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12篇(通用)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1
寒假,我把教育部頒發(fā)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從頭到尾認真地讀了一遍,感想頗深!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不僅為教育懲戒提供了法律依據(jù),還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學校根據(jù)規(guī)則依法履行教育教學義務和管理職責,同時也維護了我們學生的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
“之所以稱為教育懲戒規(guī)則,是指學校等教育場所,對違規(guī)違紀的學生進行管教、訓導等讓學生引以為戒,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規(guī)則中令我記憶深刻的條款有很多:
規(guī)則第七條,如果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批評教育,其中第三條:吸煙、飲酒或者言行失范違反學生守則的'。我覺得身為一名學生,不該有違反學生基本守則的行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可能還傷害了別人,百害而無一利。第五條: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既然是一名學生,就不該有打罵學生、老師的行為,這樣不配當一名學生,我們不但不能打罵學生,還要保護比我們弱小的同學,樂于助人,這是我們新時代小學生該有的一項基本品德。
規(guī)則第十二條,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的行為。其中第一條是“以擊打、刺傷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我想說,雖然學生犯了錯誤,但不能對其造成身體痛苦,這樣不僅會給我們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還有可能造成心理傷害。第五條:因學業(yè)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我覺得成績不代表一切,一個人最重要的應該是品德,成績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會是品德第一,成績第二。所以,我贊成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
以上是我讀了規(guī)則以后的幾點的感想,我覺得規(guī)則實施以后,學校、社會以及家庭會更加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為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我們能更好的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2
20xx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訓練部令第49號令頒布的《中學校訓練懲戒規(guī)章(試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閃電,照亮了前方坎坷的山路。
站在學校管理的層面,可以猛烈的感受到國家對于訓練的重視,尤其是對于學校規(guī)范辦學和制度建設提出的接地氣的要求:學校應當結合本校同學特點,依法制定、完善校規(guī)校紀,明確同學行為規(guī)范,健全實施訓練懲戒的具體情形和規(guī)章。
這既是給了訓練人一把尚方寶劍,也是給了每一位老師一頂緊箍咒;懲戒規(guī)章也是給家長的一把愛護傘,是促進家校共育的一盞指明燈。每一個家庭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龍成鳳,光耀門楣;每一位老師更是對自己的同學傾注心血:學有所成,為國爭光。訓練懲戒規(guī)章的制定無疑為我們的家庭和學校又搭建了一道溝通和溝通的橋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護,為同學的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懲戒權不等于上方寶劍,不代表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我們要進一步提升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深化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明確訓練懲戒權的使用范圍、使用程度,將訓練懲戒權與未成年人愛護有機結合起來,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觸碰法律紅線和道德底線。在使用懲戒權時,盡量與學校、家長親密協(xié)作,虛心接受學校、家長、社會的監(jiān)督,讓訓練懲戒最終經(jīng)得起訓練規(guī)律和訓練實踐的雙重檢驗。千萬莫讓重回手中的教鞭損害了同學,也損害了自己。懲戒的目的最終在于“戒”。懲戒是要讓同學清楚哪些是錯誤的行為,堅持效果導向,多從心靈上感化,時時處處體現(xiàn)人文關懷,爭取在愛的氛圍中,達成懲戒的訓練效果。
始終以來,隨著各界對懲處同學的關注,很多老師產(chǎn)生了不敢管同學的現(xiàn)象,同學紀律和素養(yǎng)在漸漸下滑。懲戒規(guī)章的提出,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現(xiàn)象。當有同學違規(guī)違紀時,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狀況作出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不是通過體罰和變相體罰來解決。這同時也在規(guī)范老師的一言一行。我們老師和同學之間形成正面的良好的協(xié)調關系時,我們的訓練才會得到進展。但是同樣的訓練也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責任,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協(xié)作。這就體現(xiàn)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這是一項長期而困難的任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3
近期國家教育部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則》),充分體現(xiàn)了“依法治國”理念,以及國家對教育懲戒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對祖國下一代的精心呵護,也是國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教育改革的新舉措。
通過認真學習《規(guī)則》相關條款內容,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的一種具體方式,也是其履行義務的充分體現(xiàn)。懲戒不是目的,本著教書育人的大原則,要使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
