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電影觀后感散文精選
本文為孔子電影觀后感散文范文,讓我們通過以下的文章來了解。
范文一
一部電影,家國天下,短短2小時,一個2000多年前栩栩如生的孔子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同時電影也將孔子所通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都在電影中得到了恰到好處的再現(xiàn),一氣呵成,感謝曾執(zhí)導過《雍正王朝》、《喬家大院》、《漢武大帝》、《芬妮的微笑》等著名影視劇片的中國第五代導演胡玫,她果然不負眾望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率真可愛的孔子形象。
對于孔子,我們也已經(jīng)對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們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這些中華民族上曾經(jīng)的歷史。
影片中感觸最深的,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撞?鬃訌恼M麑崿F(xiàn)自己的社會理想,卻被現(xiàn)實無情地拋棄?鬃右恍闹幌雽崿F(xiàn)自己的理想,對可能的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孔子到了晚年,認清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他最能影響社會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從政。他的弟子有各種各樣的才干,可以將他的思想傳播到更多的地方?鬃影丫Ψ旁谥v學上,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意義要遠大于參政。
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抱怨身邊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還喜歡去描繪一個理想的情境。可是,這些都于事無補。
現(xiàn)實擺在這里,我們也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親自去行動,不要總依賴于別人。不要只是替別人著急,看到自己應該做的,才最重要。這樣,把握好方向,有步驟、有計劃、從實際出發(fā),理想才會越來越近。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也能讓人深受教育,人們能在這種場景中得到知識?鬃用鎸F族與惡勢力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會激勵我永遠向上。
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的幼苗,一定要銘記這位開創(chuàng)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范文二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孔子》的傳記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孔子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刻畫出了一個個生動精彩的人物形象,對我的觸動還是很大的。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鬃拥囊簧鷺O為坎坷,曾風塵仆仆地奔走于衛(wèi)、陳、曹、宋、鄭、蔡諸國之間,宣傳“仁”之思想,可亂世將孔子的時代改變了,沒有一個國家聽他的思想。十四年后回到魯國從事教育活動,七十三歲病逝。
當影片《孔子》上映后,孔子的扮演者著名影星周潤發(fā)便一度傳出有關孔子的一些新聞:比如帶著主持人在訪談節(jié)目過程中向觀眾下跪,在出席影片有關的記者招待會時談到自己看完影片首映后流淚并因得到記者看完影片后無動于衷的答案而反問記者是不是人,一時間人們對這些情況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究竟《孔子》該影片的魅力何在,會使一個元老級的影壇明星兩度在很多人看來表現(xiàn)得如此不理性和不理智呢?帶著疑惑,我今天把《孔子》看了一遍......
縱觀整部電影,確實拍得很好,能夠充分地展示我國春秋時期的大圣人孔子萬世師表的形象,并且抓住了孔子為政持官掌權時的政治特征,反映著其仁和禮的核心思想體系,當中的確不乏催人淚下的片段和插曲。辨證的說一句,該片更應該像一種全新風格的歷史記錄片,很多人認為孔子作為圣人,生活在春秋時期,很多東西無法考證,只能通過紀錄片的形式來展示,但其實不然,電影盡管通用的是白話文,但處處體現(xiàn)著原始的仁禮思想語言風格,在感動蒼生的同時必然給予一種精神和思維上的震撼和影響。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因為看完該影片后,我甚至乎結合當今的民族和社會特征產(chǎn)生了一些屬于自己的思考-----
關于克己復禮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中禮這方面主要反映克己復禮?思簭投Y的意義在于克制自己,凡事向往禮的方向,本質上是教育人們要重視禮的教化與熏陶,孔子終其一生,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教育方面,都強調禮樂對個人,國家,民族的重要性。影片中描述的魯國政權為三桓貴族所掌握,三大貴族擁城自重,屯兵自立,即使在與魯國的宿敵齊國和談未遂,眼見要兵戎相見時,也無動于衷。后來更是使計迫使孔子離開了魯國,四處漂泊。其實孔子的出走是必然的,正如魯國國君所言,處于這樣一個亂世,諸侯分封割據(jù),稱霸一方,名義上是四海之內(nèi),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在周室頹危的情況下,大家都想取而代之。尊王賤霸暫且難以堅持,而孔子還期望君主能夠以仁義治國,這樣百姓避免戰(zhàn)亂,才會使老有所養(yǎng),壯有所用。他的想法其實是很值得提倡的,但結合那個多事戰(zhàn)亂的春秋,難免會有何很多人不理解他,這也為他日后周游列國時,即使在樹林處收徒講學,也會遭到民眾們的反對,他也被迫帶著他的門徒被諸侯王們由一個國家驅逐之另一個國家。經(jīng)歷了十幾年,終于回到了魯國,他已經(jīng)很老了,但仍然執(zhí)著著那個克己復禮的夢,含笑而終!
