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八粥》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必備】《臘八粥》評課稿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jié)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粥》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臘八粥》評課稿1
學習了這篇文章,真正讓我們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那濃郁的民間文化和民間氣息映入的孩子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置在其中。
對于開頭講臘八粥的做法及人們對其的喜愛的處理,總覺得有著不小的欠缺,因為對這一段文字的表達妙處,處理得太簡略了。沒有透過文字表達人們對其的喜愛,從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這是對不同年齡段人都喜歡臘八粥的具體描繪處理不當。又從“看”、“聞"、
為了把八兒的嘴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八兒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入手,從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fā)瘋了,一個人出出進進灶房看到一大鍋粥正在嘆氣,”和“八兒聽了這種松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體現(xiàn)了八兒的那種迫不及待的的心情。用同樣的方法感受八兒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孩子們輕松的感受出一個孩子那天真’嘴饞的情形。進而能感受到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整篇課文圍繞著“八兒”等著吃媽媽熬的臘八粥的.情態(tài)、心情,展現(xiàn)了一副淳樸的、和睦、溫馨的圖景。
用“吃”來一點點的體現(xiàn)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體會不深刻,可見自己的備課不夠深入,文本剖析不夠精當所致,今后的教學予以警示。
《臘八粥》評課稿2
這次“名師及領導示范課”聽了張鳳艷老師的《臘八粥》一課,感受頗深。這節(jié)課很好地落實了雙基,指向了寫作,尤其是學生的朗讀訓練非常到位,她的最大特點是基礎知識夯得特別實,不把學生弄會決不罷休,不讀到滿意絕不放手。她的指導朗讀功夫也很到家,經(jīng)過她的引導,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讀得有感情,可見她的功夫之深,水平之高。
在指導寫作方面,張老師也有側重,如果我們每篇課文結合課文特點,適當?shù)闹赶驅懽,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學生們的寫作水平一定會大幅提高。今后我的每節(jié)課都要想一想這篇課文語言的訓練點在哪里,結合課文特點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課文只是知識的載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始終要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
還有關于民俗或者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也在這節(jié)課上有了很好的詮釋,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中國的根,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血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丟,中國精華的文化必須傳承下去,新時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哪里來?是我們要接受、銘記并弘揚這些祖輩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結合板塊主題張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很好的表達了文本給予我們的思想內涵。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抓住了語言描寫,讓學生和聽課者感受到了臘八節(jié)這一家的和睦、溫馨、其樂融融,同時讓大家感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維系親情方面巨大的作用,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根植在學生腦子里了,在這個人們喜歡過洋節(jié)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了。
下面用一首小詩作為小結:
鳳艷課堂好恬淡
春風化雨入心田
濃墨重彩民俗談
臘八粥啊好香甜
【《臘八粥》評課稿】相關文章:
《臘八粥》評課稿02-19
優(yōu)秀評課稿優(yōu)秀評課稿02-13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
評課稿08-04
“比”的評課稿09-28
(經(jīng)典)評課稿08-06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yōu)秀08-25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復習課評課稿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