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讀后感范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積極心理學》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真讀了《積極心理學》的總序和第一、第二章內容,現將我的階段性的讀書心得小結以下:
總序主要講了當代心理學的困境以及心理學的多元化趨勢。主要從現代心理學的困境,困境的歸因,科學觀的轉變,以及多元化的現代心理學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在講到多元化的現代心理學時就談到了積極心理學的產生以及它的影響
第一章主要講了積極心理學的產生與發(fā)展,以及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第二章講了積極心理學的性質,主要從它產生的社會背景,哲學基礎和與傳統(tǒng)心理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等來進行闡述。讀了這兩章后我主要收獲了三點
第一、積極心理學產生于20世紀末的美國,它是當代心理學的一股力量。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不同的是,積極心理學強調對心理生活中積極因素的研究,如主觀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極、障礙、病態(tài)心理方面的探討。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幽默、愉悅、歡樂、希望、好奇心、謙虛、審慎等,利用各種現有的方法探討這些積極情感體驗機制和影響;二是積極的人格和人格品質,如自尊、努力、下創(chuàng)造、寬恕、勇敢、堅持、熱情、善良、愛、正直、領導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誠等,探討這些特征和品質的形成過程;三是積極的社會制度系統(tǒng),如積極的工作制度怎樣促進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積極的家庭關系怎樣促進個人的成長等。
第二、積極心理學中講到的積極它既包括人外顯的積極,也包括人潛在的積極。它既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種整天拍手稱好的喝彩,更不是一種充滿希望的良好祝愿,或是一種光說好話的自我欺騙,它更主要的是尋找并研究社會或社會成員存在的各種積極力量(包括外顯的和潛在的),并在社會實踐中對這些積極力量進行擴大和培育。
第三、積極心理學提倡用一種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強調心理學要著力于研究每一個普通人具有的積極力量。
書中在講到積極一詞時,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著名的電子專家陳之藩教授有一套友人贈送的非常精美的茶具,當他舉家搬遷到香港之前,在收拾整理行裝時不慎把這套茶具中的一只茶杯打破了。當時在場的許多人都為陳教授感到惋惜:如此精美而又心愛的一套茶具,現在破碎了一只杯子,又沒有地方可以配到同樣型號的,這是多么令人傷心的事。誰知陳教授卻坦然地笑道:“真不錯,我又多了一只碟子。”面對同樣的事實———破碎了一只杯子,當你分別用“少了一只杯子”和“多了一只碟子”來進行描述時,你的心態(tài)顯然就不同,前一種是消極的,而后一種是積極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我們若能處處看到“多了一只碟子”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處處充滿樂觀、開心。幸福感就會增強。作為老師我們平時在與學生的接觸中,常常會碰到一些不守紀律的調皮的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們如果只是一味用“少了一只杯子”的理論來看待問題,我們就會沮喪,就會煩惱。而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以“多了一只碟子”來看待學生,我們不僅自己會快樂,會高興,而且你的積極情緒也會傳染給學生,學生身上的積極力量也會被挖掘。那么師生關系就會更和諧。
讀了兩章只能說只得到了一些淺顯的心得體會,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很豐富,也很奧妙。還有待我繼續(xù)認真學習,深刻體會,反復研讀。我要把《積極心理學》這本書讀懂,讀透。到那時再談體會我相信會比現在要深刻得多。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07-20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05-17
積極心理學心得07-05
積極心理學心得03-15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03-23
(薦)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優(yōu)選】07-22
【熱】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精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