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xiāng)歡度元宵節(jié)。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的家鄉(xiāng)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xiāng)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彩,一個個精致的小燈,照亮了大街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人們溫暖的心房!咦?這些燈上怎么有字?原來是“猜燈謎大賽”呀!瞧!那每一個燈籠上都“雕刻”著“中國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燈籠像螢火蟲般吸引著人們,讓人們聚在一起,使這里充滿著笑聲與歡樂!!
在我們清徐,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正月十六緊接著鬧紅火。這不,我與媽媽、爸爸也是傳統(tǒng)風俗中的一員,正月十六上午,我與媽媽、爸爸去大街上看紅火,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首先是堪稱“清徐一絕”的背棍、鐵棍。表演的同時,我也贊嘆在背棍、鐵棍上面表演的'孩子們。她們都是四五歲的小女孩,整個上午都在上面綁著,我看著都覺的她們太累了,可她們不哭也不鬧,在上面認真的表演著。她們的表演,讓看紅火的人不時發(fā)出贊嘆和喝彩聲,更使節(jié)日增添了許多歡樂。這時我想起:由于她們的努力,我們清徐的背棍、鐵棍還在今年的世博會上“舞”了一回呢!
其次是扭秧歌,秧歌隊邁著整齊的步伐,眼花繚亂的舞步,優(yōu)美的舞姿,讓人耳目一新。鬧紅火的隊伍各式各樣,彩車上面裝飾著各種水果土特產,讓人看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最后是舞龍,舞龍隊賣力的表演,目不暇接的旋轉,引來了全場的贊嘆!歡呼……
晚上的架火更是讓人看得不忍離去,有像高山流水一樣的瀑布,有五彩繽紛的禮花,還有五光十色的彩球,各種各樣的彩色光環(huán)穿梭在天空。頓時天空成了花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海洋……
20xx年的元宵節(jié),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開開心心的元宵節(jié)!
20xx年的正月十六,比以往更加紅火,它讓我興奮不已!更讓我難忘至極!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2
春節(jié)到來又離去,年復一年都是如此。新年,有歡樂熱鬧,也有寧靜美好,你喜歡哪一種呢?
城里的元宵節(jié)是熱鬧喜慶的,道路旁都掛著形態(tài)各異,顏色不一的花燈,家家戶戶伴著月色,圍著一桌吃湯圓,除此以外,還有猜燈謎、放煙花等精彩活動。
不管南風北方,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吃湯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元宵別稱湯圓,由糯米制成,陷有芝麻、豆沙、鮮肉等,團圓飯上湯圓也是我們家每年必有的甜點,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白胖胖的湯圓端上來,色澤瑩潤,咬上一口表皮很Q很光滑,糯糯的,一咬即破,里面的芝麻餡立刻流淌出來,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溫暖甜蜜的氛圍瞬間縈繞全家。
除了全家團圓,我們還要放飛自己新一年的愿望和目標,于是我和一家人一路歡聲笑語,興奮的'去放飛夢想,這對我們是至關重要的。
放飛的夢想,是孔明燈,說到孔明燈,它是個戰(zhàn)斗計策,劇《三國演義》記載,孔明在平陽被司馬懿圍困,他便教手下人點起一個個燈籠隨風飛去,司馬懿看見了,以為孔明朝那個方向逃跑了就向那個方向追去,孔明得以脫險,孔明燈由此命名,F在放孔明燈以成了元宵節(jié)的一個習俗,寓意團圓吉祥。
