待放的就像是一個個害羞的少女,有的花是爭奇斗艷的像一個個哨兵展現(xiàn)著自己的魅力。
走著走著,爸爸說起他小時候來英雄紀念碑掃墓的事,于是,我向爸爸提議,也帶我一起去向英雄掃墓。接著,我們就爬上山峰來到了新四軍北撤澉浦之戰(zhàn)紀念碑,原來是在1945年10月4日,新四軍北撤至澉浦時,遭到國黨10倍于自己軍力的包圍,在戰(zhàn)斗中,新四軍有223名戰(zhàn)士犧牲了?粗o念碑,想到犧牲的新四軍戰(zhàn)士,我心中感到無比崇敬,于是,我向英雄們獻上自己做的花環(huán),爸爸為我在紀念碑前留了合影。
走在下山的路上,想到有兩百多位戰(zhàn)士犧牲在這兒,我覺得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的事跡,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覺得今天收獲真多。
清明節(jié)隨筆12
我向來喜歡春山如黛、泉水叮咚的春天,與生俱來害怕寒冷的我,每到冬天來臨的時候就開始期盼溫暖的春天,盼望可以甩掉棉衣卻也不再凍傷手腳的美好日子。
我的生機是屬于春天的。生在西北,不像四季溫暖如春的南方,于是春天在我的心里顯得彌足珍貴。兒時的記憶里,彌漫著好多春天美好的往事。喜歡用報紙糊風箏,起風的那天,定會帶著堂妹去山上放。西北老家春天的風可大了,有一次還把家門口一顆老杏樹攔腰折斷了,所以風箏糊的再笨重,也一樣可以飛上天。跟鄰居家的孩子去焦溝河里抓蝌蚪,用瓶子兜回家倒在門口的一個廢棄的石槽里,盼望著它們早些變成青蛙……
這是我在異鄉(xiāng)蘭州的第一個春天,恰逢清明學校放假,便約上故友去郊外踏青。
春水初生,春林初長。漫步在黃河岸邊,聆聽黃河水滔滔的歌唱,夾雜著這個城市白天的喧嘩,那種小時候在農(nóng)村隨處可尋的寧靜似乎是那么的遙不可及。遍地都是“城市化”的綠草地,方方整整的。所有的草全是一個品種,一樣的個頭,清一色的色彩,如出一轍。這使我又想起故鄉(xiāng)的.春天:每到這個時節(jié)極其的熱鬧,滿山遍野挖野菜的人特別多,嫩嫩的苜蓿,苦澀的苦苦菜,還有微帶辣味麥喇喇……那里的山川草木是上帝的恩賜,人們不分你我,按需分配,婦女們挎上一個竹籃,哼著小調(diào),領著自家頑皮的小孩,往山上去了,不用費多大功夫,便能摘上滿滿一籃子,于是在黃昏時分,各家的飯桌上都會有幾盤醋溜的野菜,是那么的可口,雖不像周作人江南故鄉(xiāng)的馬蘭頭的薺菜,卻也是另一種風味。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狈叛弁,黃河岸邊的楊柳都吐出新嫩的枝芽,在嬌柔的陽光下更是春意融融,料峭的春寒終將向我們揮別,其實,再和熹的春光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城市生活追求的腳步,不過終有一天,還將回歸自然。就像王安憶在《憂郁的春天》里談到的那樣:“城市是混凝土的世界,本沒有鮮明的顏色和格調(diào),只有等到憂郁成為生理的病癥,才會正視春天的感傷。”回眸人類走過的歷程,從一開始就上演著征服自然的大戲。遠古的刀耕火種已經(jīng)腐爛,農(nóng)業(yè)文明的斧子已經(jīng)銹跡斑斑,我們自豪而倉促地踏進了工業(yè)文明的新天地,被那里的世界蒙蔽了雙眼,頭腦充斥著金錢與勢力。于是,有了遍地的工廠,滾滾的煙霧,沒有了清澈的河流,碧藍的天空,如今,連春天也更難尋覓。不過,憂郁的背后總還是好的吧,我相信這樣的現(xiàn)狀不再久遠,若干年后的春天一定花紅柳綠,遍地芬芳。
郊外四野里的桃花,此時是如此激奮,夸張地吐出粉紅色的花瓣,進襲這座城市混凝土的外壁,你必須經(jīng)過憂郁的歷練,才有對自然的崇敬之意,才有抵抗力,抵抗這樣的春天。
清明節(jié)隨筆1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節(jié)時的情景,清明節(jié)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
以往我都是在長沙過清明節(jié),沒有去掃過墓,更沒有接觸過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清明節(jié)我在老家過,在老家過必定有特定的習俗了。
清明節(jié)這天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每年一到清明節(jié),我們便要舉行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zhàn)斗英雄。在這一天我們還要進行禁火、掃墓、踏青、蕩秋千等活動。在這一天我們還要吃許多美食,比如說:雞蛋、青團、篙子粑粑、艾粄等,其中我比較喜歡青團。
青團是一種甜品,用菠菜做的。首先要準備好材料。將菠菜焯掉水,放入料理機里,加入少量熱水,攪打成綠色菜汁,加入糯米粉和澄粉還有白糖混入面粉里和成面團。然后加入豬油揉勻。接著將面團分成一份一份的,按扁,取一份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餡,最后用手慢慢推上去收口,點上油脂放入蒸鍋內(nèi)蒸八分鐘便可以了。
每當媽媽一做好,我和弟弟便一人拿一個,先猜猜是什么餡的,再咬一大口看看猜對了沒。當我拿到豆沙餡的時,便得意地對弟弟說:“看!我吃到了你最喜歡吃的豆沙餡!哈哈哈!”
青團雖然美味,但不一次不能吃太多。沒吃過的人可以試一試,真是人間美味呢!
清明節(jié)隨筆14
