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
今天可是個好日子,因為元宵節(jié)到來了!
每到元宵節(jié),人人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心的聊著天。而小孩子則匆匆的扒拉幾口飯,就成群結隊的上街看煙花,街上到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都燈火通明,色彩絢麗,喜慶而又美麗。
孩子們個個手里拿著姿態(tài)萬千的燈籠,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流露出歡快的神情,有的`高興的叫了起來,用聲音來表示高興和興奮,有的張開雙手用動作來表示無法言表的激動。
放鞭炮可是這個節(jié)日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時候孩子們都拿出自己精心挑選、珍藏已經(jīng)的鞭炮,三五成群地聚攏在一起,隨著鞭炮那震耳欲聾的響聲,孩子們興奮地較量著誰的鞭炮更響,鞭炮聲、喊聲、嬉鬧聲給這個節(jié)日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晚上更是熱鬧非凡。到處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們肩挨著肩,腳踩著腳,孩子們在人群中來回的穿梭。
“哎喲,好疼呀!”
“是誰原來是撞到人了?”
還沒來得及說聲對不起,就又被人群給沖散了。
人們在這些重要的節(jié)日里,盡情地展現(xiàn)著自己的特長。如踩高蹺、戲曲、打鼓等。
孩子們回家后依然沉浸在快樂之中,元宵節(jié)真是這里最美的一道風景線,這一風俗給當?shù)氐娜藗儙砹藷o限的快樂。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2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jié)除了吃元宵,還要賞燈和猜燈謎。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存在了。關于元宵節(jié)的來歷,民間有一種有趣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得知后大怒,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降火于人間,把人類都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到百姓們無辜受難,冒著生命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位老者想出了辦法:“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都在街上掛起紅燈籠,這樣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fā)現(xiàn)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就稟告天帝不用再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
我也有幸體驗到了猜燈謎的樂趣。在課上,張老師拿出了幾個燈籠,每個燈籠上都懸掛了一張紙條。老師讓我們猜紙條上的謎語。第一個謎面是:“我在山東”,打一字。答案出現(xiàn)了:“東!”“山!”“煙!”……我細細思考了一番,把“我”字放到“山”的東面,也就是把“我”放在“山”的左邊,那就是“峨”字!于是我舉手回答:“答案是峨,峨眉山的峨。”
“回答正確!”
其實除了猜燈謎,古代詩人在元宵燈會的環(huán)境下,也佳作頻出。比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年時,花市燈如晝!比缧翖壖驳摹肚嘤癜浮罚骸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庇秩缋钋逭盏摹队烙鰳贰ぢ淙杖劢稹罚骸霸压(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痹(jié)的浪漫愛情在詩詞中可見美好。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3
等于等到了今年的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一到元宵節(jié),街道人來人往、人山人海,校園傳出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老師、同學們臉上都充滿了開心、愉樂的.心情。
我們學校舉行了歡樂鬧元宵的活動;顒舆m合猜謎語、做燈籠、包湯圓、玩游戲。玩游戲和猜謎語可以得到印章,二個印章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品。
終于等到了下午,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跑到了猜謎語的地方,發(fā)現(xiàn)猜謎語的地方掛了許多的燈籠,而且這些燈籠都是我們同學做的,每個燈籠都很漂亮,五顏六色,看得我眼花繚亂。燈籠旁邊掛著一個謎題,有些謎題特別難,你得絞盡腦汁的想,才能答對這些謎題。