關于取義成仁
除了禮,孔子的另一面思想則表現(xiàn)為仁,為后世所稱道的仁者愛人,仁者無敵都是其仁之思想的一個延伸和繼承。在《孔子》影片里,沒有情節(jié)明確反映孔子如何取義成仁,但卻通過他的兩個徒弟子由和顏回充分刻畫出來。首先是周游列國的時候,孔子和門徒一行人等踩著冰封的河面過河時,突然發(fā)生了冰裂,一車滿滿的典籍掉進了水里。顏回沒有猶豫半刻,馬上縱身潛入水里把典籍給一卷卷打撈上來,因為在他眼里,這些典籍是遠比他性命珍貴的,能夠影響后世的儒家偉大學著,更是這十幾年來,孔子和徒弟們的思想結晶,對仁義的傳世,是及其重要的,結果顏回溺水而亡 。當孔子還沒有從見到顏回去世時表現(xiàn)的悲痛中振作過來時,又傳來了用兵如神的子由在衛(wèi)國作戰(zhàn)時,因保護衛(wèi)國幼小的皇子被叛軍群殺而逝的噩耗,子由在臨死前依然牢記老師的說話,把官帽戴正,以示正義凜然,結果取其成仁。這兩個片段我相信不僅僅是我,很多人看著都會有那么一種心酸和體會,有時候,仁義的實現(xiàn)和追求,比我們很多東西更值得去奮斗,甚至乎犧牲性命都在所不惜!
關于仁禮探討
影片中的開頭和結尾,都表達了孔子對禮樂仁義的實現(xiàn)的憧憬,他說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只能托付給未來了,自己所留給后世的只有一部《春秋》,短短的一部史書,是自己一生的記錄,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總結,一個里程碑的創(chuàng)造,有很多人因為這部書了解孔子,但也有很多人因為這部書誤解他,在那個春秋,圣人孔子已經(jīng)有如此的感慨,今何以堪呢?
中國經(jīng)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歷史激蕩,悠久的華夏從古至今無不被人稱為禮儀之邦,在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體系的影響下,一個國度該以一種特有的人文氛圍感動著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這個民族向來提倡弘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比如敬老愛幼,扶危助殘,注重修養(yǎng)等等,都可謂儒家精神和仁禮的擴展,但漸漸地,但我們環(huán)視一下我們生活的社會,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是進步了,但人文風氣呢?我只能一笑置之,而且是苦笑那種。出行時侯我總會趕上公交,但每次擠公交總不是滋味,年輕的我不是在抱怨什么,而是看見很多人占著位置,見到老弱病殘孕卻無動于衷,有的陌生人往往因為碰了一下肩膀或什么雞毛蒜皮的事,在車上爭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乎惡語重傷,惡言相向,粗俗不堪。街道上呢?闖紅燈,亂扔垃圾的人彼彼皆是,好像這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城市特有的生活潛規(guī)則了?赡茉诤芏嗳丝磥,這些都是小得不起眼的事,即使行善,他們也只是會行大善,但須知莫以善小而不為,才能登堂入室,構建真正賦予仁禮精神的和諧社會啊!要是大家認為這些都不在話下的話,那就拿這次西南旱災來說 ,大家慷慨解囊的時候,居然有那么個不識好歹的80后發(fā)表文章呼吁大家不要向災區(qū)捐款,狂妄姑且勿論,居心何在呢?一個民族在經(jīng)歷危難的時刻,需要的是穩(wěn)定和團結,這樣的鼓吹是不是該收斂一下呢?隨著我國在世界上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日益強盛,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漢語熱潮帶動著貿(mào)易,政治的發(fā)展,國人無不眉飛色舞,幸甚于我國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和儒家越來越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稱道。但試想一下,從側面來體會,難道我們沒有察覺當孔子和儒家走向別的國度,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國際化的熏陶的同時,我們離曾經(jīng)孔子終其一生都渴望實現(xiàn)的夢已經(jīng)走遠了嗎?外國人越來越熟悉我們的文化,在禮貌,休養(yǎng),道德培養(yǎng)和注重方面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多極化的世界格局讓很多人深切體會仁禮的感化和魅力所在,于是日而三省,躬親小善之舉已在他們的行動中得到體現(xiàn);蛟S有一天,孔子的夢得以實現(xiàn),天下仁禮遍及,但作為華夏思想之奠基人,在九泉之下得知實現(xiàn)這個夢的主力軍卻非我大號中華,斗膽問一句,圣人會有怎樣的感想呢?當初將禮樂仁義的重任托付給未來,托付給后世,如今看來是否所托非人呢?
夜深了,寫到這里,我長吁了一口氣,雖然我不是個優(yōu)秀的中國人,但至少在此刻我開始有種感覺,周潤發(fā)他究竟是在為誰流淚?是為我們這個民族,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更確切的說是為儒家,為孔子,為飄逝于我們生活和環(huán)境的仁禮絕唱而流的!
