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jié)的來歷故事 推薦度:
- 中秋節(jié)的來歷故事 推薦度:
- 中秋節(jié)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中秋節(jié)的故事15篇
中秋節(jié)的故事1
今天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每次一到中秋節(jié),大家都吃月餅,有的人還在晚上賞月。那么中秋節(jié)的起源,吃月餅與賞月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jù)我國古代歷法,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jié)”。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zhèn)牛與左右微服淆,中秋夕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短茣谟洝酚涊d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吃月餅
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個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有很多的故事,它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作為中國人應該要了解的`,我們一定要讓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好好的發(fā)展下去。
昨天是中秋節(jié),我和姥姥、姥爺去龍?zhí)逗礋魰D抢锏臒舾魇礁鳂,五顏六色,看得我眼花繚亂。
剛一進門,我眼前一亮,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掛滿紅燈籠的走廊。這是一個以雙鳳柱的形式組成長廊開頭,一對對柱子間懸掛著一個個紅紅的大燈籠,讓人感覺到紅紅火火的氣氛,走在其中,猶如走在一片紅火的海洋中。我們一路走,看到了“嫦娥奔月”、“雙龍戲珠”“百鳥林”、“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錦繡新區(qū)—魅力東城”……
最令我難忘的是“精彩世博”那一組燈。這組燈是由一個“中國館”和五個可愛的“海寶”組成。中間的“海寶”向我們微笑,它在蓮花燈上不停地來回轉(zhuǎn),向周圍的人展現(xiàn)出勝利的手勢。左邊的兩個“海寶”一個拿著壽桃,一個手持燈籠;右邊的兩個“海寶”一個抱著大鯉魚,一個守著“東方明珠”。它們帶著中國各類吉祥元素把祝福帶給人們,把“中國館”烘托得美侖美奐。
我抬頭一看,美麗的月亮就在“中國館”的上方,月亮是那么的圓,那么的明亮,旁邊還伴著一個小星星。這真是一次難忘的中秋燈會。
中秋節(jié)的故事2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9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1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shù)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
小人逄蒙在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后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進3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伐桂
版本一: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間一位樵夫,但是他不喜歡當樵夫,于是他就請白發(fā)神仙教他仙術(shù),可是他學了很久都沒有學成,后來,他又請白發(fā)神仙教他神游到月亮上,因為它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白發(fā)神仙很生氣,就把他留在月宮,并說:“如果你心平氣和地砍倒桂樹,你就可以獲得仙術(shù)”可是,吳剛每次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愈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他不斷地砍下桂樹,桂樹不斷的愈合。
而大詩人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版本二: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jīng)常掛著與嫦娥相會,而疏于職守。
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桂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桂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后,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重新地生到樹上去了。于是,從此之后,每當吳剛快要砍光桂樹的枝葉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桂樹的葉子,誰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
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
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jié)的故事3
為了豐富學生節(jié)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yǎng)和樹立認知傳統(tǒng)、尊重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9月22日,南京市長城小學舉行了《天天故事匯主題日特別版》之“神州一片月,天涯共此時”主題廣場活動。
一段妙趣橫生的中秋故事拉開了活動的序幕。五年級的小伙伴們帶來了歌曲《但愿人長久》,唱出了月亮的含蓄、皎潔、溫柔,把我們對親人的祝福、對親人的思念遙寄給他們,展現(xiàn)了小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整場演出以學生表演為主,涵蓋歌曲、舞蹈、相聲、朗誦等節(jié)目種類,歡快的舞臺氣氛一度將主題廣場活動推向高潮。不但表演節(jié)目精彩,連穿插在表演中的趣味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也極大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大家都踴躍回答,期待贏得驚喜獎品。臨近尾聲,許多大月餅被老師們端到舞臺中央,黃德俊校長和同學們共同品嘗著美味的`月餅。
