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常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風俗自然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我故鄉(xiāng)過元宵的風俗。
早晨,我媽一把拉起還正在被窩里做好夢的我,大聲對我說:“快點洗臉刷牙,然后來吃湯圓!蔽矣致掏痰靥苫乇桓C里,沖媽媽揮了揮手,說道:“你這么早叫我起來吃湯圓干嘛?我還要再睡會兒呢!”媽媽一聽到我的話,立刻從普通說話聲轉變?yōu)楠{子吼:“快給我起床吃湯圓,今天可是元宵節(jié)!蔽冶粙寢尩暮鸾新暸枚渖,只好不情不愿地從被窩里爬起來吃湯圓。聽說吃了湯圓,一年里就會平平安安,一帆風順。
湯圓一吃好,我就趕緊下樓去看人家舞龍燈。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舞了,最前面的那個龍頭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威風,舞龍頭的那四個年輕人也舞的很好,步伐整齊一致,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無數次刻苦訓練的結果?笩舻氖且粋個壯實的年輕人,他們也緊跟著節(jié)奏隨著“咚咚咚”的聲響,時而快跑時而慢走,時而又發(fā)出一聲吼叫,十幾個年輕人的聲音凝聚在一起,氣勢如虹,而這條威風凜凜的龍一會兒騰空駕云,上下翻滾,猶如蛟龍出海,蔚為壯觀。漸漸地,夜晚來臨了。
在我的故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夜晚可是花燈們的主場。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亮了起來,有錦鯉樣的,也有荷花、梅花等自然景物樣的,還有畫著《西游記》等名著里的故事情節(jié)的,一盞盞各色各樣的花燈使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看到了這個,另一個便飛上天去,看到了那個,又有一個悠悠地飄向遠方。
元宵節(jié)就這樣,隨著花燈離開了,年也就隨著元宵節(jié)的結束而結束了,我們也迎來了新的一年。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2
元宵和湯圓是元宵節(jié)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美食。雖然它們味道相仿,可是做法和來歷卻各不相同。它本有多種名稱,如粉果、面繭、湯餅等。在明永樂年間才定名為元宵。據說袁世凱做了大總統(tǒng)后因為“元宵”和“袁消”同音,就下令讓人們不許叫“元宵”,只能說“湯圓”了。
不僅名字相異,它們的制作過程也有很大區(qū)別:元宵是“滾”出來的,而湯圓則是包成的。黑芝麻加糖,油和一些堅果,攤成餅后切成小塊,沾上水后放到糯米粉里搖晃,反復五六次就可以制成面皮勁道,爽口有黏性,湯汁濃郁清香,餡料緊實,讓人難以忘懷的`元宵。
和元宵相比,湯圓的做法更接近餃子,糯米粉和水以后切成小塊,把它們壓成餅,再將芝麻餡均勻地包裹進去,揉成球狀就可以了。盡管餡料和元宵相同,但是松軟的外皮卻使它融化得厲害,吃起來十分軟糯,湯汁相對稀薄,不粘牙,但是更容易被弄破。
湯圓和元宵本是一種東西,相傳古時候的人們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地勞作,吃的飯也十分粗糙。玉帝擔心再這樣下去,人們都會生病。太白金星建議先讓人類都生一場小病提醒他們。衲陀祖師聽了,往人們的鍋中放了瘋人藥,讓人們都瘋了:女人做飯待客,男人殺豬送酒,孩子們到處玩樂,人們都不下地干活了。玉帝見藥效過了頭,便命菩薩給人們治病。她用芝麻當藥引,白糖花生為輔,用糯米包裹后下在人們的湯里,大家吃了以后繼續(xù)干活,男耕女織,也學會了要勞逸結合的道理。從此以后,人們每年春節(jié)后都吃湯圓。
做飯剩下的糯米粉可以做成實心的面球,和吃剩的元宵放到油鍋里炸,等到外皮金黃即可出鍋。這樣做的炸元宵外酥里軟,形狀較扁,油而不膩,很好吃,但不能用湯圓做,容易爆開。
元宵的吃法雖然多種多樣,但它蘊含的團圓愿望卻是相同的。裹在糯米里的芝麻,飽含著親人們對你的關懷和祝愿,也飽含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跟期待。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3
