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有感匯編(14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
一封封質(zhì)樸的信,蘊含著父子間最真摯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背后,是父親包容又嚴苛的愛;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教誨,是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這就是鋼琴家傅聰與父親傅雷書信的點點滴滴。這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的教子,一部嘔心瀝血的成長記錄。
《傅雷家書》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間傅雷夫婦與在波蘭求學的長子傅聰?shù)臅。記錄了傅聰由鋼琴學童到世界矚目的鋼琴家的成長過程。書中有傅雷夫婦對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兒子的千個叮嚀萬個囑咐,有親情間的心靈溝通,是傅雷夫婦留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當時,通訊根本不發(fā)達,遠隔重洋的他們,只能憑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書抵萬金”,見字如面,書信讓他們近在咫尺。這些紙上的家常話如涓涓清泉,滋養(yǎng)著這個學童;如冬天的陽光,溫暖著這個學童。讓身在異鄉(xiāng)的他,感受到親情的溫度。
提起傅雷,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在那一場浩劫的開始,這位有個性的翻譯家,孤傲倔強的傅雷,在被誤判為“右派”之后,不堪其辱,撇下了那個叫他心碎的世界,夫婦雙雙撒手人寰。楊絳說:“傅雷愛吃硬飯,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兒那樣僵硬、干爽;軟和糯不是他的美德,他全給朱梅馥了!备道诪槿斯⒔,以秉性乖戾著稱。但他熱愛祖國,嫉惡如仇。抗戰(zhàn)爆發(fā)時,傅雷身處孤島上海,他立下“東不至黃浦江,北不至白渡橋”的規(guī)矩,不能消滅敵人,他連看都不想看到日本人。1955年,傅聰在第五屆鋼琴大賽上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成為第一個在國際性比賽上獲獎的新中國音樂家。傅雷給傅聰?shù)男胖袑懙剑骸暗改阕鲂轮袊摹娐,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在傅雷的影響之下,少年傅聰就有一顆赤誠中國心。在波蘭鋼琴獨奏會之后的傅聰寫信給父母:“能夠讓人家對我最愛的祖國產(chǎn)生這種景仰之情,我真覺得幸福。”傅雷給傅聰?shù)淖鋈嗽瓌t是:“先要學做人,次為藝術家”!陡道准視吠怀鲶w現(xiàn)“傅雷精神”,傅家門風,是傅聰成長必要的精神鈣片。在這樣的家風中,走出了一位世界級鋼琴家,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嚴苛的家庭教育讓傅聰養(yǎng)成勤奮的好習慣,同時他也有常人不具備的品德和毅力:一個人獨自在海外生活,每天堅持練琴至少十二小時;在榮譽和成功面前,不驕傲自滿,所以造就了這位世界級的鋼琴家。
傅雷夫婦也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雖然沒有像郎朗的父親那樣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彈琴,但精神上是陪伴的。他隔空跟孩子探討音樂、藝術以及為人處世等問題,書信中細致到跟孩子探討舞臺上應該保持什么樣的面部表情。更能以“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傅雷精神”去影響孩子。以他的才智和博學,深刻的.思想,讓孩子“取法乎上”,用心亦良苦矣!所以《傅雷家書》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范本,傅雷夫婦成為中國父母的典范。
成功的家長家家相同。每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后面都有一雙默默奉獻的父母。我們周圍有一大批父母舍棄工作,舍棄舒適的環(huán)境,奔波在另一個城市,陪護在孩子身邊;也有一些年輕媽媽,棲居在兩個城市之間,平衡孩子與工作,事業(yè)與家庭。中國式家長在孩子教育的層面上,真的做到了可謂“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了。如果說傅雷對傅聰?shù)乃魉鶠,是中國家長的典范,那么當今中國式家長面臨挑戰(zhàn)更大了,包括學識與才華、精力和閱歷,還有財力與實力。中國式家長實為難矣!