我們班有的同學還去玩了好玩的游戲,游戲有畫龍點睛、夾乒乓球、投乒乓球到垃圾桶等等。排隊的同學一大堆,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最后,我猜謎語答對了十一道題,獲得了十一個印章,換了四個小獎品,其中有一個是棒棒糖,嘗了嘗,發(fā)現(xiàn)又甜又美味,看來自己努力得到的東西是最好的!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不知不覺就要放學了,放學前,我們班還下去拍了幾張漂亮的照片。
一個開心、有趣的元宵節(jié)就過去了,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4
春節(jié)可以說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在春節(jié)的尾聲之際,就是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吃元宵的節(jié)日,元宵還有一個名字叫“湯團”,我們家的湯團通常都是自己做的。
每逢元宵節(jié),媽媽都會買一大堆糯米粉來做湯團,我自小就喜歡屁顛屁顛地跟在后頭看媽媽做湯團,漸漸的也就會做了。
現(xiàn)在還清楚的記得我第一次做湯圓的情形,不禁覺得好笑。
我一手拿著面團,一手呈“U”形,一深一淺地把面團摳出碗狀,但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面團,竟被媽媽加多了水,又因用力過猛導致雙手沾滿了面糊。要知道我可是最討厭這種似黏非黏,但能沾滿雙手的東西了,便自然地甩著雙手,希望能把它們?nèi)踊孛媾枥,可是卻越粘越牢。
正在絕望之時,媽媽走過來,抓起一把面粉往我手上撒,我兩眼茫然的望著她,十分不解,但更多的是驚奇,“這難道不會使我的手更黏”我想。甚至都沒注意到,我把話說出了聲響,引起了媽媽的注意。
“等著瞧吧!”媽媽神秘兮兮地一笑,我的'心簡直跳到了嗓子眼,一秒間一個天真的想法閃過——我的手就此分不開了。
不知是因為我當時的天真爛漫,我竟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在這一瞬間閃過的念頭在我的心里逐漸被放大,被認可,同時被放大的還有我的恐懼和焦急。
“好了!”我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半信半疑。當然這,真的發(fā)生了。
松開后我本能地,用被問號充滿了的目光投向媽媽,她笑了,卻沒有回答我。
好奇和興趣促使著我接著包下去。不一會兒就有了滿滿一盤,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家伙亭亭地立在盆中。
“上鍋!”我興奮的大喊,此時的窗外已染上了點點紅暈,已至黃昏。
當他們再一次出鍋時,太陽已經(jīng)躲到青山之后了。
咬一口,一股暖意襲來軟軟的,Q彈的面團配上肉,如絲絨般順滑,淌入口中。
這香甜的味道,豈不就是勞動的味道,家的味道,不是幸福的味道么?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風俗自然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我故鄉(xiāng)過元宵的風俗。
早晨,我媽一把拉起還正在被窩里做好夢的我,大聲對我說:“快點洗臉刷牙,然后來吃湯圓!蔽矣致掏痰靥苫乇桓C里,沖媽媽揮了揮手,說道:“你這么早叫我起來吃湯圓干嘛?我還要再睡會兒呢!”媽媽一聽到我的話,立刻從普通說話聲轉變?yōu)楠{子吼:“快給我起床吃湯圓,今天可是元宵節(jié)!蔽冶粙寢尩暮鸾新暸枚渖,只好不情不愿地從被窩里爬起來吃湯圓。聽說吃了湯圓,一年里就會平平安安,一帆風順。
湯圓一吃好,我就趕緊下樓去看人家舞龍燈。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開始舞了,最前面的那個龍頭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威風,舞龍頭的那四個年輕人也舞的很好,步伐整齊一致,一看就知道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刻苦訓練的結果?笩舻氖且粋個壯實的年輕人,他們也緊跟著節(jié)奏隨著“咚咚咚”的聲響,時而快跑時而慢走,時而又發(fā)出一聲吼叫,十幾個年輕人的聲音凝聚在一起,氣勢如虹,而這條威風凜凜的'龍一會兒騰空駕云,上下翻滾,猶如蛟龍出海,蔚為壯觀。漸漸地,夜晚來臨了。
在我的故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夜晚可是花燈們的主場。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亮了起來,有錦鯉樣的,也有荷花、梅花等自然景物樣的,還有畫著《西游記》等名著里的故事情節(jié)的,一盞盞各色各樣的花燈使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看到了這個,另一個便飛上天去,看到了那個,又有一個悠悠地飄向遠方。
元宵節(jié)就這樣,隨著花燈離開了,年也就隨著元宵節(jié)的結束而結束了,我們也迎來了新的一年。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6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宵節(jié)地位舉足輕重,一過正月十五年就過完啦!所以人們要在辛苦勞作之前抓住這個機會再熱鬧一番,同時也意味著一年中美好的開端。
無數(shù)文人墨客也為它留下了美好的詩篇。所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睍r過境遷,許多風俗早已留在歷史的畫卷里,而人們對它的重視卻絲毫未減!
