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jié)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2月11日(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下午,赴輝縣冀屯一帶觀光,隨后又去了輝縣別的地方,倒也有些新鮮之感。輝縣,過去每年都至少光顧一次——竄親戚,那時輝縣的道路、尤其是鄉(xiāng)村道路尚未成型、成網(wǎng),土路、石頭疙瘩遍地,每個家庭的交通工具也不過是自行車而已,邊走邊打聽,遇到澆地,還得作難、或者繞行,一天走個來回,時間緊緊張張,所以去的次數(shù)十分有限;后來盡管輝縣的公路交通網(wǎng)絡已十分發(fā)達,去的`次數(shù)也不多;近兩年因其他原因、加之每個家庭交通工具都基本有所好轉(zhuǎn),方便快捷,所以“遠路”也感到“近在咫尺”,去的次數(shù)就如家常便飯一般,F(xiàn)在,每次輝縣之行歸來,都宛若去了一趟“平壤”,蓋因“窮輝縣”已經(jīng)變成了“大都市”、“小平壤”。雖如此概說,但輝縣作為新鄉(xiāng)市的一個古老而又新興之縣、衛(wèi)星之城,目前來看,有些方面,發(fā)展之中,畢竟有其“局限”。
元宵節(jié)嘛,輝縣歸來,晚上,在寺莊頂街上、在法海寺等地方,觀賞了連續(xù)不斷的焰火、禮花和平時難以看到的佳節(jié)燈光。
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jié),哈哈,好開心喲!
我足足玩了一天,晚上我和吳琳、陳麗清一起放煙花,煙花真美麗!煙花好像苗圃里的花,也象春天長出的樹葉。
元宵節(jié)真熱鬧,到處都是煙花炮竹聲,把車子的'警報聲都弄的此起彼伏,我想,我今晚會睡不著了。
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今天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在古代被稱為上元節(jié)、燈節(jié),是春節(jié)以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今年在家里冰柜的湯圓有很多,我精挑細選了一大包全家人都舉手贊同的水果湯圓。這些水果湯圓很小,但顏色鮮艷,有紫、黃、綠、粉……等顏色,在別的湯圓里格外顯眼,一看就好吃。
湯圓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看那代表團圓的月亮。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因為今年全民號召保衛(wèi)藍天,所以放不了煙花,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可以好好看看月亮純潔的一面。
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月亮真是漂亮,我仿佛看見了:吳剛伐桂、嫦娥奔月……這些景象在我腦海里一一浮現(xiàn)。
在各個詩人眼中元宵節(jié)都是美好的,如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李清照的“元宵佳節(jié),融合天氣,次第豈無風雨”。元宵佳節(jié),自古以來都被詩人所看好,吟誦元宵佳節(jié)的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在古代的唐朝每次上元節(jié)都要擺一個大大的“燈輪”共同鬧花燈。
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風俗:猜燈謎,從宋朝開始流行把謎語貼在燈籠上,供游人競猜的游戲一直延續(xù)至今,而今年元宵節(ji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廣場沒有猜燈謎的活動,但我們在家一樣是團圓,照樣猜燈謎。
讓我們:闔家團圓慶佳節(jié),萬眾一心戰(zhàn)疫情,加油中國!
元宵節(jié)作文 篇4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合家團圓喜慶的節(jié)日。人們在元宵佳節(jié)里放鞭炮、吃元宵,真開心啊!
