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廉潔文化小故事
廉潔文化小故事1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被派往陜西周至當(dāng)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xiāng)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xiāng)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里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xiāng)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崩钬斨饕膊桓适救跽f:“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卑拙右壮料履樥f:“什么理長理大成何體統(tǒng)!”趙鄉(xiāng)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我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cè)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guān)節(jié)。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dāng)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于這些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廉潔文化小故事2
“廉潔”?什么意思呢?查了字典,我才知道,它是“品行正,不貪污”的意思?墒,聽著好像和我們小學(xué)生沒有多大關(guān)系,其實,對我們小學(xué)生來說,“廉潔”有著更廣泛的意思,比如: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jié)約......
在我們身邊就存在著許多不廉潔的行為,如:比吃比穿,看見班里同學(xué)買了一件新衣服、新鞋子,回到家硬是要父母也買同樣的,而且必須是同等價錢的。還有浪費糧食,學(xué)校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吃剩的包子、饅頭,這是一種極其浪費也不廉潔的行為。相信我們都學(xué)過《憫農(nóng)》這首詩吧,它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所以,“廉潔”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必須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
其實,我的身邊就有一位“廉潔”的好榜樣,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田老師。每次到一些節(jié)日,我們都會給老師送禮物,可每次老師都會拒絕。記得去年教師節(jié),我和幾個同學(xué)用心幫老師挑選了一份禮物,當(dāng)我們興致勃勃的去找老師送禮物時,老師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我們,并且語重心長的說:“你們的心意老師領(lǐng)了,禮物老師就不收了,只要你們好好學(xué)習(xí),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蔽覀兊奶锢蠋熅褪且晃涣疂嵎罟瑸槭聵I(yè)鞠躬盡瘁的人民教師。
“貪婪的欲望使人墮落,廉潔的品質(zhì)使人奮進”,就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覺樹立勤儉節(jié)約、潔身自好、自律自強、反對浪費等優(yōu)秀品質(zhì),把“廉潔”兩個字深深的刻在我們心中,使自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的接班人。
廉潔文化小故事3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被派往陜西周至當(dāng)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xiāng)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xiāng)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里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xiāng)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崩钬斨饕膊桓适救跽f:“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卑拙右壮料履樥f:“什么理長理大?成何體統(tǒng)!”趙鄉(xiāng)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cè)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guān)節(jié)。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dāng)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于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廉潔文化小故事4
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小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城后,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fù)顧惜了……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
此后多年,他嚴謹從政,廉潔為官,后來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
廉潔文化小故事5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dān)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奔胰寺犃T,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奔胰寺牶螅前傩招囊,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guān)。但愿大人?到,勤為百姓除贓官!奔胰税言妼懺诩埳,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
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
廉潔文化小故事6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dān)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奔胰寺犃T,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奔胰寺牶,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guān)。但愿大人?到,勤為百姓除贓官!奔胰税言妼懺诩埳,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
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
廉潔文化小故事7
北宋時期有位州官,為人極其廉潔。一天晚上,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他猜想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馬上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誰知讀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把自己買來的蠟燭點上,繼續(xù)往下看。公差很納悶,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己出錢買的亮嗎?后來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關(guān)于他留在京城家屬的'情況,他認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