在我的家鄉(xiāng)濮陽,每年元宵這一天人們吃完熱騰騰的湯圓或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以后就會陸續(xù)走上“群星璀璨”的街頭,走進廣場走進公園,遠遠就會看見有小商小販的小燈籠、音樂魚、等各種聲樂玩具,。
小孩子們拿上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樂開了花。游人如織宛若白晝的.廣場里,各種造型的燈展栩栩如生,有的清一色人物造型,如孫悟空、豬八戒。有的是各種鮮花的造型,最受歡迎的當數(shù)大型開一合的荷花燈為節(jié)日增添許多喜慶氣氛。有的一律是個動物造型的花燈,像丹頂鶴、熊貓、小鹿,那可是孩子們的最愛。
有的小攤位前也搞起了活動。太逗了,猜中了燈籠上的字謎便會得到一個相應的東東,若是猜不中也沒關系,攤主會送你一些諸如竹竹蜻蜓、生肖手鏈之類的東西。
做糖人的小攤子也異;鸨鞣N生肖造型栩栩如生,吃到嘴里又甜又粘,有時候看著這么可愛的唐人甚至不忍心吃了……
今年的氣氛不是往年紅火,大家都緊閉家門,守著家里的這份《小團圓》小溫馨。用手機微信給親人報聲平安道聲祝福就算過節(jié)啦!一些可敬的人們堅守在一群的一線。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也在堅守著各個崗位的一線。在這里我也想說一聲。叔叔阿姨你們辛苦啦!你們致敬!
這個月圓夜讓我們對著月亮祈福,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讓我們都懷著堅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期許,共渡難關!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7
元宵時,在我們那總能看到家家戶戶都掛著美麗炫彩的燈,各式各樣的,而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據(jù)說是漢文帝時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誅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jié)。
我最喜歡元宵節(jié)的夜晚,那讓人激動、興奮的場景,使我念念不忘……
元宵節(jié)那天晚上,燈火通明,抬頭望去,不僅能看到皎潔的月亮,還有那一排排掛著的炫麗的彩燈。那天我和媽媽走在街上,我笑著對媽媽說:“媽媽看那邊有好多漂亮的燈呀!”,我蹦蹦跳跳跑了過去,好多呀!掛著的有宮燈、馬燈、……。有些燈上貼有豐富有趣圖案的紙?zhí)貏e引人注目,這些燈不僅街上有,房屋的兩邊和樹上都掛滿了,在燈光的照耀下,樹的魅力無限綻放了出來,每個燈都別出心裁,在風中飄蕩著,燈中圖案仿佛活了起來,更加動人,城市也變得更加亮麗,色彩斑瀾,城市也更熱鬧,人越來越多起來。
不久我發(fā)現(xiàn)有一家賣花燈,朝著那邊店,快步跑了過去,哇!這里有各種各樣的花燈;我向媽媽揮了揮手喊到:“媽媽,你看這邊這也有花燈”,我能買一個嗎?媽媽點了點頭,賣花燈老板說還可以免費讓我自己動手做一個,真好呀!我馬上動手,按照做燈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做了起來,慢慢地一個粉嫩的荷花形燈就做好了,還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和一名關于元宵節(jié)的詩句,大家都夸我心靈手巧。我把那盞花燈掛在樹上,增添了一份色彩,大家都目光注視著我,讓我感到滿意又自豪,望著那盞燈,美麗的燈光悄悄地印照進我的心里……
在元宵節(jié)時,也會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有花生、芝麻、山楂的等等,在吃時加點白糖,口感會更加香甜,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美食,吃元宵象征團團圓圓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托。
街上還有賣花炮、猜燈謎和賣元宵等,到處張燈結彩。大約晚上八點的時候,人們就會放花炮來慶祝,到處炮聲如雷,天空也變得炫麗多彩。
每一盞在元宵節(jié)上的燈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花燈也成為我心里最奪彩的一顆星,讓我的生活更加明亮,更加豐富多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8
元宵節(jié)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古代被稱為上元節(jié),燈節(jié),是春節(jié)以后第一個重要的日子。
在我們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是吃湯圓,因為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一家人在一起。