夜深了,皓月當空,月光皎潔,此時鄉(xiāng)鎮(zhèn)一片寂靜。
我與家人提著燈,來到鄉(xiāng)鎮(zhèn)的小河邊,這條河水平如鏡,倒映著明月,月光灑在草地上,灑在世間的一切角落,一切都閃耀著銀光。
我們放飛的孔明燈形狀特別,呈圓柱形,上下有兩個黑蓋子,中間凸起,表面糊著一層粗糙的紙,有一輪一輪的環(huán)狀塑料圈,下面掛著絲線。這孔明燈在月光下看起來是深紅色的,閃著銀光徐徐升空。
我提筆,寫下自己的愿望,事事順利,學業(yè)有成,這雖然通俗了點,卻體現了我們樸素淡雅的心靈與我們不同尋常的追求。
落筆后,我瞧了瞧這簡單的八個字,飽含了我的深深誠意。
微風一陣陣拂過,帶著一絲暖意,我慢慢松了手,孔明燈隨風飄去,越飄越遠,我凝視著這一切,久久不愿離去。
在這個寧靜美好的夜晚,還有許多孔明燈飄在夜空中,成了元宵節(jié)獨特的風景。我仰望星空,感到我們那盞孔明燈是最亮的,新一年到來,我們愿望滿滿,讓每一年過得都有深刻的意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3
今天,就是我最喜歡的、過完年后的第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我喜歡元宵節(jié),其實有一個“簡單粗暴”的理由——我愛吃元宵。我吃元宵也并不一定吃些比較貴的水果味,最合我口味的就是普通的黑芝麻餡。吃元宵時,咬一個小口,再吸一吸流出的餡兒,就可以把剩下的一口吞掉。一個下去,回味無窮,還想再吃一個、兩個、三個……
吃過元宵,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賞煙花和放鞭炮。我們一群小孩兒早就吃飽了,一個個急不可耐地讓著要去玩兒。大人們不耐煩了,就下樓去了。沒人有一兩根小煙花,高高舉起,爭先恐后地讓叔叔幫忙點著。一會兒,大家手中的煙花都綻開了,聽到的只有煙花一個勁兒地在“哧哧”作響。又一會兒,手中的煙花燃完了。嬸嬸去買了,我們沒事干,就去欣賞天上的煙花,只見它“嗖嗖”飛上天,一下子就炸成了一朵花。各種顏色的花開了出來:粉綠色、紅黃色、紫黃色、紅綠色、粉藍色……許許多多的.花盛開在深藍色的天穹里,旁邊的小星星做點綴,那是一幅怎樣高超的畫技也描繪不出的畫卷!
嬸嬸回來了,發(fā)給每人一盒炮。我的是手榴彈——一拉那個小環(huán),它就冒白煙,再扔出去就妥了。起初,我還有些不敢,但看到別人扔的不亦樂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斗著膽子扔了一個,也沒那么可怕。不怕之后,就一個接一個地放,非常好玩兒。放中型煙花時,二叔把我們抱起來,轉著圈在煙花上“飛”,膽大的他還敢直接跨過去。
最后,我們點燃了沖天炮。它在天空中發(fā)出彩色的小火星,還有巨大的響聲。今天的鞭炮聲震得我耳朵都疼了好久,煙花更是令天上的星星都遜色了好幾分。這時,一盞孔明燈飛過,我也不管它靈不靈了,抓緊低頭許了個愿:希望我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這么快樂,一年中的365天更是要加倍快樂!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4
在我的家鄉(xiāng)跟新年一樣熱鬧地非屬元宵節(jié)莫屬。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那么快……一瞬間元宵節(jié)就到了,也是富有年味的一天!
晚飯時間到了,遠遠地就能聞到甜滋滋的香氣,口水也流了一地。元宵這一天肯定少不了白白嫩嫩,香甜軟糯的“元宵”。說到元宵我就想起上午做的元宵,簡直是慘不忍睹,本來是把芝麻,桂花,花生用軟糯的皮包裹起來,可我做的就是個例外,包的不圓不說還露餡,別人做的各個都是“掌上明珠”我的卻是“掌上碎珠”哎……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好了好了,就算我包的.不好那我就當個美食家還不行嗎……盼啊盼,我終于可以吃元宵了,啊,泡過“熱水澡”的元宵十分可愛圓滾滾的又白又嫩就像一個個“大胖小子”一樣。一個兩個元宵在我的嘴里又跳又蹦十分快活,我一咬濃郁的醬汁立刻布滿嘴巴越嚼越有勁道,簡直是“舌尖上的中國”!
