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勤學好問的故事
孔子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么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后,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钡茏觽兿耄骸袄蠋煶O騽e人求教,也并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孔子韋編三絕
孔子—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jīng)。易經(jīng)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fā)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于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shù)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后來,人們便創(chuàng)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已傳送孔子勤學好問的精神。
子入太廟每事問
有一次,孔子有機會進入魯國的太廟。太廟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陳列著許多文物古器,還常舉行祭祀活動,在這里,可以了解歷史和有關(guān)的典章制度?鬃舆M太廟后,就下功夫認真地進行考察,對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別人請教。從廟里陳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舉行儀式時伴奏的音樂,樣樣都要找人問個究竟;顒咏Y(jié)束后,他還拉住別人的衣袖,繼續(xù)問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他這樣做,曾被人看不起。有人說:“誰說這個年輕人懂得禮呢?他跑進太廟,什么是都要問!笨鬃勇犃苏f:“不懂就問,這就是禮啊!”這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子入太廟每事問”的故事。
【孔子勤學好問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的傳說故事01-03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06-18
關(guān)于孔子的小故事07-09
孔子名人故事(精選15篇)07-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精選5篇05-2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8篇05-16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8篇)05-16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通用8篇)05-16