青春的芽苞雖是短暫,在那憂傷的`清明節(jié)前,凋謝枝頭,令人嘆惋,可是啊,春天的凋零并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涅槃,更高層次的再生喲!
和著清風晾曬,脫其嫩稚,伴著炊煙殺青,斂其豐腴。拾一堆山竹,再添一把松針,燃起篝火烘焙,煙溫香暖中出落成纖纖美人,婷婷玉立,含而默默,始為上品中之佳品!佳品中之絕品也!在春后的時節(jié),燒一壺清泉,把她沖泡,未見其形已聞其香!
暗香氤氳,裊裊娜娜?雌湫危^其姿,嘆其舞,驚其顏,儀態(tài)萬千,風情萬種!鮮活一波春水,清綠一片心空!啜一口清甜,聞一絲香遠!
清明節(jié)隨筆15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后,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很小的時候,我并不清楚清明節(jié)是一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只是覺得這一天沒有國慶節(jié)、兒童節(jié)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對清明節(jié)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我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說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長這么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傷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們?nèi)胰讼裢暌粯拥洁l(xiāng)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nóng)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shù)膸ьI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干凈,并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說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說:“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薄芭!蔽尹c點頭再也不愿多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心里很難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我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著隨風搖曳的燭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張布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著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念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著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shù)氐囊粦舾辉H思。后來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并逃亡到桃源鄉(xiāng)下定居,一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我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著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jié)到了,我們又來看您啦!知道我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我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一定也在天上關注著我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著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濕濕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清明節(jié)隨筆】相關文章:
清明節(jié)隨筆10-22
清明節(jié)的隨筆11-03
清明節(jié)隨筆11-03
清明節(jié)的隨筆10-13
(精選)清明節(jié)隨筆07-10
(精選)清明節(jié)隨筆07-10
清明節(jié)隨筆(精選)07-10
【精選】清明節(jié)隨筆07-10
清明節(jié)的隨筆作文11-04
清明節(jié)隨筆高中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