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jié)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吃粽子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民族風俗,幾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次我一見到粽子總得繞道走,否則一種膩膩的滋味兒將會油然而生。
每當我咬上一口粽子,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就會不由的從心中竄出來,令我覺得昏昏沉沉,無論看到什么都覺得惡心,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將胃中的食物一下子全給倒出來。就算我怎么嚼,都難以下咽,心中像塞了一團棉花死勁的令我吃一樣往嘴里怎么塞也塞不下去。
我不愛吃粽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則是因為我家的包的粽子與其他粽子不同,我家的粽子是用大米以及甜酒代替原先的糯米,其中也沒有臘肉或其它餡,在吃時,現準備一碗糖邊吃邊蘸。口感除了一股濃濃的甜味兒別無它味。
20xx年6月8日痛苦的端午節(jié)又來了,一大早起來北風迎面吹來,涼颼颼的,我爬起來裹著被子,慢慢向床下蠕動。這時,只見媽媽提著一大包的東西走進家門。
我迷惑不解的`問:“喂——媽媽,你——拿的是什么?”寒風侵襲著我,凍得我直哆嗦。
媽媽走到我的跟前,將袋子在我頭頂轉了一圈,說:“說想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那就是——,我就不告訴你!闭f罷,有舉著那袋子回到了廚房。
我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嚷嚷著:“到底——是什么?”
“什么!聽不見,聲音太小了!眿寢尮室赓u關子。
“愛說不說,隨你的便,不聽拉倒!
“好啦,我說了啊,你聽著粽子,香甜可……”
“別說了,我惡心。”我捂著嘴支支吾吾地說,我才不管什么寒風北風的,直奔廁所,大泄一番,將胃里的東西通通倒出來:我倒掉了食物我吐口水,吐了口水然后嘔胃液……
“怎么過敏?看來這新鮮甜美的的糯米粽子只好讓其閑置了,哎——!眿寢専o奈的長嘆一聲。
“啊——糯米的不是媽媽做的大米粽子,那我愛吃。哈——啊——欠——。”我擤了擤鼻涕說:“真不爽,剛起床就別北風給凍感冒了!
媽媽瞟了我一眼,冷淡的說:“怎么還懷疑我的手藝,嫌我做的粽子不好吃?”
……
早餐,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時,我邊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在口中,黏黏的粽子不是的在嘴里散發(fā)出一連串的咸味,鮮美的湯汁從中溢出,猶如波濤一般在口中翻滾,又好像秋千一樣在其中搖蕩。臘肉更是爽口,臘肉看起來膩膩的?梢环诺阶炖镂兜绤s截然不同,軟嫩的臘肉在嘴中滑而不膩。咸咸的粽子配上軟嫩的臘肉令人一個子叫好,兩個字叫美味,三個字還想吃。
這個端午節(jié)并非是痛苦的,而是快樂而又美好的。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你一定知道是端午節(jié)來了。這一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其中,最令我激動和向往的就是——賽龍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中午,要在柳州市的“母親河”——柳江河上舉行龍舟競渡比賽。當我和媽媽早早來到九曲回腸的柳江邊時,清澈的柳江河面上那一排排精神抖擻的龍舟早已整裝待發(fā)。
比賽正式開始了,只見每條龍舟上的鼓手用力地擊打船頭的那一面大鼓,“咚咚咚”“咚咚咚”,鼓聲響徹兩岸,直達上空。龍舟上的選手奮力齊發(fā),整齊地擺動雙槳,幾十條龍舟就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射了出去。岸上,觀看比賽的人們都在大聲吶喊“加油!加油”……有的甚至還把自己特意帶來的橫幅展開來,只見上面寫有兩個醒目的大字——加油!這震耳欲聾的.加油聲和醒目的橫幅似乎給正在比賽的選手加了一把勁,只見他們劃得更快了,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的照射下,選手們身上亮晶晶的,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河水。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選手們用盡全身力氣拼命擺動雙漿,巴不得他們的龍舟飛起來,直接沖到終點……“嘀—”哨聲吹響,比賽結束,冠軍產生了——是紅隊,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周圍的人們也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逐漸形成的傳統節(jié)日。聽了媽媽的話,我想:要是屈原有靈,看到這場比賽,一定也會十分高興吧!
