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8篇[精華]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觀察、體驗、探究、合作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練為主旨,重點體現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興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突出合作學習、在學練中為每位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位學生在學練中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愉悅感。
二、教材內容
1、民族傳統(tǒng)體育:竹竿舞
2、現代舞:街舞
三、教學對象:
水平四(八年級)
四、教材分析
依據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寶貴的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資源,民族民間體育教學模塊的教學要求,結合云南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特點,選擇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靈敏性。
本課通過竹竿舞基本動作教學,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教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選定,突出了八年級學生的體育健康目標要求,符合本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兩種地域性民族運動項目的技能技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竹竿舞基本節(jié)奏學習
2、教學難點:竹竿與跳桿的協調配合
六、學情分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云南省是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qū),學生應適當學習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發(fā)揚本地文化。本課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學習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初步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等能力,通過多年的體育課訓練,身體鍛煉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動能力。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科學學習民族文化、以及創(chuàng)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
七、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竹竿舞的學習,增強學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竹竿舞的基本動作,掌握竹竿舞的動作要領,發(fā)展學生合作創(chuàng)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參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會民族傳統(tǒng)體育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八、教學設想
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展現自己。教師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動要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動作,掌握技術,教師只起到組織引導作用。這些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又使學生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采用循序漸進,整體、個人和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互評與自評,既引起學生興趣又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于過分的統(tǒng)一規(guī)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
九、學法指導
。ㄒ唬┙虒W方法
采用指導法、激勵法、合作法、 嘗試法、 體驗法、 討論法和互評法。
。ǘ⿲W法設計:
1、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加強對學生技能動作的指導,提倡小組合作學習。
3、發(fā)揮體育骨干的作用,加強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競爭意識。
十、教學流程
本課采用“導入---嘗試---比較---討論---創(chuàng)造---練習---展示--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的方法。在體驗、實踐、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積極參與到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學習當中。
十一、教學過程
。ㄒ唬┦招囊
課堂常規(guī),提出“云南省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同學們了解的少數民族健身和娛樂項目有哪些”的`問題,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
。ǘ┯鋹偵硇
結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進行拉伸操幫助學生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預防傷病的發(fā)生。
。ㄈ┖献鲗W習,掌握技能
1、教師講解示范竹竿舞基本動作要領,學生跟隨學習。
2、學生分小組進行竹竿舞基本動作的練習和串連。
3、學生進行小組展示和評價。
4、游戲:喊數抱團游戲。
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
。ㄋ模┨找鼻椴伲砼c評價
1、背景音樂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身心的調整與放松。
2、課堂小結,師生互動,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價總結本節(jié)課學練情況。
