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史問廉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觀后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F(xiàn)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鑒史問廉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鑒史問廉觀后感1
廉政建設,似乎聽起來很高大上,離我們很遙遠,只有和那些高官才能聯(lián)系起來。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廉政建設和我們息息相關,滲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細胞中。清和濁常常成為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清廉更成為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道德的體現(xiàn)。
邪不壓正,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中,腐敗從來都是被唾棄和否定的對象。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發(fā)展的條件。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僅決定于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是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中華文明的前途,取決于這個文明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幾千年來,正是由于無數(shù)中國人的堅守和戮力犧牲,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才得以不斷發(fā)展興旺。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
作為教職人員,我談談為教之中的廉。在古代就有學生拜師時給老師送“束修”;侍、國子監(jiān)生、律學、算學、書學學生拜師所送的禮物,都是帛五匹、酒二斗、修(肉干)五?;州縣學生僅須奉帛一匹,酒與修則相同。這些禮物包含著家長與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然而現(xiàn)在這種感情味道卻變了。原本的好意變成壞心,成為了“糖衣炮彈”。每一次的腐敗都是幕后的那雙“溫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潔的意識,從而打開廉潔的堤口,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鑒史問廉》,引人深思,讓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們教育者就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為社會的安定團結盡一份力。不然為師不正則不尊,師風不正,學風也就不正,那么又怎么能培養(yǎng)出清正廉潔的人才呢?值得深思。
鑒史問廉觀后感2
觀看了央視九套推出的八集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鑒史問廉》第四集《道德之擇》,全片圍繞一個以廉政為核心的為官之道!度龂疚褐纠钔▊鳌罚骸盀楣匍L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從此,清,慎,勤,便成為官箴,也是對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所謂清,慎,勤,就是為政做事要清廉,謹慎,勤勉。
片中提到清朝的于成龍,這位有著卓越的政績和廉潔刻苦一生的大臣,是如何用清,慎,勤來詮釋著“天下廉吏第一”的美名。從邊荒之地的知縣到兩江總督,他的政績自然是名留青史,而作為當權者,他得民心的程度也處處在彰顯著他崇高的官德。早期,他總是拿著自己的俸祿廣施民眾,常常自己都不能吃飽,而后作為當時的兩江總督,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百姓皆叫他于青菜。最后他死在任上,死后只有一套官服,“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立者日數(shù)萬人,下至萊庸負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滴跗评H為其撰寫碑文。這是怎樣的德,才讓上至君王,下至市井百姓無不對其離去痛徹心扉。
同為百姓的父母官,有的.選擇了清正廉潔,有的選擇了富貴享受,有的選擇了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有的選擇了庸碌無為甚至魚肉百姓,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卻是遺臭萬年。
以史為鑒,知古鑒今。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為官者擁有怎樣的德,是對自己的考驗,也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百年大計步伐進度的考驗!皥(zhí)政為民,廉潔自律”是官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線,在眾多利益誘惑面前,要學會拒絕,以清廉的作風打造高效廉潔的政府,凈化社會不良風氣,還一個風清氣正的世界。
鑒史問廉觀后感3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清和濁常常成為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那么,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國人又是怎樣去激濁揚清、追求公平正義的呢?《清濁之辨》通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展示在歷史上的轉折點上清官能臣和貪官亂臣不同的人生軌跡,剖析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向觀眾講述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價值追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邪不壓正,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中, 腐敗從來都是被唾棄和否定的對象。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發(fā)展的條件。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僅決定于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是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中華文明的前途,取決于這個文明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幾千年來,正是無數(shù)中國人的堅守和戮力犧牲,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才得以不斷發(fā)展興旺。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
廉潔的對岸就是腐敗,當廉潔的意識不能占據(jù)主流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的滑向腐敗的彼岸。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梢哉f,禮物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但是,并非禮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講,禮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將你的恩人變成罪人,容易將原本的好意變成壞心。每一次的腐敗都是幕后的那雙“溫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潔的意識,從而打開廉潔的堤口,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鑒史問廉》,引人深思,讓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節(jié)操。同時加強制度建設,真正“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樣才能達到政治清明、國家安寧、和諧向上的治國目的。
【鑒史問廉觀后感】相關文章:
從安培辭職學用人之鑒08-04
古代科技史09-28
以古鑒今:看商鞅如何面試的07-11
前車之鑒的意思是什么04-04
?坪趯W前教育自我鑒10-16
面試“最后一問”該如何問?07-13
四問“年假”07-11
《葉問》觀后感12-27
創(chuàng)業(yè)史好句11-04
中外教育史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