湯圓的做法,容易學,卻很難做的漂亮。首先洗凈雙手,然后將糯米粉和水按比例攪拌均勻,攪拌時,按實際情況加水或糯米粉,不一會兒,面團就和好了。接著從面團上扯下一些,在手中搓成球。然后便是包餡了。先將面球壓平,中間壓一個凹槽,再把餡放進去。餡料也有各種各樣,像芝麻、豆沙、蔬菜、水果,甚至還可以放巧克力,按照個人口味來放。放完餡再把口捏緊實,也可以加一點點水讓它粘得更緊,搓圓,一個小巧玲瓏的湯圓就完成了。多做幾個,下水蒸煮,等看到湯圓浮了上來,隨著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那晶瑩剔透的湯圓映入眼簾,我情不自禁咬上一口,甜甜的`芝麻流淌嘴中,滿嘴的芝麻香,甜蜜誘人,令人流連忘返。
吃完湯圓,便是熱鬧的賞花燈,猜燈謎。“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痹诠糯瞥看紊显(jié)都要擺一個大大的“燈輪”共同鬧花燈,F(xiàn)在,我們走出屋門,那街邊,是掛滿各種花燈,像那華麗的宮燈,透明清亮的玻璃方燈,華燈流溢的白明角琉璃燈……滿街燈光,明亮且溫柔,很是吉祥。
元宵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猜燈謎。從宋朝開始流行把謎語貼在燈籠上,供游人競猜的游戲一直延續(xù)至今。人們喜歡把燈謎掛在高處,這燈謎包含著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與向往。
闔家團圓慶佳節(jié),千家萬戶吃元宵,這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就讓我們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9
春節(jié)的潮汐剛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我們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要掛彩燈,賞花燈,吃元宵。
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之亂,每逢正月十五,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那時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故這一夜又稱元宵,這就是元宵節(jié)(山元節(jié))的由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蹦憧矗壹覒魬糸T前都掛著紅燈籠,幾個稚童拉著發(fā)光的兔子燈,在喜慶的音樂聲中,歡快的在大街上奔跑嬉戲,只留下隨行的.大人在后面隱約地喊道:“慢點,慢點,別摔……”不一會兒,街道上就已經(jīng)人聲鼎沸,一串串的車燈如同一條條奔流不息閃光的長河,遠遠望去,一盞盞路燈又好似綿延千里的銀龍,一直伸向遠方……
“趙晨羽,別趴在后窗上看了!快過來做湯圓啦!”媽媽的話語打斷了我的思緒,我趕忙起身,加入了做湯圓的大軍。我將一坨小小的面團揪下,搓成了一個小圓,然后輕輕地用大拇指摁出了一個小坑,隨后便將那早已準備好的芝麻餡趁它不注意,塞進它的小肚子里,溫柔地放進掌心,輕輕地給它按摩,讓它恢復到原來的光鮮亮澤。周而復始,一個排的湯圓集結完畢,即將投入到熱火朝天的“戰(zhàn)場”之中,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即使我再嘴饞,也只能干等著。一分鐘、兩分鐘……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終于來到了我的面前,雪白圓潤的湯圓在碗里向我“招手”。我用湯匙輕輕撈起一個,放入口中,香甜軟糯,唇齒留香。此時的窗外寒風凜冽,屋內(nèi)暖氣四溢,看著圍坐一起的爸爸媽媽,我想這才是元宵的真正含義:團圓。
元宵元宵,禍患全消,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我們學校舉行了元宵節(jié)活動,活動的項目有:猜迷語、玩游戲、吃湯圓。
首先我們來到一樓,兩旁掛滿了長長的燈籠,這些燈籠都是同學們親手制做的哦,他們把舊的紅包收集起來循環(huán)利用制做成各式各樣的燈籠。精美有創(chuàng)意給元宵節(jié)現(xiàn)場呈現(xiàn)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并增加了節(jié)日的氣氛。趕緊猜迷語去了,一排排迷題從哪個開始呢,找自己有把握猜對的,找到了,這個迷語感覺非常簡單應該是”老虎”。趕緊找老師對答案,結果正確,得到第一顆心愛的”小印章”。這給我增加了很大的動力,我爭分奪秒的繼續(xù)一個一個找,最終贏得了八枚小印章。開心的`去找老師換禮品了,有陀螺、竹蜻蜓、玩具等等。