3、收拾器材。
十二、學生身心狀態(tài)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55--65%,練習強度為中等強度。
十三、課堂情感氛圍
1、激發(fā)興趣;
2、積極思維;
3、協作互助;
4、守紀、緊張、奮進、活潑。
十四、場地器材設計
1、音箱一個
2、籃球場一塊
3、竹竿20根
民族傳統(tǒng)體育課
教學內容
1、竹竿舞 2、街舞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竹竿舞的學習,增強學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竹竿舞的基本動作,掌握竹竿舞的動作要領,發(fā)展學生合作創(chuàng)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參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會民族傳統(tǒng)體育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團 結協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竹竿舞基本節(jié)奏學習
2、教學難點:竹竿與跳桿的協調配合
場地器材1、籃球場
2、音響設備
教學
步驟時間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次數強度
收心引趣2分鐘
一、課堂常規(guī)
目標:學生精力集中,提高學習興趣
1、師生問好
2、通過提問與學生交流,導入課的教學目標、內容。
3、安排見習生
1、學生成四列橫隊集合,動作快、齊、靜。
2、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取教師講解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主要內容。
愉悅身心4分鐘
1、喊數抱團
目標:學生充分熱身,對本節(jié)課學習產生興趣,期待學習
2、徒手操練習
1、示范領做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充分活動開身體各 關節(jié),以更好的預防傷病。
教學步驟
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
興趣培養(yǎng)6分鐘
一、街舞
目標:通過街舞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的集體感。
1、組織
2、播放音樂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享受街舞帶來的快樂。
1、步法練習
2、敲竹竿練習
3、步法和竹竿結合
4、音樂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師示范動作練習
2、指揮學生練習,監(jiān)督指導,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做的好的語言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在練習中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及時點評,表揚優(yōu)秀。
4、和學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學生互動,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到練習中去,認真練習團結協作。
2、認真聽老師點評。
3、積極參與練習,樂意接受教師指導。
4、主動展示,認真聽教師的點評,學會自評、互評。
5、和老師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團結協作、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歡快的情緒與節(jié)奏特點。
2、能夠有控制地用身體動作和樂器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及內容。
3、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打字機圖片及視頻、碰鈴、《鍵盤的舞蹈》CD、節(jié)奏圖譜。
活動過程
1、通過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的對比欣賞,初步感知《打字機》這首樂曲歡快活潑的風格。
2、完整欣賞,引導幼兒通過打自己圖片和視頻了解打字機的'工作場景,理解音樂的內容。
3、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情緒和節(jié)奏。
。1)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模仿打字員的動作并嘗試用拍手表現出“叮”的聲音,初步感知音樂的難點。
。2)出示節(jié)奏譜,借助語詞準確感知并讀出節(jié)奏。如:噠噠噠噠噠噠。
。3)邊看圖譜邊聽音樂,準確用拍腿、拍手的動作表現音樂節(jié)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復進行練習。
4、嘗試有控制地用樂器表現音樂。
。1)出示碰鈴,引導幼兒控制樂器音色來表現“!碧幍墓(jié)奏。
。2)幼兒聽音樂邊看節(jié)奏譜邊嘗試用碰鈴的短音的表現音樂中的“叮”。嘗試有控制地演奏樂器。
。3)加入鍵盤,幼兒分角色配合練習演奏:一組演奏碰鈴,一組用鍵盤表現打字節(jié)奏?山惶嫜葑。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
2、借助簡單的節(jié)奏型,探索豐富的動作表達,并在游戲情景中,建構完整的舞蹈結構。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換舞伴的方法,并享受交換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了解幼兒對集體舞的經驗。
關鍵概念:單圈、雙圈、面向圓心、背向圓心、面向圈上。
2、幼兒會玩老狼游戲、照鏡子游戲、領頭人游戲。
3、一半幼兒戴橘黃腕花,一半幼兒戴紅腕花。
4、活動室內的椅子排成圓形,椅子之間有一定距離,便于幼兒進出。
5、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玩“老狼游戲”游戲進場。
1、老師和幼兒在活動室外準備,相互牽手,呈鏈狀隊形。老師扮演“老狼”,帶著幼兒跑四步后突然回頭,全體幼兒迅速停止跑動,靜止不動。依次反復。
2、隨著進場人數的逐漸增多,原先的鏈狀隊形演變成單圈隊形。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繼續(xù)玩上述游戲。
3、音樂結束,幼兒隨意找張椅子坐下,老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
4、喜歡剛才的音樂嗎?音樂給你什么感覺?
二、單圈玩“照鏡子”游戲,表現簡單的節(jié)奏型。
1、教師提議玩“照鏡子”游戲,并提供“拍,拍,扭一扭” (ⅹ ⅹ ⅹⅹ ⅹ)的動作模式讓幼兒模仿。
2、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替換“拍”的動作,再帶領全體幼兒練習。如:“跳,跳,扭一扭”等。
師:除了拍,還可以做什么動作?再想一個其他動作!