我期待著明年端午節(jié)的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钡拇_,雖然有很多節(jié)日是國內統一的,但是各個地方過節(jié)的方式卻不同。在我的家鄉(xiāng),一般在端午節(jié)前兩三天,家家戶戶就早早在門上插上了菖蒲、艾葉。
據說,菖蒲如劍,可以除邪;艾蒿似旗,可招屈原之魂。一到端午,整個嵊州就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在我的家鄉(xiāng),有五條端午節(jié)必定遵守的規(guī)定:一是喝雄黃酒。把桔黃色的雄黃塊放入烈酒中,泡上兩三個小時;直到白酒有了些桔黃的顏色,雄黃完全溶解后飲取。因為泡雄黃酒時間較長,因此人們一般五點多就起來忙活,準備雄黃酒的材料。二是包粽子。用糯米加上嵊州特產的猴頭醬油,拌進五花肉,最后用粽葉包成三角狀,粽子就裹好了。吃時,一股粽葉的香味撲面而來,令你食欲大動,咬上一口,糯米的芬芳加上粽葉的.清香,定會讓你深醉其中!三是掛香袋。用碎綢緞繡成八卦、虎頭之類,里面放上一些香料。一到端午,大家都用五彩絲線把香袋掛在孩子身上,既美觀又能驅蟲。四是舞獅,以紅色毛毯為主料,用竹篾撐起制成雄獅模樣。鑼鼓一響,舞獅隊員鉆進毛毯,搖動里面的搖桿,讓雄獅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如金雞步、覓食等。五是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最熱鬧的活動之一。以堅實的紅杉挖空鑿出龍的形體,并刻出龍鱗的圖像,涂抹上十分艷麗的色彩,最后在船頭按上一面青龍大鼓。
比賽一開始,頓時鼓聲大作,個個龍舟“往來沖擊似飛梭,展轉周旋欺快馬”,水花飛濺,白浪連天,鼓聲、鑼聲、水聲、槳聲混雜一處,十分熱鬧!鞍倮锊煌L,千里不同俗!贬又蓦m是一片不起眼的彈丸之地,但它也和各地一樣過端午節(jié),而且自己的特色非常濃。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昨夜子規(guī)聲啼催,今朝汨羅帶淚歸,《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含悲。
屈原,這位本欲厲治革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諂害,終未被重用,且橫遭流放,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羅江。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著他的心肺,空懷著滿腔的報國志而無法施展,他的苦悶可以想見,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選擇。
人民為紀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賽龍舟,有了端午節(jié)。
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農民,不僅免去了農業(yè)稅,還有了糧食補帖.從農民的笑臉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偉大的詩人屈原若在,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政治昌明,祖國昌盛,一定會重寫《離騷》將其詩句改為:"長欣喜以歡呼兮,興民生之多光."
祖國正向富強邁進,人民正向小康飛奔.欣逢這樣的盛世,汨羅江不再嗚咽,歡快地向前奔流著……
每到端午節(jié),偉大的'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歷史反思。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每當粽子的清香開始在小村莊里彌漫時,兒時的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
如今,有關端午點點滴滴的記憶,時常涌現在我的腦海,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
那時,鄉(xiāng)下特別重視端午節(jié),當時我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jié)。兒時腦海中雖然有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而所謂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傳說,我卻一無所知。小時候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農歷五月初一早上,趁著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們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主要習俗。
一進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簍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干的蘆葦葉放在水里浸透做棕葉,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一直是這樣做。
端午前一天,媽媽和姐姐就一起動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們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后把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后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松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你可別小看了這手頭功夫,因為我多次失誤過,也曾被媽媽數落了多次。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有關端午節(jié)的.記憶,充滿了我的童年,雖然清貧卻讓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節(jié)是快樂的,那種幸福開心的感覺好像離我很遠很遠,也許是好多年沒有那么開心隨意地在家過節(jié)的緣故吧!