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節(jié)日,更是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學校正是利用德育特色課程《天天故事匯》這一新型途徑,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主題日教育,讓孩子們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在體驗中獲得快樂。
中秋節(jié)的故事4
吳剛伐桂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天界后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一說他學仙不夠?qū)P模斓蹫殄N煉他的心志,罰他砍桂樹,并允諾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吳剛便在清冷的月宮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砍下去。
中秋節(jié)的故事5
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國的傳統(tǒng)中秋節(jié),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8月15日正好是中秋節(jié),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jié)。中國的古代歷法把秋天中間的八月稱為“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的傳說之一——在古代,后羿射太陽并立功。太后給了仙女藥。8月15日,后羿率領人民打獵。他的弟子西蒙去他家偷藥。后羿的妻子嫦娥吞下它來保護仙藥。嫦娥吃了仙藥,無法控制地飛向天堂。遲到的后羿看到了即將消失的`嫦娥。后來,想到紀念善良的嫦娥,他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jié),也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希望后羿和嫦娥有一天能團聚。所以中秋節(jié)也被稱為“中秋節(jié)”。也因為這一天月亮是圓的,象征著團圓,它也被稱為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的故事6
《無鹽丑女》誕生于戰(zhàn)國時期。據(jù)說,丑女孩年輕時曾無鹽拜月。當她長大后,她帶著高尚的道德進入了皇宮,但她卻不受寵愛。有一年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jié)晚上,齊宣王正在無鹽拜月。當他偶然看到?jīng)]有鹽的.月亮時,他認為她非常美麗和優(yōu)雅,所以他封她為王后。中秋節(jié)在這里拜月。月亮中間的嫦娥以其美麗而聞名。因此,當一個女孩祈求月亮時,她愿意“長得像嫦娥,臉像明月”。
中秋節(jié)的故事7
《后羿射日》
世界年輕時,天空曾一齊出現(xiàn)十個太陽。他們的母親是東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個孩子放在世界最東邊的東海洗澡。洗完澡后,他們像小鳥那樣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因為每個太陽的中心是只鳥。九個太陽棲息在長得較矮的樹枝上,另一個太陽則棲息在樹梢上,每夜一換。
當黎明預示晨光來臨時,棲息在樹梢的太陽便坐著兩輪車穿越天空。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穿越天空,給大地萬物帶去光明和熱量。
那時候,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動物像鄰居和朋友那樣生活在一起。動物將它們的后代放在窩里,不必擔心人會傷害它們。農(nóng)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擔心動物會把它們劫走。人們按時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滿。人和動物彼此以誠相見,互相尊重對方。那時候,人們感恩于太陽給他們帶來了時辰、光明和歡樂。
可是,有一天,這十個太陽想到要是他們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當黎明來臨時,十個太陽一起爬上車,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這一下,大地上的人們和萬物就遭殃了。十個太陽像十個火團,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著火啦,燒成了灰燼,燒死了許多動物。那些在大火中沒有燒死的動物流竄于人群之中,發(fā)瘋似地尋找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魚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竊食物。許多人和動物渴死了。農(nóng)作物和果園枯萎了,供給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斷絕了。一些人出門覓食,被太陽的高溫活活燒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獸的食物。人們在火海里掙扎著生存。
這時,有個年輕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fā)百中。他看到人們生活在苦難中,便決心幫助人們脫離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個太陽。
于是,后羿爬過了九十九座高山,邁過了九十九條大河,穿過了九十九個峽谷,來到了東海邊。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陽被射落了。后羿又拉開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聲射去,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這下,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團團旋轉(zhuǎn)。就這樣,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無一虛發(fā),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無法生存下去,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他們的光和熱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大地越來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太陽的光。
可是,這個剩下的太陽害怕極了,在天上搖搖晃晃,慌慌張張,很快就躲進大海里去了。
天上沒有了太陽,立刻變成了一片黑暗。萬物得不到陽光的哺育,毒蛇猛獸到處橫行,人們無法生活下去了。他們便請求天帝,喚第十個太陽出來,讓人類萬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東邊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繽紛的朝霞,接著一輪金燦燦的太陽露出海面來了!
