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快樂、小鳥、唱歌、羽毛、保護、樹苗、不許、枝頭”等詞語。認識“梳、理、靈、捕、翠、牌”6個字。
2.理解課文,能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5.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要保護鳥類,不讓它們受到傷害。
6.通過看圖理解課文,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背誦課文,懂得我們要保護鳥類。
難點
了解“紅領(lǐng)巾”指的是誰?為什么說“紅領(lǐng)巾”真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出示課件
1.大家看,這是在哪兒,圖中有誰在干什么?這是什么時間?
2.請學生完整地敘述圖意。
課文是怎樣描述的?
二、初讀課文。
l.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節(jié)試讀課文,讀后評議。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說說這小節(jié)告訴了我們什么?(林中的小鳥最快樂。)
。2)議答:從哪里可以看出小鳥最快樂?
。ńY(jié)合圖畫,從“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邊…一邊”想象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用“可愛”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
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xiàn)出小鳥們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說說通過讀知道了什么?(林中小鳥最活躍。)
。2)質(zhì)疑解疑。
①什么是活躍?(啟發(fā)學生從“撲棱棱、飛來飛去”體會小鳥非;钴S,還可結(jié)合小朋友生活實際理解。)
、谒鼈冊诿π┦裁矗浚ú蹲胶οx、保護翠綠的樹苗。)
(3)指導朗讀,要讀得快些,體現(xiàn)出小鳥在忙碌地捉害蟲。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小聲讀,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畫下來。
。2)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
、佟凹t領(lǐng)巾”指誰?(看圖理解,指少先隊員。)
、跒槭裁凑f“紅領(lǐng)巾”真好?
(少先隊員一大早就到樹林中,安放鳥巢,讓小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且廣泛宣傳“不許打鳥”,讓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劬毩暲首x。讀出贊揚的語氣。
四、總結(jié)。
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鳥類?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jié),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結(jié)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三、教學設想
1.結(jié)合課后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lián)想。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歌的情境,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具準備:
CAI:《雪絨花》的音樂,雪花紛紛揚揚飄灑樹林。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CAI:《雪絨花》的音樂作為背景,雪花紛紛揚揚飄灑。
教師: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有怎樣的感受,想說點什么嗎?(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人們喜愛雪,贊美雪,但每一個人對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讀中領(lǐng)悟課文
教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CAI 課文朗讀)
1.你聽懂了什么?(學生交流:詩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個小孩;下雪的早晨,整個世界很安靜……)
2.讀同一首詩,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請大家再自由朗讀一遍,說說你又什么感悟?
。z驗學生的讀書效果。以恰當?shù)募磿r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讀書的收獲)
3.承接學生的自由發(fā)言簡單概括、板書。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指名讀)你們喜歡這個早晨嗎?(播放畫面和音樂)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
2.請學生交流:讀完后,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W生發(fā)散思維,想像雪景。通過畫面和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靜。)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它的靜謐美好吧。
。ㄓ柧毨首x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jié),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jié),想像詩人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W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jié)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jié),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指名讀句子。
設計方案 篇3
活 動目 標1、在策劃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策劃的意識,組織能力、交際能力、主動意識、獨立性、自主性以及思維水平等能力與素養(yǎng)的水平,促使其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更新、發(fā)展。
2、力圖通過此次活動,確保策劃內(nèi)容順利實施,為學生淘書提供指導,營造出更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
3、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為學生以后進行更復雜、更艱巨的策劃活動奠定基礎。
活 動準 備1、發(fā)動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各地小書市活動開展的情況,明確活動的意義,達成共識。
2、以書香小隊為單位,為班級書屋起名,設計宣傳口號。
3、明確活動要求,了解“班級書屋”的運作模式,知道推銷團隊的大致分工。
制定依據(jù)本班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但在參與學習、活動過程中,還比較膽怯,積極性不夠高,活動能力還不夠強。
學校開展的“讀書月”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鍛煉平臺。
學生要參加學校開展的“書市淘寶”活動,這就需要以班級為單位,為“班級書屋”設計書屋名、宣傳口號,設想書屋推銷團隊該怎樣運作等問題。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策劃。
無論處于哪個年段的學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策劃意識,這樣才能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而策劃又是一項復雜的活動,一次成功的策劃需要多種能力、素養(yǎng)的支撐;培養(yǎng)學生策劃意識與能力的過程,同時就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過程。
通過了解,本班學生之前也開展過設計班級名、制定班級公約、設計班級網(wǎng)站名、設計班級網(wǎng)站欄目等活動,也初步具備了一些活動、策劃能力。