不管我們的父母是多么平凡,抑或普通,他們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地為孩子們付出。寸草難報春暉啊,你看,每一個熱氣騰騰的早晨,每一桌豐盛的晚餐,每一次披星戴月的上下學接送……都有父母忙碌的身影。作為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要理解并接受父母的嘮叨。
也請父母相信:您付出了,定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2
《傅雷家書》收錄了傅雷夫婦從1954年開始寄給在海外留學的兒子傅聰百余封家書。我很羨慕他們父子之間的那種對話。健康挺拔的高山精神的指引,摯友桌上的平等對弈和探討。有人說傅雷先生的教育方式過于嚴厲刻板,但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是尊重,是聆聽,是對孩子毫不吝嗇的愛意的洋灑,是負重前行的精神抵柱。這是怎樣的一位父親。
在家書中傅雷經(jīng)常和兒子探討藝術相關的問題。在兒子成名之前,傅雷向兒子強調(diào)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他覺得如果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除了在彈鋼琴時苦練技巧是必須的.,還需要在音樂里注入最真摯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聽眾。而在兒子成名之后,傅雷又告誡傅聰要不忘初心,很多藝術家在成名之后容易迷失方向,開始為了金錢而創(chuàng)作,作為父親的傅雷很是擔心這一點,時不時在家書中詢問兒子的理財狀況,了解兒子收支情況,希望兒子在藝術的創(chuàng)作上是純粹的。由此可以看出傅雷一直秉承著一種樸素的人生觀,以此教育著自己的子女。他在家書中寫到:“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
傅雷也經(jīng)常給兒子提供為人處事方面建議。他經(jīng)常在家書中強調(diào)要堅持大我,拋棄小我,切勿對個人的名利和得失太過計較。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和苦悶,當我們熱衷于個人名利而又不得名利的時候必定會因為嫉妒和仇恨變得無比痛苦。相反如果我們堅持大我,不是只為個人而打算而是為社會福利和人類前途而感到苦悶時,我們就可以避免憤世嫉俗。傅雷在家書中提醒兒子“既要闊氣,也要有分寸”,如果要給與幫助最好是要幫在刀刃上,幫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千萬不要讓自己最終成為難以拒絕別人任何請求的老好人。他時刻教育兒子尊重長輩,他在家書中寫到:“站立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若把手抄在褲袋里,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則更不禮貌!
除了人生觀和為人處世,傅雷先生在感情方面也給了兒子很多建議。兒子結婚之前,他告誡兒子要自愛,反復的沒有結果的戀愛會讓人對愛情變得麻木。當兒子進入婚姻之后,傅雷先生將自己和妻子數(shù)年間的和諧相處之道傳授給兒子,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只有平靜、含蓄和溫和的感情才能長久。傅雷先生還提醒兒子不能為了藝術而疏忽妻子和家庭,在兩個人的漫長道路上,要記得時時拉妻子一把,別讓妻子掉隊,這樣才能維持長久和諧的婚姻。
讓我為之震撼的是,就算是身為著名翻譯家的傅雷也總是試圖為兒子安排好一切,甚至是各種生活的細節(jié),他在家書中寫到:“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摘掉!痹趦鹤用媲,他展現(xiàn)的永遠只是一個普通父親的形象。就像我們的父母總是盡力為我們安排好一切,給予我們最好的一切,就算是我們從未讓他們感到驕傲,而他們卻始終視我們?nèi)缯鋵殹?/p>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3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yǎng)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后成“家”,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xiàn)。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shù)男爬镞@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的鏡子’,不論在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藝術的,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奔視懈改傅恼佌,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shù)募視o了我許多。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yǎng)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tài)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傳的品質(zhì)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于是孩子嘗到了、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于的原因,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xiàn)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范。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4
這個寒假,我再次重溫了《傅雷家書》,對于傅雷對傅聰深沉的愛,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傅雷對傅聰?shù)恼佌伣陶d可謂是眾所皆知的。在文中,他反復強調(diào)著做人總是排在首位的,學會做人才是人所要做的根本,這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腳跟;若是不會做人,那么人就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另外,傅雷也多次提出“理財”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應出了他對待生活的嚴謹。他對兒子所要求做到的每一件事,自己也會去改正這方面的不足。所以從傅雷的身上,足以見得他對“言傳身教”四個字的完美詮釋!