人們看到了太陽的光輝,高興得手舞足蹈,齊聲歡呼。
從此,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掛在天上,溫暖著人間,禾苗得生長,萬物得生存。
后羿因為射殺太陽,拯救了萬物,功勞蓋世,被天帝賜封為天將。后與仙女嫦娥結(jié)為夫妻,生活得美滿幸福。
《吳剛伐桂釀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jīng)常掛著與嫦娥相會,而疏于職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亮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亮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后,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生到樹上去了。從此,每當吳剛快要砍光大樹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人間還沒有桂樹,他就把桂樹的種子傳到人間。
古時候在杭州的兩項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中年男子,看樣子是個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慈心大發(fā),也不管別了怎么議論她,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熱湯,又喂了半杯酒。
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guī)滋彀伞?/p>
仙酒娘子為難了,因為常言道,寡婦門前事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里,別人會說閑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終于點頭答應,留他暫住。
果不出所料,關(guān)于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后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
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到一位白發(fā)老人,挑著一擔干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目,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目哪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
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采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來這癱漢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要桂子。
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風光。
對那些心術(shù)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fā)芽,使他們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
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里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當年,吳剛的妻子緣婦由于內(nèi)心負疚,便叫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斨,飛往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爸爸,度過那漫長無盡的清冷歲月。吳剛的三個兒子叫鼓的變成了蟾蜍,叫延的變成了小兔,叫殳斨的變了叫“不詳”天癸。從此殳斨開始制作箭靶,鼓、延開始制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宮時常仙樂飄飄。
后世,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把這些游樂曲記錄下來,回到人間,創(chuàng)作了《霓裳曲》。傳說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頭已經(jīng)生滿了黑銹,破舊的衣袖也因為沒有人縫補而破爛不堪罷了。
這便是中華遠古五帝時代吳剛第一位做成了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的事!
《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
《嫦娥奔月》版本一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直冒煙,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shù)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嫦娥奔月》版本二
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樸實活潑可愛,尤其有著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個戀人叫后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后生。
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shù)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閑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子,觍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guān)頭,后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發(fā)沖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jīng)過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后,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并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xiāng)親們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于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后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于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shù)?墒,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fā)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后羿十分煩躁分心。
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后羿一丸仙藥,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藥,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后羿聽后,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著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里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后羿,絕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xiāng)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于丈夫的威脅,都源于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怎么辦呢?嫦娥想著,想著,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藥,吞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后羿醒了,他發(fā)現(xiàn)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然而,這里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只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
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后,后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于戰(zhàn)勝了河伯的挑戰(zhàn),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xiāng)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這種為了鄉(xiāng)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后來,便封后羿為天將,于中秋佳節(jié)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guī)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愿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
