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必備[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那是初夏,家鄉(xiāng)的小河邊,蘆葦已長出長劍一般的葉子,滿眼的綠!聞著葦葉清香,我和小伙伴歡呼雀躍:端午節(jié)就快到啦!我們可以吃粽子啦!
端午節(jié)那幾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征得長輩同意后,我們便三五成群,一個個手挽著竹籃去采摘葉。“葦葉何田田”,我們總會滿載而歸!
傍晚時分,大人們會將我們采摘來的粽葉洗好,一片一片晾在庭院里。大人們又是浸泡糯米,又是清洗稻梗,又是剁肉拌餡,忙得不亦樂乎!
我最愛吃奶奶包的粽子了!奶奶總是一大早就起來忙活。奶奶總是不緊不慢地挑選兩片合適的粽葉,把粽葉挽成一個漏斗型,底部非常的密實,然后放入一點點糯米,再放入餡料,最后再放入糯米,用糯米將餡料完全蓋住,同時還要注意不能放地太多,需要和粽邊持平,最后再用粽葉包裹住,自上而下,又由下往上,左右相繞。我至今搞不懂,奶奶是用了什么魔法,將幾片粽葉和一些糯米,變成了一個個梭角分明、小巧精致的四角粽子的。
小的時候,我就納悶,為什么我們要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為什么用粽葉包些糯米就成了粽子。于是奶奶邊包粽子,邊和我講了屈原的故事。
從奶奶的講述中,我知道了,原來屈原是位愛國詩人,在五月初五,因為亡國之恨而投江自盡。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祭祀用的食物投入江中,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就采江邊的葦葉來包裹,久而久之,就有了粽子。
后來,我讀到了屈原的詩,加深了對屈原的了解。每次包粽子,我會忍不住感慨,也常常想,我何時學會包粽子,親手將粽子拋入江中,紀念一下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奶奶很贊同我的`想法,也常常和我念叨,一個人即使離家再遠,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也不能忘記家鄉(xiāng)的風俗文化!
這樣忙個一上午,奶奶就包滿了整整兩大竹籃的粽子。這時候,爺爺就會升起灶火,將粽子放入鐵鍋,倒上一大鍋子的水,開始煮起了粽子。
炊煙裊裊升起,粽子的清香飄散開來,飄進了那片蘆葦?shù),在那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上,慢慢彌漫開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星期天的早上,我就看見媽媽坐在客廳邊哼著小曲邊在包粽子,我想端午節(jié)還沒到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頓時我嘴巴了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肚子也情不自禁地敲起鼓來了。媽媽笑著說:肚子餓了吧!我狼狽地說:嗯,是的?粗鴭寢尠兆樱亿s忙動手幫忙,先把粽子的粗莖剪掉,再把剪好的.葉子一片一片整齊地疊放在一邊。媽媽把總也卷成個圓錐形,往里面抓上一把米,用筷子捅了兩下,往里面放了一顆紅棗,在抓些米,用手按緊,合上蓋子后用粽繩把它扎了起來。就這樣一個青綠色的粽子大功告成了,包好了一個挨一個,就像一串綠色的爆竹,又像一串綠色的辣椒,真是惹人喜愛呀!