人們常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元宵節(jié)邁著輕快的腳步悄然而至。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節(jié),一說到元宵節(jié),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湯圓。湯圓寓意著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總會聚在一起,吃上一口湯圓。歡歡樂樂的喧鬧,又白又胖的湯圓,家人圍聚一桌,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了吧。
鍋中下入湯圓,圓溜溜的`。煮好的湯圓活像一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的味道,代表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湯圓口感細膩,并且有嚼勁,美味香甜,軟軟糯糯。一口下去,如同在那甜醬里遨游,在超軟的棉被上翻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當我端起一大碗湯圓,三下五除二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吞進肚里,燙得我直跳,家人看我這舉動,全都樂呵呵的笑了起來,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明月當空照,我望著月亮,真圓呢!“這也是團團圓圓的意思吧!”妹妹說道。月光照在她天真、單純的臉上,她似乎正在思考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又好似正發(fā)著呆。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照”,我們這里的元宵節(jié)雖沒有大張旗鼓,懸燈結彩,但是卻洋溢著家人對彼此的愛意!這是一張樸實無華、美好的照片!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4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而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說到端午要吃什么,那非美味的粽子不可了。這一天大街小巷都在賣粽子,一個攤上一排香噴噴的`粽子讓人們精挑細選。那新鮮的粽葉包裹著嫩嫩的糯米,有紅豆餡的,有肉餡的,還有蛋黃餡的……不僅口味多,形狀也各異。看得人都眼饞,人們沉浸在這美味的氣氛里,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我們家的粽子都是親手包的,奶奶說自己包的粽子那才叫香。媽媽把糯米放在一個碗里,清洗干凈,把糯米拿上來。再準備紅豆和一大把粽葉。我問媽媽:“我可以和你們一起包嗎?”“當然可以啦!”媽媽說。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挑了一片粽葉,放一些糯米和熬好的紅豆進去,再把粽葉包好,就做成了一個粽子。奶奶把我們的粽子放進鍋里,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能出鍋了。我吃著粽子,心里有種說不得開心。
聽,我們又唱起了童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有如這童謠里說的那樣,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5
提到元宵,無論是剛戴上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是已經滿頭銀絲的老人,嘴中都能感受到一股絲絲滑滑的湯圓甜味,眼前都會浮現出一盞盞美麗的花燈和拿在手中搖的著癩子。
元宵那天,城市公園里到處都有掛著的彩燈。這些彩燈的顏色繽紛,形狀更是五花八門,遠遠看去就像是彩色的波浪。彩燈上都掛著謎語,靜靜的等待著人們猜出它們的謎底,把它們撕下來。
鄉(xiāng)下雖然沒有城市中賞花燈猜燈謎這么熱鬧,但元宵過得也很有趣。晚上吃完了寓意“團團圓圓”的湯圓,就迎來了平湖農村的一大習俗——著癩子。就是用稻草捆在棍子上,點了火,一邊跑到田間地頭搖手中的火把,一邊念著:“著癩子,著癩子,自家田里出金子。”聽奶奶說,這樣自家田里能五谷豐登,糧棉茂盛。天色漸暗,我的心也越跳越快,期盼著能快點著癩子。這不,老爸剛幫我扎好草把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接過,持在手中,擺好了姿勢。老爸為我點上了火,此時,我就像是一名火炬手。我看著手中草把子上的細小火星到處飛濺,心中有一絲忐忑,但更多的是對著癩子的興奮。我吸了一口氣,搖著草把子,歡快地跑到田間地頭,念著那首小調:“著癩子,著癩子,自家田里出金子!睗u漸的,更多的'大人和孩子跑到田中,揮舞著草把子,擰著不同版本的小調。火光似乎照亮了整片天。