我們作為學生家長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學校、教師教育和管理,對規(guī)范內容的'限定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沒有異議。在《規(guī)則》規(guī)定和授權范圍內,充分征求家長意見,配合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教育規(guī)律的班規(guī)或班級公約,明確教育懲治范圍和分類,做到客觀公正、合法合規(guī),使教師教育懲戒學生有章可循,并對家長和學生公開公示,也可起到警示提示的效果,解決了老師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學校、老師開展相關工作,為更好的實施相關規(guī)則做好心理準備,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人性化和法制化的教育生態(tài)。
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標桿樹立在哪里,使得教師能夠真真正正地站起來管理學生。在教師社會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對于那些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讓他們知道有一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導”、“說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還有一句話,學生犯點錯誤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如果一個教師能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真正服你,那么,這個教師也無需用教育懲戒權來為自己壯膽。
每一位教師也是某個孩子的家長,希望家長和校方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一個個小幼苗澆灌、培育成參天大樹的過程。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好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以百年樹人之心培育學生,雖然路程曲折漫長,但從細微處入手,從小小的班級開始,適當施懲戒,獎罰并行,終會成就參天的樹林。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4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懲戒權成了熱議話題。
的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由于片面強調賞識教育,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處于不能管、不敢管,動輒得咎的尷尬境地。由于缺乏保護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為學生管理問題發(fā)生了糾紛,學校和老師幾乎都是處于弱勢地位,屢屢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學生家長無理取鬧,學校和老師也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讓步。很多教師感到非常無助,甚至“談管色變”!吨行W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的出臺,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撐了腰、壯了膽,使大家揚眉吐氣。
面對即將被賦予的教育懲戒權,教師應該如何正確運用,確實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對教師教育懲戒權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還是非常認可的,而且呼聲很高,普遍有些教師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真正為教師代言,以后懲戒學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氣壯,不再怕家長和公眾的說三道四。不過個人認為,教師對教育懲戒權,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懲戒權,并不是什么尚方寶劍,也不是靈丹妙藥,教師即使有了教育懲戒權,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1條明確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教育懲戒權有其特定的含義,不含體罰、打罵、辱罵,對其理解要準確?梢,沒有具體實施細則的懲戒權,教師如何去用好是個難題,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因為懲戒失當引發(fā)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教師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懲戒權就可以讓學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許教師可以使用懲戒權,也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框架內使用,而不是任性而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教育懲戒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這也是每個教育人應該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愛”的,對學生的`懲戒一定要出于“愛”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讓學生知道。如果為了懲戒而懲戒,讓學生感受不到你的關心、愛護,你的懲戒不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造成師生敵對,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教師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著急老師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這樣處理時就會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過激行為,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對學生的懲戒要盡量避免在公眾場合進行。我們的古人說過“揚善于公堂,規(guī)過于密室”。這也應該是我們懲戒學生的準則。對學生懲戒盡量單獨進行,懲戒目的是教育學生遵規(guī)守紀,使其知錯能改。如果在公開場合對學生實施懲戒,會使學生失去顏面,容易造成師生敵對、沖突,或者學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來越難管。
教育懲戒實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標桿樹立在哪里,使得教師能夠真真正正地站起來管理學生。在教師社會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對于那些品質惡劣的學生管不得,教師的人身安危甚至縷縷被學生侵犯,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保證教師的人身安全。對于那些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讓他們知道有一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導”、“說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還有一句話,學生犯點錯誤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如果一個教師能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真正服你,那么,這個教師也無需用教育懲戒權來為自己壯膽。因此,對于教師而言,還是用平常心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吧!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5
