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字經(jīng)》有感[經(jīng)典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三字經(jīng)》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
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對我們今天的啟蒙教育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這是對兒童最基本的啟蒙教育,也對我們當今社會教育兒童有著最重要的意義。
一個人從小要學習做人講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恭敬師長,友愛姐妹,這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qū)別之一,其次,要學習各種文化知識,要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增加自己的閱歷,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三字經(jīng)》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風雨,仍然保留著它最初的活力,結合現(xiàn)代社會的特點,給我們當今的社會提供了更為原始、更為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
當代社會的啟蒙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喪失了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更多的兒童奔走于各種藝術特長班,家長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拼命的督促兒童學習各種藝術特長,以求自己的孩子更加優(yōu)秀。但是,回過頭來想想,在兒童最開始接觸人類社會的時候,學習一些更為接地氣的傳統(tǒng)知識不是更好嗎?我們不批判那些從小帶孩子去特長班的家長,我們只是呼吁家長們更多的把孩子們的時間留出一點來,讓孩子們多學習一些傳統(tǒng)知識和文化,這樣對孩子的內(nèi)在氣質不是具有更好的補充嗎?俗話說,腹中有書氣自華,這不正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嗎?
讀《三字經(jīng)》有感2
一年級下學期,《三字經(jīng)》是必讀書,我認真讀了《三字經(jīng)》,發(fā)現(xiàn)它還真是“耐人尋味”呀!《三字經(jīng)》向人們講述了古時候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示性的書。我就從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獲。
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薄睹夏溉w》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多了些感恩的心!跋憔琵g,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薄饵S香溫席》使我明白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叭谒臍q,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懂得了知道謙讓的人最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薄稇伊捍坦伞返墓适率刮抑懒瞬桓冻銎D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收獲學習上的成功。
現(xiàn)在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好一點的學校,不惜一切代價,搬了一次又一次的`家。黃香九歲就幫父母溫席,孔融九歲就學會讓梨,而我們現(xiàn)在一些小孩,父母剛剛買回一些蘋果,他立刻挑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抱起來就啃了一口?纯袋S香、孔融他們,再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真是有天壤之別。雖然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年級了,但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每天在家里不但什么事不做,有時還挑食,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都還要家長檢查我和黃香比,真是自愧不如。我們要向黃香學習,向孔融學習,做一個孝順父母、懂得謙讓、團結同學的好孩子。
讀了《三字經(jīng)》以后,我的收獲非常大,讓我懂得今后長大了要好好做人,認真做事。
讀《三字經(jīng)》有感3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jīng)》,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并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jīng)》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教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yè)布置下來。當時心里真的覺得教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yè),又深奧又難背。
于是乎,每一天讀幾句《三字經(jīng)》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一天早晨,巷子里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jīng)》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jīng)》。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jīng),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黃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薄犊兹谧尷妗返墓适率刮叶弥t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薄稇伊捍坦伞返墓适掠稚钌畹卮騽恿宋。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jīng)》,你就像一位的教師,感激你讓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tǒng)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xù)下去。同時期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jīng)》的指引下,天天提高,健康成長。
讀《三字經(jīng)》有感4
記得讀幼兒園暑托班得時候,那里得老師教會了我背三字經(jīng),小時候只要我一背,總是能得到親戚朋友得表揚,那時只是覺得三個字三個字得背著好玩好聽,卻不知道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這個寒假,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得書,書上對與每一段三字經(jīng)都有釋文和相應得故事,我讀了一下子明白了,《三字經(jīng)》是集合了古代人民得智慧,教我們做人得道理得一本書。