夜深了,但元宵的氣氛絲毫未減,不知是誰家放的煙花,為元宵又增加了幾分美。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6
我的家鄉(xiāng)在安康的鄉(xiāng)下,因為是在鄉(xiāng)下,所以民風很重,在這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便是元宵節(jié)了。
元宵節(jié)的出現是源于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四處傷害牲畜及人,人們就去打它們。一天,一只神鳥因為迷路降落人間,意外地被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傳旨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活物都燒死以示懲罰。天帝的女兒心善,不忍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危險,偷偷駕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眾人。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十分驚慌。后來,有個老人家想出個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爆竹、放煙火。這么一來,或許可以逃過一劫!北娙艘矝]有辦法,只得照做。到了正月十五這晚上,天帝往下一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還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百姓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件事,從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這就是元宵節(jié)的傳說由來。
在我的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是必要賞燈的,所以人們會事先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打個大棚子,把準備好的花燈掛上去,大家都盼著黑夜的到來。終于,當天邊的最后一絲紅散去后,掛在棚子上的花燈亮起來了。霎時間,那剛暗下來的天又被照亮了,五彩斑斕。紅的'、黃的、綠的,各色的,都有。不光是燈的顏色,它們的樣子也各有不同。有走馬燈、有玻璃材質的燈,由清一色的牛角燈,有紗燈。而最有趣的,是由麥苗做成的一兩條碧綠的長龍……
等到天色再暗一點,人們也不賞燈了,他們干什么去呢?去吃元宵。人們先把元宵從冰箱里取出來,再把它放進煮沸的水里,慢慢的元宵不在硬了,他在鍋里翻滾著,幾分鐘過后,他已經變了一個樣,成為人們口中入口即化的元宵。我最喜歡芝麻餡的元宵,你呢?
我喜歡元宵節(jié),不是因為它的傳說,不是因為它的燈會,也不是因為在這一天能吃到元宵,而是在這一天,我們的親人可以團圓。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又到了,這個元宵節(jié),我是在學校與老師同學們一起的。
星期五的下午是學校的鬧元宵活動,我們班到齊后一起排隊到二號樓底下猜燈謎,到了樓下,我仿佛到了大型的游樂場,這里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一排排紅色的大燈籠映入眼簾,還有一張張五顏六色的燈謎紙,多美麗呀!哪邊還有領獎區(qū),兩個積分可以換一個小型玩具,我左看看右看看,找到了一個燈謎:五個兄弟排一排,有高有低(打一部位)。這多簡單吶,我想:這不就是手指嗎?我一下就猜到了。旁邊還有一個摸牛角的游戲,我想過去試一下,可沒想到玩的`人太多了,只好換一個游戲。我又玩了夾乒乓球,我和一個女同學玩,老師說開始我們就拼命的夾乒乓球,第一次夾的時候,我覺得好滑呀,根本夾不起來,旁邊的女同學已經夾起了兩個,我越來越著急。終于我也夾起來了一個,慢慢的,我越來越熟悉了,比賽結束時,我居然贏了。夾完乒乓球,我又到食堂那邊包湯圓,還有許多同學一起包湯圓,她們包的又大又圓,白胖胖的?蓯蹣O了。
這個元宵節(jié)真是太有趣了,我玩了很多游戲,還用積分換了幾個禮物。收獲滿滿。真是太開心啦!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8
每個節(jié)日都會有它不同的風俗與習慣,每個節(jié)日的味道也截然不同,你知道元宵節(jié)的味道是什么樣嗎?