夜?jié)u漸深了,可是我們這個村莊熱鬧才剛剛開始。晚上6點不到大人們就要換上好看又艷麗的也叫“迎龍服”這件衣服上繡著小條大龍可好看十分喜慶。孩子們則穿上小旗袍再拿上小燈籠,這可是我們自己畫的呢,畫上有一只翱翔的鳳凰,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咚隆咚隆鏘”遠遠地就聽見迎龍燈大隊要出發(fā)了,這條龍十分長足足有100米長,像極了龍!我們則跟在龍隊后面。運氣好的還可以分到紅包。迎龍燈對到了每家都要旋轉一兩圈希望這個家里多沾沾福氣,龍隊一轉起來鞭炮也跟著響起來,滿天的煙花五彩斑斕就像皇宮貴族辦喜事一樣沸沸揚揚,十里紅妝!我看著眼前的一幕是如此和諧,大人們跟小孩子一樣不拘小節(jié)在歡歌笑語,小孩子們也在大人們之間跑來跑去,仿佛在云層里一條大龍跟一群可愛的精靈門玩耍起來,愉快,不亦樂乎!人們忘記了煩惱無憂無慮,每個人臉上都是充滿燦爛與美好的笑臉!
漸漸地時間都在消逝,天空也慢慢寧靜下來,村莊也平息啦!元宵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我希望把這份美好的心態(tài)大家和睦相處的畫面永遠刻在心里。綿迎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元宵節(jié),謝謝你!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5
我的家鄉(xiāng)在銅梁,那是一個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中國龍燈民間藝術之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是與眾不同的,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下面就讓我當一回小導游,領著您走走看看吧!
(一)逛龍城
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早早地起床了,人們穿上好看的衣服,有的乘上“城市巴士”,有的開著私家車,有的騎著自行車、摩托車,還有的干脆步行來到城市的繁華區(qū)域步行街。瞧,大街小巷熱鬧非凡,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匯到一起了。小孩子嘴里吃著羊肉串、冰糖葫蘆、棉花糖,大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街上耍猴戲的,抽獎的,敲鑼打鼓的隨處可見。各種吆喝聲、鞭炮聲、音響聲匯成一首美妙的音樂。
。ǘ┯^龍燈
銅梁龍燈各式各樣、栩栩如生。銅梁的各個公園,各個路口轉盤,還有白龍大道等地方都扎著龍燈。龍燈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反應五個銅梁的,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有描繪人物形象的。龍燈的色彩鮮艷奪目,特別是到了晚上,燈亮了,五彩斑斕的彩燈把造型獨特的龍燈映照得更加光彩奪目,讓人流連忘返。
(三)看龍舞
最有特色的要數看龍舞了。銅梁龍舞享譽國內外,還到國外多個國家演出過呢!晚上到了,人們從各個方向涌向了龍舞表演場地人民公園,那里人是山人海,把公園圍得水泄不通。八點整,玩火龍開始了。只見火龍周圍打鐵水的人把鐵水打向天空,頓時,天空中火樹銀花,像無數顆晶瑩耀眼的流星撒落下來,人潮立刻向后退。這舞龍隊員打著赤膊,光著腳舞動著火龍在火花中不停地穿梭;瘕堃粫䞍涸诳罩斜P著,一會兒在追著龍珠戲耍,一會兒又在火光中飛舞。到處是火光,人們尖叫起來,無不為這場景所震撼!