我覺得作為一名一年級得學生,學習上,書中“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苯逃覐男【蛻摵煤米x書,學習禮儀道德和做人得道理,記得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中有“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得話,讀了《三字經(jīng)》,我知道人“一生之計在于少年”。書中“香九齡,能溫席。教于親,所當執(zhí)。”,所描述得黃香為父暖床得故事,很令我感動,以前覺得爸爸媽媽還年輕,我們還小,只有他們照顧我們得道理,現(xiàn)在看來,孝敬父母也可以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書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教人弟弟尊重兄長,兄弟互相謙讓。我覺得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就應該這樣。書中還有講述《四書五經(jīng)》及古時候君王得許多故事,都很有趣,衍生出很多做人得道理,有得歷史我不清楚,還不能理解得很深透,我相信隨著我看得書變多,認識得增加,我對《三字經(jīng)》這本書還會有更深刻得理解,《三字經(jīng)》值得我去再讀第二遍,第三遍……
讀《三字經(jīng)》有感5
隨著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jié)目中講解《三字經(jīng)》,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于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閱讀起《三字經(jīng)》這本古老卻經(jīng)典的著作。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度纸(jīng)》一經(jīng)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僅有《三字經(jīng)》被尊稱為“經(jīng)”。三字經(jīng)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日學習《三字經(jīng)》對于我們來說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日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jīng)》采用敘事和論理并舉的方法,運用很多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資料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jīng)》也啟發(fā)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僅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jīng)》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有“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钡榷颊f明了為人父母為人師的職責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此刻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yǎng),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jīng)》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此刻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jīng)》,那么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
讀了《三字經(jīng)》,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教育能夠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jīng)》、習《三字經(jīng)》,把《三字經(jīng)》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十分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fā)揚。
讀《三字經(jīng)》有感6
《古人讀書的方法》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人人可以讀書,但讀書要得法,應該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歐陽修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了十部書,總字數(shù)為455865個字,自己規(guī)定每天讀300個字。讀完后,又規(guī)定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他總共用了十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每日定量計字,同樣能學到知識。
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知道了讀書方法的重要性。呂老師嚴格要求我們背課文、三字經(jīng)、古詩文以及成語接龍等,提高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讓我們能出口成章。古人說的好:“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
這學期,爸爸給我做了一個新的作息時間表:早上,洗漱完畢后,我大聲朗讀課文、三字經(jīng)等;晚上,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后,我要復習今天所做的練習、預習明天所講的內(nèi)容。背誦三字經(jīng)和古詩詞時,對于不懂的字詞句子,通過查找資料明白其中的'含義。這些好的學習方法,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學習中,我還要進一步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績。
讀《三字經(jīng)》有感7
自從學習了經(jīng)典的三字經(jīng),我收獲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過去,孟母選擇了鄰居。在孟子的懶惰中,她切布。過去,孟母為了給孟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曾三次搬家。孟子沒有努力學習,所以孟母生氣地切斷了編織的線索,告訴他要努力學習。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和孟母一樣,給我買了一臺讀書機和一張寫字臺供我學習,并在周六和周日送我去老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認為自己買的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懂得珍惜。我貪玩的時候,爸媽就說我,我還是很不服氣他們不應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jīng),終于明白父母為什么這樣了。我希望我能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哥哥在長,應該是先知?兹谒臍q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給哥哥,尊重哥哥,F(xiàn)在有的孩子在家大多是小皇帝。他們是自尊的。他們要求父母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但如果他們不買,他們會不高興。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向孔融學習,在同學、兄弟姐妹中,要懂得謙讓,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他們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
總之,學了三字經(jīng),收獲很大。
讀《三字經(jīng)》有感8
從一年級開始,學校就開始讓我們背誦《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
我心中一直疑惑不解,為什么要背那些東西呢?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背這些的真正含義。 以前,老師讓回家背時,我總是心不在焉地讀幾遍,然后合上書就跑出去玩,第二天時,別人都熟練地背誦,只有我在濫竽充數(shù)。放學一回家,就找出書來背。但是,無論下多大的工夫,總是背不過。為此,我沒少哭過,可每次都是垂頭喪氣的結束,我夢想著什么時候才能胸有成竹的背一次。?