師:我們還可把晨間玩過的游戲編到舞蹈里面。
3、邀請幾名幼兒輪流做領頭人,理解輪流的意思。和全體幼兒隨著音樂玩“照鏡子”游戲。
三、雙圈玩“照鏡子”游戲,嘗試兩人的配合。
1、站雙圈,面對面隨著音樂玩照鏡子的游戲。
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雙手放下,背對圓心。每個戴紅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個戴橘黃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對面站好。
2、提取幼兒最喜歡的兩個動作,隨著音樂集體操練。
3、老師邀請一對幼兒做示范,從中發(fā)現“照鏡子”規(guī)律:做一模一樣的動作,朝著一個方向。
四、找新舞伴,聽音樂玩“找朋友”。
1、激發(fā)幼兒交換舞伴的興趣。
(1)指出并說出新朋友
和你現在的朋友面對面站好不動,伸出戴腕花的手,順著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對面的新朋友。
(2)跳過去找新朋友
里圈橘黃腕花孩子不動,外圈紅腕花逆時針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著音樂玩“找朋友握手”游戲。
五、完整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1、大家一起再回憶一下集體舞的過程:老狼游戲、照鏡子游戲、換朋友游戲。我們把三個游戲連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體幼兒雙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牽手靜止等待。
A段音樂(8個樂句):跑,跑,看(重復八次)。最后一個樂句,老師提醒幼兒面對面站立。
B段音樂(8個樂句):ⅹ,ⅹ,扭一扭(重復四次);*,*,扭一扭(重復四次),動作幼兒創(chuàng)編。
間奏(4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復四次,即交換四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變奏部分):做自由放松動作。
重復A、B段動作。
間奏(2個樂句):跑,跑,握握手(重復兩次,即交換兩個朋友)
間奏結束部分(尾奏部分):靜止造型。
六、邀請客人老師參與集體舞。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客人老師,和客人老師拉拉手站成雙圓圈,幼兒在里圈,客人老師在外圈。在做放松動作時,客人老師給小朋友一起撓癢癢。在玩照鏡子游戲的時候,可以請客人老師輪流當領頭人。領頭人做什么動作,大家就跟著做什么動作。音樂最后,幼兒和客人老師一高一矮靜止造型。
七、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歡快的情緒與節(jié)奏特點。
2.能夠有控制地用身體動作和樂器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及內容。
活動準備
打字機圖片及視頻、碰鈴、《鍵盤的舞蹈》CD、節(jié)奏圖譜。
活動過程
1.通過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的對比欣賞,初步感知《打字機》這首樂曲歡快活潑的風格。
2.完整欣賞,引導幼兒通過打自己圖片和視頻了解打字員的工作場景,理解音樂的內容。
3.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情緒和節(jié)奏。
(1)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模仿打字員的動作并嘗試用拍手表現出“!钡穆曇,初步感知音樂的.難點。
(2)出示節(jié)奏譜,借助語詞準確感知并讀出節(jié)奏。如:噠噠噠噠噠噠。
(3)邊看圖譜邊聽音樂,準確用拍腿、拍手的動作表現音樂節(jié)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復進行練習。
4.嘗試有控制地用樂器表現音樂。
(1)出示碰鈴,引導幼兒控制樂器音色來表現“!碧幍墓(jié)奏。
(2)幼兒聽音樂邊看節(jié)奏譜邊嘗試用碰鈴的短音的表現音樂中的“!。嘗試有控制地演奏樂器。
(3)加入鍵盤,幼兒分角色配合練習演奏:一組演奏碰鈴,一組用鍵盤表現打字節(jié)奏?山惶嫜葑。
出示小鳥圖片,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5
活動設計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游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游戲,于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chuàng)意的表現炒米粉這一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fā)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像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你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現在請你們說說媽媽是怎么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有趣、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fā)了幼兒對舞蹈創(chuàng)編活動的'興趣,為舞蹈創(chuàng)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一塊米粉)多奇怪呀,原來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塊米粉,是怎么在鍋里變的軟軟的、細細的,像一條條白線一樣呢?讓我們一一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觀察鍋里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后在水里由硬變軟的過程。由于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說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
。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jié)奏明顯。
教學設想: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啟發(fā)幼兒把將要創(chuàng)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么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子。
(2)用什么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后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同,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chuàng)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通過美化、夸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于"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chuàng)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為舞蹈,此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chuàng)編活動推向高潮。
活動延伸:
1、創(chuàng)設音樂藝術活動區(qū)角,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一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臺。
2、開辟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用肢體語言來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粗獷與柔美。
2、初步認識蒙古族人的特點以及蒙古族人的生活常態(tài)。
活動準備:
蒙古族視頻、音樂、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
----小朋友們,這幾天阿我們在一起了解了許多中國少數民族知識。知道了好多少數民族舞蹈,現在讓我們回憶一下我們都認識過哪些民族了?
----我們學過的.舞蹈怎么跳你還記得嗎?
二、欣賞蒙族舞蹈,引導幼兒模仿隨音樂一起跳蒙族舞,感受蒙古族舞的粗獷與柔美。
----說到跳舞阿,今天李老師還請來了一些蒙古族朋友,讓他們?yōu)槲覀儽硌菝晒抛逦璧,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跳的舞蹈像在干什么?他們說要請我們跳舞,還讓我啊找到小騎士去大草原上玩,噓~他們已經來了
----(視頻完畢)誰能告訴我他們跳的是什么樣子的舞蹈,你能看出他們在干什么嗎?