在有些人看來,為了半封家書,竟然換燭再讀,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但正是這樣的小事,卻更能從細節(jié)上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更足以讓當(dāng)今存在公“話”私打、公車私用、公請私吃、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汗顏。
廉潔文化小故事8
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誠信,廉潔,正直。同時它也是一個正直的人都該做到的基本原則。
從古至今,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清正廉潔,務(wù)實為民的清官。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后來他被朝廷調(diào)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dāng)?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還有^,在他任總理時就說:“只要我當(dāng)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倍(dāng)年在國務(wù)會議廳的入口處有一塊銹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fēng),這是^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fēng)的寫作。
這些兩袖清風(fēng)的好官數(shù)不勝數(shù),但在歷史上也有很多貪腐而成為接下囚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xué)生,我們應(yīng)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不管做什么都要堂堂正正,干干凈凈。在學(xué)校其實就有腐敗的現(xiàn)象存在,在班干部的選舉中,有的學(xué)生就會耍些手段,像拉一些關(guān)系比較好的同學(xué)來選自己,要不然就是請客或者是買些小玩意送給他們,還有朋友之間關(guān)系比較好的就互相包庇、袒護,甚至在考試時彼此作弊……有些人以為這些都是小孩子不懂事才會這樣的,等長大了就好了。要知道:“做偷菜賊起!比绻麖男【蛯@些不以為然,以后可能會毀掉我們一輩子。
讓我們現(xiàn)在就從誠信做起,做一個正直的人將來為建設(shè)國家的優(yōu)秀接班人。
廉潔文化小故事9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dāng)?shù)貍髡f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
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彼谌纹陂g,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我的操守。
廉潔文化小故事1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贊美的是蓮花的高潔;“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贊美的是石灰的骨氣;“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贊美的是青松的品質(zhì)。這些詩句都告訴我們要做一身正氣、潔身自好的人。
我們學(xué)校樓道的墻壁上有許多關(guān)于廉潔的小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故事講的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年輕時曾主管縣衙魚肉及精美食品供應(yīng)。有一天,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dān)憂。她規(guī)勸兒子要,為政清廉。在母親的教導(dǎo)下,陶侃反思自己,改過自新,后來以政績顯著聞名于世。
孔子曾經(jīng)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馑际亲鋈吮仨氉约合日,才能正人。自己正了,才能影響別人。廉政也是如此,自己廉潔了,才能為他人作出清廉的榜樣。所以,每當(dāng)受到誘惑的時候,必須要能夠管住自己,抵制誘惑,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們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小就樹立起廉潔自律的品質(zhì)。我們還要經(jīng)常提醒爸爸媽媽,以廉為榮,讓爸爸媽媽做一個廉潔自律的人,讓“廉潔”的種子在我們心中扎根,讓社會和諧進步。
廉潔文化小故事11
一個人在社會上,衡量的不是富貴與貧窮,而是一個人的品格在學(xué)校中也是一樣,衡量你的標準不是成績的好壞,而是你的品格。
當(dāng)你幸運地撿到錢時,你會怎么做呢?有一次,我們五個同學(xué)在操場上玩耍,無意間在發(fā)現(xiàn)地上躺著什么東西,便走過去看了看,原來是一張五十元的.鈔票,我們連忙將它撿起。這五十元錢該怎么辦呢?有人說:“不如放學(xué)后,我們把五十元分了,一人十元錢!蔽覅s說“不行,老師不是說過,人不能貪污別人的錢,要拾金不昧嗎?”大家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于是我們毫不猶豫地拿著這五十元錢向老師的辦公室飛奔而去;氐浇淌液,我們很輕松,也很愉快,像吃了蜜似的,我的笑容也顯得特別甜美。
自從六年級開始,我們班的座位就是按一個好生與一個差生坐。老師為的就是好生能夠幫幫差生,差生能夠多想好生學(xué)習(xí)。時間長了,好生煩了,差生也煩了。某些差生便對好生說:“你把你的作業(yè)給我抄,我給你錢。這樣,你省事,我也省事,多好!焙蒙犃耍泓c點頭答應(yīng)了。哎,這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由此可見,要想在行動上樹立廉潔意識,必須在思想上知恥。古人常把廉恥并列,有深意在焉。
古人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應(yīng)該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培養(yǎng)廉恥意識,使我們青少年一代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公。還在猶豫什么?行動起來吧,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美好。
廉潔文化小故事12
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我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細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城后,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細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fù)顧惜了……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
此后多年,他嚴謹從政,廉潔為官,之后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
廉潔文化小故事13
初一的早上,我很早就起來了。我準備去做過廉潔春節(jié)的宣傳活動。于是我就去先準備三張A4紙,把它對折成四張長方形的紙條,用工具刀拆開。再找一支紅筆,因為紅色是喜慶的'顏色。媽媽幫我從電腦上找了些,廉潔小標語,準備待用。所有工作就緒以后,我就認認真真的抄寫著,念著,還真不錯!其中有:“蓮因潔而尊,官因廉而正。守廉則心靜,守志則眼明。清廉守志,邪惡難欺;嚴以律己,無欲則剛。樂自清中出,煩從貪里來。兩袖清風(fēng)品自高,高風(fēng)亮節(jié)人自敬……”不一會兒我就抄完了。我找來雙面膠,在小標語的背后上下都貼上,這樣出門貼的時候更方便些。
我心忽然一想,應(yīng)該在別人很容易看見的地方張貼才有效果吧!所以我決定就從電梯里開始貼,這樣大家坐電梯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從電梯出來以后,我又在我們單元的墻上貼了一張。然后就在小區(qū)大門外的張貼欄里貼了一張?吹轿覀儗﹂T小區(qū)外也有個宣傳欄,我興奮的跑過馬路,去貼上我的小標語。上學(xué)期我們有做過清除“牛皮癬”的活動,所以我盡量不亂貼,都貼在可以貼的張貼欄里。弟弟也跟著我,學(xué)著我把一張小標語貼在了樹上,真是太可愛了!