有一次,媽媽看見了我的背誦方法后說:“怪不得你一直背不過呢,你一直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永遠也背不過,你應該看著書下的解釋來背,這樣才會背過嘛!”我半信半疑地點著頭。 果真不出我所料,沒幾天,我就能熟練地背過一部分了。 記得有一次,我正背到“對飲食,勿揀則,食適可,勿過則!睍蠜]有解釋的'意思。我想,可能是對于飲食不要太挑剔;要適當?shù)某,不要吃太多”的意思吧。為了按照書上的做,天真幼稚的我,每頓飯都只吃到溫飽就不吃了,從而得了重感冒。而每次吃飯時,我總是不挑肥揀瘦。那天中午吃飯時,媽媽把一碗酸了的米飯端到我面前,我便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把吃不完的米飯遞給了媽媽,她一嘗是酸的,便把我叫去,問我為什么要吃酸米飯。
我便把那句話原封不動的說給她聽。爸爸媽媽聽了后哭笑不得,而我卻振振有詞:“你不是教人家要向書上的小朋友學習嗎?” 《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下來的優(yōu)美傳統(tǒng),從這幾本書上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為中華民族能流傳下這樣的書而感到自豪!
讀《三字經(jīng)》有感9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jīng)》,但我只喜歡看故事書,這樣的書我一讀就覺得煩人。在爸爸、媽媽面前,我只好無可奈何的打開書,哎?還真順口,讀起來跟順口溜一樣。
起初讀《三字經(jīng)》只不過覺得很順口,很好背誦。但每次爸爸教我讀《三字經(jīng)》的時候總是板著個臉,很嚴肅的樣子,像老師在輔導我,我就猜到爸爸可能另有用意。果然不出我所料,當我念得滾瓜爛熟時,爸爸便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跋憔琵g,能溫席”,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冷時幫父親暖床……
爸爸講到這,我就在心里暗暗盤算,黃香能幫父親暖床,那我也能幫爸爸、媽媽暖床。我早早的'就偷偷溜進房間,幫爸爸、媽媽暖床,一開始我把腳伸進被窩,結果被凍得“啊”的一聲,趕緊把腳縮了回來。我心想:冷死我了,但我一定要說話算數(shù)!要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于是我硬著頭皮鉆進被窩,不知不覺的床暖和起來了,我趕忙叫爸爸、媽媽來休息了,當他們得知我主動幫他們暖床后,都感動得夸我懂事了。
現(xiàn)在我一邊背誦《三字經(jīng)》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jīng)》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jīng)》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指導意義,《三字經(jīng)》已經(jīng)是我生活中的小老師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度纸(jīng)》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多玩一會兒能滿足我貪玩的欲望,但多讀會兒書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只要合理的利用時間,我的學習一定會越來越好。
謝謝媽媽送給我一本這么好的書,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多多的了解《三字經(jīng)》中指導我們健康成長的道理和故事,讓自己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0
《三字經(jīng)》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jīng)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三字經(jīng)》里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方“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huán)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又比方“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边@段話講的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后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fā),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再比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币馑季褪遣荒馨踪M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求我們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jīng)》里還有許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許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1
從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國是文化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度纸(jīng)》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它使我更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讓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從而讓我懂得要以一顆珍藏和善良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
“昔孟母,擇鄰處”讓我了解了我們的父母真是為我們操了很多的心,體現(xiàn)在生活、飲食、學習等各方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從而讓我更加的知道要體貼和關愛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未來。
“融四歲,能讓梨”讓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團結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濃于水,兄弟情深。特別是作為我們小男子漢更要做到這點。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讓我知道了民以食為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時更讓我明白了要愛惜每一顆糧食,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因為粒粒皆辛苦。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愛手足、珍惜糧食。同時要珍惜時間,好好對待愛我和我愛的人。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2