----你們的小眼睛可真厲害,也很會動腦筋的。你們覺得他們跳得好看嗎?可是我覺得我們小朋友也可以跳的很棒的,不信我們來試試看?(做幾個蒙古族舞蹈基本動作)
----哦學了這么多啊 ,那李老師請大家回去了解蒙古族的任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完成?現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請你們舉手告訴我你了解蒙古族有什么呢?或者蒙古族是什么樣子的呢?(ppt圖片,深入了解蒙古族特有的特點)
三、把動作練起來,配合音樂跳完整。
----現在阿,我們把剛才學的幾個動作練起來,有沒有人都記得的?看誰動腦筋動得很快的阿~(根音樂一起跳舞,把單一動作連成組合)
四、總結:
----你們跳的真棒,個個都像蒙古族的小騎士。如果以后看到大草原、蒙古包、馬頭琴、擠牛奶……就會想到哪個民族?(結束)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7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學習小籬笆舞蹈的基本動作。
2、通過新的學習,能夠跟隨老師完成基本動作。
3、樂意跟隨音樂跳舞。
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小籬笆》,熱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課嗎?舞蹈課。那么在上舞蹈課之前,我們應該做什么?熱身!"
二、播放音樂,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三、鋼琴《小籬笆》,讓幼兒熟悉音樂。
師:"老師接下來要教給小朋友一個舞蹈,現在,請小朋友聽聽這首舞蹈的旋律。"鋼琴彈奏《小籬笆》。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這音樂很熟悉?它叫什么名字?《小籬笆》。我們之前有學習過小籬笆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嗎?那么,老師表演一遍小籬笆的舞蹈,小朋友們可以跟著鋼琴唱小籬笆,為老師伴奏。"
四、教師剖析動作,幼兒學習動作。
1、教學重點:
鍛煉幼兒手腳的協調性,幼兒能跟隨音樂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兒回憶動作。
師:"老師表演完了,那現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剛剛跳舞用了哪些動作?"
請幼兒回答。師:"哦,我剛才做了這個動作,那么,老師剛才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唱小籬笆的哪句歌詞?是青青的草兒發(fā)嫩芽這句歌詞對不對。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像不像小草在發(fā)芽?那我們都來學習一下小草發(fā)芽這個動作好嗎?首先,小草還沒有發(fā)芽之前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體的前面,放低一點。然后,小草開始長大,我們的兩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長大的時候,小草很高興,于是它就邊搖邊長,我們的手,也要左右搖,來試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現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發(fā)芽了,小草發(fā)芽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是不是,好,那么我們把它連起來做一遍。"教師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師:"那么,你們還記得老師做了其他什么動作嗎?"
3、教師有順序的教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我們剛才學了幾個動作,現在,老師要把整個舞蹈的動作交給你們。"
1x8 前奏: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搖的同時踮起左腳,反之亦然,身體左搖右腳踮起。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手微微張開。同時壓腕。
師:"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手搖的時候,左腳要踮起來,往左手要的時候,右腳也要踮起來。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手,也要張得稍微開一點。同時,我們的手掌往下壓,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師這樣。壓完,回來。好,我們來試一下。"
1x8 雙手舉上頭頂,身體左右搖晃,腳隨身體踮起來,向右搖踮左腳。兩只手是隨身體的搖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搖擺。方向與身體一致。
師:"現在我們來學第一句歌詞的動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第一句歌詞嗎?微風吹進小籬笆,那么,我們是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微風的呢?雙手左右搖。老師也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示微風的。不過,老師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搖的時候啊,身體也在左右搖晃,你們還記得剛剛學的前奏的動作嗎?身體是怎么搖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動作和剛剛的動作時一樣的,只有手的動作改變了,身體往左邊搖的時候,手也往左邊搖。我們來試一下。跟著歌詞再來一遍。"
1x8 雙手高舉,一手高一手與身體成九十度角,腳尖踮起來,往高舉的手的那一邊轉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著雙手在頭頂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師:"那么,第二句歌詞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家的?老師是這樣表示的,把我們的手伸到頭的.前面,然后兩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們的手臂不可以張得太開,太開就不像一個家了。稍微的開一點點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要蹲下一點,不要蹲的太多。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還有一個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把手伸起來,右手伸的高一點,左手伸的低一點,同時開始轉圈,從舉得高的那只手那邊開始轉,但是,要腳尖踮起來轉,這樣會轉的更好看,在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看著我們舉得比較矮的那只手。來我們轉一下試試。跟著歌詞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雙手高舉,呈120度角,同時抬頭向上看。后四拍,雙手交叉放在胳膊上,頭向右倒兩拍,再向左倒兩拍。