作為銅梁人,我驕傲,我自豪。我愛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6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在縣城里觀看了大型的文藝節(jié)目表演。
大街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各鄉(xiāng)鎮(zhèn)組織的表演隊伍按順序在大街上慢慢的前進,各種文藝表演制作的多姿多彩,表演的的活靈活現,舞龍的人們更是不甘落后,他們跑前跑后,把一條條彩龍舞動的上下翻飛,令人們眼花繚亂,扭旱船的人們更是喜氣洋洋‘,他們時而向人們至意,時而相互穿行。作出的動作仿佛在大海中穿梭的小船,各式各樣的彩車更是裝扮的多姿多彩,威風鑼鼓震耳欲聾。后面的是秧歌隊伍更是風采,他們有的拿著扇子,有的舞動著彩綢,他們舞出了節(jié)日的喜慶,扭出了節(jié)日的快樂的氣氛。
晚上我們全家人吃完元宵就去看燈了。一路上人來人去、車水馬龍。我們來到會演中心,看到這里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形態(tài)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吉祥如意的福星高照,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兔年,兔當然是這燈的主題了,有吉祥兔鬧春燈,玉兔送福燈,一排排閃亮的玉兔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好,事業(yè)成,生活越來越美好。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人頭躥動、人流如潮。街道兩旁是五光十色、五彩斑瀾的燈,大街小巷燈火通明。
我最喜歡的是我們明星小學的燈了,中間是我們的;,兩邊飛著一條龍和一只鳳,象征著學校對我們的期望,希望我們將來男同學成龍,女同學成鳳。天上幾朵白云在飄來飄去,你瞧,還有兩只小粉兔子了,好像在說:“兔年快樂”。我興奮極了,接下來我們開始看街道兩旁的燈,它們個個形態(tài)各異,有打秋千的熊貓,有會跳舞的青年,還有轉動的飛機,好看極了。一路上人們有的在照像,有的在贊嘆燈火,還有的在廣場上嬉戲,真是熱鬧極了。
天色已晚,我還沉浸在這激動人心的氣氛中,久久不想離開。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7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xiāng)歡度元宵節(jié)。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我的家鄉(xiāng)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xiāng)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边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jié)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jié)“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望著緩緩離去的游行隊伍,我想:元宵的慶;顒樱徽笳髦嗣竦娜兆诱粽羧丈,祖國繁榮昌盛嗎?看到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鄉(xiāng),我愛你!”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8
說到元宵節(jié)里的湯圓,誰口中不是立刻有一種甜甜糯糯的感覺!鞍雅疵追圳s成面團,再包裹上那濃濃香醇的芝麻醬……”啊,想一想都快垂涎三尺了。
眾所周知,在元宵節(jié)吃湯圓或者元宵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并且和家人一起包最能突出團團圓圓,而且湯圓非常的美味可口,誰不喜歡呢?
“開始做吧!”媽媽終于說開始做了。
我看著媽媽正在做湯圓:先用糯米粉包裹自己的雙手,再把糯米粉放在碗中,加入熱水,慢慢的攪和兒,至成型。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調芝麻醬,因為調制時會飄一陣子芝麻的香味,那氣味可香醇了,有一股現磨芝麻的馨香,而且仿佛自己就在磨芝麻;看見媽媽熟練地把一大坨和好的糯米團,一次一次分成幾塊幾塊的小團,每一個都是那么的均勻,我看見媽媽拿搟面杖輕輕把一小塊糯米團搟開,用勺子舀一大勺的`芝麻糊進去,只見媽媽手一合一滾,一個圓潤的湯圓就做好了。
看著那外表光滑白胖胖的湯圓“哇!我要吃,我好餓~”我咽了咽口水,媽媽點了點頭,知道了我的意思。
她把鍋里放滿了水,用火燒著。我看這水里那白色的泡泡,我就知道水肯定被煮的頭暈目眩了,那熱騰騰的水蒸氣打在臉上可舒服了,又熱又綿,我看著菜板上擺的整整齊齊的湯圓,仿佛我已經吃到嘴里了,它剛進嘴就爆汁,那濃濃的芝麻醬香打開了我的味蕾,又甜又糯,堪稱天上無地上有的傳統(tǒng)美食。
!媽媽終于把湯圓下下去了,我看著湯圓們緊緊的挨在一起,你擁我擠,本該沉暗的湯圓變得晶瑩剔透,透的都好像能看見芝麻餡兒了。用鍋勺輕輕一攪,仿佛嫩的一碰就破了,湯圓一個比一個激動,紛紛都脫下了外衣,本該清澈的湯汁,變成了渾濁的污水一樣。當看著它們一個一個都浮了起來,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可以開動了!