元宵節(jié)我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在那里我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這段難忘的記憶也在我的內心留下了幾顆閃亮的星星。
一到奶奶家,一股面團的香氣就撲面而來。見我進來,奶奶連忙用兩只沾著面粉的手招我過去。我一看便一驚,桌子上是滿滿的食材,一個大盆子中竟然有一團面團!皝韥韥,奶奶教你炸湯圓!”奶奶邊說邊用手從大面團上抓下一小塊,先用手壓平后包成一個圓,只留出一個小口,再將一大勺黑乎乎的黑芝麻糖漿灌進去,最后用手將小口封住,一個小巧可人的圓子便做好了,白色的表皮下透著些許誘人的淡灰色。
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立刻投入這項看似十分簡單的“工作”。可是包圓子似乎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包的圓子奇形怪狀,不但難看,還會“露餡兒”!安灰,慢慢來,總會好起來的!蹦棠檀认榈'聲音在我耳邊一直鼓勵著我,我不斷地摸索嘗試,終于我包圓子也變得有模有樣起來。
接下來便是令人期待的炸圓子環(huán)節(jié)了,這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奶奶將油燒開,金黃的油鍋熱氣騰騰,不斷冒著泡泡,一個個白色的小圓子落下去如同跳水運動“圓”,激起一連串的小水花,還發(fā)出“呲啦呲啦”的響聲。奶奶用兩根長長的筷子上下翻動著,白色的小圓子表面漸漸開始泛黃,那誘人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又過了十幾分鐘,圓子表面如同換上了一件新外衣,渾身變得金黃透亮。奶奶用勺子將圓子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盤中,我忍不住抓起一個就往嘴里塞,燙得直呼氣,奶奶見狀笑道:“哎!慢點呀,別燙著!”待圓子有些冷卻后,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咬破那金黃酥脆的外皮,一股濃郁的香氣就在我嘴里彌漫開來,突然我感覺嘴中一甜,原來是嘗到了“藏”在圓子里的黑芝麻餡兒,就著脆脆的外皮一起咀嚼,香甜可口的味道仿佛令人置身仙境。我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等到圓子滑落腹中,嘴里仍有余香,使我回味無窮。
元宵節(jié)的味道是香甜的,但我更明白,這其中也飽含著奶奶對我濃濃的溫情與愛。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9
今夜的月并未滿含孤獨地藏在高空中那層層云間,她皎潔如玉,照得我們心中歡喜……
正當感嘆“夕陽真美”時,再拾眸已華燈初上。小樹林旁的路上,人與人擦肩而過,個個都懷有心事……我從常去的小賣部走過,走在回家的路上……
兩年了,因種種原由,我沒有和爺爺、奶奶三個人一起過這本該團圓的元宵節(jié),心中處處是歉意……到家時激動的苦與酸涌上心頭,未說出第一句話,爺爺就把我拉進屋內。屋里很暖和,奶奶坐在炕頭,木桌中是奶奶親自做的元宵,見我回來了,一下子回過神為我找坐處。
元宵節(jié)開始了……
嘴里品著不同口味的元宵,爺爺奶奶在一旁嘮嗑,型號絕版的電視,一個節(jié)目接著一個節(jié)目地按順序播放,窗外的月依舊亮,但我卻紅了眼眶,可能是因為這一切都承載了太多元宵節(jié)的舊事……
那年天很冷,我用紅毛線扎著雙馬尾,坐在與自己同樣高度的鐵凳上小口小口吃著元宵。當時問著最幼稚的問題,看著最單純簡單的世界。爺爺奶奶就在一旁,他們會一同帶我放下未吃完的元宵,打上花燈,在小樹林旁的路上。放眼去看家家門口都會有一個天真無邪的打燈小孩,滿天都是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明月也毫無閑暇之時,他會為這團圓的人家送去祝福,默默收藏在每個人的時光檔案中。樸素也讓人覺得很美好。
離開的'時間快到了,我再次與爺爺、奶奶打起花燈,晚間的風吹起奶奶齊肩的白發(fā),月光散在我們走過的路上,仿佛回到過去實則一直在面對新的開始。我們仨一直會是我們仨,在這樣一個有風韻的節(jié)日感受風俗。
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流逝,那些散碎在元宵的舊事含著月光共同歡喜。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0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元宵是我們中國的一種風俗,可謂是一種熟悉的家喻戶曉的風味。
傳說: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恒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恒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后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游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作‘宵’,所以叫‘元宵節(jié)’。到后來,司馬遷創(chuàng)立《太初歷》時把元宵節(jié)定為重大節(jié)日。
談到元宵,不管是上學的小孩子,工作的.大孩子,還是已經頭發(fā)蒼白的老孩子,口里總會有一種膩膩的、甜甜的湯圓的味道,什么樣的孩子也忍受不住湯圓帶來人們快樂的甜甜的滋味。元宵節(jié)的晚上,鍋里有著幾種口味的湯圓,我眼睛立馬放起光來,夾起一個湯圓放進嘴里咬了一口,又吐在碗里,"好燙啊!怎么這么燙啊!〃我嘴張得大大的,用手扇著風。等湯圓不燙的時候,我把湯圓咬開來,芝麻的香甜可口讓我滿足味蕾,再把湯圓咽下去,滑潤的湯圓,順著我的喉道滑了下去,一股暖流涌了上來,我吃完一個接著另一個,一下子湯圓就被我吃完了,我的肚子也滿足了,我大喊一聲:"啊!真的是太好吃,我飽嘍!〃長輩們都笑了起來。
除了吃湯圓,還有看花燈的習俗。各種各樣的花燈讓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顏色讓人停留不前,到處都有著喜慶的氣氛,花燈的形狀大不相同,什么樣的形狀都有,不像西瓜燈一樣形狀都是一樣的,有的花燈像西瓜,有的花燈像人,有的花燈像龍,這樣的花燈才更加有趣,看了之后讓我久久不能離開呀!