接下來我們要去做湯圓去了,這么大型的活動還是第一次呢,同學們都想親自體驗一下,我學做了十一個湯圓,有白的、紅的湯圓。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真是太好吃了。
時間過得真快,活動馬上要接近尾聲了。20xx年新年假期也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要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1
當我們還沉浸在春節(jié)歡天喜地的氣氛里,元宵節(jié)又接踵而來。元宵節(jié)在我的老家青島是一個倍受重視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要猜燈謎、包湯圓、寫福字、貼春聯(lián),是十分忙碌的一天。
為什么叫元宵節(jié)呢?因為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把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jié)。
燈謎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謎語懸之于燈,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每年元宵節(jié),小區(qū)都會舉辦猜燈謎的活動,我為了大顯身手,一早就拉著奶奶來到了活動現(xiàn)場。一進茶樓,就見里面人頭攢動,好不熱鬧。一個個燈謎被寫在了紅紙上,掛在如精靈般在空中跳舞的花燈上,漂亮極了。
只見一張紅紙上寫著:“三水壓倒山”,我立即就猜了出來:“當”!這時,只見前面圍了一堆人,我和奶奶過去一看,是一個燈謎:“72小時(打一字)”。只見人們有的'嘴里念念有詞,有的站著靜靜思考,還有的打開手機搜索答案,就是沒一人能說出答案。這時,奶奶說了一句:“72小時不就是三天嘛,三天……”我頓時恍然大悟,喊道:“晶”!果然,我又猜中了。
這時,我看見姥爺在人群里奮筆疾書。過去一看,原來他在寫福字。這個福字是楷體的,方方正正,很是漂亮。我一時興起,寫了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lián):“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五福臨門”。人群里傳出一陣喝彩聲。
看見奶奶正在包湯圓,我也想試試。奶奶對我說:“湯圓因為會讓人聯(lián)想到月亮,所以有著團圓、吉利的寓意,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包好一個湯圓也不容易,你要多加練習!惫嫒缒棠趟f,包湯圓可不容易,我忙活了大半天,結果餡兒放多了,溢了出來,造型也不好看,像一堆歪七扭八的餃子。我又總結了經(jīng)驗,將湯圓皮搓圓,捏成薄片,將圓滾滾的餡兒塞進湯圓皮里,收口、掐邊、揉成球,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湯圓就做好了。品嘗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一股大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既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是那么快樂,那么有趣,始終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2
元宵節(jié)是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常年幽居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定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來燒長安,要想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與家人團聚。就這樣形成了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在這一天,我們家也要包湯圓,在揉完面后,就輪到我大展身手了!
我把面揉成一個個小劑子,用勺底在面團上壓出一個坑,再舀一勺紅糖塞進去,然后把面劑子搓成球,最后貼著鍋邊小心地放進去,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在做了許多個這樣的.湯圓后,終于到了品嘗湯圓的時候了,只見一個個香甜軟糯的湯圓被盛到了碗中,讓人垂涎三尺。
“唔,這是什么?”我從嘴里吐出一個硬幣,“湯圓里怎么會有硬幣?”
“湯圓里包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寓意,包芝麻代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包紅糖寓意甜甜蜜蜜,包花生寓意早生貴子,包硬幣寓意財源滾滾!卑职中α诵,“看來你要走大運嘍!”