而現在遠離家鄉(xiāng)的我,每逢端午會依然早起,雖然尋不到艾蒿的蹤影,卻只能觸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覺一下端午的氛圍。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xiāng)下。那時的端午節(jié)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jié)一樣,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床邊,給我講一些過節(jié)的規(guī)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粽子”“不許與小伙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臺上綁著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灶臺上放著的幾個小碟,里面盛著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
吃著早飯一邊看著外婆忙碌著。
鄉(xiāng)下的灶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凈的鴨蛋放入大鍋里,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里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后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著就往灶里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長期勞動已經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凈,裝進絡子里,掛在我脖子上。接著,外婆就往我兜里裝著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著要我快些回來吃粽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小伙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著我們這一群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于河道較小,所以就只有兩條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13個人,12個人劃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動作整齊地劃著,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去。
可是,小孩子會知道看什么呢?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著岸邊追著龍舟跑,由于劃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著的痕跡。
鑼響了,大概是舟到終點了吧,剛好東西也吃完了,站起身,與伙伴們拉著手高高興興回家去。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廚房里已經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里,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粽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粽子吃得干干凈凈,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著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jié),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
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么節(jié)?”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又問:“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我又回答說:“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著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粽子,扔到河里讓魚吃。后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尸體,沒找到。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粽子扔到河里,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jié)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蔽衣犃烁吲d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著幾個串粽子給了外婆,并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粽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著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粽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钡艿苷f:“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粽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沖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
六年級端午節(jié)見聞作文3
端午節(jié)到了,孩子們都唱著端午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又稱重五,在這一天,媽媽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我的手腕上,稱為長命縷。媽媽對我說:“每到這一天,小孩必須戴長命縷,系線時禁忌兒童說話。長命縷不能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這樣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可以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讓小孩可以保安康!蔽衣犃耍狞c頭。
我們家也要插艾草和菖蒲。菖蒲可以用來避邪,也可以驅瘴。艾草則可以用來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我們家鄉(xiāng)每逢過端午節(jié)都要吃“五黃”: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一天媽媽還要用雄黃酒在我的額頭上寫個“王”字。我很好奇的問媽媽為什么這樣做,媽媽回答說:“這樣可以壓邪,避疫。還可以驅避毒蟲!边@一天媽媽還要為我佩戴香囊,媽媽說:香囊里邊裝有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有殺菌的作用,起到避邪正氣,防止蚊蟲和不祥之物騷擾的作用。
啊,馬上要過端午了,真希望這一天能快點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我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很特殊,因為這個節(jié)日可以吃粽子。你們猜對了,這個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之前,街上有很多人,十分熱鬧,人們都在為了過節(jié)而提前做準備,簡直跟過年差不多了。看,有的人在搬運糯米;有的人在搬運紅棗;還有的人在搬運牛肉……沒有停歇過。每隔一段距離,都會看到人們提著粽葉,飄著粽葉香的葉子讓心情都變得美好。做好的粽子味道很特別,有牛肉味,有紅棗味,還有綠豆味……總之我都喜歡,好吃極了。
端午節(jié)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做粽子。我開心地跑到廚房,開始做準備。我先把買好的粽葉拿出來,接著把粽葉捏成一個漏斗形,往里面放一些糯米,然后把它包起來,捏得緊緊的。因為不能讓糯米掉出來,所以我學著媽媽用繩子把它們系起來,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做標記,讓我們一眼就知道這個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做著做著,不知不覺,幾個粽子就完成了,我開心的讓媽媽把它們放進鍋里煮熟。粽子熟了,一陣陣米香伴著紅棗、鮮肉、綠豆……的味道蹦進我的'鼻子里,啊,我好餓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開始吃了起來。那味道香得讓我情不自禁地閉上了眼睛,在吃的時候,糯米粘粘的,好吃極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如果你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也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哦。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4篇08-12
端午節(jié)作文(經典)10-27
(經典)端午節(jié)作文10-14
(經典)端午節(jié)的作文10-19
(經典)端午節(jié)的作文08-22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