班級遲到現(xiàn)象可謂是一個最常見的班級問題,如何能夠遏制住這一現(xiàn)象,想必無數(shù)個班級想了無數(shù)個辦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這樣的規(guī)定:無正當理由遲到需要罰站,且以遲到的時間長短來決定罰站的時間。
這一做法看似能夠有效防止學生遲到,但這沒有針對問題,且弊大于利。
學生的心里成長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以遲到一分鐘罰站十分鐘的規(guī)定里,一分鐘可能換來十分鐘的心里摧殘。作家三毛在上學時就受到老師嚴重的懲罰,導致心里受到摧殘從而患上心理疾病,從疾病走出來花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那些在罰站的過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動要以結果的成效為目的。在罰站的這個懲罰中,并不能帶來實際的作用。雖然是罰站了,但學生不會意識到遲到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只會機械地認為遲到就應該罰站,這樣不僅不能從源頭上解決遲到問題,更不利于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正確觀念的形成。周而復始,學生是因為懼怕罰站而不遲到,但依舊是沒有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古時有教書先生戒尺懲戒,揮鞭教育。當學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規(guī)矩的行為時,適當?shù)膽土P是可行的。在中央頒屬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教育懲戒”一詞,是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以懲罰為特征的一種教育方式。都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懲戒”的輕重標注是什么?什么樣的懲戒才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些都需要教育機構、學校、班級以及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每一個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個個小幼苗澆灌、培育成參天大樹的過程。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好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以百年樹人之心培育學生,雖然路程曲折漫長,但從細微處入手,從小小的班級開始,適當施懲戒,獎罰并行,終會成就參天的樹林。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6
班級遲到現(xiàn)象總是屢禁不止,老師不得已實行“無正值理由遲到,遲到一分鐘,在教室內罰站格外鐘”的措施。我認為,這種適當?shù)膽吞幨钦_且應當?shù)摹?/p>
訓練懲戒指老師依據(jù)肯定規(guī)范,以不損害同學身心健康為前提,以懲處為特征的一種訓練方式。老師將遲到的同學以遲到一分鐘,罰站格外鐘的形式懲處同學,這并沒有違反訓練懲戒的標準:其一,罰站不會影響同學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同學的遲到行為,掛念同學改正錯誤。其二,在教室中罰站是在不損害同學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同學的恥辱心受到肯定沖擊,會使同學迫于恥辱而改正自己錯誤。正所謂“不知恥,無以正”,就是如此。
適當?shù)膽吞幠軌蛴喺瑢W的錯誤行為,但并不是全部的的懲處都是正確的。當今,有的老師體罰同學,這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或許是由于他們曲解了“嚴師出高徒”這種理念,讓同學在超出其體能范圍內跑步,在走廊等同學眾多的地方讓違規(guī)同學提著水桶扎馬步。這種教罰已經(jīng)違反了訓練懲戒的理念,甚至會危害同學的身體健康,損害同學的自尊心,雖然達到了維護紀律的目的,但這只是用體罰來使同學畏懼,更精確地說是馴化同學,而不是教化同學,這是萬萬不行取的。
適當?shù)膽吞帒蛉硕,孔夫子曾說過“因材施教”,而懲處同學也應當“因人行罰”。有的`同學,不當心犯了錯,不應進行過重的懲處,否則會打壓到這種同學的樂觀性,使得他們“破罐子破摔”,這是不正確的。但有的“頑固分子”,屢教不改,適當?shù)丶哟髴吞幜Χ纫参磭L不行。假如對于一個頑固的同學,不加大力度訂正他,就鋪張了訓練懲戒的存在。
懲處,是為防止一個人走向不行訂正錯誤的最終的防線,但不應當將其死死地收縮,而要留足適度的空間,讓被懲處之人進行自身的救贖,這就是適當?shù)膽吞帯?/p>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7
近日,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的試行稿,規(guī)則系統(tǒng)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范圍以及實施的原則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規(guī)則的出臺讓教育懲戒有章可循,為解決老師們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同時有效保護學生合法的權益提供了依據(jù)。
作為教師的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教育懲戒是一種教育手段,它與說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與受教育對象。適當?shù)膽徒,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讓他們明白什么事可為,什么事不可為,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在他們對他人造成了影響甚至傷害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但教育懲戒更需要有溫度,懲戒只是方式,育人才是目標,教育的初衷是立德樹人,教育懲戒應當堅持育人為本,注重育人效果,做到客觀公正,事實適度。教師也需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依規(guī)履行職責,在懲戒過程中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做到程序合法,措施得當,更要基于關愛學生為宗旨,注重人文關懷,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