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千千萬萬的父親也和傅雷一樣,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便會越發(fā)顯得焦急。傅雷對大兒子傅聰傾注了畢生所有的心血,因此對傅聰?shù)墓芙桃彩菢O為嚴苛,不過這對傅聰以后走上的音樂之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家長也開始步人后塵,在孩子不乖的時候用暴力解決問題,但這只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畢竟有些家長并沒有以身作則,所以這種做法只會加重父子之間的隔閡,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
在當下這個衣食無憂的社會,每個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父母開始無節(jié)制地溺愛孩子,把一切最好的都要留給孩子。這不僅僅是在無形中毀了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覺間使孩子有了“父母對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想法,到頭來,這種孩子以后所碰見的問題都無法自主解決,最終成為一輩子依靠父母的“啃老族”。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值得令人深思,最終兩名兒子也獲得了相當高的成就。這就告訴我們:只有經(jīng)大自然磨礪過的花朵,才能真正的綻放,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5
這本書是傅雷及夫人在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血地培養(yǎng)這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傅雷夫婦也因此成為了中國的典范父母。
傅雷從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做人必須從小培養(yǎng)。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文中:“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或“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站立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褲袋里,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則更不禮貌”。這短短的幾十個字讓我感到些許的震撼,這樣似乎是在嘮叨一樣的`句子,也會一五一十地寫在書信里,寫給遠在萬里的兒子,而傅聰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真學習,用行動尊重理解他們。
一本好書,就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樂曲,波動人心,一本好書,猶如雨后劃過天空的一道彩虹清新自然,一本好書,仿佛一臺盛況空前的聯(lián)歡晚會,絢麗多彩......
人生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所看到的,更要去了解、去探究、去挖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在我看來,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斷學習和深造的過程,要把握當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學習時間,雖然很苦,但是書本上的知識絕對不足以讓我們開闊眼界,有時間的時候,還是應該多讀課外書,去充實自己。只有這樣,生活才會更有樂趣,人生才能更有意義。
自己走進書本,主動去探索知識,讓未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財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6
傅雷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近40種,較具代表性的有丹納的《藝術哲學》,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等。他為中法之間的文化、學術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先生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父親。從《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出他很關心兒子的成長。在近200封家信中,他多次教導兒子:禮儀需得體,做事需嚴謹,待人需謙虛……
因為長子傅聰遠離故土,對祖國日益陌生,傅雷先生堅持給愛子郵寄書籍,從《詩經(jīng)》《楚辭》到《宋詞三百首》《元曲集》。在信中,他多次與兒子探討民族文化、藝術與哲學,不斷糾正兒子信中不妥的字詞!白鳛橐粋中國人,老祖宗的財富是不能丟的.!彼麑⒆拥膼鄄皇呛唵蔚臏厍槊}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
當傅聰在信中抱怨自己忙于演出、練習,時常熬夜時,傅雷先生勸道,“精力有限,人壽亦有限,要從長遠著眼、勞逸結合,馬拉松才能跑得好!背酥,傅雷先生還多次在信中談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理財,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他告誡兒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他還鼓勵兒子多從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1966年9月3日,傅雷先生因無法忍受迫害,在家中服毒自殺,其夫人朱梅馥亦自縊身亡。
傅雷先生平反后,傅聰回國,開始在全國各高校講課。若傅雷先生及夫人能看到,也許會有些許寬慰吧。
合上書,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寫下的話:藝術、人格的尊嚴都沒丟掉,民族、國家的榮辱之心都沒有愧對的人,才稱得上是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先生以他的一生完美詮釋了這段話。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7
一封家書,飽含著異地親人之間那濃濃的親情!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更能體現(xiàn)出家書的可貴之處。在《傅雷家書》中,不僅僅只有讓他人動容的親情,還有那字里行間中流露出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情誼。
我想,在這本書的背后,作者不僅僅是想讓我們體會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更是要借助傅雷夫婦對孩子的“嘮叨”,來教育我們,傳遞他們信中所寫的做人的道理,在靜默中展示著父母的關愛,讓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傳授生存的知識,分享藝術的美。