《三字經(jīng)》我們班幾乎每個人都有,也都讀過,但真正了解它很不容易?梢哉f它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書。上學期老師讓我們背《三字經(jīng)》,我時常坐在院子里,手捧著《三字經(jīng)》,念念有詞地吟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覺得《三字經(jīng)》易記易讀,秀色可餐,白紙黑字,三言韻語像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進我純真的心田。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學習立身處世,接人待物的準則。
《三字經(jīng)》共一千多字,中華歷史及道德觀都濃縮在這一千多字中了。確切說它是一部百科全書,走進《三字經(jīng)》,就像漫步在中國歷史長廊中,中華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有王道霸業(yè),文治武功,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強盛輝煌使人驕傲振奮,朝代敗落使人漢顏痛惜。我們應學習歷史,立足現(xiàn)在,古為今用。
《三字經(jīng)》是國學之經(jīng)典,中華文化之偉大盡展其中,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獨具魅力而又璀璨奪目,而《三字經(jīng)》不愧為華文化中一顆最耀眼的珍珠;如果說中華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而《三字經(jīng)》便是幾千年沉入海底的一艘船,里面是一些數(shù)不清的財富。
誦讀、欣賞、回味、咀嚼,最沁人心脾的是《三字經(jīng)》蘊含的思想、馨香。影響最深的是最后一句話“人遺之,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jīng)!敝R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做父年齡僅僅四歲就懂得謙讓的故事。當媽媽把洗好的梨端到桌上讓孩子吃時,孔融主動拿起了一個很小的梨,而把大梨讓給了哥哥,他說:"我應該吃小梨。"我當時真是吃驚,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歉讓,想想我自己的做法,真覺得臉紅。
在家里,我總是和弟弟搶著吃,搶著玩,從沒有想著弟弟小,我應該有個姐姐的'樣子,為這事爸爸媽媽也沒少跟我講道理,可我就是不服氣。現(xiàn)在我讀了這幾句話,覺得自己確實不應該那樣做,應該懂得謙讓。再想今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更讓我臉紅了。今天媽媽用面蒸了一條小魚,非常漂亮,當時吃飯的時候我還在屋里躺著,跟媽媽慪氣呢,弟弟敲門說:"姐姐快來吃飯,有小魚。"我想我不出去,你也不敢給我吃完了,后來弟弟又來喊我,唉,再不出來估計媽媽又要生氣了,算了,吃飯吧。我出來一看,那條小魚一動也沒動,我看看媽媽,媽媽說:"弟弟本來已經(jīng)拿到手里了,想了想還有你呢,說等你呢。"我二話不說幾口就吃沒了,弟弟端菜來了一看說:"你怎么這樣啊你!"當時我還沾沾自喜,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羞愧不已,弟弟還知道讓著自己,而我卻從來不體會弟弟的感受,真的不應該。
《三字經(jīng)》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不僅要堅持背誦《三字經(jīng)》,我還要堅持學習主人公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3
在這段時間的讀書活動課上,我饒有興趣的讀起了圖書角我班同學放的《三字經(jīng)》一書!度纸(jīng)》就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了,含意深刻,基本上每句一個典故,含義深刻,言簡意賅,易記易背,讀起來瑯瑯上口。
我覺得越讀越有興趣,每天寫完作業(yè),我都沒心思看曾經(jīng)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每次的班級讀書活動課上,我都會拿起《三字經(jīng)》,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里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里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纯此倏纯次,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xiàn)在雖然讀四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飯還特別挑食,每次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靶⒂谟H,所當執(zhí)!毙⒕锤改福硭斎,可我都十歲了,孝敬過父母嗎?倒是媽媽天天為我洗衣、做飯,接送我上學,忙個不停,多累啊!我真慚愧啊,我比黃香大一歲,居然沒有好好盡過一次孝。我想:不行,正好周末我得給媽媽“放假”一天,想到就要做到,我就立刻忙活起來,我學著媽媽平時的樣子,先是整理房間、打掃衛(wèi)生、抹桌子;然后洗衣服、洗鞋子;又到廚房里忙了起來,煮飯、洗菜、炒菜,一會兒,飯做好了,喊媽媽、爸爸吃飯了。吃完飯,我就又念著《三字經(jīng)》,收拾起碗筷來……
我還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拔裘夏,擇鄰處!敝v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不吉利的語言和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著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附近,孟子終于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坝癫蛔粒怀善。人不學,不知義!蔽覀兠恳粋小學生都猶如一塊璞玉,玉不琢,怎成器?