愛與懲罰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支架,如果沒有相應的懲罰,學生如何才能明辨是非,如何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呢?只有適當?shù)膽土P,學生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有適當?shù)膽土P,才能真正樹立教師威嚴,只有適當?shù)膽土P,學生才6 / 7 能遵守規(guī)則。我們的教育不應該畏縮,而應該一往無前,傳承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寬嚴并濟,獎懲分明。并不斷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指引,糾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散發(fā)幽蘭之香,做那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8
王玲華老師認為,對于教育,我們不能一味的依靠教育懲戒,還是應該以愛還有足夠的耐心去感化孩子,耐心的輔導教育孩子。
鄭劉娟老師認為懲戒作為教育學生方法之一還是有必要的,當然體罰式懲戒是要禁止的,任何體罰都是簡單粗暴的做法,都是以傷害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的,不可取。懲戒權行使的范圍、方法、程序等等都要有章可循,一切以保護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為宗旨和限度,不可由著教師的主觀隨意去發(fā)揮,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羅嗣鑫:懲戒是一種教育手段,它與說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受教育對象。愛和懲罰,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兩條腿。戒尺教育源遠流長,從春秋時期的孔子開始,懲罰就已經(jīng)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離不開必要的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李衛(wèi)霞:適當?shù)膽徒,則是學生在犯錯后應當負起的'責任。適當?shù)膽徒,能夠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并讓他們明白什么事可為,什么事不可為。懲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在他們對他人造成了影響甚至是傷害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
李瓊老師認為,跪著教書的老師,教不出來站著的學生。教育懲戒實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標桿樹立在哪里,使得教師能夠真真正正地站起來管理學生。在教師社會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對于那些品質惡劣的學生管不得,教師的人身安危甚至縷縷被學生侵犯,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保證教師的人身安全。對于那些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讓他們知道有一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金曉芳老師這樣說道:沒有懲戒教育學生很難走向成熟。僅以賞識教育、愛心教育、情感教育等為中小學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還需要有懲戒教育。如果說賞識是陽光,孩子在賞識的陽光下可以自信而快樂的成長,那么懲戒就是風雨,孩子在懲戒的風雨中才能學會承受挫折,接受磨練,從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原超:《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的制定,對師生來說都是一種監(jiān)督和保護,很有必要,希望能夠實施起來。張楠老師很有觸動,她這樣說道:教育少不了愛,更少不得懲罰。沒有哪個孩子一生下來就無法無天,每個熊孩子的背后,都站著溺愛的家長。教育除了愛,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說是懲罰。
愛的教育,不是萬能的。對于一個紀律散漫、不思進取、無心向學的學生,單純用愛去感化,只會顯得教育蒼白無力。唯有動用上管教與懲罰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對錯,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劉筱凡老師的觀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1、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對學生的無私愛心和處理教育矛盾的理性。
2、家長還需要提升對教育的敬仰和對老師工作的理解。
3、學生還需要養(yǎng)成對老師崇敬和對生活規(guī)范敬畏的習慣。
4、政府還需要對正義的持續(xù)支持和對歪風的不懈制約。
5、全社會還需要增進尊師重教的風氣和對教育關愛的氛圍。
王茜:在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讓老師擁有制止和消除學生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權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目的是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鍛煉學生承擔責任、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是十分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而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把握好懲戒的尺度。
張燦:懲戒權是教師職業(yè)所固有的一種權力,也是由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所決定的一種教育方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可塑性較強,教師正面的教育引導和相應的懲戒,有助于增強教育效果。但同時,教師又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否則將違反我國相關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正確運用懲戒權,在于實施懲戒和體罰時度的把握。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明確指出:凡是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力,而且是一種義務。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懲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學生堅強的性格,能培養(yǎng)學生抵抗誘惑和戰(zhàn)勝誘惑的能力。有關教育研究也表明,懲罰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為了更好地區(qū)分懲戒與體罰的界限,教師在懲戒學生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9
多少年來,教師懲罰不聽話的孩子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作為我們八十、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哪一個不是從小在父母和教師的“棍棒”之下成長起來的?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家長會以誠心誠意的口吻請求我的老師:“李老師啊,孩子不聽話就辛苦您使勁打,要一直打到聽話為止……”老師是真的聽取了家長的意見。但是我很感激我的家長和我的老師,是他們精心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健康完整的我。