雖然夜深了,但是元宵節(jié)的氣氛,久久不能消散,正月十五是團團圓圓的日子。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1
今年的元宵節(jié),比以往元宵節(jié)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上,只見馬上人山人海,整條馬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qū)。“千萬”條金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花燈真是令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通信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jié)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xx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啊?茨蔷徘S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后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2
都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jié)向來是熱鬧的,逛燈會,看花燈,猜燈謎……在我的家鄉(xiāng),每逢元宵還有一項特定的活動,那就是——吃元宵。
我查資料得知,元宵以前叫“湯圓”或“湯團”,因其是元宵節(jié)的特供美食,便逐漸被稱作“元宵”了,至今不少地區(qū)還叫“湯圓”呢!“湯圓”或“湯團”都有“團圓”的意思,正月十五吃湯圓的習俗自古就有,寓意美美滿滿、闔家團圓。
元宵節(jié)的下午,奶奶就開始張羅著自己動手做元宵。香噴噴的芝麻糖餡早已準備好了,元宵的餡花樣很多,但我們家最喜歡包的還是芝麻糖餡,奶奶總說芝麻糖餡又香又甜,吃了這日子啊也是甜甜蜜蜜的。雪白的糯米粉已被揉成了一大團,像個大而結實的棉花糖,惹得在一旁看著的我,饒有興趣的去幫忙。
只見奶奶先把一小團米粉搓圓,再慢慢的`旋轉著捏成一只小碗的形狀,然后舀一勺餡放進“小碗”里去。接著奶奶轉著“小碗”十指翻飛,眨眼之間一個圓圓的元宵就誕生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一小團米粉,搓圓、捏成碗狀、放餡兒、封口,一個小小的元宵就成型了,只是沒那么圓?粗业摹白髌贰保棠桃贿吔o我展示她前面那一小排圓滾滾的“白玉球”,一邊傳授經驗:“一定要搓圓,這樣才能團團圓圓嘛!”
忙活了一下午,夜幕降臨時,熱騰騰的元宵也上桌了。白白的、軟軟的,一顆顆晶瑩剔亮,隱約可見里頭的芝麻餡。我舀起一個湯圓,輕輕一咬,哇,那又香又甜的芝麻便涌了出來,在口中慢慢化開,怎一個“美”字了得!
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品嘗湯圓,說著笑著,窗外亮起了花燈,屋子里洋溢的滿是溫馨,團團圓圓,團團圓圓……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3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熱鬧非凡的春節(jié),粽葉飄香的端午節(jié),登高祈福的重陽節(jié)。每個節(jié)日都有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
在元宵節(jié),每人都會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湯圓用黏黏的面團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紅、有黑、有白各式各樣。煮好的湯圓像一個個可愛的胖娃娃,各個都是那么的圓,那么的白,仿佛是一個個雪白的絨球,咬上一口燙燙的巧克力餡兒像流水般滾入心脾,嘴巴里充滿濃濃的巧克力味,舌尖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味道。
元宵節(jié)不僅有好吃的元宵,還有美麗的夜市。夜市好熱鬧!五彩繽紛的服裝貨攤,各式各樣傳統(tǒng)的.小吃攤在人行道的一側由東向西排成了長龍,來往的顧客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再往前走,展出的燈河可多了,名目繁多,不勝枚舉。有蓮花燈、走馬燈、塔燈、牛燈,有的是一律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你看那塔燈由香水制成,五屋飛檐式的建筑,外面掛小彩燈,五顏六色,美不勝收。一陣微風吹發(fā)出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突然天空中發(fā)出“砰”的一聲,我們抬頭一看,原來精彩的煙花表演開始了!煙花騰空而起放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白的、紅的、黃的像朵朵怒放的菊花,真是好看極了!五彩繽紛的“連還珠”在空中開放了,傳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音,好像百馬在為歡慶的節(jié)日唱贊歌。煙花接連不斷,有的像垂柳,有的像噴泉,有的像天女散花。很快煙花表演就結束了,我們漸漸擠出了人群。
