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元宵節(jié)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jié)作文 篇1
今天,是元宵佳節(jié)。到了晚上,我們照例要去看一年一度的煙花和燈展。
路上有些人在放煙花,我們看了一會兒。所以遲到了,但煙花不會等我們的。我們到時煙花已經(jīng)開始燃放了。我們挑了一個好地方,開始看。煙花是從文化宮上放的。這些美麗的煙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彩色的.火球飛騰著,連續(xù)不斷,交映在天空的煙花中綻放。這此煙花簡直像在春天里互相爭芳斗艷的鮮花一樣,令人賞心悅目。夜空的滴滴金雨與地上開放的朵朵銀花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有的四射的煙火,組成孔雀開屏的樣子。有的煙花是圓的,密布在天孔中,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元宵節(jié)上不僅是燈的世界,也是人的海洋。無數(shù)燈與人聚在一起,構(gòu)成了景色奇異的燈和人潮。這些燈別具一格、珠光寶氣、晶瑩發(fā)亮。我看到了有個燈展畫面是一個老奶奶和壯牛組成,牛跳舞時左搖搖右擺擺,耳朵上下擺動很牛。而老奶奶舞姿生風比牛更牛。就這樣,我們在燈海中盡情欣賞。
今年元宵節(jié)真快樂。
元宵節(jié)作文 篇2
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游園會,猜燈謎、吃元宵、掛燈、小朋友們打燈籠,可開心了。我查閱了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歷史,跟大家一起學習學習。也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元宵節(jié)在中國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jié)”,又名“燈節(jié)”。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大家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故此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元宵節(jié)作文 篇3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一個高潮又到,每到這個時候,我們村都會舞龍燈。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龍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期望,也是對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飯,便和家人歡聚在一起看舞龍燈。在我們?nèi)サ臅r候,廣場上空蕩蕩的,只有一個龍頭孤零零的放在那兒。
過一會兒,幾節(jié)龍身抬過來,其他的龍身也陸陸續(xù)續(xù)地趕到。突然間,幾發(fā)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燈火通明,舞龍也隨之開始。在一旁的觀眾和我一樣都沸騰,人們興奮地叫著、喊著,我更是興奮著,好像心中有滿腔的激動。龍頭在搖擺著,還不時眨眨眼睛,透過燈光,我看見龍頭十分活靈活現(xiàn),那一片片的龍鱗是那么的清晰可見,每一個曲線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現(xiàn)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我只能滿懷期待的眼光看著這條龍,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觀眾。
前進的龍身閃閃發(fā)光的,金碧輝煌,美極,幾十米的長龍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搖擺,時而圍成一個大圓圈,時而散開,我仿佛真的看到一條龍在飛翔。龍頭抬得高高的,尾巴翹得老高,可神氣!那些舉龍燈的人上氣不接下氣,滿頭大汗。夜晚龍燈的光把黑夜照得像白天,隨著人們的呼喊聲,舞龍燈也進入高潮。它那搖搖擺擺的身體是我們五千年來歷史長河的艱辛與波漾……
這時已經(jīng)11點多,但是跟“龍”的人群還是久久不愿離去因為他們都把祖國的期待放到這條“龍”身上。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表演,還看到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龍!
元宵節(jié)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佳節(jié),聽說爸爸的工地晚上要放煙花,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下午,我就看見叔叔阿姨在商店里買了一車煙花爆竹,我數(shù)了數(shù)一共14箱,我真想晚上快點兒來到呀!我就耐心地等待著。
晚上,我趕緊把湯喝完,迫不及待地跑到放煙花的地方,叔叔阿姨已經(jīng)開始準備了,他們先把卷的鞭炮,給鋪成直的,然后把煙花擺在鞭炮的中間,叔叔阿姨們都各有一個打火機,我也有一個,叔叔阿姨上去把煙花點著,我也點著我的煙花,不一會兒,煙花就像利箭似的飛上天空,隨著“啪”的一聲響就爆炸了,火花頓時四處飛濺,五顏六色的,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黃色的、······漂亮極了!煙花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鮮花形的、有五角星形的、有圓形的······,這些美麗的煙花把遼闊的夜空裝扮得多姿多彩的。
元宵佳節(jié)的晚上真美麗呀!今天我過得真開心!