在一封封信中,更多的是父母和孩子在嘮家常,這也表示了在他們心中,親情要高于一切。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在父母的嘮叨中漸漸成長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也在不勝其煩的重復一遍又一遍,我們可能會覺得煩心,畢竟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我們有未嘗不知道這是父母的關心,即使許多人有時會克制不住自己,做出什么與父母對立的事。所以以后,我們更應該要知道回報父母,他們對于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才是自出生以來,對我們成長最好的養(yǎng)料。
承載在這一張小小的紙上的東西,可以說很輕,輕如鴻毛;也可以說很重,重若泰山。它不只是一紙家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傅雷通過家書,傳達的`是一種精神力量,同時也帶著對傅聰一次次成功的欣慰和鼓勵。傅雷教育孩子以“先做人”為底線,由此可見,他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極為嚴格的,但在嚴格中又透露出隱隱的關愛,指導他做一個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的人。
在濃郁的親情中,縱有千言萬語,都將只傳達出對親人的問候。哪怕身隔千里,也斬不斷血濃于水的親情。身為一名學子,我們應謹記,百善孝為先,做人不能忘本,讓“家”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8
聽見有人說‘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我很好奇,終于在傅雷家書中找到了答案,翻開書,是作者簡介,傅雷先生是一位翻譯家,評論家書上說傅雷夫婦以生命為代價,捍衛(wèi)了他們的人格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他會與自己的孩子說些什么,我開始在書中尋找答案。這是一個細心的父親,他關注的不僅僅只有孩子的成就,還有生活,禮節(jié)方面。他希望傅聰能注意飲食習慣,雙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上,不能放在桌底,擱在自己的膝蓋上。
這些小細節(jié),一般人都不會注意,而傅雷先生卻仔細,他還關注孩子的生活經(jīng)濟情況,教孩子如何合理的使用零花錢。在他寫給兒子的家書里,我能看到一個父親對孩子的關心,每當我要自己一人去做事的時候,我父親即使不在身邊,他也會發(fā)信息給我,告訴我注意事項。這是一個親切的父親,他感嘆世界上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兒子變成了朋友,我當時也些奇怪,為什么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讀著讀著,我似乎感到字里行間流露出一個父親用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似乎在與一位知心的朋友談心,他告訴孩子不要一直去參加應酬,不要淪為機器,與兒子談話,說音樂,談文學,聊家常。這也是一個牽掛孩子的父親,他和妻子自從寄出一封信后,就開始數(shù)著日子等兒子的信,這個父親因為很久沒有收到兒子的信,竟然臥床不起,兒子的信一來,病似乎好轉(zhuǎn)了大半。
我似乎看到了傅雷夫婦興奮的打開信封,共同閱讀。原來,孩子的音信對于家長那樣重要。我父親常對我說“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你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差!泵恳粋父親都愿意將自己一生的感悟盡數(shù)的傳達給孩子。是《傅雷家書》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在父母心中有著不同的重量。每一個孩子,都來讀一讀這本深入人心的書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9
樓適夷評價它為“這是-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紙家書百鎰輕,傅雷先生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其愛子傅聰?shù)纳詈退囆g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對于他對其愛子的教育,我要真心地贊嘆一聲,太偉大了。施蟄存先生曾說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格,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庇谖叶裕覍械南壬J為如何做人的問題和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感觸較深。
傅雷先生認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書中第一強調(diào)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我十分贊成先生的這個觀點。正是如此,不論做任何事情,做人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如果一個人他連最基本的禮義廉恥,尊重,道德都沒有的話,那么我想這樣的人還不具備能成功的能力。先生提出的:待人要謙虛,做人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民族和國家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等觀點,這對于我們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教育。我們現(xiàn)在的缺少的或者說是正在流失的寶貴品質(zhì),正是先生口中這些,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質(zhì),F(xiàn)在的素質(zhì)化教育也正是提倡這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單單只在看中成績這一-小方面了。
先生還在一段家信中說道“人--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正是如此,人生便如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們的這一輩子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起起落落,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挫折,困境,迷茫而無所適從的時候,但正是生活如死水一般時,我們?nèi)圆粴怵H,不放棄自我救贖,相信否極泰來,相信只要再堅持一點點就能上岸,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不被現(xiàn)實擊垮,那么這樣一個人才是強大的?嚯y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我們唯一需要記取的,是能否配得上所受的這些苦難。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綻放。不要因為難過,就忘了散發(fā)芳香。辛夷塢曾說過“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脫胎于最深的黑暗!毙了岬难蹨I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jīng)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嘗試在泥濘中抬腳,總好過深陷此中不愿自拔。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傅雷夫婦與愛子間的真誠情感流露的載體,它更是-部富有藝術性的作品。傅雷雖已去,但家書仍在,思想仍在,它帶給我們的愛與精神和力量是永在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0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經(jīng)常聽到有人將父親比作“大山”,可以依靠,屹立不倒。傅雷也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傅雷家書收集了傅雷和朱梅馥從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及傅敏的186篇家信,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極廣,不僅有藝術、思想、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及照顧是他人不可比擬人的。