因此我們從小就要立下偉大的志向,不能浪費光陰,刻苦學習,勇攀高峰,長大后要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我還喜歡有一段關于古人學習方面的內(nèi)容:“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边@六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孔子曾經(jīng)把七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如此勤奮的學習;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他們沒錢買書,卻也如此勤奮;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fā)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都沒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射光看書,他們雖然貧困,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停下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我反復讀這一段話,在讀懂了這一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師教導著我們,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沒有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三字經(jīng)》不但是一本好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發(fā)人深思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著許多人,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nèi)涵。伙伴們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相信你在閱讀之后,會比我有更多獨到的見解和體會。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4
今年暑假里,學校里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讓大家背誦《三字經(jīng)》,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三字經(jīng)》資料十分豐富,并且能瑯瑯上口,象兒歌似的,十分趣味,又能啟迪心智,我被《三字經(jīng)》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經(jīng)》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經(jīng)》是一篇有勸學的,有講道德的,有講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僅有三個字,含意深刻,簡潔明了,能讓我們一讀就懂。我讀《三字經(jīng)》后,覺得它對我?guī)兔艽,它不僅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珍惜時間,講禮貌懂禮貌,讓我在少年期走正確的成長道路。同時還使我的.知識面擴大,異常一些歷史方面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文中還有許多經(jīng)典故事,如孔融讓梨,讓我回想起尊老愛幼的好精神!度纸(jīng)》中還有激勵我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梁、錐刺股,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僅有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才能長大成才,為國效力。從《三字經(jīng)》中,我還明白了,一個國家或一個人,如不上進,則會后退,一個君主不明智,將會成為昏君,最終使國家滅亡……
《三字經(jīng)》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此刻也不失為一本好書!度纸(jīng)》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讀《三字經(jīng)》有感1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薄度纸(jīng)》想必大家和我一樣,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了吧,那會我還小,只是覺得這些句子很押韻,瑯瑯上口,但并不知其中的意思。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常識的增多,再次誦讀,卻有一種全新的詮釋,回味無窮。
寒假的一個夜晚,我坐在被窩里翻看著《三字經(jīng)》。當看到“香九齡,能溫席。
孝于親,所當執(zhí)”時,我的臉頓時緋紅緋紅。這句話說的是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他侍奉父親非常孝順?嵯臅r,黃香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他又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書里用黃香小時候的孝道事跡,來說明孝順是每個為人子女的本份。
黃香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知道父親一個人為了他,為了這個家是多么的操勞,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細心照顧著父親,盡自己的所能來孝敬父親。今年我也10歲了,但和黃香比起來,卻真有天壤之別。在家里我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少爺”,只要把自己的作業(yè)管好了,家里的事大人們基本不讓我插手。
每天早上都是爸爸開車送我去上學,晚上又開車把我接回家;奶奶想著法子給我做好吃的,保證我的營養(yǎng);只要我開口,爺爺都會滿足我的要求;媽媽在單位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卻還要管我的學習。他們?yōu)槲易隽诉@么多,但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對他們說聲“謝謝!”,以為這些是理所應當?shù)氖。我和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正想到這里,媽媽進來了,她來陪我入睡。我靈機一動,趕緊把睡熱的地方騰出來讓給媽媽,自己睡到了冷冷的`邊上。媽媽詫異地看著我,當她看到我手上的《三字經(jīng)》時,似乎明白了一切。我撒嬌地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從今天開始,我要學黃香,做你的‘熱水袋’”。媽媽聽了甜甜地笑了……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
《弟子規(guī)》開篇也說到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和兄弟友愛,其次才是學習知識,增廣見聞,明白數(shù)理的變化,研讀古今圣人賢士的文章。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今后,我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