皎潔的月光,絢麗的花燈,我不由想起了崔液的《上元夜》中的詩句“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币荒暌欢鹊脑(jié)總是過得很快,夜市中的人們漸漸的都散了,我們也隨著人群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我相信明年的元宵節(jié)會辦的更加豐富多彩!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4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來臨了,我的家鄉(xiāng)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
聽爸爸說這個節(jié)日可大有來歷呢。傳說有一只神鳥被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大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知道后立馬通知人間。有個人想出辦法: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幾天掛紅燈,點爆竹,放煙火。這樣天帝就會以為是天兵燒的火,就不放火了。
元宵節(jié)白天,我們掛燈籠,點爆竹,街上還有稀稀疏疏的人。大人們手里提著東西,匆匆向家里趕去;小孩兒們有的拿著摔炮或擦炮跟同伴們打鬧,看誰扔的響;有的抓著一把糖果跟同伴一起吃;有的跟同伴炫耀自己的新玩具,玩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jié)晚上,人們都在家里吃飯,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大人們坐在飯桌前邊吃邊高談闊論;小孩子們則聽大人們說話,吃一會兒,聽一會兒,場面有趣極了。
元宵節(jié)不僅要吃餃子,還要吃元宵。晚飯后孩子們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吃元宵。一碗碗熱騰騰的元宵擺在眼前,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甜甜的,美味極了。
吃完元宵后,大人們會帶著小孩去大召廣場玩。幽雅的古城中人山人海,古樓燈火輝煌,紅燈高掛;廣場中心有人扭秧歌兒、舞龍,看熱鬧的人也絡繹不絕。整座城市充斥著歡聲笑語……
教師評語:這篇習作語言質樸,用詞準確,整篇作文緊緊抓住“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這一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展開,將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按時間順序形象地刻畫出來。結尾用場面描寫突出了人們在這一節(jié)日歡樂的情景,深化了主題。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15
“賣湯圓,賣湯圓……!”我在廚房邊唱歌,邊看爺爺煮湯圓,許多湯圓一起下鍋,在水里舒舒服服泡溫泉,“咕嚕咕!奔t棗、紅糖、花生、芝麻各種餡兒的湯圓散發(fā)著自己的香味,從廚房一直飄到客廳。小湯圓們有的游到深水區(qū),有的睡著,讓我目瞪口呆的是有的竟然一邊睡一邊漂浮到面上,我用筷子去碰了一下,它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奶奶在旁邊慈祥地說:“想偷嘴啊,起鍋以后多吃點!”
湯圓被撈了起來,潔白的湯圓軟軟的,一到嘴里黏黏的、香香的,我心里癢癢的。趕緊動筷子了,爺爺指著我的臉呵呵笑到:“快看,嘴都沒擦,趕快擦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元宵是湯圓嗎?其實它們并不相同。但是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湯圓呢?原來北方人在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正在向南方人靠攏,因為現場制作元宵的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湯圓。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同時。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關于元宵節(jié)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迷了路而降落在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大發(fā)雷霆,就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去人間放火,把人統(tǒng)統(tǒng)燒死。天帝的女兒便偷偷下凡告訴人們,眾人聽了嚇得不知怎么辦。過了一會兒,一位老人想出一個辦法:“在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戶人掛燈籠,放煙花,天兵就以為我們死了!甭犃死先说脑挘蠹荫R上開始行動,天兵看人間一片火光就不在放火了,心想:這么大的火絕對燒死人們了。就回去告訴天帝,人間發(fā)大火,不用放火了。人們保住了生命,為了紀念這一天,從此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還要放煙花,點燈籠。
元宵節(jié)不愧是我最愛的節(jié)日,既是好吃的又有神奇的故事。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節(jié)12-07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風俗作文經典(12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