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時間:2023-11-17 18:18:1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近些年,大學生自殺、他殺、殘害動物、校園暴力、頹廢消極等事件頻繁發(fā)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我國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學生是否具有科學的生命意識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僅關系到他們一生的命運,也關系到無數家庭的幸福和諧,更關系到國家的前途與未來。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涵建設過程,基于.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亟待提升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來。對大學生生命意識進行研究,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形成積極健康、樂觀進取的生命態(tài)度,與他人、.、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

  二、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使用的數據來源于 “師范學院生命觀狀況調查”。該調查的問卷發(fā)放及回收在校內進行。調查的抽樣方式是在校內隨機抽取學生。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由被調查人員自行填寫,然后再由工作人員收回。本次調查在校內發(fā)放問卷8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但對生命現(xiàn)象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認識,就是讓個體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間的相互關系,正確的生命認識是樹立科學生命觀的基礎。要深刻認識生命,必然要對生命起源進行探討。只有對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奧妙才能珍惜生命,這是生命認識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學生感覺不到生命的寶貴,生命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調查顯示,對“自我與他人、.的關系”,100%的大學生認為自我與他人、.是平等的;對“你對大學生自殺和自殘的行為的看法”時,受調查大學生一致認為這是怯懦、無法承受。生活壓力的表現(xiàn)。這些調查數據表明:進入成年的大學生經過高考的洗禮,已對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

  對于生命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因素,36%的受調查學生認為父母教育影響最大,而 37%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在于學校教育,還有 16%的學生認為生命觀形成于自己的個人經歷,另有 11%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于生命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因人而異。大學生的生命觀的形成是學校、家庭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大學生都承認面對傷害動植物的行為時自己沒什么感覺,對生命傷痛抱有漠視態(tài)度。對“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傷害他人現(xiàn)象”,91%的大學生認為是對生命的冷漠和殘忍,有 9%的大學生認為沒有找到合理的發(fā)泄途徑,是可以理解的。動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整個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動植物的生命是這樣態(tài)度,這不是很可怕嗎?有 9%的極少數大學生認為傷害他人現(xiàn)象是沒有找到合理的發(fā)泄途徑,并且可以理解,這不是更可怕嗎?難怪有人遇到一點點矛盾和困難就傷害他人生命或拋棄自己生命。看來,我們的天之驕子對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必須加強生命教育,以避免他們以后走上錯誤的道路。

  (二)大部分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生命態(tài)度,但是少數大學生生命態(tài)度消極,感受不到生活樂趣,不能正確面對人生壓力,需要重新確立自己的生死觀大學生在短暫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離不開對生命的感悟和態(tài)度。那么大學生的生命態(tài)度是怎樣呢?   調查顯示,“你對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學生充滿信心,19%的大學生則順其自然,還有 14%的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學生是國家之棟梁,理應充滿信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上報國家,下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確的選擇;在“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嗎”的調查中,只有 59%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而 41%學生認為自己樂趣并不多,這表明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感覺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靶判谋赛S金重要”,只有覺得生活充滿樂趣,才能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隨后的壓力來源調查中,21%認為是經濟問題,42%認為是感情問題,52%認為是家庭因素,而 57%認為是學習因素,63%認為是對前途的擔憂,另有 10%認為是.劇變,13%認為是人際關系。可見,大學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視的是有38%還停留在感情困惑階段,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認識還不夠成熟,容易走進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在現(xiàn)今這個物欲橫流的中,面對激烈的人生競爭,機會稍瞬即逝,我們必須學會調節(jié)自己,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新情況。在“面對壓力你會以何種方式應對”的問卷中,41%的受調查大學生尋求自己解決,19%尋求發(fā)泄,28%會選擇求助他人,另有 12%則逃避現(xiàn)實。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積極面對遇到的難題,生命才更有意義,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對“死亡的態(tài)度”調查中,9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很可怕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堅強,也很脆弱,只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形成正確的生死觀。

  (三)對生命價值的感知生命價值,簡言之,就是活得有意義。對“生命價值”的定義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價值,其次是肯定自己從事的活動的價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于他人的價值。調查問卷涉及生命價值的項目有:是否自信、對學習生活的評價、朋友關系、生活的主體性等。