坐在飯桌前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享用這份美食,一定別有風味!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9
“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边@在我的家鄉(xiāng)是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這熱鬧的一天中,我們會吃湯圓、迎燈等,在這天里,我們會體會到“鬧”元宵。
在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會做湯圓,湯圓象征團圓美滿,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先把糯米粉用開水燙好,再和好面團后醒發(fā)一小時,再準備好自己喜歡的餡,接著把糯米面團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摁扁,放入餡料,捏好,去掉多余部分的面團,弄成一個個的'小圓形。最后把它們都放進鍋中煮熟。
等家里人回來后,把湯圓盛在碗上,每人一碗。我一聞,“哇,好香。 蔽医械。剛會說“嬰語”的小孩子,會幫忙做家務的大孩子,白發(fā)蒼蒼的老孩子,只要提到湯圓,誰不想馬上吃一口呢。我大叫道:“哈哈哈,我要吃三碗,你們自己分配剩下的!蔽乙豢诔韵氯,忍不住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后,我的肚子變成了一塊大石頭,重得我一步也走不了了。這種感覺像是石頭壓在一張紙上,就像有狂風暴雨也起不來。
太陽落山了,元宵節(jié)又一個高潮向我們沖來,它便是迎燈。聽爺爺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迷路降落人間,卻被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神知道后十分震怒,就讓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間降火,把人們燒死。天帝的女兒十分善良,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眾人知道后十分焦急。過了會,有位老人想出個法子,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日,每戶人家都在家中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花,讓天帝以為人們被燒死了。在那一天,天兵看到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報告天帝人們被燒死了,人們才保住性命,從此以后,正月十五家家掛燈籠!
我們先到廟前,等待佛祖,跟著佛祖走,打開燈,跟著佛祖在家鄉(xiāng)逛一圈,后來人越來越多,整個隊伍人山人海,就像一條火龍來這做客。有些人家拿出貢品祭拜,有些人家放鞭炮,有些人家跟著走。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炮聲,這個夜里炮聲不斷,有的人放煙花,有的放超大威力的炮,有的放小型炮。我們一路上跑來跑去的,就像小偷偷了東西一樣,不知疲倦。那驚天動地的炮聲吞噬了我們的說笑聲。
那“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時時在我耳邊徘徊,我盼望它明年元宵早點到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0
每次過年,我們那里都很熱鬧,尤其是到了正月十五更是年味十足!每個村里都會進行歷代傳承的舞龍燈的習俗。
一般到每年正月初八左右,村民們就會開始做籌備工作,他們先會在天黑后到隔壁村的山上偷龍頭竹(就是用來制做舞龍燈的燈頭包括龍身用的竹子)選擇兩根又粗又直又長的最好的竹子砍下來制作龍頭用,同時會在竹子根部旁邊放一個紅包,與其說是偷不如說是買,但不知道為什么老底子就是這樣留下來的規(guī)矩或者說是方式吧!待龍頭制成后,再用一種油滿蠟油的紙糊成燈罩可以把蠟燭圍起來,使燭光不會被風吹滅,繪上花鳥或者是寫上有祝;蚣橛饕獾淖郑缓笳衷诓搴盟倪呏駰l的燈板上,每一條燈板的下面都有一個把手,大概有三四十公分長,當燈板扛肩上時可以用手抓舉不讓燈板脫離人身,可以更加肆意的舞龍用。
最后把大龍頭的全身都繪上鱗片,把眼睛點亮,敲鑼打鼓一番再放上鞭炮,給龍頭做完開眼儀式,就正式可以出燈啦!
等到了晚上,到處都開始放起來煙花,龍燈也就一個村一個村的轉了起來。各種各樣,有時兩條龍燈相遇,那就更有趣了,它們開始互相比高,哪個村的龍燈更高就代表那個村的運勢更旺,大家使出全身勁頭把龍頭舉高,后面接好的燈板也就是龍身一起跟著盤旋了起來,各種歡呼、吶喊,熱烈的氣氛在緊鑼密鼓中表現的酣暢淋漓!
有一種龍燈,特別好看,它有金燦燦的龍身和小小的龍頭,它舞起來的時候,是用一根長長的.木棍,可以一圈圈的盤的很高,由于龍身這間的連接處是軟的布質,所以還可以隨意的高低錯落,此起彼伏,時而彎曲時而旋轉,就像真的龍在天上盤旋似的。還有一種龍燈,又特別奇怪,一個燈籠一個燈籠都是斷開的,一個人舉一個,一節(jié)一節(jié)的,滑稽極了!舞龍燈的同時,一旁的煙花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多種多樣,絢爛無比!