“那湯圓和元宵有什么區(qū)別呢?”我追問道。
“湯圓是包出來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滾出來的,表皮干燥松軟。湯圓是把糯米粉和成面團,包上各種餡并搓圓,元宵是先做好固體的餡并切成小塊,蘸水后在放滿糯米粉的篩漏上滾成球。”媽媽回答了我。
吃完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賞花燈。有的是帶褶皺的圓形花燈,像炸得焦黃的丸子,有的是紙折的長條形花燈,賽兩條游龍,有的剪成了動物模樣,好似一張張立體年畫……
團圓、熱鬧、快樂的元宵節(jié)就這樣結束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3
每當過完大年初一,我就天天坐在陽臺前看月亮,盼著月亮一點點地變圓,心中也忍不住歡喜,明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
睜開眼睛一看日歷,元宵節(jié)終于到了,我跑到屋外,看到奶奶正在做湯圓,有很多餡兒的:黑芝麻、花生還有蜂蜜餡兒的。
漫長的白天終于過完,到了晚上,吃了湯圓,我就和媽媽一起出去看花燈。外面的花燈真多呀,賣燈籠的店里更是花燈的世界,有玻璃花燈,有油布花燈,還有紅布燈籠,使人看著心里便歡喜;籼嵩谛『⒆拥氖掷,小孩子們一個個歡呼雀躍,喜氣洋洋,小孩子的爸爸媽媽有的也拿著幾盞燈籠,看著孩子的眼里全是笑意。花燈將城市裝飾的面目一新,處處懸燈結彩,明媚動人,糖果店里也是熱鬧非凡,門外的幾盞冰燈,晶瑩剔透,把路人們的眼球都吸引住了,看到了冰燈,人們不禁想要到糖果店里面去轉轉,希望能看到其它漂亮的`燈籠。
走到廣場上,里面還有人在舞獅子,獅子的樣子,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有的獅子搖頭晃腦,仿佛在表達自己是百獸之王;有的獅子跳了起來,仿佛是正在和獵物搏斗;有的獅子威嚴的在路上走,仿佛在巡視自己的國土一樣。到了最后,幾頭獅子扭打在一起的動人景象,使人不禁拍手叫絕。臺下的人有的一聲不吭,看著精彩的舞獅比賽,有的人十分緊張,目不轉睛地看著扣人心弦的舞獅比賽,有的人大聲叫喊,臺上的表演摻雜著臺下的加油鼓勁,真是一場精彩的舞獅比賽呀!
元宵節(jié)真熱鬧啊,吃湯圓,舞龍獅……精彩絕倫,喜氣洋洋,讓人流連忘返,這就是我最愛的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4
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每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傍晚,媽媽竟然把做湯圓和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zhí)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如山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媽媽教我做湯圓的經(jīng)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diào)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灰膊荒苓^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我包了好長時間,終于包好了。
包好后,終于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媽媽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小心翼翼的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湯圓放進水里。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元宵之夜,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里特別開心。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溫馨急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15
按照溫州的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jié),總要舉行一次燈會。
在正月初七、初八,溫州各地便進入燈會準備。在永嘉郡城,除了小巷子外,都要搭建“松棚”。話說這燈會,是溫州正月里規(guī)模最大的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
燈會真熱鬧。各個鋪子都要掛出幾十甚至幾百盞燈來:珠燈、挑燈、漁燈、百鳥燈、布龍、首飾龍、拼字龍……琳瑯滿目,讓人看不過來。萬千燈火加上夜色的繁華,交織成了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的景象。
燈會中最有意思的就屬鰲江大龍,這可是燈會里的重頭戲。許多外地人跑到鰲江來,就是為了來看抬大龍。據(jù)說這大龍是鰲江人民為了祈求風調(diào)雨順、魚蝦滿倉或是慶祝豐年而盛行的,它兼具歷史、人文與藝術價值,還在20xx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名錄。這大龍約有三四間房那么大,要一百多號人來抬。抬龍者身穿紅服,頭戴金帽,十分顯眼。龍口中的舌苔上躺著一顆明珠,上唇的背面是一座小亭子。龍身有著金燦燦的.鱗片,與抬龍者的金帽相映成趣。四周黑壓壓一片:男人、女人、小孩、老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到處是相機“咔嚓”“咔嚓”的聲音,到處是閃光燈發(fā)出的亮光,到處是議論聲。
在燈會中,總會有小販擺攤兒賣湯圓。湯圓可是元宵節(jié)非吃不可的食物,象征著“團團圓圓”。把湯圓下進鍋里,讓它們在鍋里“咕嚕咕!钡卮,單看它那白白胖胖的樣兒,聞聞那種清甜的香味,就夠你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何況是,一大碗一大碗地盛上,大勺大勺往嘴里送呢!把一兩粒湯圓送進嘴里,頓時唇齒留香,生出甜甜糯糯的感覺來,咬開湯圓的皮,里面便流出湯圓的餡兒。可能是芝麻的、紫薯的、花生的、還可能是紅棗的……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無論它是什么餡兒,都非常之美味。
元宵節(jié)就這樣在湯圓的香味、在燈火、在大龍的歡送中走向尾聲,但我們?nèi)匀黄诖乱粋元宵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元宵節(jié)】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元宵節(jié)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