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讀后感[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意林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讀過這樣一本書,其中有一個叫《敢于翱翔才能翱翔》的小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青年首次創(chuàng)造了飛機,并在一個廣場上試飛。當他飛下來的時候問了一句:“誰敢上來飛一次?”觀眾都被這個新玩意給迷住了,并沒有聽到他說什么。青年又把這個問題重復了好幾遍,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剛才熱烈的氣氛一下子蕩然無存。最后終于有一位年輕的男子決心要和青年一起飛行。雖然那位年輕男子有些害怕,但是他告誡自己已經(jīng)沒有退路可走了,他必須堅持。于是他成功的在天空中飛了一圈。此后,那位在空中飛翔過的年輕男子成為了戰(zhàn)斗機的開創(chuàng)者,他研制了RTU--45型轟炸機,遠程轟炸機……等等。
是的,生活中有太多人渴望成功,但成功的人往往寥寥無幾,這就是因為他們不敢去翱翔,不敢去拼搏,缺乏勇氣。《意林》不但能像一位哲學家一樣提醒并糾正我們的一言一行,還能讓我們懂得世間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喜歡《意林》。
最近,我們每個小組都領到了一本書,那就是《意林》,意林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也有許多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母親的愛這一系列的,它讓我感受到了母親的偉大。
在介紹孫紅雷的一篇文章中,有著這樣一句話:在晶瑩的淚光中,孫紅雷仿佛又看到了母親。在這篇文章中,孫紅雷小時候的家境不是很好,母親為了讓他過上稍微好一點的生活,整天去門外撿垃圾補貼家用,這個母親為了一個廢舊的瓶子,就可以脫鞋取走十分骯臟的水溝,這就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的表現(xiàn)。
在“孝與順的故事”里,朋友因為愛自己的母親,雖然家境很好,但沒有阻止母親去撿垃圾,因為他十分的孝順,想自己把母親接過來不就是想孝順母親嗎,孝順,就是以孝為順。可以跟母親好好相處,何必要跟母親大吵一架傷害母子之間的感情呢。
還有一篇《天堂午餐》講的是母親一直希望兒子給她做一份午餐,可兒子一點都不在意,什么事情都丟給媽媽去做,但不幸總是會發(fā)生的,媽媽永遠吃不到兒子給她做的菜了,兒子后悔萬分。感慨道:“當他們走了,才明白“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那時,一切都晚了!
就讓我們現(xiàn)在起,給母親做一頓飯,其實不要做一頓飯,只要幫母親分擔一件很小的事情,母親一定會身份高興的,否則,等我們長大了,有些事情,是預料不到的,但如果真的來了,一切就全部晚了!
【意林讀后感】相關文章:
意林的句子11-04
《意林》隨筆11-10
意林摘抄的好句02-26
意林讀書隨筆07-07
讀《意林》心得11-21
意林的經(jīng)典語錄11-05
意林讀書隨筆02-20
《意林》閱讀啟發(fā)09-09
意林的經(jīng)典語錄12-22
《意林》讀書筆記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