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1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來臨了。今夜,云霧稀少,圓圓的月亮鑲嵌在墨黑墨黑的夜幕上,顯得格外皎潔。
晚飯過后,我們?nèi)覈谠鹤永,奶奶端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中秋?jié)傳統(tǒng)食品月餅。奶奶剛把月餅放到桌子上,弟弟兩眼發(fā)光,一下子撲了上去,拿起一塊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邊吃邊說:好吃!好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們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一邊抬頭望著明月。圓圓的月亮像一個大玉盤一樣,向大地灑下了一片銀光。一顆調(diào)皮的小星星捉著月亮的衣襟,鬧著要跟月亮玩捉迷藏。月亮不答應(yīng),她一賭氣,就鉆進了云朵的.懷抱里。
我正看得入迷,奶奶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我聽得入迷了,抬頭望著圓月,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看到拿著斧頭砍樹的吳剛。
深夜,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夢見自己真的來到了月宮里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2
中秋節(jié)到了,我們?nèi)胰烁吒吲d興地歡度節(jié)日。瞧,茶幾上已經(jīng)擺滿了好吃的,有香噴噴的月餅,有新鮮的水果,還有美味的烤雞等真誘人啊!
爺爺笑呵呵的說:我們快吃吧。
我心想就這樣吃多沒意思。哎!有了。我大喊:停!我有個想法,每個人只有說出一句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詞,才能吃好吃的。
爺爺一聽就樂了,說:猴子撈月亮。
錯。這是個故事的`名字,不是古詩詞。
奶奶笑盈盈地說:月亮像月餅。
這也不是古詩詞。
媽媽搖頭晃腦地說:十五的月亮。
錯這是歌詞。
輪到爸爸了,他說:海上天明月,天涯共此時。
突然,我發(fā)現(xiàn)爸爸正拿著手機查找著。我說:爸爸賴皮,這個不算。我要大展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等,我像小鯉魚吐泡泡一樣說著。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3
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今天是中秋節(jié),吃完團圓飯,爸爸帶著我來到什剎海賞月。
我們沿著荷花市場這條路一直往北走,我們看見了許多小船在水上漂著,岸上的燈光,倒映在水上,我還能看見一片片綠綠的荷葉。爸爸讓我往天上看,一片云很亮,四周散發(fā)出了淡淡的白光,我想,月亮一定是躲在了云后面。我和爸爸倚著欄桿,等著月亮出來。不一會兒,月亮從云層里探出頭來,哇!一輪明月掛在天空中,又亮又圓,把周圍的云彩都照亮了,云彩也鑲上了一層七彩光圈,不一會,月亮又鉆進云彩里面去了。爸爸說:“這就叫彩云追月。”我點點頭說:“真的很美!
我和爸爸順著什剎海來到了鐘鼓樓,一束束燈光把鐘鼓樓照得燈火通明,在夜色下,顯出了古典建筑的美。我們沿著鼓樓大街來到了南鑼鼓巷,那里人山人海,熱鬧極了。兩邊有許多的小商店,里面琳瑯滿目的商品很吸引我。其中有一家商店里擺著各式各樣的.兔爺兒。我問爸爸什么是兔爺兒,爸爸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北京城發(fā)生了一場瘟疫,很多人都病死了,天上的嫦娥看見了人間的苦難,就派了一只玉兔帶著藥來到了人間,人們看見嫦娥仙子的玉兔來了,就對著月亮燒香祭拜,病了的人吃了玉兔帶來的藥就好起來了。大家為了感謝玉兔,就用泥做成了玉兔的形象,在每年的中秋節(jié)祭拜玉兔,這就是兔爺兒的由來。兔爺兒還有各式各樣的衣服和坐騎,相傳玉兔對北京城的人們說,我不要金銀財寶,我只要你們給我做衣服和坐騎就可以了,于是,兔爺兒就有了各式各樣的衣服和坐騎。
我和爸爸又逛了一會兒,就開心地回家了。今年的中秋節(jié)很難忘,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4
1、賞月。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
《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lián)絡(luò)感情。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5
“又是一年中秋到,我卻無言對人到!蔽叶酥票,獨自一人坐在這閣樓之上,望著那輪仿佛鑲嵌在夜空之中的皎潔明月,心中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豹氉燥嬀,借酒消愁但又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朦朧的月色之中,仰望天空,我真想乘著微風到天上去,來“剪斷”這“離愁”之苦,可我又擔心驚擾了這住在美玉砌成的樓宇之中的神仙,怕他又將我送回人間,以免我經(jīng)不住這樓宇凄寒。我佇立在月光之下,手舉酒杯,居然放肆的舞動起來,沒料到我的身影也隨我一起舞動,讓我又立馬覺得這天上和人間,還是人間多彩啊!
一番舞動后,我也累了,干脆“借酒長精神”,拿起酒瓶,橫躺在樓閣之上的長椅上,目光卻又被這明月慢慢地的吸引住,我輕輕地閉上眼,本想忘掉世俗之事,好好清閑一番,沒想到,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我與子由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
我與子由相伴于河邊,在那水皆縹碧,清澈見底的河中,我們在水中嬉戲,在岸邊垂釣,還不斷的吟詩自娛,他吟一句我迎一句,我倆心靈相通,經(jīng)常一吟一迎把旁邊的垂釣者也加入我們,真是悠閑自在。
還記得去年中秋,也是在這個地方,我與他對坐在此,也是那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也是這樣的酒,這樣的菜,這樣的月餅。當時我和他談笑風生,互贈詩詞,賞月吃餅,好不樂乎!可現(xiàn)在,我卻是孤身一人,獨自飲酒,吃菜菜沒味,吃餅餅不香。
這時,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得我眼睛無法睜開,我趕忙起身,用衣袖擦了擦我眼角的淚水。這是我第二次流淚,第一次是我與子由分別時,還記得在那分別之時,他俯在我耳邊,輕輕得說了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聽了,淚水不禁從眼角滾落下來,望著子由漸漸模糊的身影,我朝著他大聲說了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 篇6
月出于東山之上,蘇東坡如是說。
生活在這個屬于太行山余脈的小城,看見月亮在東山或西山上懸掛,游移,是司空見慣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緩緩的升起在東山之上,靜靜地揮灑著薄涼的清輝。仰視著她的靜默,她的沉著與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雖然兒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畢竟我沒去,心里的牽念依然;雖然通了電話,幾句家常,心里還是過意不去。
我的家鄉(xiāng)是平原,記得小時候,到處是望不到頭的田野,看到的都是莊稼和樹木,對山?jīng)]有多少概念,直到小學時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這個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漸漸清晰起來。
家鄉(xiāng)的月亮總是從屋頂或樹梢上升起 ,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覺很近,仿佛上到房頂或爬上樹就可以夠得著。
每到中秋這天晚上,家鄉(xiāng)的習俗是祭拜月神。一張小供桌放在庭院西側(cè),上面擺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蘋果,梨等水果。媽媽會一直注意著東邊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來了,可以看到了。當月亮在屋頂剛一出現(xiàn),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媽媽就會虔誠地跪在供桌后,雙手合什,沖著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詞,F(xiàn)在想來,雖然那時不知道媽媽念叨些什么,一定是乞求即將到來的秋收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之后我們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為據(jù)說,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災(zāi)祛病。
后來,月餅代替了月果,但這個習俗依然傳承至今。有時趕到中秋這天回家 ,晚上上演著多少年來延續(xù)下來的對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在靚麗的月光里,樹影婆娑,親情無限,愛意濃濃,月圓人圓。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長我的影子,也拉長我的思念......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中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