師:"下一句歌詞太陽出來天氣暖,好,我們來表示太陽出來了,讓我們把雙手高高的舉起來,舉得開一點,同時頭也要向上看,看太陽出來了。接著,我們把手收回來,在身體前交叉,要兩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時,頭向右邊倒,然后向左邊到。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做一遍,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 雙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搖動,身體同時一起左右搖擺,身體與手搖擺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雙手張開手腕內側部分貼在一起同時停止身體和手的搖晃。
師:"再接下來一句歌詞是輕輕地草兒發(fā)嫩芽,這句歌詞的動作我們剛剛已經學過了,我們來回憶一下,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平伸在身前兩只手提壓腕交替進行。雙手從身體的中間開始移到右邊,在移到左邊。同時左腳腳尖點地四拍,再右腳腳尖點地四拍。
師:"野外的小河流水啦這句歌詞中,小河流水你們會用什么動作表示?我用這個動作,把手伸起來,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一只手的手背向下壓,這兩只手不能同時做同一個動作,接著,把手背向上抬的手向下壓,另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就這樣,一直做這兩個動作,都練一練。做著兩個動作的同時,手慢慢的向右邊移動,同時左腳踮起來,腳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后手由右邊移向左邊,同時右腳放下,左腳踮起來。我們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次。"
1x8 雙手屈伸于胸前,手掌向前,雙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擺動并慢慢的往下移動,同時身體左右搖擺,與雙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蓋慢慢蹲下,后四拍膝蓋慢慢伸直。
師:"籬笆的積雪融化啦我們來學一學這動作,小朋友們知道擦玻璃的動作嗎?把手伸到和我們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對著老師,你們只能看見手背,然后雙手左右搖擺,兩只手要有一些距離,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動。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身體也要左右搖擺,我們的雙腳并攏,膝蓋慢慢的蹲下,再起來。我們來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舉,左手低舉與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張開,轉動手腕,同時左腳點地八拍。后八拍右手高舉,左手低舉,手腕轉動,右腳點地。
師:"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這是最后兩句歌詞。動作也和簡單,我們來學一下。把我們的右手舉高,左手舉得低一點,張開我的五個手指,然后轉動手,同時左腳踮起來,像我們之前做的一樣,這樣做八拍,然后,緩過來,左手舉高,右手低一點,同樣張開手指轉動,這時我們踮起的是右腳,這樣再做八拍。好我們連起來,跟著歌詞做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一遍舞蹈
師:"好,我們把整個舞蹈都學了下來,那么,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們要把歌詞唱出來。"
5、讓幼兒單獨跳一遍舞蹈。
師:"小朋友們很厲害,那么你們能夠自己跳一遍嗎?老師不跳,就你們跳。"
6、讓幼兒自由的尋找對象跳舞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來一起跳這個舞蹈,看一看是誰跳的根更好。"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舞蹈啊,那么你們可以跳給其他人看。"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曲風,并學習看圖譜探索動作。
2、在熟悉動作的基礎上,根據音樂變換隊形。
3、鼓勵幼兒用目光、體態(tài)與同伴進行友好交流。
活動準備:
1、圖譜、磁帶、錄音機。
2、動作前置,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ㄒ唬┘とぃ
師:我們都是西班牙的小小斗牛士,今天,我們一起來跳快樂的西班牙舞。
。ǘ┏鍪緢D譜,學習隊形變化。
出示圖一:
1、師: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紅人是誰?(小黃人呢?)
小黃人走到哪里去了?小紅人有沒有動?
2、集體練習,師唱譜。
出示圖二:
1、師:怎樣才能使小人轉圈圈?
2、幼兒練習,師唱譜。
出示圖三:
1、師:小人們又在干什么呢?
2、幼兒探索,師唱譜。
。ㄈ┩暾璧
。ㄋ模┣楦幸螅耗抗、體態(tài)的`交流。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12-27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09-29
舞蹈教案幼兒園大班12-29
幼兒園大班教案舞蹈01-20
大班舞蹈教案04-20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熱門】12-22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薦】12-22
【推薦】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12-23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推薦】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