范文三
昨晚攜全家去看了場電影《孔子》,離場時已經(jīng)23點了,看到還有很多年輕人在等候入場。在看電影之前,我問女兒,你知道孔子嗎?她說:知道,可又不知道?鬃釉诤芏鄧说男哪恐惺莻圣人,但卻又是非常的模糊。
春秋割據(jù),各國戰(zhàn)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游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guī)е⒉皇呛芨叩钠谕タ催@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nèi)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jié)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jié)那么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tǒng)領著一個時代。
電影中孔子出身于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圣賢早年的經(jīng)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于魯國,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于現(xiàn)實之前。隨后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shù)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于晚年返鄉(xiāng)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于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朝堂之上發(fā)哥舌戰(zhàn)群儒,圓形的會場,不知道當時是不是這樣的,整個場景很像古羅馬元老院或者現(xiàn)在英國議會,呵呵,對待公山狃這種小人,最經(jīng)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個話啊”,展現(xiàn)了孔子的從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對話,也可在歷史上找到印證,史書中有關于孔子向老子請教學問的記載,而電影中編劇為了劇情的需要,讓孔子去回憶他和老子的對話,此情節(jié)并無不妥,反而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表現(xiàn)了儒道兩家思想的同異。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wèi)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鐘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給我印象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顏回之死,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顏回為了搶救夫子的書簡,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點讓我很感動,在顏回的眼中,孔子的書簡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細想想,正因為后來有著無數(shù)個顏回,我們現(xiàn)在才可以領悟到孔子的精神。當我看到孔子抱著顏回的尸體大哭,弟子們勸他:已經(jīng)三個時辰了,已經(jīng)緩不過來了?墒欠蜃右琅f抱著,那個場面真的和悲慘。還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實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但是他始終記著夫子的教誨,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記著夫子說過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喪徒如喪子,但是夫子沒有讓淚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雖然沒有如償所愿,但已得為仁。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鉆研學問的嚴謹態(tài)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一個有學問、正直、光明磊落、對國家有用的人。
【孔子電影觀后感散文】相關文章:
孔子電影語錄11-11
孔子電影經(jīng)典語錄11-11
電影《孔子》觀后感07-11
孔子電影的觀后感05-02
《孔子》電影觀后感06-03
電影《孔子》觀后感05-29
孔子電影觀后感03-17
日本電影《失樂園》的散文07-13
有關《孔子》電影觀后感05-02
孔子電影觀后感14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