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元宵節(jié)上午上完課,老師帶著同學們來到大廳里。哇,太漂亮啦!每根柱子上都貼著喜氣洋洋的春聯,每兩根柱子之間拉起了一條條彩帶,上面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燈籠,有的是美麗善良的Kitty貓燈,有的是淘氣機靈的吉祥娃燈,還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蜘蛛俠燈……最多的還是活波可愛的小兔子燈;每兩個燈籠之間還貼著一個燈謎哦!大廳里早已人山人海,有的同學站在燈謎前冥思苦想,有的`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商量,還有的已經提著燈籠在人群中走著,十分神氣……我和藍天來到一個燈謎前,上面寫著兩排大字:“小星星,小點點,走大路,鉆小洞(打一動物)”,我想了想,卻什么也想不出來,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呀!正當我想放棄時,一個主意從腦袋里蹦了出來:鉆小洞嘛!應該是小的動物,比如說螞蟻,螞蟻也是走大路的,應該就是它了?晌疫是不確定,便去問周老師,他也同意。我倆興沖沖地去老師那里兌獎,我們緊盯著老師的眼睛,終于,老師說是對的,太棒了!瞧!我們班的“天才”薛楓來了,只見他這兒猜猜,那兒猜猜,一會兒,手上便多了一個東西——燈籠!他在人群中神氣活現的樣子,真讓人羨慕。
“做元宵嘍!”同學們聽到這喊聲,都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回了教室。我們洗凈雙手,拿著和好的面團開始動手嘍!有個同學“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真有大廚風范。我也不甘示弱,先把面團搓成一長條,再把長條捏成紐扣大小的面團,最后再揉。一會兒許多元宵就誕生啦!我還做了許多形狀哦!有小兔子,有金元寶,有棒棒糖……快到吃元宵的時候,爸爸來接我了,我就回家了。沒有吃到親手做的元宵,有點可惜。
歡樂元宵,歡樂元宵,既有歡樂,又有遺憾,真讓我難忘呀!
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今天,老爸、老媽帶著哥哥、姐姐、我跟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姐姐情不自禁的驚嘆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和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姐姐跟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jié)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jié)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跟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鞍!”我跟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著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fā)財吧。實在是太隨人愿了!
我們又趕到了老爸、老媽那里,這個時候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wěn)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zhèn)靜的大將風范!
今晚真的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節(jié)的歡樂中。
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媽媽說這個節(jié)日過完了就表示春節(jié)結束了。
臨海人習慣把正月十四當作元宵節(jié),而且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糟羹。我太婆做的糟羹味道一級棒,老遠就能聞到陣陣香味。聽老實說臨海人吃糟羹的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和他帶領的戚家軍。
傳說在明代,浙江沿海一帶經常有倭寇出沒,戚將軍和他的將士們奮勇殺敵,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四,農民們就把家里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煮在一起,這就是“糟羹”了。
糟羹受到了將士們的贊賞,于是正月十四吃糟羹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元宵節(jié)作文 篇4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代,相傳漢文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后繼位稱帝,而平定叛亂之日恰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與民同樂,就確定了這一天為元宵節(jié)。后,漢明帝又敕令元宵燃燈,則又稱“燈節(jié)”、“燈夕”。傳說正月十五是“天官誕辰之日”,所以又稱“上元節(jié)”。
自古至今,元宵節(jié)民間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明清兩代,婦女們還有“走橋、摸燈”的習俗。舊時,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婦女們都罩上白綾衫,手拉手結隊而行,走在最前面的舉香開道,其他婦女緊隨其后稱之“走百病”,相率過橋,謂之“度厄”。據說,過橋者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后,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稱此舉為“宜男”,可生男孩。
每逢元宵節(jié)之際,朝廷也要張燈結彩,官員放假,解除宵禁,百姓可整夜出行觀燈。節(jié)期由漢代的一天,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發(fā)展到明代的十天,自元月初八至十七日夜止。晝?yōu)槭,夜為燈,極為壯觀。元宵節(jié)所以稱燈節(jié),是因為張燈、觀燈是這一節(jié)日的主要內容。正月十三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又稱“殘燈”或“闌燈”。明代時北京的燈市就設在今東城區(qū)的燈市口。那時燈與市是合一的,元宵之夜在燈市口整條街上,除了兩旁商家林立張燈結彩外,珠寶玉器、日用百貨,更是應有盡有,熱鬧非凡。到了清代,燈與市就分開了,“市”歸琉璃廠、靈佑宮,“燈”設內城東四牌樓和地安門一帶。清末民初時,地安門、什剎海一帶正月十五還搞過冰燈,極受百姓的喜愛。所以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歷史上還流傳著許多元宵觀燈的故事。傳說,宋代有一對夫妻在元宵夜觀燈時走散,恰逢宋徽宗賜酒,妻子急于尋找夫君,竟隨手端起了皇帝的御用酒杯,并吟詞一首:“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貪看鶴陣笙歌舞,不覺鴛鴦失卻群。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酒杯作證明!憋L流皇帝聽后,還高興地把金杯賞給了這位婦女,留下了一段元宵佳話。
過去“燈”和“謎”是分不開的,有燈必有謎,所以稱“燈謎”,俗稱“打燈虎”(此說是從李廣在北平射虎的`故事中引申而來)。在燈節(jié)夜晚一般是把謎條貼在花燈上或掛在拉繩上,猜中者有獎。有的店鋪也張燈掛謎,還特意標出獎品,“如有猜中者,獎蘋果三千”,當猜中者上前領獎時,獎品不過是一只蘋果上插著三根牙簽,以此增添歡樂氣氛。燈節(jié)上出的謎語一般都是通俗幽默,趣味性的。如,謎面為“八戒洗澡”(打一肉食名),謎底是“豬下水”。又如,“農夫心內如湯煮”,(打三字俗語)謎底為“干著急”等。
元宵之夜,上有皎潔的月色,下有明燈萬盞,天上人間交相輝映,可謂美不勝收。放焰火、走高蹺、跑旱船、耍獅子、小串會等,更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展現。
元宵節(jié)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很高興,早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把我吵醒了,我趕緊起床,看看媽媽昨天給我買的.花燈還在嗎?我的花燈可漂亮了,還有音樂來,唱著歌是:好運來,祝你好運來,好運來,帶來喜和愛,我好喜歡!我還吃了甜甜圓圓的元宵。媽媽告訴我: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元宵節(jié)的夜晚,大家要點起花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放焰花、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所以爸爸媽媽答應我和哥哥晚上看花燈去,好想現在就去呀!
我祝老師和同學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jié)的作文:描寫元宵節(jié)的作文02-21
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作文3篇07-13
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作文4篇07-15
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作文五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