  是否喜歡自己,是自信的基礎。調查顯示,67.1%的大學生喜歡自己,23.1%的大學生不置可否,還有9.8%的大學生稱“不喜歡自己”。

  是否自信,還體現(xiàn)在遭遇挫折時,是否仍能相信自己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難。調查結果顯示,64.60%的大學生的態(tài)度較為積極,認為“沒關系,下次會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學生因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無用”。

  人際交往,尤其是同齡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體現(xiàn)自身存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調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有好朋友,并且好朋友的數量較多,擁有超過10個好朋友的人數百分比最高,占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占34.40%。而沒有好朋友的學生經常產生自殺念頭的比率卻高達26.10%。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壓力,減少大學生自殺幾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也是體現(xiàn)自身生命價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決定權,而“主動”則反映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大學生身心已基本發(fā)育成熟,有60.10%的大學生認為“有自己的主見”,但同時也有28.60%的大學生“容易被別人的看法左右”,甚至還有2.80%的大學生“一切聽父母的”。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2

  [摘要]本文從大學生生命觀現(xiàn)狀的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出發(fā),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并為高校大學生有效開展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調查設計 統(tǒng)計 分析 結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生命觀現(xiàn)狀的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生命觀現(xiàn)狀,加強和諧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機制研究,2013年3月份我們作了大學生生命觀現(xiàn)狀的調查。調查主要采用問卷形式。本問卷選取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大學一年級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95份。在被調查的對象中,男生75人,占78.95%,女生20人,占21.05%;機電專業(yè)56人,占58.95%,電子商務專業(yè)39人,占41.05%。由以上可見調查對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并區(qū)分了不同性別和專業(yè)結構,使本問卷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對大學生的生命觀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被試的基本資料,包括被試的年齡、性別、年級和專業(yè)。第二部分是問卷的基本內容。在問卷編制之前筆者先進行了一定的訪談,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此問卷。本問卷共有20個涉及有關生命的問題,包括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是否具有生存技能,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大學生對自殺的態(tài)度、對暴力傷人的態(tài)度,大學生的人生價值標準等等,能比較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生的生命觀現(xiàn)狀。其中第9題和第20題為多選題,其余為單選題,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回答。問卷回收后,由筆者逐一對問卷檢查,剔出了無效問卷。

  二、調查結果統(tǒng)計與分析

  由于本問卷的選取被試較少,可能不能很好的反映當代大學生生命觀的總體情況,但從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通過本次的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目前被試大學生的生命觀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被試承認在大學實施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76.84%的被試認為在大學中有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6.32%的被試認為無所謂,16.84%的被試認為沒有必要,可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在我國港臺地區(qū)起步較早,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內地的生命教育還剛剛起步,有關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取得一定進展,但有關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還是一片空白。從被試大學生反映的情況看,他們對生命教育有強烈的渴求。

  其次,大部分被試對生命有一個比較正確地認識,比較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有85.47%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tǒng)一,可見大部分被試對于生命的看法是正確的。認識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與價值生命的統(tǒng)一。然而仍有7.37%的被試認為生命僅是精神的,3.16%的被試認為生命是物質的,這些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差,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對生命認識存在這種偏差,這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是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上,10.53%的被試選擇經常有,52.53%的被試選擇偶爾有,22.11%的被試選擇較少有,14.74%的被試選擇沒有,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

  的健康狀況不是很滿意。在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上,有84.21%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非常重要,11.58%的被試認為身體健康一般重要,僅有3.16%的人認為身體健康不重要。大學生普遍來說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比較重視,身體健康是人生命的本錢,重視身體健康說明能夠愛惜自己的生命;在心

  理健康方面,有25.2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63.16%的被試認為自己的心理比較健康,僅有5.26%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同時7.37%的人表示經常遇到心理問題,66.32%的被試表示偶爾遇到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整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大學生心理脆弱的現(xiàn)實依然存在,我們對這一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大部分被試在學習、生活中承受一定壓力,生活狀態(tài)欠佳。11.58%的被試承認在學習生活中壓力非常大,22.10%的被試經常感到壓力,53.68%的學生有時會感到壓力,12.63%的被試表示基本不會感到壓力。在壓力的主要來源中,其中58.95%的被試選擇就業(yè),42.11%的被試選擇人際關系,38.95%的被試選擇學業(yè)不順,有35.79%的被試選擇情感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就業(yè)。在當今社會中競爭非常激烈,有壓力并不是一件壞事,有壓力才有動力,關鍵是怎樣知道學生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從被試對每天生活的地評價看來,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欠佳。62.11%的被試認為自己每天過得生活馬馬虎虎,12.6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無聊,僅有25.26%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非常地充實。