我也拿起一片葉子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怎么也包不好,媽媽不耐煩地吼道:別幫倒忙了,這可是吃的東西呀,弄臟了還吃得了嗎,快回房間看書去。我放下做不好的粽子,噘起嘴巴,小聲說:哼,真小氣,別人包一個也不行。
媽媽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翠綠的外套里面包藏著健康米和幸運棗加愛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賽龍舟,是端午的主要習俗。源于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我們是要吃粽子的,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說到端午節(jié)你一定會想到吃粽子和賽龍舟,但在我的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是家庭團聚的日子,與其他節(jié)日不同的是,每逢佳節(jié)總是兒子帶著兒媳和孫子回家,而端午節(jié)是父母接自己的女兒和女婿,外孫回家過節(jié),所以端午節(jié)也叫女兒節(jié)。
今年,因為爺爺病重的原因,我們并沒有回外婆家,而是去了爺爺家。剛到家門口就瞧見門上窗上插著很多枝艾枝,湊近聞一聞,有股淡淡的艾葉香味,奶奶說艾葉放在門前、窗邊,可以辟邪、避災(zāi)保平安,同時還可以驅(qū)蚊,去百病呢。
為了接待我們,奶奶準備了一頓很豐盛的家宴,紅燒魚、糖醋排骨、燉老母雞、白蘑菇炒肉,等菜肴輪番登上了餐桌,以往見到美食就不要命的我,今天卻非常節(jié)制,你一定在想我這是為什么呢?瞧!壓軸菜閃亮登場了,三角體的身材,外面穿著一層綠衣,拴著細長的紅繩子——“粽子來嘍!”我和妹妹高興的叫喊著。她眼疾手快,搶到了一個肉餡的,我也毫不示弱,得到了一個我最喜歡咸蛋黃口味,聞著粽子特有的香味,糯米和蛋黃的香甜在舌尖上來回的游蕩,再加上它可是八十歲的奶奶昨晚熬夜親自包的,里面藏著對兒女一份份濃濃的`愛意。所以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jié)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吃完粽子的兒女們?yōu)榱吮磉_自己對父母的孝心紛紛卷起褲角走下田里,彎著腰,手腳麻利,飛快的為秧苗直立起身子,不一會,大捆的秧苗就全插完了。小孩們站在田埂上給他們鼓掌加油。一棵棵已經(jīng)插好的秧苗站在田野里,像一位位穿著綠衣的戰(zhàn)士們,整整齊齊,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一片綠色的海洋,遠處的一排排大樹就像是堅固的城墻,等待著秋收的到來。
不知不覺間,一天過去了,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程,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很快樂,我很喜歡端午節(jié),你呢?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充滿濃濃詩意的端午節(jié)到來了。
早晨太陽公公才露出了臉,我也正在睡大覺?墒牵彝蝗凰吐劦搅艘还蓾鉂獾南阄,我被那股香味所叫醒,情不自禁地起床了,想去吃一口。一起來,往廚房一看是:媽媽和姐姐正在包粽子,我就很感到疑惑,為什么會有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做這種事呢?帶著種種的疑問,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屈原,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在國家亡敗的時候,他自己不愿茍且偷生,所以就帶著滿懷的`愛國之情跳下了江。
于是在每年的6月12日,人們就會到河邊包粽子,然后扔下去。想讓那些魚類吃掉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所以就因為流傳著這么一個傳說,才產(chǎn)生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
媽媽和姐姐把粽子放下去煮,鍋里的香味飄出來很是宜人。大概過去了三十分鐘,粽子終于熟了。我和家人一起吃著粽子,我感到非常的開心,還有姐姐的朋友也來到了我們家,我們都過著一個開心熱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佳節(jié),粽香萬里......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要到外婆家去過端午節(jié)。據(jù)說,人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囊、在門上掛艾草、菖蒲,來紀念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我到家時,外婆已經(jīng)把糯米洗干凈了。外婆在糯米里面放了一些堿,攪拌了一會兒,糯米就變成了黃色了。外婆拿起一張已經(jīng)洗干凈的毛筍殼,卷起來,又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卷好的殼子里,用筷子搗實,再用手抹平,蓋上毛筍殼,把上面的毛筍殼往旁邊裹,然后用毛筍殼的邊角料綁起來,折成四角形的.樣子,一個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包起來,結(jié)果粽子一會漏米了呀,一會又散架了呀。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終于包出了一個粽子。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4-20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7
【經(jīng)典】端午節(jié)作文07-29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8-15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0
[經(jīng)典]端午節(jié)作文07-22
端午節(jié)作文07-18
端午節(jié)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