就這樣,我完成了“快快樂樂過新年,廉潔自律迎新春”的宣傳活動。媽媽說自律就是克制自己,不做不該做的事情。所以我也要從我做起,向好的方面學(xué)習(xí)。這次活動讓我感到很開心,小小的標語能警示別人不要貪污,做廉潔公正的人。
廉潔文化小故事14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采石時,采到一塊寶玉,他擔(dān)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么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蹦侨艘詾樽雍睉岩蛇@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弊雍闭f“我把不貪的品格當(dāng)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dāng)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我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于禍患!弊雍本妥屇侨藭簳r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于《左傳·襄公十五年》。之后,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zhì)。
廉潔文化小故事15
北宋時期有位州官,為人極其廉潔。一天晚上,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他猜想這必須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誰知讀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把自我買來的蠟燭點上,繼續(xù)往下看。
公差很納悶,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我出錢買的亮嗎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是關(guān)于他留在京城家屬的情景,他認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在有些人看來,為了半封家書,竟然換燭再讀,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但正是這樣的'小事,卻更能從細節(jié)上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更足以讓當(dāng)今存在公“話”私打、公車私用、公請私吃、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汗顏。
廉潔文化小故事16
廉潔這個詞在我小小的腦袋里,代表著干干凈凈、不貪心和樸素的生活。
說起廉潔,我想起了一些人和事。我家原來住在學(xué)校教師宿舍的一樓,因為裝修,很多人家把裝修的垃圾堆在我家門前的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媽媽覺得很不衛(wèi)生,因為當(dāng)時學(xué)校正在建新的教學(xué)樓,有很多民工,媽媽便叫了兩個正在教學(xué)樓工地上的民工,幫忙運走門前的垃圾。媽媽問他們要多少錢,民工叔叔連忙擺手說:“學(xué)校已經(jīng)叫我們順便清理教師宿舍的裝修垃圾了,不用給錢了。要不,我們就先幫你運走這堆垃圾!眿寢屵B聲謝謝,回來感嘆的說:“老實人呢,不貪錢,如果他們不說,我們就付錢了,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是品格高貴!蔽覙妨耍骸八麄兇┑囊路敲磁K,是貴族嗎?”“他們是精神上的貴族!”“哦!”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還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暑假里,一個在英國留學(xué)的大哥哥來我家做客,他原來是媽媽的學(xué)生,談起留學(xué)生活,他說住的.地方冬天特別冷,沒有暖氣。我笑他,你真笨,買個熱水袋就行啦!大哥哥認真的回答:“現(xiàn)在的熱水袋都是用塑料做的,會污染環(huán)境,很不環(huán)保,我不提倡這種做法。”我連連拍手稱贊“我要向你學(xué)習(xí)!薄斑@沒什么,你們也能做得到!
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民工叔叔,大哥哥,他們都是我敬佩的人。廉潔的人就像一碗清水,清清白白、清澈透明,他們做的都是很平常很簡單的事,我也可以做到。真好!
廉潔文化小故事17
廉潔,自古以來就是做好官的標志。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謙就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人。他六十歲壽辰那年,當(dāng)?shù)卦S多人都送來了厚禮連皇上也送了一只玉貓金座鐘?捎谥t卻一一回絕了他們的禮物。
宋朝的包拯。當(dāng)時,包拯在端州任職,那兒盛產(chǎn)端硯。一方端硯要經(jīng)過千錘萬鑿才能生產(chǎn)出來。而當(dāng)?shù)匾恍┕賳T不顧百姓死活,大量生產(chǎn),上貢朝庭,以取悅權(quán)貴和中飽私囊。包拯自己也說:能持端州方硯,可謂死南昌無憾。可是,直到他離任,也未取一件。
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不僅以其鐵骨錚錚、英勇善戰(zhàn)讓敵人聞風(fēng)喪膽,而且還以其體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們敬仰。他把做官即不許發(fā)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后,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fā)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fā)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jiān)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fā)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當(dāng)時吉鴻昌在西北軍馮玉祥部下任營長,只有25歲。自此,吉鴻昌就將那只寫有做官即不許發(fā)財?shù)募毚刹柰霂г谏磉叄盟鳛橐幻骁R子,時刻提醒自己應(yīng)如何為人做事。這只碗隨吉鴻昌將軍走南闖北,直到他39歲犧牲。
廉潔文化小故事18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鋼!绷疂嵤欠N好習(xí)慣,它值得我們?nèi)グl(fā)揚和傳誦。
所謂廉潔就是不貪取不應(yīng)得的財物,誠實守信,做人要活得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謙就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人。他六十歲壽辰時,皇上、好友和百姓都送給他禮物,可他只收了百姓的禮物,因為他知道皇上給的是獎勵,好友給的`可能是賄賂,而百姓給的是信任。
廉潔并不是讓我們當(dāng)大官坐大位。其實我們可以從每件小事做起:考試不作弊,不偷取不屬于自己的財物,吃飯時做到光盤行動,不鋪張浪費……所以,我們要做到廉潔,做到誠信,做到清白,我們要把這個響亮的詞語傳遍到祖國的大江南北,讓我們中華民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如果人人都做到廉潔,世界將會一片和諧,再也不會發(fā)生戰(zhàn)爭,我們的生活也會過得更加美好。
我們作為學(xué)生,一定要以這種精神為目標。廉潔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人變得更加強大,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