每一封家書都體現(xiàn)了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shù)慕逃耙龑,都值得我去細細回味,體會其中在信中那絲捉摸不透的父愛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學感悟。“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在傅聰走后的第二天,傅雷就對自己以前對自己兒子所做的行為而感到懺悔了,傅雷從小就受到嚴苛教育,長大后也同樣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聰。兒子走后,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兒子。他在信中誠懇地對兒子誠摯的道歉,這對于一個受中國文化熏陶下的父親是很難得的。
傅雷曾告誡傅聰,“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他告訴兒子,人生是充滿曲折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在成功時,我們不能太過得意;在失敗時,我們也不能太過失落,要把持好一個度。以達觀的心態(tài)坦然地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敗所打倒。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也如同傅雷一般,總是扮演著嚴厲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父親并不是我想象中,對我動不動就是非打即罵,父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愛不像是母親那般洶涌,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細流。在這一刻,我讀懂了父親。
父親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只有我們認真體會才能知曉其中的濃厚。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1
在一開始知道要讀《傅雷家書》時,我本是不情愿的。雖然在那時并沒有接觸過這本書,但一聽書名就感覺內(nèi)容很枯燥了。但在暑假這短暫的時光里(每個學生的心聲)去接觸它時,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跟幻想總是有很大的差距。
《傅雷家書》中記述的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之間以信的方式的來來往往。這里面并不是普通的書信,在這些不尋常的.書信中飽含著一家人之間互相的愛和有助于我們成長的廣泛的知識。
從這些家書中,我讀出了天下父母對孩子廣闊的愛。在傅雷夫婦寫給傅聰?shù)拿恳环庑胖,都寫滿看對傅聰?shù)年P心、鼓勵與教導,很難想象,人們竟然會為了他人朝思暮想、牽腸掛肚,但轉(zhuǎn)而又覺得平常看,因為“人們”是一對父母,而“他人”則是他們辛辛苦苦哺育打的孩子!巴映升垺、“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夢想,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會對孩子嚴加管理,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嚴格規(guī)定每天的作息時間,還時不時地抽出點時間述說自己的辛苦,以此來激發(fā)孩子們的感恩之星,并開始發(fā)奮學習。我這不是諷刺,也絕沒有說家長這樣做事=是錯誤的,他們可以有這樣的權利。但很明顯,平凡和頻繁總能襯出特殊。相比之下,傅雷夫婦更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他們也很愛、很關心自己的孩子,很想讓孩子待在身邊、有所作為,從信中就能讀出,這些滿到溢出的愛。但他們卻作出了作為父母偉大的一波:他們讓孩子提前出國,等于提前讓自己與孩子分別。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咆哮孩子的表現(xiàn),但其實恰恰相反,他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孩子,這樣做為孩子帶來了更多自主、自由發(fā)展的機會,同時個,也讓孩子能更多地吸收外界文化,這無疑是為孩子的未來能夠充斥著光明做出了很大的幫助。在傅雷夫婦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么地深。
在讀《傅雷家書》時,竟然總會在那樸素無華的語言中感到溫馨。《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傅雷一家的家書,更是天下家庭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2
眾人皆知傅雷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實際上傅雷還是一位十分嚴厲的父親。他對他兒子教育從不止于青少年時期,當傅聰長大成人后,傅雷人通過書信的形式教導兒子。
傅雷一直堅持著一個理念,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所以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是十分嚴厲的。有一次傅聰練琴時稍有懈怠,傅雷發(fā)現(xiàn)后拿出藤條,對著兒子一頓毒打,最后還把傅聰綁在門口的樹枝上自我反省。
除了“嚴酷”傅雷教育兒子還非常的“專制”傅敏初中畢業(yè)后,想要學習音樂,準備報考音樂學院,卻被傅雷的“無用”一詞拒絕。任憑傅敏鬧威脅,傅雷仍然不為所動。
當然,傅雷的.教育也不完全是苛刻。壯年之后的傅雷性格變得溫和,對孩子的教育上也變得開放,并開始與孩子做朋友,父愛便由此體現(xiàn)開來。在給兒子的另一封信中,傅雷說道:“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
的確,傅雷用他的真心換得了一個回報一個真心的朋友。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3
在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中,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傅雷及其妻子對他們的孩子的愛。
此中收錄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夫婦寫給他們兒子的日常生活小事。作為父母,他們肯定都是愛著孩子的`。在此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點,但傅雷對兒子的愛是不溢于言表的,更多的提教孩子怎樣做人,怎樣處理問題,提高音樂上的造詣。而其妻子的信表達更多的是要傅聰注意身體健康,注意多關心家庭.