《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舍地離開妻兒,踏著云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guān)在月宮里,多么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并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于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幾個女兒也舍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guān)起來,你們愿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中秋節(jié)的故事8
中國農(nóng)歷八月十五,俗稱中秋節(jié)!爸星铩币鉃榍锾熘耄磺镏。中秋節(jié)還被稱之為月節(jié)、拜月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以及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等。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部分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也將這一天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來慶祝。20xx年5月20日,中秋節(jié)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自20xx年起定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中國農(nóng)歷八月十五,俗稱中秋節(jié)!爸星铩币鉃榍锾熘,一秋之中。中秋節(jié)還被稱之為月節(jié)、拜月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以及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等。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部分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也將這一天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來慶祝。20xx年5月20日,中秋節(jié)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自20xx年起定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中秋節(jié)日傳說
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時期幾乎與春節(jié)同樣重要。中秋節(jié)有很多傳說,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挠袔讉故事。
一是嫦娥奔月故事。傳說在遠古時代,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烤得人間民不聊生。這時候一個名叫后羿的年輕人出現(xiàn)了,他登上昆侖山的頂峰,張弓搭箭,嗖嗖嗖射落了九個太陽,大地于是變得涼爽,草木開始生長,牲畜也開始繁衍,百姓們不再飽受炎熱之苦。后羿為百姓立了大功勞,很多有志向的年輕人都慕名前來投師學藝,有一個名叫蓬/蒙的心術(shù)不正的人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遇見了西天的王母娘娘,王母為感激后羿為百姓作出的貢獻,賜給后羿兩顆藥丸,并告訴他服用以后可以得道成仙。后羿不愿獨自成仙,便將王母所賜仙藥交由美貌的妻子嫦娥保管。嫦娥將藥放進了百寶箱,豈料這件事被蓬/蒙知道了,就乘后羿率眾打獵時,稱病在家,持劍闖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誓死不給,危急之下拿出仙藥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后,身體變得極其輕盈,慢慢地飄向了天空。后羿預感到嫦娥有危險,于是在打獵途中匆匆趕回家。趕到的時候,嫦娥已經(jīng)飄出了窗口,后羿只來得及扯下了嫦娥的一段衣袖,眼睜睜地看著嫦娥飛向空中,飛離了他和故土,飛到了月亮之上。嫦娥奔月那天剛好是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后羿都遙遙望著月亮,回憶與嫦娥生活的點點滴滴。百姓們?yōu)殒隙鸨Wo仙藥以及后羿的深情所感,每年的八月十五也都在家中擺上瓜果遙拜嫦娥,漸漸形成過中秋節(jié)的習俗。
嫦娥奔月故事的另一版本是,后羿造福百姓,被擁立為王。當上了王的后羿開始花天酒地,任意殺戮,不顧人民死活,還偷取了王母娘娘的不死仙藥,想長生不老。嫦娥怕后羿長生以后百姓受苦,就偷吃仙藥,飛上了月宮。人們感念嫦娥之恩,就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天設香案祭拜。
嫦娥奔月故事的第三個版本,是說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成為英雄之后,依然過著平凡的日子,也不吃王母娘娘所賜的要成為長生不老仙人的仙藥。嫦娥不甘于這樣的生活,就趁后羿出門打獵的時候,偷偷吃了丈夫交由她保管的仙藥,飛到了天上,變成一只癩蛤蟆,終日在月宮搗藥。
三種傳說以第一種流傳最為廣泛,最為大眾所接受。
二是吳剛的故事。相傳月宮中除了嫦娥,還有一個男人的影子,此人名叫吳剛。吳剛不學無術(shù)卻妄想成仙,天帝便罰他去砍月宮的桂樹,許諾他什么時候?qū)⒐饦淇车,什么時候就能成仙。月宮中的桂樹高達五百丈,每砍一斧,裂口都可以自行愈合。吳剛?cè)諒鸵蝗赵谠聦m砍樹,成仙的`日子卻遙遙無期。
三是玉兔的傳說。相傳有三位神仙下凡,裝成三個快要餓死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乞討食物,狐貍和猴子都給了老人們食物,只有兔子什么也沒有,為了讓三個老人有一口吃的,兔子毅然躍入火中,將自己燒熟,給三位老人充饑。三位神仙大受感動,便把兔子送到月宮,一邊陪伴嫦娥,一邊搗制長生不老藥,民間將月宮中的這只兔子稱為“玉兔”。在《西游記》中,還有一段作者編撰的玉兔因不甘寂寞私自下凡擄掠唐僧,最終被嫦娥仙子帶回天庭責罰的故事。
四是月餅的傳說。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拜月的必備食品。話說唐高祖時期,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回朝。將軍凱旋當日正好是八月十五,百姓們歡迎戰(zhàn)士歸來的同時也在進行中秋節(jié)的慶祝。吐蕃商人為表示友好,向唐高祖獻月餅祝捷,高祖將月餅分給了他的臣子,和眾大臣分享勝利的喜悅。此后,吃月餅成為中秋節(jié)的風俗,月餅有了慶祝和分享之意。但還有一種民間傳說是,中秋吃月餅的風俗起于元末,朱元璋率人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起義,用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餅中,傳遞起義的信息。后來,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成了明朝的第一個皇帝,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從此流傳開來。
中秋節(jié)的象征意義
親人的團圓、豐收、富足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仲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的故事9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9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1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shù)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 小人逄蒙在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后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進3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500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钡挠涊d。
秋暮夕月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節(jié)的故事10
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之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傳說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解救百姓于水火這中。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門客逄蒙看見,逄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后,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后,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后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 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shù)。"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chuàng)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 。