元宵節(jié)作文 篇5
震撼!除了這個詞,我想不出更多能表達我此刻心情的。或者說是。感動?
毫不夸張的說:這比新年還要有氣氛;蛟S是很久沒出來了吧。街上掛的紅燈籠,街邊樹上流星般的彩色燈管,都給這個似乎沒有那么重要的節(jié)日增添了幾分色彩。喝著遠處傳來的隱約鞭炮聲,一切似乎都那么喜慶。
我們就這樣在街邊哆哆嗦嗦的等了他們半個小時多,等來的是我沒有想到的驚喜。迎接他們的是一箱接一箱的炮綻放的煙花,很美很美,那一刻似乎我真的第一次感覺到真的節(jié)日的氣息。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無數(shù)人同時舉起手機,小視頻、照片。但我并沒有,我的父母也并沒有。也許父母是嫌太冷,但我的原因,并不是這樣,傳到網(wǎng)上又有什么用呢?也許是想記錄下這樣的美好吧,比起來,我可能有些自私,我更想好好欣賞!再美的煙火也只是一瞬間不知怎么蹦出來的一句話,的`確,看煙花起了又落,反反復復,支持它的是一把一把的鈔票罷了。
他們來了!更先看到的是兩個龍頭,這是我沒有見到過的。他們舞動著紅色的身軀,就在那一剎那,我瞬間感覺:中國的文化真的很令人震驚,單對我這個生在中國的炎黃子孫來說,出生在中國,我不后悔!本身對龍這種神圣的傳說,我是很期待和敬佩的,沒有原因,之前看過一部關(guān)于龍的電影,對這種神奇的生物我敬而生畏。高蹺,奇異的服裝、夸張的表演,比起表演內(nèi)容,我更想問的是:不累嗎?在大部隊的后面悉悉索索的幾個人踩著高蹺緩慢的前行,臉上似乎也流露著憔悴,不知為何,竟有些心酸,還有些心疼,就是這群人,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傳承了下去,敬佩。
我喜歡這種氣氛,更喜歡中國!
元宵節(jié)作文 篇6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熱鬧起來。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都要點起萬家燈火。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喜猜燈謎,共吃元宵,一家其樂融融。
小時候,每到正月十五,早晨起來,在家里逢人都要說“萬事如意”之類的吉祥話,白天,我們都等得心急,因為真正的元宵節(jié)在晚上。天終于暗了下來,等一家子的主婦們進了廚房,元宵節(jié)也就此開始。元宵節(jié),顧名思義,是要吃湯圓的。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這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同時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的親人,寄托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期望。主婦們在廚房中忙碌著,不時傳來一些歡聲笑語。不一會兒,熱騰騰的湯圓已經(jīng)端來。我們好容易吃完了一碗湯圓,主婦們開心地笑了笑。休息片刻,一大家子便朝著遠處燈火輝煌、熱鬧非凡的燈市進發(fā),一路上,一家子都歡快地笑著。
越靠近燈市,人流也越多,燈火也更加通明、燦爛。什么走馬燈、蓮花燈、鯉魚燈。。。。。。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燈,都非常精巧、玲瓏。大人們牽著小孩兒的手走,一邊走一邊跟我們介紹。事實上,我只專注于各種花燈的'色彩鮮艷,無暇顧及其他。到了河邊,河面上星光點點十分漂亮,這就是河燈。大人們說,放河燈就是表示對情人的主婦,燈月漂亮,飄得越遠,親人們所得到的美好祝福也就越多。那是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元宵節(jié)作文 篇7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