還有一個很難見得到的場面,四條龍居然遇到了一起,在小操場上,各村舞龍的村民們都跑的飛快,四條龍燈的身子幾乎占據了整個小操場,在漆黑的夜色下閃耀奪目、光芒萬丈,盡情飛舞!真是太壯觀了!
這樣的燈會,一般會從每年的正月十三開始持續(xù)到正月十六,從我爸媽小時候記事起一直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東陽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1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2
春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在我國的這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jié)了。雖然過元宵節(jié)時沒有過春節(jié)時那么熱鬧,但我覺得元宵節(jié)極富有傳奇色彩,是最最美好的節(jié)日。現在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吧!
元宵節(jié)那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了,因為中午會有親屬來家里吃團圓飯。要把家里簡單地收拾一下,還要把元宵節(jié)之前買來的雞鴨魚肉、各種蔬菜精心烹飪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大約九點多鐘,大街上便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哦,是扭秧歌的人來了。他們排成一束長長的隊伍,像一條長龍,在大街上游行著。每個人都穿著花花綠綠的表演服,手里拿著道具邊走邊舞,敲鑼打鼓聲震耳欲聾。大人們在家里忙活,小孩子們便去大街上看扭秧歌的,手里還拿著冰糖葫蘆、棉花糖、玩具等小碎物,跟著扭秧歌的隊伍跑跑跳跳。
一直到扭秧歌的結束,圍觀的人們才意猶未盡地散開。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飯菜已準備好了,擺上了餐桌,香氣直往人的鼻孔里鉆。待家人們都到齊,便開飯了。大家邊吃邊聊一些家,嵤拢珠_心。我們小孩子什么也不管,只顧吃桌上的各種美食。我們最愛吃元宵了,外表白白的,圓圓的,看起來誘人極了;吃起來糯糯的,甜甜的,十分美味。
晚上那才叫一個熱鬧呢!吃晚飯時,外面便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這讓我們小孩子有些坐不住了,飛快地吃完晚飯,便結伴去大街上玩。大街上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就像是辦喜事似的,紅火而美麗。大街上擠滿了人,每個人都在饒有趣味地觀賞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幸福笑容,這是人們發(fā)自內心的笑容!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多么美好的節(jié)日。
看啊,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很熱鬧、很快樂吧?真希望下個元宵節(jié)能快點到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3
春節(jié)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jié)就來臨啦。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這幾天可熱鬧啦!我們還要去拜訪親友。
進家片刻后,我隨媽媽去點香。我們要點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盤著,那條龍栩栩如生,正要騰空而起,真是“神龍盤玉柱”。到了大宗祠,這里早已香煙裊裊,許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們來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見盤在香上的龍張著大嘴,好象要來一招“靈龍吐珠”,又像是對我們說:“主人,你們終于來了,我已經等很久了,快把我點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將桶和香搬到一邊。接著二伯拿出隨身帶著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點著火。頓時,微小的`火苗就迅速變大,變成一條火龍。很快油燃燒完,火滅了,“龍香”上不停地升起縷縷煙霧。
點完香,我們又來到二伯家門口,吊上鞭炮,等待歡慶游行的隊伍的到來。聽二伯講,村里有個習俗,就是每逢元宵佳節(jié)的時候,鄉(xiāng)里都組織迎春游行,游行的隊伍來到哪家門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游行的隊伍所過之處,鞭炮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二伯正談著,游行隊伍已經來到門口,只見長長的游行隊伍像一條長龍,東不見頭,西不見尾,踏著平坦的村道緩緩向前進。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琴,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著“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吉祥大字。我正看著,爸爸已經點響了鞭炮,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鞭炮聲伴著歡慶隊伍動聽的笛聲、琴聲、鼓聲,組成了一首歡慶元宵的歌。
在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ji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4
一大盤子圓滾滾的,如純潔的小雪球一般的元宵下鍋,煮熟后輕輕的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里面香甜的,黏黏的黑芝麻流了出來……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熱鬧非凡。
伙計們,你們知道元宵節(jié)的由來嗎?