后來,不知是誰提出所謂的“賞識教育”,說什么“好好子都是夸出來的”,孩子在家要父母夸、爺爺奶奶夸、姥姥姥爺夸、七大姑八大姨夸,在學校要老師夸、同學夸……我認為這些言論都是沒有科學的理論依據(jù)的,但是很多家長都信以為真了。您試想,一個孩子整天被夸贊聲音包圍著,他的心智能健康地發(fā)展嗎?他們得到真正的快樂嗎?他們能獨自承擔現(xiàn)實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嗎?他們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祖國棟梁之材嗎?他們一旦在校遇到挫折或者被老師批評就會抑郁,就會尋死覓活,更有甚者,家長會追到學校問責教師,甚至毆打老師……這樣荒唐至極的事情屢見不鮮。導致廣大教師們整日“提心吊膽”,不敢充分自主管理學生,生怕給自己招來“禍患”……這一切都是不良教育風氣造成的,為什么會有這些不良的教育風氣呢,因為教師的手中沒有了“戒尺”,教師說話變得不“硬氣”了,教師儼然成了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了。
20xx年12月23日,教育部頒發(fā)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規(guī)則中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校及其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對于廣大教師朋友來說,真是“教師擁有懲戒權,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針對規(guī)則的頒布,我表示贊成。這條規(guī)則讓廣大教師朋友在行使懲戒權時有據(jù)可依,有法可依。而且此規(guī)則所稱的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由此可見,規(guī)則的制訂是以為了“學生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行為”而制定的,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懲戒”不等同于“懲罰”。我認為“懲戒”的重點應該落在“戒”上,是教育者通過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或者方式讓學生引以為戒,“戒”掉壞毛病,養(yǎng)成好習慣。而“懲罰”的落腳點是在“罰”上,如體罰、變相體罰、身體上的懲罰和心靈上的懲罰等。
規(guī)則的第十二條中也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下列等八條不當行為”。這也是在給“懲戒”與“懲罰”之間劃出了一條清晰的分界線。我們廣大教師在行使懲戒權時也得嚴格把二者區(qū)分開來,不要混淆二者。
就算教師對規(guī)則的內容爛熟于心,那么在行使懲戒權的時候就不會再一次的“引火上身”了嗎?是否會有家長為了護短再一次的“強詞奪理”呢?比如把教師對孩子的“語言勸導”說成“當眾侮辱”他的孩子,把教師讓孩子做的“書面檢討”說成是對孩子的“千字文變相體罰”等。
從這一點出發(fā),我覺得在規(guī)則正式執(zhí)行前還得扭轉家長的育兒觀念。要讓家長明白老師都是全心全意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才這么做的,要讓家長明白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要遵紀守法,孩子從小更是要有規(guī)則意識、法治意識,自己孩子在校違反了校紀校規(guī)就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懲戒,孩子必須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起應有的責任!耙(guī)則意識”“法制意識”不僅要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更要讓它深入家長們的心中。這才是教師能夠有效順利行使教育懲戒權的可靠前提。
規(guī)則中的第四條說到“實施教育懲戒應當符合教育規(guī)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其中“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這句話讓我想到了一個影視片段,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老和尚帶著小和尚過著安靜的生活,一天小和尚在水邊玩耍,看到青蛙,就把一塊石頭綁在青蛙的身上,看到青蛙掙扎游水,小和尚開心極了;小和尚看到小魚,又把石頭拴在小魚的背上,看到小魚艱難地游著,小和尚開心極了;小和尚又看到一條小蛇,又把石頭綁在小蛇的身上……老和尚在高處的巖石上打坐,目睹了小和尚的一切,卻沒有說話。
晚上小和尚累得呼呼大睡,老和尚用一塊十來斤重的石頭綁在了小和尚的后背。第二天小和尚醒了,背著大石頭太沉,請求老和尚把石頭解開,老和尚問小和尚:“難受嗎?”小和尚說:“難受!薄澳乔嗤、小魚和小蛇呢?”“和我一樣!薄
老和尚命令小和尚:“背著你身上的大石頭上山去解救這三只無辜的小動物,如果有一只小動物因你而死,你的心里會永遠背負著一塊大石頭!弊詈笾挥星嗤苎傺僖幌,生命尚存,小魚和小蛇早已死去。
小和尚因為自己的頑劣讓小動物無辜送命,自己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譴責,他坐在一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深思。這場深思直達他內心的裂變處。
老和尚是多么高明的智者,他是我們教師的榜樣,他在小和尚犯了錯以后“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小和尚)過錯程度相適應”,達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這是正確有效運用教育懲戒權達到的良好效果。
教育不是萬能的,沒有懲戒的教育的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是需要懲戒的。教育是一門藝術,而教育懲戒權又是教育中尤為特殊的一部分,既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規(guī)則,又要靈活運用、重視實際方式與方法。學校和教師要會用、善用、慎用教育懲戒權。我們堅信,在社會、家長的配合下,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10
心懷慈悲,高舉戒尺
一場球賽要想精彩絕倫,除了運動員精湛的球技、觀眾的文明觀戰(zhàn),還需要裁判的準確執(zhí)法。正是裁判對比賽規(guī)則的嚴格執(zhí)行,才能保證場上運動員最佳狀態(tài)的發(fā)揮,該吹哨時就吹哨,該亮牌時就亮牌,甚至可以罰下場去。懲戒恰恰是為了讓比賽更精彩。
人生如賽場,既有硝煙彌漫的競爭,也不乏波濤洶涌的暗戰(zhàn),
雖不說是頭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爭我搶、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越是充滿競爭的地方,思想?yún)R報范文越需要懲戒的存在,沒有了規(guī)則的參與,一盤散沙,甚至是烏煙瘴氣都在所難免。