而成的3天中秋小長假明年不會再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中。
中秋節(jié)的故事11
中秋佳節(jié),最主要的習俗是賞月和吃月餅。
賞月。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茶樓酒肆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過中秋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中秋節(jié)的故事12
關(guān)于月餅的來歷,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開山祖師”。
月餅,在我國有著十分悠長的前史。在漢代的時分,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xiàn)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還可稱為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華夏廣大人民不勝忍受元朝控制階級的嚴酷控制,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抵御力氣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索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方案,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告訴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照應。
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照應,起義軍如燎原之火。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快樂得急速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隱秘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季節(jié)糕點賞賜群臣。
此后,“月餅”制作越來越精細,種類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贈給的`佳品。往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當?shù)剡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jié)的故事13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jù)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jù)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guān)。中秋節(jié)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jù)《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yǎng)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結(jié)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并出現(xiàn)“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jié)令食品。
其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jié)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下面是一個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戰(zhàn)的戰(zhàn)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發(fā)百中。當時人間出現(xiàn)了許多猛禽野獸,殘害人民。天帝得知這一情況后就派后羿下凡去消滅這些害人的東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攜同美麗的妻子嫦娥來到人間。因為勇猛無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后羿就消滅了陸地上許多害人的動物。當任務就要完成時,無法預料的事情出現(xiàn)了:天空中同時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
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他們僅僅為了惡作劇就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中,大地的溫度聚然升高,森林、莊稼著火了,河流干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橫尸遍野。
后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災難,他就用好話勸告十個太陽,請他們十兄弟單獨行動,每天輪流出來一個?墒球湙M的太陽兄弟們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反而變本加厲,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后羿看到太陽兄弟為非作歹,多次勸告都沒有效果,人民已經(jīng)死傷無數(shù),實在無法忍耐了,便彎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陽射去,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后一個太陽認罪討?zhàn),后羿才息怒收弓?/p>
后羿為人間除了大害,卻得罪了天帝,天帝因為他射殺自己九個兒子而大發(fā)雷霆,不許他們夫婦再回到天上。
既然無法回天,后羿便決定留在人間,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墒撬钠拮渔隙饏s日漸對充滿苦難的人間生活感到不滿,責怪后羿糊里糊涂地射殺了天帝的兒子們。
后羿聽說昆侖山上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那里有神藥,吃了這種藥就可以升天,于是他跋山涉水,歷經(jīng)千辛萬苦,爬上昆侖山,向西王母討神藥,遺憾的是,西王母的神藥只夠一個人使用。后羿既舍不得拋下自己心愛的妻子自己一個人上天,也不愿妻子一個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間。所以他把神藥帶回家后就悄悄藏了起來。
后羿討得神藥的秘密還是被嫦娥發(fā)現(xiàn)了,盡管她非常愛自己的丈夫,但還是禁不住天上極樂世界的.誘惑。在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月亮最明的時候,趁后羿不在家,嫦娥偷偷吃下神藥,頓時覺得身體越來越輕,緩緩向天上飄去,最后來到月亮上,住進了廣寒宮。正好后羿回來了,他知道妻子離開自己獨自升天很傷心,但又絕對不能用神箭傷害她,只好跟她告別。
后羿現(xiàn)在是孤單一個人了,他繼續(xù)為人民做好事,并且教自己的徒弟射箭。他的徒弟當中有一個叫逢蒙的人,進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領就非常高明了,但他覺得只要后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師喝醉酒,從背后把后羿射死了。
再說嫦娥雖然到了月亮上,但這里十分冷清,只有一個搗藥的小兔子和一位砍樹的老頭,所以她整天悶悶不樂地呆在月宮里,特別是每年八月十五月光最美好的時候,嫦娥就想起他們從前的幸福生活。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還有很多。千百年來的詩人作家們也留下許多以此為題材的作品,借中秋明月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或寄托對幸福的向往。公元十世紀大詩人蘇軾寫下詩句:“但愿人長久,長里共嬋娟”,成為跨越時空的千古名句。
中秋節(jié)的故事14
傳說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個射箭高手,本是玉皇大帝身邊的一位寵臣,當時玉皇大帝有十個太子,也就是十個太陽,玉皇大帝規(guī)定每天一個太子(太陽)輪流出去值班,給地球人間提供照明與溫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后來日子長久了,這些"太子幫"們整天只顧吃喝玩樂,紀律松懈,思想變質(zhì),對每天輪流值班為人民服務的事逐漸感到厭倦.于是,要么誰也不愿意去值班照明,要嗎,大家一起到地球上空去玩耍,完全不遵守玉皇老子制定的老規(guī)矩.因此,弄得地球人民苦不堪言,或是,幾個月看不到太陽,或是,十個太陽一齊出來,烘烤得大地河流干涸,莊稼枯死,餓死無數(shù)人民.于是各地菩薩,神明紛紛上書天宮,向玉皇大帝訴苦,求救.玉皇聞訊,龍顏大怒,責令后羿全權(quán)處理此事,并賜給"先斬后奏"的令箭牌.后羿接令后趕赴人間,他一看人間悲慘的現(xiàn)狀,不由怒火在心中燃燒,不加思考,取出一支箭矢,嗖的一聲,向一個太陽射去,立刻一個太陽落下,變成一只死烏鴉,又取出第二支,第三支,....一直射了第九支,發(fā)現(xiàn)箭囊空了,才停下手來.原來堯帝深知后羿是個有勇無謀的人,早就預料到后羿會意氣用事,做出過左的行為,他暗中偷去一支箭矢,于是留下一個太陽照耀至今,地球得救!人民歡呼后羿萬歲!