我想通過此次活動,調(diào)動每個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活動的各個流程;根據(jù)活動需要自主挖掘、調(diào)動可利用的資源;將設計好的內(nèi)容以清晰、合理、有邏輯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且最終付諸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迎接復雜性的挑戰(zhàn),增強直面復雜性的意識,提升復雜思維的能力。
這些任務的完成也考驗著著學生組織能力、交際能力、主動意識、獨立性、自主性以及思維水平等能力與素養(yǎng)的水平,將會促使其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更新、發(fā)展。
通過此次活動,確保學生策劃的內(nèi)容順利實施,也為學生淘書提供指導,營造出更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
更重要的是,用活動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為學生以后進行更復雜、更艱巨的策劃活動奠定基礎。
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2分鐘一、匯報前期活動情況1、總結(jié)前期活動前一段時間,在大隊部的引領(lǐng)下,我們班再次掀起了讀書熱潮。
回顧前期活動情況。
通過回顧,激發(f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8~12分鐘二、交流互動,確定書屋名和宣傳口號引導交流:為了迎接“書市淘寶”活動,各“書香小隊”已經(jīng)為班級書屋起了名,想了宣傳口號。
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1、全班交流。
2、投票選出班級書屋名和宣傳口號。
交流互動中,全員參與,增強每個學生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感受民主氛圍。
20~25分鐘三、全班討論,進一步明確“班級書屋”的運作模式,清楚推銷團隊的具體分工。
參與討論“班級書屋”推銷團隊的分工,用心傾聽,適時點撥。
1、明確分工,分頭準備。
2、其他同學提建議。
通過討論實踐,明確“班級書屋”的運作模式,清楚推銷團隊的具體分工。
培養(yǎng)學生的策劃意識與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3~5分鐘四、評價總結(jié)總結(jié)此次活動。
肯定學生的發(fā)展,增強學生信心。
反思重建: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jié)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guān)詩人、詩作的相關(guān)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diào)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fā)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guān)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zhuǎn)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xiāng),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xiāng)、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jié):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設計方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雖然學生從小在學校接受的是正面教育,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但受家庭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文明不禮貌不道德的現(xiàn)象屢有發(fā)生,這樣不僅有損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也讓團泊新城這個新發(fā)展起來的小鎮(zhèn)失去了它本該有的進步與風貌。所以,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提高青少年文明素養(yǎng)已成當務之急。
二、活動目標:
開展此次主題班會,將文明禮儀進一步深入到學生心中,以加強學生文明禮儀規(guī)范,讓學生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jié),同時體會文明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把文明帶到學校,帶回家里,帶向社會,展示出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優(yōu)秀中學生應有的精神風貌,展示出一個新城新區(qū)中學生的新風貌。
三、活動前期準備:
1.班級學生查找相關(guān)的禮儀小故事。
2.搜集身邊的不文明現(xiàn)象及圖片。
3.排演小品。
4.制作主題班會課件。
四、實施過程:
1.由主持人致辭,宣布活動開始;
2.請同學講幾個事先準備好的古代傳統(tǒng)禮儀小故事(如:孔融讓梨等),接著讓同學們自由發(fā)言,從這些故事中感受到那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讓同學們感受到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要將之傳承并發(fā)揚廣大。
3.請學生列舉自己搜集到的身邊不文明現(xiàn)象,展示一些不文明圖片,引發(fā)同學思考。反思我們的不文明行為:
。1)不愛護公物:門、桌、椅時常留下同學們破壞涂畫的痕跡,讓人可惜。
。2)垃圾隨地亂扔:地板上時常躺著紙屑,各類糖果包裝袋。
。3)同學之間交往的不文明:課間的追逐打鬧,甚至還有說粗話動手的現(xiàn)象。
。4)不遵守交通秩序:騎車帶人,亂穿紅燈等危險現(xiàn)象令人擔心。
4.再來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小品表演《搬家以后……》
故事一:王華一家隨著新城的發(fā)展,舉家搬到了新區(qū)的樓房,樓房寬敞明亮,社區(qū)整齊美觀,但王華總覺得家里似乎少點什么,他的媽媽也這么認為。一天,王華放學回家,看到了新城門口正在種植“玻璃翠”,遠處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還在忙碌著,粉嘟嘟的小花,開的嬌艷欲滴,在碧綠小葉的襯托下,更是可愛。王華終于意識到自己家里缺什么了——就是那抹鮮花的點綴。于是,他趁環(huán)衛(wèi)工人不注意,迅速的拔了兩棵“玻璃翠”,飛似地騎車回家了……原本美麗圓潤的花圃,卻因為王華的亂拔,變得不那么和諧了,新城的門口也似乎缺了點什么。遠處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還中學生呢!”
但如果當時王華不那樣想那樣做,結(jié)局又會如何?
同學表演故事二
故事二:王華看到花以后,感嘆不已,看著環(huán)衛(wèi)工人如此辛苦,不知不覺來到工人旁邊,幫他們遞花翻土。工人們直夸這個孩子懂事,不一會花種完了,滿眼的小粉花漂亮極了,王華不禁感嘆道!靶』镒,這幾株剩的花送給你吧,看你那么喜歡!”工頭說著遞給了王華幾株栽完剩下的小花。王華推辭了半天,工頭也沒收回去,“送給你了,這是你助人為樂應得的,沒事,拿著吧!”拗不過工頭,王華收下了那幾株小花,并一再表示感謝?粗跞A漸遠的身影,工人們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多好的孩子呀!”
請同學們談談觀看后的.感想,并說說,我們應該學習哪個王華。
5.文明禮儀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更健康。大家來學習學習文明禮儀。
(1)文明用語的學習。
模擬場景,同學們使用文明用語,如:請、謝謝、再見、對不起、麻煩您、沒關(guān)系、抱歉、勞駕……
。2)文明儀態(tài)的學習。
由學生表演正確的站姿,正確的坐姿,正確的行路姿勢,正確的傳物遞物。
。3)欣賞文明禮儀三句半。
上下樓梯要排隊,并行擁擠那不對,年級有序不爭搶,真好。
出門遵守交通法,紅燈停來綠燈行,保證交通秩序好,暢通。
公共場所講粗話,事情雖小影響大,不講文明素質(zhì)低,太差。
衣食住行不浪費,奢侈揮霍才可恥,攀比心理要不得,節(jié)約。
借東西,按時還,勤借勤還借不難,借用東西不歸還,討厭。
文明禮儀伴我行,品格高尚做棟梁,看我七一共努力,沒問題。
6.由班長帶領(lǐng)大家發(fā)起倡議。
7.班主任小結(jié):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文明行為,貴在實踐。那些日常學習、生活的小事,要真正做到文明守禮并不容易。我們每位同學都要少說漂亮話,多做實事,積極參加各種修身養(yǎng)性的活動,做到舉止得體、言行文明、品德高尚、尊敬師長、尊重他人,以自己的實際行為,告別各種不良行為,堅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