曾幾何時,隨著國門的打開,西方的許多教育方法蜂擁而入,不僅沖擊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教育,而且也帶來了社會思想的不斷發(fā)展。面對琳瑯滿目的教育思想,我們的教育界一時間真有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錯覺,于是賞識教育大行其道,"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標語張揚在校園上空,保護孩子的天性成為縱容嬌慣的借口,無私地愛護成為"小皇帝"們的庇護傘,發(fā)展的眼光成為學生任性妄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聲消退,恰恰是飛揚跋扈的粉墨登場;懲戒的眾人喊打,恰恰是無視規(guī)則的肆意生長;教師權威的顏面掃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橫行無忌。
當我們感慨"巨嬰"的橫空出世,當我們悲嘆"啃老族"的層出不窮,當我們哀傷"精神缺鈣"的難以理喻時,是否想過,高懸在教育頭頂?shù)哪前堰_摩克利斯劍的隕落,恰恰是許許多多教育怪相誕生的緣由。
環(huán)顧我們的周圍,蔑視規(guī)則者有之,逃脫責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盡管不能把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歸罪給教育,但是缺失了懲戒的教育變得軟弱無力卻是不爭的事實。今日的問題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蠻不講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們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懲戒不是萬能的,全面的沒有了懲戒的參與,教育成為了蒼白的說教,成為了"濫好人"的愛護,成為了"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混日子。
曾經(jīng),我們是那么厭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們是那么厭惡"道貌岸然"的學究式的師道尊嚴,我們是那么厭惡"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等級森嚴的依附關系。于是我們迫切地希望打倒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國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們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罷我登場,看似熱熱鬧鬧、轟轟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樣的教育,如果眼中無"人",那終將是一種失敗的`教育。"過猶不及"的古訓恰恰在說明任何事物都應"有度",將所有的懲戒視為"封建余孽",直接導致的就是"斯文掃地""規(guī)則殆失"。
當然,懲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萬能法寶,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種,我們在承認它的價值和功能時,也沒有必要將其推崇到無上的地位。適度是懲戒的必備條件,失去了這個條件,懲戒就可能淪落為"濫施暴力",成為"喪心病狂"的代名詞。
理想的教育懲戒應該是什么模樣呢?不由得想起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說明了懲戒的存在,"不常用"說明了適度的必須。歸根結底,教育懲戒的目的不在懲罰,而在引以為戒,而在教書育人。
給我那把戒尺吧,我會把它輕輕打在犯規(guī)學生的手掌,然后師生會心地相視一笑,有真誠的關愛,更有嚴厲的督導。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11
中小學校園,需不需要一把"戒尺"?老師可不可以對學生進行懲戒?又該如何使用?……記者從教育部官網(wǎng)獲悉,教育部近日頒布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則》)!兑(guī)則》第一次以部門規(guī)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guī)定,系統(tǒng)規(guī)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范圍以及實施的規(guī)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規(guī)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guī)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guī)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guī)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兑(guī)則》強調,實施教育懲戒應當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符合教育規(guī)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
《規(guī)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同時,根據(jù)程度輕重,《規(guī)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一般教育懲戒適用于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jié)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后教導等;較重教育懲戒適用于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較重或者經(jīng)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guī)校紀和行為規(guī)則教育、被暫;蛘呦拗茀⒓佑
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嚴重教育懲戒適用于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
《規(guī)則》強調,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規(guī)定了對越界教師的處罰方式,方便各方監(jiān)督。同時,《規(guī)則》也強調學校應當支持、監(jiān)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規(guī)則》還明確了教育懲戒的相關救濟程序,并鼓勵充分發(fā)揮家長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規(guī)則》將于20xx年3月1日起實施。下一步,教育部將積極指導推動各地、各校貫徹落實《規(guī)定》,依據(jù)《規(guī)則》健全教育懲戒的實施、監(jiān)管和救濟機制,讓學校、教師會用、敢用、慎用教育懲戒,讓家長、社會理解、支持、配合學校、教師教育和管理,共同營造良好教育生態(tài)。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范文12
1、個人認為及時展開對于學生家長的宣傳是實施《規(guī)則》的前提。習慣養(yǎng)成差的孩子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落后,管要得法,愛要得當,警示家長對孩子切勿溺愛無度,學;蚶蠋熛蚣议L反映孩子問題,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從而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效果,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做為老師則要深刻理解w規(guī)則》內容,合理合情地應用《規(guī)則》,幫助“問題”學生糾正錯誤思想與行為,引導“問題”學生意識錯誤思想與行為的不良后果,從而能夠發(fā)自內心的愿意糾錯改正。
