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家長會感想
開家長會是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學校生活;學校更好地了解家長,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從而使家長和學校形成合力,更好地培養(yǎng)和教育學生。一次成功的家長會,不僅能促進班主任與家長很好地溝通,而且“家校合力”將對老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關鍵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怎樣才能成功地開好家長會,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呢?我認為應做到一下幾點:
01
讓家長看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給家長看。
教室要清潔,窗戶要明亮,桌面要整潔,桌子板凳排列可以是圓桌型的。最好擺一束鮮花,在黑板上書寫“歡迎……”等字樣。這樣的環(huán)境布置,給家長以清爽、親切之感。
第二,可以把學生各科作業(yè)本放在桌面上供家長翻閱。這樣,家長就能深層次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了,也自會促使學生認真做作業(yè)。
第三,可讓每位學生給自己家長寫封信,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也可以是自己當著父母面不好意思開口說而只適宜于筆頭交流的問題等等。
第四,可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把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情況用圖像生動地反映出來,使家長對學生的校園生活有一個形象地了解。
第五,把學生的才華展示出來。
可以大膽的嘗試與改革,由孩子們自己來總結班級各項活動。把班級工作分成幾大塊兒,分別由分管日常工作的班委干部匯報情況。
如班級文體活動由體育委員匯報,班級好人好事由組織委員匯報,其實最了解班級日常管理的就是這些孩子。由學生來匯報班級活動的家長會很受家長的歡迎和好評。
02
讓家長說
第一,可以請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長談談他們的一些經(jīng)驗和做法。
第二,可以就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如針對學生的網(wǎng)戀問題,建議家長在家如何督促孩子提了一下建議。也可以就學生的潛質和特長,以及學生長大后愿意和適合作什么樣的工作進行探究。
第三,可以請他們談談對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建議或意見,班主任可以從中汲取營養(yǎng),也有利于學校教育工作的改進。
第四,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對話,說說他們各自的困惑和心里話。這會給家長和學生的心靈以極大的觸動,增進理解。
此外,要使家長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各位班主任還要注意:
一、會前班主任要掌握翔實的資料。
班主任老師要掌握學生在思想、學習、心理素質、體育鍛煉等方面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變化,針對具體癥結,采取相應措施。班主任老師要做有心人,將平時的觀察、與學生座談等了解到的情況,記錄并注意歸納梳理,對每個學生做全面分析。班主任老師還應同任課老師聯(lián)系,注意傾聽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評價學生時,既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盲目相信。
二、當班主任在匯報班級情況時要注意:
一是切忌“一言堂”,應是多種角色的共同參與,可以請學生、任課老師一起匯報;
二是凡是涉及少數(shù)同學的問題,對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不是熱點,不能引發(fā)多數(shù)與會者的共鳴,盡量不講。
三、和家長個別談話,要講究一點藝術。
對學生的優(yōu)點要“放大”,對學生的缺點要“縮小”,多贊揚,少批評。
四、這樣的家長會要不得。
告狀會。學生怕召開家長會,特別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頗有“讀書不用心,愧對父母親”之感。有的班主任為了教訓一頓平時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借家長會之機向其父母告狀。這樣做,可能激化師生矛盾,產(chǎn)生對立情緒,工作更難開展。
訓話會。家長有時也怕開家長會,子女成績不理想,頗難為情,仿佛低人一等,班主任在臺上板著臉,宛若對學生作缺席審判,家長心里也在受煎熬,家長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班主任對學生指責與訓誡的替罪羊、出氣筒。
總之,只要正確地引導、溝通、協(xié)調(diào)配合,學校、家庭目標一致,兩種教育力量擰成一股繩,必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然而,家長會只是形成學校、家庭教育合力的一種途徑,家長會到底怎樣開,具體的模式?jīng)]有定論。
但基本的原則應該是有利于素質教育,有利于老師與家長、學生的相互交流與協(xié)作,有利于孩子們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學校、班級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