  第四,在對待自殺的態(tài)度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tài)度,但仍有學生存在輕生的念頭。30.53%的被試認為完全不理解自殺行為,認為自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67.37%的被試表示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自己絕對不會自殺。但依然有2.11%的被試認為自殺是一種脫痛苦的方式,或許自己會做,同時有23.16%的被試表示自己曾有過輕生的念頭?梢姀恼w上說大部分的大學生對于自殺這種行為都有比較理智、比較正確的看法,但依然有人存在錯誤的認識。在對待死亡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正確的態(tài)度。13.68%的被試選擇害怕死亡,15.79%的被試選擇忌諱談死,但并不害怕,72.63%的.被試選擇順其自然,坦然面對。

  第五,在與班上及宿舍同學相處關系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有比較好的人際關系。38.95%的被試表示很好,58.95%的被試表示還可以,只有2.11%的被試表示不太好。在同學遇到困難是否給予幫助問題上,大部分被試都能夠有比較正確的態(tài)度。58.95%的被試表示會主動幫助,40.00%的被試表示視與同學的關系而定,只有1.05%的被試表示不會主動幫助。

  第六,在人生的價值標準問題上,存在一定功利化的傾向。51.58%的被試認為人生的價值標準是對社會貢獻的多少,10.53%的被試認為是社會地位的多少,

  9.47%的被試認為是金錢的多少,28.42%的被試表示說不清楚。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功利化的人生價值追求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fā)觀,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當代大學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沖突、困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學生仿徨、無奈、消沉,感到“活得沒意思”。當大學生無法合理排解這種種壓力、焦慮、沖突時,便極有可能采取自殺或殺人的方式來尋求解脫。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緩。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大學生更加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視生命和感恩生命,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強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育的本質。有人認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對學生自然生命安全保護的教育。其實不然,高校生命教育主要應是關于人的生存能力、生活體驗、生命價值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須更新觀念,準確把握生命教

  育的本質屬性。我們認為,大學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生存教育,要讓受教育者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樹立正確的生存觀。第二層次是生活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求個人、家庭、社會的幸福生活。第三層次是生命價值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xiàn)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加強生命教育課程規(guī)劃,構建生命課程。一方面開設生命教育課程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徑。通過專門的高校生命課程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來,從而引起人們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落實。另一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內容廣泛,單靠幾門獨立課程很難完成任務,所以還應將高校生命教育滲透到各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中,特別是語文、哲學、藝術、體育等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中。這就能使生命教育成為高校日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校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從而引導大學生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生命教育應是每一個教師在每一門科目中都應融入的內容,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教學都能把生命教育融入之中。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建構生命課堂。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對大學生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主要是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形式來進行的。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機制。第一是加強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以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重點,同時充實豐富的貼近大學生生命發(fā)展實際的內容,構建大學生的生命課堂。第二是以生命教育為主體,改進教學方法。采取案例教學、專題討論、辯論、演講、自由發(fā)言等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4、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生命校園。第一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建立一個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精神文化,為大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第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通過組織體育比賽、歌詠比賽、觀看愛國主義影片、書畫攝影展、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等各種校園社團活動和舉辦一些關于生命的專題講座,促進大學生生命的和諧發(fā)展。通過這些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獲得人生感悟、實現(xiàn)自己生命價值,為大學生生命的全面發(fā)展開辟新的道路。

  5、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lián)系,構筑保護生命的立體網絡。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fā)展的“合力",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自由、和諧的發(fā)展。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加強高校與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調動高校、家庭和社會的一切力量,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愛大學生生命發(fā)展的網絡系統(tǒng),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大學生的生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曉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從汶川大地震談起[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2]劉大中.和諧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機制淺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10)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3

  調查時間:

  5月份

  調查地點:

  南華工商學院清遠校區(qū)

  調查對象:

  南華學生和qq好友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人:

  組長:

  組員:

  報告前言

  什么是生命意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意識是作為一切事物的來源和基質的生命本體的外在化和客體化,是一種對于生存和生存價值的提升和感悟。一般來說,包括淺層次的生存意識和深層次的生命價值意識。就生命本體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質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價值而言,是指為了追求生命的存在意義與永恒而達到的生命理想境界。

  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和領域從而生活質量提高了,但同時也使“自我”在知識的汲取、技術的運用面前被忽視了。當他們在追求物質財富、技術力量、科學知識的同時,這些東西作為追求的目標,會象征著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但是,獲得了這些,是否就意味著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呢?答案是否定的,隨著物質的日益豐富,他們對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等生命本身帶有實質的東西缺乏深刻了解和認識。面對這些生存環(huán)境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大學生難以對生命價值和生活意義予以正確把握和選擇......

  同時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了大學生由于青春期的迷茫而出現(xiàn)的心理危機和個體意義感消失。經濟、社會、科技的發(fā)展,使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亦使大學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

  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事實,凸現(xiàn)了大學生生命意識的缺失。我們感到無限惋惜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與關注。在今天,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大學生尋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學會熱愛與尊重生命尤顯重要且迫切。

  報告主體:

  所以經過我組的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總結等。得出大學生們的生命觀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大學生是否覺得活著有意義?大多數大學生都為自己活著而倍感珍惜生命,同時覺得人活著沒有太大意義和沒有意義只占到16.1%和0.7%。還有少數人對活著的意義沒有信心,也認為死亡是對人生的一種解脫。其中,在交叉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腦中經常有自殺念頭的大學生,大部分都認為死亡是必然要發(fā)生的事情,對死亡看得很坦然;而腦中從來沒有自殺念頭的大學生,大部分因為自己活著而倍感珍惜生命。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人對生命的認知最終會影響他對待生命的.方式,所以加強大學生的生命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生命觀。

  大學生是否對生命觀進行過思考?偶爾思考76%,經常思考22%從不思考2%。當今的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正面的對人的生命價值進行過思考,只是一味回避。僅僅把生命理解為存在性價值,喪失了天之驕子的優(yōu)越感,整天沉溺在網絡游戲、戀愛和賺錢之中,思想頹廢。因此以珍惜生命為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思考和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所以應該加強這部分學生的生命教育,帶領他們學會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本質,不斷提升自己的主觀幸福感。

  我認為要改善大學生的生命觀必須先將生命意識教育納入大學生的德育課堂之中,樹立學生生命意識,強調人的主體性、能動性,關注人的生命和價值。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投身和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關注社會的發(fā)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體驗社會,適應社會。同時,依據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和自己的條件,制定一個適宜的期望值,可操作的明確的目標,不斷地調整目標和行為,有序地發(fā)展自己。

  其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預防危機的能力,學會自我教育,在必要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

  再次,將生活教育融入到生命教育中。我們的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學生日常生活的體驗。

  生命意識教育是生活的道德教育。關注學生道德生命和自由成長的道德學習,必須在生活中進行。 “現(xiàn)實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人的個體生命存在的根基,是生命求得意義和價值的活動,也是教育最真實、最堅實的基礎。所以,走向生活、回歸生活世界是教育獲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

  報告結尾: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總結出大學生對生命現(xiàn)象已形成基本認識,但對于死亡現(xiàn)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認識偏差。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具有比較明晰的學習動機,對生命價值有所體驗與感知,但層次較淺,視野較窄,缺乏自覺和主動意識。

  與此同時大學生基本具備了承受生活壓力、經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但生活質量有待提高。但在這次調查中由于研究范圍不夠廣泛,不可以很好的與外界大學生進行調查,因此頗受限制。

  并且在調查的初始階段,預試問卷中我們的效度分析不夠準確,是因為我們的調查問題準備的不夠完善,導致我們的調查數據不夠精確,不能完全的體現(xiàn)出生命觀對于大學生的意義。若下次有機會進行類似的調查研究,我們一定會引以為戒。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大學生生命觀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06-30

2016年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07-02

大學生生命調查報告12-18

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04-18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觀的調查報告01-19

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報告03-12

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報告01-20

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報告04-26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06-23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