這里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因為家境貧寒,只能住在宮里做苦力,不能跟家人團聚。為此,元宵非常失落。而這時,火神命令東方朔火燒長安城,可東方朔不愿意這樣做,這樣全城的`百姓以及元宵的家人都會死去。所以,東方朔和元宵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二人把煙花放在城的四周,點燃后,立刻火光滿天,火神看到火光以為東方朔已經完成了任務,滿意地走了。
皇帝這時為了感謝他們,讓元宵的家人和她團聚。他們吃著元宵做的甜品,一邊賞著煙花,以及東方朔做的花燈。那些甜品就是人們現在說的元宵。后人為了紀念他們,放煙花,看花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元宵節(jié)時非常熱鬧,煙花不絕,無數的花燈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大街上的人擠得無處站腳,還有賣棉花糖的,賣鞭炮的,賣裝飾品的,賣小玩具的,令人眼花繚亂。
花燈前,有許多人對著手機笑一笑,“咔嚓!”因為有許多人拍照,難免把別人照進去;小孩子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跑向賣玩具和食品的小攤,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棉花糖,頭上多了一些閃閃發(fā)亮的裝飾品;有的把煙花放在人的少的地方,點火,響出第一炮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當然有錢人的煙花更漂亮,有的擠作一團在燈籠前……
欸欸欸?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在猜字謎!我也擠進去,拿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小兒,三個腦袋(打一字)。這是什么?哪吒?不對……猛然間看見火光……等等,火光?不就是光嗎?歪打正著。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真熱鬧,盼望下一次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15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每年的元宵節(jié),我的家鄉(xiāng)??——泉州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有猜謎語、踩街、賽花燈等,元宵節(jié)有時比春節(jié)更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吃湯圓!痹(jié)晚上,我們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到了元宵節(jié)晚上,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煮了滿滿一鍋湯圓,我坐在桌旁美滋滋地品嘗著湯圓,一個個軟軟的湯圓像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滾到了我的肚子里。湯圓的餡也各不相同,有花生的和芝麻的,個個都美味可口。
吃完了湯圓,媽媽和爸爸就帶著我去看踩街。街上可真熱鬧。∪松饺撕,三五成群,小孩子們都跟著爸爸媽媽出來游玩,有的提著花燈;有的騎在爸爸的肩膀上;有的頭上戴著閃閃發(fā)光的頭飾;走在街上,時不時還能看到空中綻放的五彩繽紛煙花。突然,從不遠處傳來鑼鼓喧天的聲音,原來是踩街的隊伍來了,我和媽媽趕緊擠到人群的最前面,只見一群穿著五顏六色衣服的人邊唱邊跳地向我們走來,有“火頂公婆”、“拍胸舞”、“踩高蹺”等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拍胸舞”,一群矮矮壯壯的中年人,光著上身,邊跳邊用力地拍打著自己的'胸,還發(fā)出“啪啪啪啪”的聲音,真有趣呀!
元宵節(jié)晚上,賞花燈是必不可少的。不知不覺中我們已走到了賞花燈的地方,一進大門,我們就看見各式各樣的花燈,繞著場館整齊的排列著,有紗做的兔子吃蘿卜、紙糊的金魚眨眼睛,還有各式各樣的走馬燈、宮燈,有的宮燈上還纏著一條騰云駕霧的龍。花燈的顏色也是多種多樣,有紅的、橙的、黃的、綠的、青的、藍的、紫的和白的等多種顏色,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剛走不遠,我們就看見一只紗做的兔子燈,那只兔子非常大,手掌上拿著一副對聯,上面寫著“兔年吉祥,新春快樂”八個大字,旁邊還有一只頑皮的小老鼠在表演!這么多燈,我最喜歡的是龍舟燈,巨大的龍舟上站著一只白兔,手上拿著金銀財寶,龍頭龍尾栩栩如生像要飛起來似的,龍舟還搖來搖去,像在海上航行一樣,真是惟妙惟肖!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既熱鬧又好玩,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作文08-28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