晚上七點在公園放禮花。我們?nèi)伊c三十分吃飽了飯,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姐姐和我去邢侗公園看禮花,在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城里的、還有是農(nóng)村里來的,有開車的,有騎三輪車的'等等,我們一家邊說邊聊,不一會到了。
到了公園你會看到公園門前,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禮花和燈會的,其中有拄著拐棍的老人,還有咿咿呀呀不會說話的孩子,熱鬧極了。時間到了,瞬間禮炮齊鳴,百花綻放,美麗的禮花姿態(tài)不一,變化多端,有的是半圓形、有的是扇面形、還有的是圓形、還有說不出來的一些形狀,有的像小燈籠、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向日葵,還有的像垂柳,最美麗的像一群群可愛的小蜜蜂,在百花叢中辛勤的采蜜。
真是五彩繽紛,火樹銀花,美麗極啦!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禮)花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燦爛美麗的時刻——元宵佳節(jié)。
元宵節(jié)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節(jié),下午我看見媽媽在包餃子便央求媽媽讓我也參加包餃子,媽媽同意了。
我洗干凈手后,便拿起餃子皮,另一只手則拿著勺子在盆里挖出餡,放在餃子皮上,然后把餃子皮對折,用力一捏,再把其余部分的皮重復在一起捏好,這們一個最容易、最普通的餃子就誕生了。
我連包了幾個容易的,發(fā)現(xiàn)媽媽包的餃子中間有一些突出的褶皺,十分美觀。于是我又學起媽媽的包的餃子來。我先在最中間捏一個長長的而又突出的褶皺,再旁邊又多捏四五個褶皺,這樣一個有五角星的尖兒,又有太陽的半個身體的`餃子真是個“二不像”的餃子。
接下下來,媽媽又教我來包,像她的餃子一樣挺著腰身上刻滿十多條褶皺。步驟是先將餃子皮從中間捏合,再分別從左右兩邊捏褶皺,每邊都捏上四五個褶皺,這樣一個餃子上就有八到十個褶皺,看起來虎背熊腰的,雄赳赳的。但一輪到自己做時,卻不像媽媽做起來那樣的簡單,卻像打敗仗的將軍,喪氣消失了,幾個餃皮我是勉強過關了,但媽媽看出我有些泄氣的樣子,鼓勵我說:“別灰心,多練習就熟練了,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根本不會包餃子了”。
媽媽夸獎我說:“今天你第一次包餃子就學會了兩種包法,真不簡單”。
元宵節(jié)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例如春節(jié)、臘八節(jié)、元宵節(jié)等等,但我想說說元宵節(jié),因為我特別喜歡吃元宵。
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我知道: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
在這一天,家家都會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這個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由糯米制成,或?qū)嵭,或帶餡。餡有芝麻、豆沙等,香甜的芝麻在白色的面團里,煮好以后,咬上一口,甜孜孜、香噴噴,非常好吃。
吃完元宵,人們會走出家門,來到街上,街上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公園里的燈展五光十色,有各種花燈,樹燈,魚燈,遠處的湖水中還有一艘船燈,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龍燈,這條龍燈足有50米長,大大的龍爪比我的個子還要高,身體閃閃發(fā)光,大龍昂著頭,象真得飛起一樣,栩栩如生。
原來,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還增加了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qū)也年年歡慶不衰。
一個元宵節(jié)里包含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可見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多么豐富!
元宵節(jié)作文 篇7
元宵節(jié)的來歷是這樣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常常破壞人們的財產(chǎn)。有一只神鳥迷路了,獵人卻馬上把他射死了。天帝惱怒了,要讓別人把人類的財產(chǎn)燒光。天帝的女兒很善良,不忍心看著人們的財產(chǎn)燒光,于是她就來到人間,告訴人類天帝的想法。于是,人們?yōu)榱朔纯,就在正月十五放煙花、爆竹。在正月十五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就傳下來了?/p>
元宵節(jié)的燈謎是最有趣的,比如:爺爺也可以是孫子。可能嗎?為什么?謎底:現(xiàn)在的孩子是小皇帝;大口加小口,不作回字猜,你說這是什么字?謎底:固;兒子比媽媽的.年齡大。可能嗎?為什么?謎底:年輕的繼母;十人兩個筐,個人搶瓜忙,明知筐沒底,漏掉還要裝。(體育運動)謎底:籃球……元宵節(jié)的燈謎應有盡有,N多。
元宵節(jié)那天人們還習慣吃湯圓。湯圓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餡料可以是紅棗,也可以是芝麻、白糖、核桃、花生……湯圓可好吃啦!今天早上我就吃了好幾個湯圓呢!
好!不說了我要與家人一起鬧元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