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譯家,教育家,更是位嚴厲,卻不乏關愛的父親。他與兒子談音樂,談藝術,談愛國,談待人.他也會以自身的經(jīng)歷去教育傅聰。雖然他對傅聰很嚴厲,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心切。
看完此書,我覺得有些遺憾,因為在傅雷夫婦身體并不好的情況下,傅聰及其妻子彌拉都沒有回來看看父母,而傅雷夫婦也沒有看過自己的孫子。
這本書給了我很深的感觸,讀這書就好像自己也在接受這淳淳教導。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4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導、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覺已流入心間。
傅雷先生對古今中外繪畫、音樂等方面的知識在這部家書中汩汩地流淌,潤澤的不僅僅是他的孩子,而且是萬千讀者。作為教師的我,邊讀邊用卡片摘錄其中精華片段,以用來細細品味。如:
〈一〉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xiàn),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二〉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
〈三〉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
〈四〉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五〉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六〉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七〉……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傅雷家書》連同卡片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會拿出來翻閱,仍會有新的啟迪。我覺得:人是為社會之人,當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傅雷以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之才為己任,這種走出“小我”的心境值得效法。
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shù)男爬,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父母愛子女是天性。自己做了母親,也真真切切體會了“心疼”一詞的滋味,自以為母愛熾熱,然讀《傅雷家書》而知不足。與一些有“責任心”的家長一樣,或期望值過高或急于求成,記得我的孩子剛剛進入青春期,逆反心理逐漸的凸顯,出現(xiàn)偏離的時候,我就小聲告訴自己,要冷靜,要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與孩子進行心與心地交流。這樣無數(shù)次的下來,我的性情逐漸變得溫和,處理親子關系也變得巧妙。雖然只有周末的陪伴,孩子內(nèi)心強大的獨立學習能力與生活能力令人歡喜。我想這就是《傅雷家書》給與的智慧吧!
天高任鳥飛,讀《傅雷家書》懂得了對孩子既要定位高遠,又要量力而行,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我根據(jù)孩子的特點,讓其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器樂。平時不輕易增加孩子課外作業(yè)負擔,每逢假日,帶孩子參觀革命英雄勝地,讓他對中國歷史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同時開拓視野,并向孩子推薦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今年六月孩子已經(jīng)初三畢業(yè),畢業(yè)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無論在學業(yè)上還是做人處事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責任與擔當。讓我欣喜的是,六年后的他,也將成為我們教師隊伍的一員。
我成為了母親的同時,我還是一個教師,對待自己的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十分注意學生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要求他們生活儉樸,學習專注,充分挖掘他們內(nèi)在的潛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育教學中,關注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在恰當?shù)?時候,在他們犯錯、矛盾、成功、喜悅的時候,我會運用小紙條、小獎勵、小短信形式給與鼓勵與勸慰,甚至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這些小小的舉動,我想都是莫大的欣慰!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有指引人,需要有支持鼓勵他的“父親母親”。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和傅聰交流藝術的平臺,處處可見深厚的藝術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筆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即使相隔萬里,依然不減。
讀傅雷的父親,我想起我的父親對我的教導,我的父親是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父親在部隊呆過八年,因此在他身上總可以感受到軍人所特有的精神與毅力。部隊復員后,父親和母親共同經(jīng)營一家生活用品店,也正因為誠信經(jīng)營,口碑極好。如今商店已經(jīng)經(jīng)營有38年了,父親常年的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在打拼的同時,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從小學到初中,父親對我的生活、學習習慣以及做人方面給與我很多的教導,但父親對我的成績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為人處事的原則和做人的道理。在那時,父親常常給我講起以前的故事,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親苦苦婆心的教誨,但是我知道父親只是想讓我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父親并不是什么偉大的人物,但是父親豐富的人生閱歷是我這個年齡沒有經(jīng)歷過的。所以一直以來,父親的教誨銘記于心,身體力行的去實現(xiàn)。他雖然不是像傅雷一樣偉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學習的人。
《傅雷家書》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給我們帶來的愛與精神,永遠影響著下一代。
【讀《傅雷家書》有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有感04-19
傅雷家書有感04-29
《傅雷家書》有感范文04-13
傅雷家書有感范文04-14
讀傅雷家書后感07-03
讀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7-03
《傅雷家書》有感范文14篇04-14
傅雷家書藝術特色02-16
《傅雷家書》教學設計08-09
傅雷家書人物分析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