正當后羿得意忘形,想回天廷向玉皇大帝請功領賞之時,突然嫦娥哭喪著臉來到后羿身邊,告訴他一個壞消息:"你被玉皇大帝開除官職,革職查辦,貶到人間做平民,而且永世不得翻身!"后羿問:"為什么?"嫦娥說:"你還不明白,雖然你為人民除害,立了大功,但是你殺了玉皇大帝九個太子,傷到統(tǒng)治者最核心的利益,皇上能不發(fā)怒嗎?"后羿辯駁:"我完全是依王法辦事,為民除害,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有何罪?"嫦娥嘆口氣,說:"你這個人就是太過忠誠老實了,才落得今日的下場,我一時也說服不了你".于是她生氣地走開。
后來嫦娥考慮到作為凡人,其他待遇還可以,但是凡人不能長生不老,將來總有一天要死去,使她感到十分憂慮,于是她去西天,向王母娘娘求情,乞討長生不老藥,王母娘娘非常同情他們夫妻不幸的處境,給她兩顆長生不老藥,而且交代:"此藥不可多得,吃一顆就能長生不老,吃兩顆就能升天".嫦娥歡喜萬分,拜謝而歸.
但是,后羿還是想不開,整天情緒低落,酗酒,動不動就對嫦娥發(fā)脾氣,有時甚至打她,罵她.夫妻感情降到冰點以下,讓嫦娥傷透了心,她暗自思量:長此下去,夫妻生活有何意義?唯一的出路是:及早離開后羿,回到娘家,媽媽身邊.于是她記起王母娘娘的話,:"吃兩顆長生不老藥就會升天"經(jīng)過幾天的思考,她狠心地吞下兩顆藥丸,不久藥力發(fā)作,頓覺身輕如燕,飛翔起來,她十分歡喜,慶幸自己終于脫離苦海!
不久飛到南天門,把守天門的官員,聽了嫦娥的訴說,老實而且誠懇地告訴她:"你的天庭戶口早已經(jīng)被注銷,你不但不能回去居住,而且,按規(guī)定我們也不能讓你通過南天門."嫦娥一聽,頓時傷心大哭,并大喊:"天哪!這叫我如何是好?我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天門官員們聽了,雖然非常同情嫦娥的不幸遭遇,但是愛莫能助.最后他們建議嫦娥飛向月球的`廣寒宮,那里只有一個吳剛居住,據(jù)說他也因在天廷犯了錯誤被囚禁在那里,勞動改造,因此不敢對你非禮.于是嫦娥只好接受了他們唯一的建議飛向月球的廣寒宮.
自嫦娥不辭而別以后,后羿情緒更加糟糕,整天酗酒,脾氣更加暴躁,經(jīng)常對他的學生逄蒙發(fā)脾氣,罵他,打他,令他無法忍受.逄蒙本是后羿最優(yōu)秀的學生,也是天下第二射箭高手,有一天,趁著與后羿出去打獵時,用暗箭將后羿射殺,逄蒙從此成為天下第一射箭高手.一代忠臣---后羿就這樣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
中秋節(jié)的故事15
【故事1】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yōu)榉鸬澜蝗诘脑鹿馄兴_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
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
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zhí)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故事2】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
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
后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币钊,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
中秋節(jié)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3】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后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
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
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币馑际钦f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fā)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
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故事4】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
這種白兔拿著^,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
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故事5】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
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zhuǎn)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
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秋節(jié)的故事06-09
中秋節(jié)的故事06-30
[精品]中秋節(jié)的故事12-01
中秋節(jié)的故事作文01-15
民俗中秋節(jié)的故事02-20
中秋節(jié)小故事07-12
中秋節(jié)的來歷故事07-13
中秋節(jié)傳說的故事05-22
中秋節(jié)經(jīng)典故事09-27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