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小制作的作文精華[4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制作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制作的作文 篇1
從小到大,我有很多小制作,比如筆筒,存錢罐,手提袋,其中最讓我驕傲的是手工課上做的小花籃。
制作花籃所需的材料有:廢礦泉水瓶、彩紙、貼紙、布、人造花等。工具有剪刀,膠水等。做好相關(guān)準備后,我就開始做了。
我的制作過程分為六個步驟:第一步,用剪刀把廢礦泉水瓶靠近瓶蓋的部分剪掉。第二步,將剩下的一半部分切成條狀,然后用手壓成弧形。第三步,將兩條相對的膠帶用膠水連接在一起,分別固定。第四步:將彩紙剪成你想要的條狀或形狀,然后貼在花籃的下半部。第五步,用剪紙貼住花籃底部。第六步:用布裝飾花籃內(nèi)部,然后在上面放一些假花。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精致的小花籃。
制作過程中,有幾次差點割破手,甚至想放棄。然而,我認為我們不應(yīng)該半途而廢,否則我們什么也做不好。于是,我繼續(xù)努力做作文,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我終于做出了這個精致的小花籃。
看到自己親手取得的'成績,我很激動。我到處炫耀著一個小花籃。同學(xué)們看到后,紛紛稱贊:這個小花籃真好看!我太驕傲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下午放學(xué),我媽來接我。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這個手冊是我在學(xué)校做的,怎么樣?”漂亮吧。媽媽看到了,驚喜地問:!你真的做到了嗎?我自豪地說:是的!媽媽豎起大拇指:真好看!你真是別出心裁!我聽著,高興地說:謝謝媽媽的夸獎!說完,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通過這個制作,我學(xué)到了一個道理:做事一定要堅持,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不然什么都做不好。
這是我的小花籃。怎么樣?是不是很美?如果覺得好看,自己做一個。我相信你一定比我好看。
小制作的作文 篇2
在廢品小制作興趣班上,老師教我們用光盤做了一個小鬧鐘。我看了看光盤,忽然發(fā)現(xiàn)光盤圓圓的,像肥肥的貓頭鷹的肚子。我有了個主意。我可以用光盤做一只貓頭鷹。
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卡紙、彩紙、光盤、剪刀、雙面膠和彩色小方塊。
首先,我把亮晶晶的光盤貼在大卡紙上,這就是貓頭鷹的身體。
然后來做貓頭鷹的眼睛。我用彩紙剪出4對大小不一的圓片。4對圓片分別是紅色、黃色、黑色和白色的。黃圓片貼在最下面,紅圓片貼在黃圓片的上面。
再在上面貼上白圓片。黑圓片貼在最上面。貼完后,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做成了。
接下來做嘴巴。嘴巴很簡單,就是從綠色的紙上剪下一個小三角。注意,小三角要剪得有弧度,因為貓頭鷹的嘴巴就是彎彎的。再把它貼在眼睛的下面。
然后做衣服。用紅卡紙剪成長長的斧子的.形狀,上面貼上亮晶晶的彩色小方塊,衣服就做好了。做出來的衣服往身上一穿,嘿!別提多棒了,貓頭鷹就好像穿上了漂亮的燕尾服。
最后做耳朵和腳爪。用粉色彩紙剪一對半圓形的耳朵。再剪一對腳爪,剪出的腳爪像刀一樣鋒利。一只漂亮的貓頭鷹就完成了。
爺爺還在卡紙上貼了一根粗粗的樹干和幾片葉子,讓貓頭鷹可以站在上面,制作就完成了。
一只威風凜凜的貓頭鷹站在樹干上,眼睛望向遠方,好像隨時準備去抓老鼠。我看了看這只貓頭鷹,心里非常開心。
我還可以用光盤做很多小制作,比如陀螺、自行車、小汽車等。只要動動腦筋,我們就能變廢為寶。
小制作的作文 篇3
我的小制作——筆套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小制作——筆套,我們需要用到:橡膠做的“小草”,一個塑料筆套(上面不要有花瓣),和幾張雙面膠紙。
下面我就教大家做。我先用筆套把面膠紙合起來,合的時候要小心一點,不要合臟了,再把橡膠小草放在筆套上,就成了一個小草筆套,不過這樣還要放到太陽下面去曬1-10分鐘就完成了。
這個筆套是半圓的。有一只小貓,一座小房子和小狗,上面的洞里有一棵“小草”,它是紅色的,上面有紅點兒。
這個筆套用途可大了。我們可以用這個筆套當橡皮用,不好的字也可以擦掉。有時我們可以把小草拔下來當真的.小草,把筆套當泥土,真的很有趣呢!
你們說我的小制作厲不厲害,你們喜歡我的小制作嗎?
小制作的作文 篇4
這個星期,我們班的熱點活動,就是令人厭惡的“垃圾”,同學(xué)們積極地準備著,都想在星期五下午的五小實踐活動課上大顯身手,讓這些被人們視為廢品的物件變成實用又美觀的生活小寶物。
盼呀盼呀,同學(xué)們終于盼到了實踐活動課,我們排著隊來到“E”區(qū),開始了有關(guān)“垃圾知識”的介紹。大家都作了充分的準備,介紹得頭頭是道,但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動手實踐了。介紹完知識之后,只待老師又一聲令下,我們便熱火朝天地做起了手工。我的大塑料瓶老早就被我剪開了,已經(jīng)是半成品,我將瓶底的那一小部分剪下來,稍一加工,它便像變魔術(shù)似的,變成了一朵五個花瓣的花兒,大塑料瓶中間的那處被我剪下來做了筆筒的“筒”,再用綠色海綿紙封底,像極了一片草地,我又把“花兒”裝飾了一下,替它梳了個“小卷發(fā)”,把它插到了筆筒的“筒”上,又用小木棒穿過花瓣兒,兩頭夾上小卡子,啊哈!“花朵”一下子變成了留言板,神奇吧!我又用粉紅色的糖紙剪出了一些圖案,貼在了“筒”的下方,粉紅色的糖紙就變成了粉紅色的花兒。就在此時已經(jīng)有同學(xué)做好了,李文玉的'小桔燈,那三只桔子擠在一塊兒,越看越美觀;何心宇的燈籠也十分有創(chuàng)意,易拉罐被他剪成條狀,壓扁,就搖身一變,變成了燈籠。還有許多作品相繼亮相,我趕緊做我的筆筒,我借了朱麗麗一小塊鐵皮,借了李煜三顆星星,那一小塊鐵皮被我剪成了六份,卷一卷,便貼在了“筒上”,三顆星星貼在它的上方,寓意是六(3)班,加上綠色的不老,便是六(3)班的不老回憶,哈哈,很特別吧!
誰說廢品沒用的,經(jīng)過同學(xué)們的巧手創(chuàng)造,不照樣實用又美觀嗎?大家快行動起來,讓廢物巧變寶,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