3、希望學校進一步展開家長培訓工作,從事實案例,警示家長一味溺愛孩子所造成的慘痛教訓;給予家長一些與不同性格的孩子進行交流溝通的方法指導。
4、懲戒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學生,不是為了給學生造成痛苦,而是為制止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因此,教育要講究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既要遵循規(guī)則的普適性又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
從斯金納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教育懲戒有其自身優(yōu)缺點,它能夠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但是它不能促進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暫時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還要努力促成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因此,教育懲戒要與其他教育方式相結合。當我們運用教育懲戒權制止了學生的暴力行為的時候,我們還要通過說理改變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認識到暴力行為的危害,通過賞識等正面強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際交往模式?傊覀儾荒苤粷M足于不讓學生做什么,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白可以做什么。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導”、“說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
懲戒作為一種不得已才采用的教育手段,其出發(fā)點是為了使學生受到教育,而不僅僅是通過強加懲罰使學生感受痛苦和恥辱而已。馬卡連柯曾專門論述了現(xiàn)代學校懲罰制度與傳統(tǒng)學校懲罰的不同,認為在基于社會嚴重對立的舊學校里懲罰已變成了暴力,成了對學生人格的.殘酷侮辱,而現(xiàn)代學校制度應起積極的教育作用。他反復強調,“懲罰本身不是目的”、“其內容并不重要”,使用懲罰應考慮到其教育效果;“懲罰應當是教育”,應使被罰者“真正認識到為什么要懲罰他,并且理解懲罰的意義”。
教育是出自于“愛”的,對學生的懲戒一定要出于“愛”的目的,并事后要讓學生知道,如果為了懲戒而懲戒,讓學生感受不到你的關心、愛護,你的懲戒不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造成師生敵對,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教師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著急,老師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
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老師適度行使懲戒權,學校、社會、老師、家長在相對統(tǒng)一的規(guī)則面前,可以減少互相間矛盾。但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定要全面理解《規(guī)則》,首先要明白懲戒只是一種教育手段,目的仍是為教育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才。二是一定把握懲戒的度。三是在懲戒學生中,一定要遵守法律,嚴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則》中"七類不當教育行為"決不為。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一起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發(fā)力!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當?shù)姆绞,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但家長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老師的愛,必然是寬嚴并濟、獎懲分明的;老師對于教育的信念,從來不曾改變。老師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對孩子的“教”與“管”中。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引導”、“說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還有一句話,學生犯點錯誤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如果一個教師能走進學生的心中,讓學生真正服你,那么,這個教師也無需用教育懲戒來為自己壯膽。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對學生的關愛和懲戒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怎樣去進行合理的懲戒對于老師、學校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難題。要考慮怎樣的懲戒方式可以正確且成功的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習慣,而并非單純以片面的懲罰行為施加到學生的身上。在教育懲戒中,要使學生明錯、知錯、改錯,要使學生知理明理。懲戒方式要合理,做到嚴慈并濟。
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教育懲戒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應該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應該思考的問題。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我們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著急我們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這樣處理時就會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過激行為,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后果。對學生的懲戒應盡量避免公眾場合,如果對學生懲戒會使學生失去顏面。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06-07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07-02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的心得體會11-29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12-27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05-23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心得體會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